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牌坊的工艺特征及社会传承
2017-01-28巨传友于扬子蔡玉叶
文 / 巨传友 于扬子 蔡玉叶
徽州牌坊的工艺特征及社会传承
文 / 巨传友 于扬子 蔡玉叶
牌坊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及造型艺术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艺术特征和重要的文化价值。牌坊的设计极为考究、装饰手法繁多、装饰艺术精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文章通过对徽州牌坊的分布状况、设计工艺、雕刻技法、工艺传承的分析,力图阐述牌坊建筑生存状态及现代意义。
徽州;牌坊;工艺
一、牌坊的由来
牌坊,又称牌楼,古称“绰屑”或“绰削”,通常位于古代建筑群前面的导入部分,是一种带有标识意义的门洞式建筑物。它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形式之一,散落于城乡街道、风景园林等处。
牌坊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从牌坊的建筑材料来看,它们大致可分为木牌坊、石牌坊、砖牌坊和混合材料牌坊等。其结构主要由坊柱、坊顶、匾额、夹杆石、戗杆等组成,为明清两代颇具特色的纪念性建筑。就社会功能来说,牌坊主要用来旌表和纪念一些功德之士,分“忠、孝、节、义”四大类。从牌坊的建造形式来分,有两柱一间式、四柱三间式、六柱五间式等多种形式。牌坊在中国建筑类中被划分为区别于大型建筑的小型建筑,但它的发展历史则浓缩了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以及建筑艺术的历史于一身。可以说,牌坊是一本活的历史书,有着特殊的形态和丰富的内涵,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独特的地位。
牌坊的原始形式很是简单,即两柱一横梁,又称“衡门”。《诗经·陈风》云:“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朱熹注释曰:“衡门,横木为门也。”[1]94可见,牌坊这种建筑形制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中叶。这种简易的形制到了隋唐时代,盛行坊里制,城内被道路划分成若干方形的居民区,称为“坊”,坊与坊之间的坊墙上设有坊门。宋代,里坊制取消,坊墙被拆除,坊门却留下来了。但此时的牌坊形制跟牌坊仍然有质的差异。它们并没有脱离门或墙的存在。到明清时期,各式各样形制复杂的牌坊随处可见,达到了鼎盛时期。在徽州地区,最早的牌坊为始建于元末的贞白里坊。据记载,该坊曾于弘治十二年(1499)重建,明嘉靖六年(1527)和清乾隆二十年(1755)两度修葺。从该牌坊内侧留有的门框卯口,可以推测曾装有木栅栏;再从其形制上看,该牌坊为单间双柱,是早期石坊较多的一种形制。本文所提及的牌坊,是指脱离了门、墙,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独立出现的牌坊。
二、徽州牌坊的布局与工艺
这里所说的徽州,不是指现在的徽州区,而是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域,即北宋设府建制时的一府六县:安徽省的歙县、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和江西省的婺源。徽州牌坊多集中于安徽省内,江西婺源的古牌坊多毁于文革,现仅存半座牌坊,且很不完整。徽州历史上的牌坊,从明代开始,至弘治年间,已有29座,到了万历时,增加到74座。清代乾隆时,它又有所发展,增加到99座,其中旌表坊25座,百岁坊一座。到了嘉庆年间,绩溪的牌坊竟多达147座,其中旌表坊占去一半,达69座之多,另有5座为百岁坊,称为绩溪牌坊史上的最高峰。 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牌坊的数量迅速增加,且规模越来越宏伟。
徽州的牌坊大部分是仿木结构的石牌坊,具体的木结构建筑特征可以从石坊的斗拱、梁柱、顶端等构件的做法当中体现出来。其柱、梁、檩、枋、斗栱等大木构件是主要的承重结构。这一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是榫卯结构,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主要是依靠两个木质构件之间的插接,不需要其它材料制成的辅助连接构件。这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使木结构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震性,且具有可以预制加工、现场装配、营造周期短的明显优势。
