例谈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
2017-01-28张颖
张 颖
例谈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
张 颖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源泉,如何从教材中挖掘和运用写作的素材?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我从对文本的扩写、改写,读后感和诗歌剧本等艺术创作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
一、改写扩写训练
诗歌语言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语言上高度浓缩,情节跨度也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需要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诗歌跳跃的“空白处”补充出来,把浓缩的语言具体化,改写、扩写是最常用的两种训练方式。
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我请学生任选角度,不拘形式,重新演绎经典。
以下是学生的例文片段:
1.仲卿,我们终是输给了现实,败给了时间。那天,鞭炮四响,着装艳丽,嫁进你家;而今,一封休书,宛若天河,隔断了你我的朝朝暮暮。你对我说:“忍耐一阵子,不久我就会去迎接你”,只愿你别忘记我,我的郎君。
兰芝,在你精心打扮后,沉闷的车声犹如你我的心情,悲伤煎熬,我发誓绝不负你。你忧虑我们的明天,那朵乌云长久不散。你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举手告别,看着你渐行渐远……
2.默默伸向远方的道路,一路颠簸的马车承载着我满腔的悲痛。头顶盘旋的孔雀怅然遥望,那令人心悸魄动的歌声依旧唱道:“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仲卿啊仲卿,难道你我的缘分到了这离别的大道口就烟消云散了吗?纵然是感彻肺腑的安慰,是似海深情地叮嘱,也止不住我的眼泪啊,你可知道,此时此刻,我的心就像那随风飘落的黄叶,跌入无底深渊,让冰凉浸透,让泪水洗涤。
古诗文的改写、扩写一方面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将文本变成自己的素材,将古人故事内化成自己的真切感受,增进了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读后感练习
从高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在看书学习的时候,读到真正打动自己的内容时,及时记下自己的感想体悟,不限字数,不拘形式。这样的文字是最有感情最有魅力的文字,是真正的好作品。
例如一位学生在学完《蜀相》和《书愤》之后写道: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正如那种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跌倒时,怎样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样包扎,你一头栽下去时,怎样治疗内心淌血的伤痛,怎样获得心灵深处的平静,心像玻璃碎了一地时,怎样收拾悲痛之情。
古代仁人志士大多都有壮志未酬、时不我与之叹,怎样排解这种忧愁呢?他们用酒用诗,那么现实中的我们又该如何?怎样才能跌倒得有尊严?这是学生对于人生困境的思索,或许没有答案,但只要认真思考过了,人生就有了意义。
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教材的阅读积累,不仅仅是为了找几个名人的事例,为写作补充一些素材,而是必须将素材性灵化。只有让自己有所震撼,阅读主体的心灵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写作的敏感度才会提高。
三、尝试文言文、诗歌、剧本等艺术创作
虽然说高考作文大多时候要求诗歌除外,文言文创作不作硬性要求,但是可以做一些尝试。我们练习作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表达自己同样重要。古诗文教学如果能引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就可以使古诗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相辅相成,最终实现“共赢”。
例如在学习完必修一第二单元的古代叙事散文后,我让学生不拘形式,表达自己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看法。以下是几位学生的诗文创作:
咏荆轲
荆卿义气盖云天,轲一去兮终不还。
刺杀霸气今犹在,秦时豪情万口传。
日落残红
往事已成浮尘
可那抹永不驯服的目光依旧徘徊在乌江
是谁的目光那样的慷慨悲凉
让人蓦自悲伤
当年挥戟战四方
伤秦兵无数惹人狂
战戟一挥削去半疆场
八千子弟起风浪
乌骓马伴在侧共战四方
驰骋疆场成风沙霸王
伊人在怀何不乐逍遥
可终英雄气短命不长
楚歌四面是刘氏儿郎唱
生杀一世,霸气四方,敌不过暗度陈仓
若鸿门,识良机,决意使其亡
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量他有韩信张良樊哙诸将
又怎称王
可叹征战四方 终为他人作嫁裳
落得乌江自刎 言道是天要亡
可英雄当世 我命由我不由天
谁敢言痴狂
第一位同学的《咏荆轲》不但写出荆轲刺秦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而且在结构安排上也是匠心独运,采用藏头诗这一方式,将“荆轲刺秦”巧妙地蕴含其中,“天、还、传”在韵脚方面也处理得很好。第二位同学采用现代诗歌的形式寄托对西楚霸王项羽的哀思。语言流畅,情感深沉,极富才情,有大家风范。
实践证明,将古诗文教学和写作相结合,不但可以训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引经据典,左右逢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陕西咸阳礼泉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