在石牌坊的营造过程中,随着徽州地区石雕、砖雕技艺以及建筑装饰工艺的发展,工匠们逐渐将斗拱的承重作用转向建筑装饰。惟妙惟肖的砖、木、石雕刻工艺是建筑装饰艺术里的奇葩。高耸的牌坊、庄严的祠堂是徽州历史物化的实物表现。雕刻精美、装饰华丽的“如意斗拱”构件便是典型的由承重转为装饰的例子。将承重的斗栱简化成“偷心栱板”,从工序上减少了接缝,看似简化的工作,实则增加了斗拱自身的坚固程度,承托着斗栱的中额枋截面也逐渐从原来的矩形变成了“T”形,增加了枋的受力面积。
伴随着雕刻技艺和建筑工艺的发展,建筑装饰与结构力学也逐渐融合。这主要体现在牌坊上的不同部位上。工匠师傅运用不同的雕刻手法,在上面装饰不同的雕刻构件,例如,柱和梁通常采用浅浮雕或线刻的手法。从建筑结构的角度来说,梁和柱是整栋石坊的承重构件,如若采用高浮雕或者透雕,则会大大降低它们的承重性能;而对于花板这一非承重构件来说,则多采用高浮雕、透雕的手法。这种雕刻手法还可以增加构件的立体感,从而增强其艺术效果。通观徽州的石牌坊,还可以看到牌坊顶部的小龛,其形状如阁楼,主要作用则是为了防止牌坊上的雕刻文字和图案受到风雨侵袭。
由于牌坊的平面多是一字型,独立在空气中,风荷载十分突出。基于此,在设计牌坊的过程中,风荷载的抵御结构十分重要。从现有的徽州牌坊结构来看,在牌坊的两侧有用来支撑保护牌坊、防止其单片样式的不稳固而建的夹杆石和戗木。这两种多用于木牌坊。对于石牌坊来说,则主要采用动物或植物包裹的石鼓样式的抱鼓石来作为支撑,同时也起到装饰作用。
对于石狮的造型来说,随着建筑装饰工艺的发展,石狮的造型也逐渐发生变化,从最初的蹲狮发展到“倒爬狮子”。这一样式的变化,是结构技术逐渐应用到造型艺术的实际表现。从外形上来看,蹲狮的头部、肩膀均与柱子处于分离状态,没有倒爬狮子贴的紧密,支撑力远不若倒爬狮子。位于歙县境内的许国石坊和殷家村大司徒坊,以及黟县境内的荆藩首相坊等均可看到倒爬狮子。
以 “胡文光刺史牌坊”为例,该座石坊高12.3米,宽9.5米,通体采用质地坚硬的黟县黑色大理石建造。楹柱底座前后共雕有四只石狮,石狮呈俯冲姿势,造型生动,左右相对。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倒爬石狮将重心下移,起到支撑的作用,与两旁的柱子防护装饰构件云鼓石,一同起到稳固的作用。在该座石牌坊的一楼月梁上装饰古朴精湛的浮雕,两侧的额坊上则装饰以鹿、鹤、虎、豹、龙等栩栩如生的石雕;额坊的前后刻有用以表明胡文光中举年月和被授予的头衔—“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字样;再往上面一层的石板上刻有“胶州刺史”和“荆藩首相”字样用以表明胡文光官职升迁的经历;最上面一层则刻有“荣恩”字样,并饰以皇帝象征的双龙浮雕来表明该座石坊具有皇帝恩许的地位。必须指出的是,该座石坊的二、三、四层的左右两侧以及顶端设置的飞檐翘角,雕刻装饰采用吻兽鳌鱼,其触角采用锡材质做成波形向上延伸,还能起到避雷的作用。此外,该座石坊斗拱两侧雕以寓意花团锦簇的镂空花翅,其数量为32,与胡文光为官32载相吻合。从雕刻选题上来看,该座牌坊为石牌坊,其石雕的题材也有一定的突破。由于受到材质的限制,徽州的石雕很少涉及人物与山水。而这座石牌坊的穿榫上则雕刻以“八仙”和四位文臣武将的形象,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徽州地区明朝的牌坊主要形制为非冲天式,以三间四柱五楼最多;清代的牌坊主要形制则为冲天式,三间四柱三楼最多。另外,明朝的牌坊追求单独建筑的华丽装饰和细节刻画,而清代的牌坊装饰则趋于简化,更注重牌坊群体的空间构造。
三、徽州雕刻工艺的传承
徽州三雕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境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砖雕、石雕三种传统雕刻工艺。据记载,徽州的三雕工艺起源于宋代,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明代初期,徽州雕刻工艺初步形成规模,以平雕和浅浮雕的手法为主,主要依托线条造型的变化来表现。雕刻图案注重对称性,层次感不强,且雕刻风格较为朴素。到了明代中期,随着徽商经济实力的增强,对雕刻图案的观赏性需求逐渐提高。雕刻工艺也由原先的单层面,粗线条的风格逐渐转向精细、多层次,注重空间布局,雕刻手法也日渐丰富,透雕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到了清代,徽州雕刻工艺则更为细腻繁复。“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也逐渐被应用到雕刻中来,雕刻手法丰富多样,以深浮雕和圆雕为主,注重层次变化和整体布局,雕刻的选题也十分多样,有亭台楼阁、山水鸟兽,甚至有人物故事。
雕刻手法如同绘画、书法等艺术一般,运刀讲究刚柔、顿挫、曲直的变化。具体刀法如下:“正入刀、单入刀、双入刀、复刀、拙刀、飞刀、切刀、冲刀、涩刀、轻刀、迟刀等,不同的用刀,会产生不同的刀力,如冲、切、削、铲、刮、挑、凿、划、疾、徐、迟、顿等。”[4]167在不同的材料上,运用不同的刀法、力度,可以突出不同雕刻题材的特征。这就要求艺人在雕刻时,尤如画家、书法家一样讲究章法气韵、笔墨意境,讲究用笔运刀,刀随意动,艺从手出,手随心来。这在牌坊上的体现尤为明显。诸如胡文光刺史坊、许国石坊等,皆是徽州雕刻工艺的典范。
历史上徽州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雕刻艺人,但由于他们多是文化知识较为贫乏的手艺人,技艺的传承也多是师传徒、父传子的方式,故留下姓名的匠人不多,其中著名的木雕匠人有歙县境内的李祥顺、定潭境内的张翰飞、绩溪县的胡国宾与汪聚有等人;著名的石雕匠人有黟县境内的余香、歙县人氏王仙伯、屯溪境内的冯有进等人。据《皖志综述 史州》记载,明代歙县境内“刘铁笔精于微雕,能将径寸木石刻成奇器,在7寸石牌楼上镂出山水、树木、楼阁,且门窗皆可启闭”[5]130。传说清嘉庆年间的石雕艺人余香雕刻的石萧吹奏出来的曲调可以令百鸟翔集,虎豹驻足。在如今的西递1047古街区上,还专门开辟了“千艺坊”来展示余氏传承下来的石雕工艺品。
然而,徽州的雕刻技艺并没有得到系统而详实的文字记载。传统的徽州雕刻工艺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口授手教,或者仔细观察前人留下来的雕刻作品来“继承”传统雕刻技艺。然而,随着人们对徽州传统雕刻工艺认知的不断提高,建国后徽州的雕刻工艺,尤其是徽州石雕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社会上逐步出现专门的雕刻工厂、雕刻公司从事雕刻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徽州学也逐渐兴起,其中就出现不少关于徽州民间艺术,包括徽州雕刻艺术的丛书,例如,1988年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关于三雕系列的丛书:《徽州石雕艺术》、《徽州木雕艺术》和《徽州砖雕艺术》。这一丛书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徽州民间雕刻作品的精美影像,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1999年徽州文化全书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其中专门有一卷内容为《徽州工艺》。
政府相关部门也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当地民间工艺的发展,如创办徽州民间工艺大师评选活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成立相关的工艺美术学会等。与此同时,安徽的部分高职院校也承担起地方传统工艺传承的责任,开设了一些与徽州雕刻相关的艺术专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发挥高校文化传承的职能,培养了相关专业技术人才。这些措施不仅给徽州雕刻艺术带来新思路,还赋予了徽州雕刻技艺新的时代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牌坊常常作为一种公共景观艺术或地方文化的标识出现,如武汉大学牌坊式的校门、南京狮子桥的牌坊,都成为它们的标志景观。当今,牌坊建筑在丰富城市的内涵、提升城市形象方面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朱熹.诗集传[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2]姜建设.山西垣曲商城西城门的建筑特色[J].山西档案,2015,(5).
[3]樊炎冰.徽州古代的牌坊建筑[C].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2004.
[4]陈庆军.承志堂的图像—徽州民居建筑装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5]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皖志综述 史州[M].合肥: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8.
J505;TU238
A
1005-9652(2017)01-0162-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4YJC751017)、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1SJB750008)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虞志坚)
巨传友(1978-),男,山东莱芜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学、科学技术史研究。
于扬子(1983-),男,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蔡玉叶(1989-),女,江苏宿迁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