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研究
2017-01-28陈剑
文 / 陈剑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研究
文 / 陈剑
在开展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实施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一项关键性工作就是建设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源。文章主要结合当前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现状及目标,分析了强化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并具体提出了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推动音乐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遗产档案;档案管理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它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当前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尤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发展出现了多重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提高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视,强化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建设力度。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实践中构建出有效的信息记录方式——档案,档案具有极高的权威性、真实性。在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借助档案管理理论,打造专业化的档案资源管理体系,能够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充分保护和应用。
一、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概述
目前社会一项热点研究话题就是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而开展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人类文化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音乐文化遗产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建设档案资源的途径落实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能够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而且对弘扬国家文化有很大的积极作用[1]。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具体涵盖如下几种类型:首先为实物档案,该类档案拥有具体的形态,指的是音乐历史文物、民族古典乐器等;其次是记忆档案,这类档案主要对音乐发展史、音乐家等进行记载,档案载体为记录或文字,指的是印刷物、书面材料及文件等;最后为申遗档案,指同申报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有关资料信息,包括申遗前期搜集资料和辅助资料,比如背景资料、新闻、基本概述及报刊等。
建设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能够对音乐文化遗产和相关保护工作的发展过程、所取得成果进行全方位记载、呈现。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理论确定的关键是固化成果整体、档案信息集合,固化成果整体是遵循保护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宗旨,在继承文化因子的同时,有效保护文化现象;而档案信息集合是遵循档案资源聚集的发展方向,积极迎合主题要求。
二、强化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建设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档案资源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能够更好地落实档案资源保护和发展工作。研究和分析音乐文化遗产资源结构体系,可以进一步细分遗产档案[2]。
在历史发展长河的沉淀下,我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汇聚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体现出人类的智慧。在社会文明快速进步的过程中,音乐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价值不可估量,也具有极大的财富创造能力。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承载的是思想、意愿及情感。它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通常都以技能、文学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源建设,可以更好地掌握音乐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能够体会音乐文化遗产的内涵及价值。建设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并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防止音乐文化遗产不断流失现象的发生[3]。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事物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人们很容易遗忘传统音乐文化,凝聚先人智慧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逐步消失,发展前景堪忧。作为历史价值的有效记载及保存方式,档案资源能够使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得到持续的发展,音乐文化遗产的精髓以及内涵也可以得到传承和延伸。而在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进行建设时,必须要收集和整理好音乐文化遗产,从而提高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效率。
三、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的对策
(一)大力开展档案普查工作
在实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对档案进行普查。作为主要工作人员,档案工作者应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资源的相关地域信息、发展概况及建设状况等进行搜集,并向普查工作者进行汇报,使普查人员能够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为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4]。人们在普查的过程中,要对记录和保存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资源的载体进行选取,包括图像、音视频或文字资料等档案形式,这些记录方式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重复利用。为了确保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准确性、真实性,普查人员还要进行实地调研,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在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形态、发展历程、类型、形式、保护状况等信息,以及档案资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探索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而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确保档案资源的完整性。
(二)搜集并整理档案资源
人类社会发展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的利用息息相关。音乐文化是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沉淀而形成的,所以音乐文化遗产档案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因为各种技术水平不高,普遍通过心授、口头等方式来传授,大多数音乐文化遗产都缺少书面材料。所以,在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抢救时,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在档案库中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进行存档,开展大规模的档案资源搜查和整理工作,实施科学化的保管方案[5]。
档案馆必须广泛搜集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归纳,做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记录工作,方便其他学者更加真实、有效地了解音乐文化。档案馆在搜集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时候,可以采取集中化的方式,设置专项的搜集和整理制度,对档案进行独立化的建设,使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及发展。与此同时,档案馆还要在各地征集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资料,发布征集启事,通过不同的方式、途径进行推广和宣传,促使档案馆能够接收到更多的非物质音乐文化资料信息。在不同地域搜集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当地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保护工作,构建出专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室,确保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构建档案数据库
档案馆是落实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主体。在现代化社会中,为了迎合非遗事业的发展需求,还要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构建专项档案数据库,借助先进的管理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搜集和移交,并在数据库中录入整理后的文档资料。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必须要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真实、有效性进行审查,要按照规定逐步实施核对、登记及建档操作,并参考标准对档案进行统一化的编码,依据级别来分类和存档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6]。若档案室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进行鉴别和判定后,发现档案均拥有较高的保存和利用价值,则需存档所有资料。档案馆针对搜集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要基于真实、科学及客观的准则,对档案文献、实物及发展情况进行保存,使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内涵及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档案人员要对传统观念进行更新,摆脱主观理念的约束,从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调研各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状况,整理系统化的数据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档案数据库。搜集、整理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必须拥有典型特色,文化底蕴深厚,来源明确、清晰。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面临着濒危的局面,通过建立档案数据库的方式能够有效保留、传承音乐文化,促进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所以,档案馆应强化对数据库构建的重视,借助音视频、文字及图像等途径收录准确、全面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提供丰富、多样化的档案资料。
四、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保护策略
(一)建立名录体系
对档案馆所存储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保存,并参考国家规定的非遗名录通知建立名录体系,设置名录的具体类别,例如,戏曲音乐、汉族传统音乐、宗教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建立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时,必须要对音乐文化遗产的贡献性进行审核,评估文化遗产档案的利用价值和存储价值,针对存在危机的文化遗产要特别重视,并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方针[7]。音乐类非遗档案名录的审查过程非常复杂,要求极为严格,只有通过国务院审批后才可以颁发档案名录。我们还要健全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为保护音乐文化遗产档案提供保障。
(二)借助法律制度开展保护工作
我国应针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机制,并对社会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利用法律力量来提高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效率,促进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者在实施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依据法律制度执行各项工作,不得违反制度规定,要依靠制度来贯彻落实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并严格监督管理工作是否有效落实。在制度保障下,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管理工作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8]。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制度要积极发挥社会各界的联合力量,使其共同参与到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工作中,调动人们搜集、保护音乐文化遗产档案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新闻媒体应借助不同的途径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报道,开展大规模的推广活动;另一方面,高校也要针对学生开展非物质音乐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人民能够了解相关的搜集、整理信息。档案资源管理室的保护工作要求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推广和宣传到全世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档案管理人员应参考非遗保护法、档案法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和技能,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价值的发挥做出最大的贡献。
五、结语
实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在于建设档案资源。这不仅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还可以高效实现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只有从根本上改善音乐文化档案资源的建设成效,才能达到保护音乐文化的目的。档案资源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必须要严格落实,才能推动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挽救濒危的传统音乐文化,从而在保护非遗音乐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利用、开发音乐文化遗产。
[1]何永斌.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中的几对关系[J].山西档案,2009,(3).
[2]滕腾.“音乐资源的数字化”与“数字化的音乐资源”——由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引发的思考[J].音乐传播,2015,(30).
[3]凌照,周耀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推进[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
[4]李蔚.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档案资源整合新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征集与管理[J].云南档案,2011,(2).
[5]冉朝霞.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档案管理,2011,(5).
[6]单亚莉.数字环境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西安鼓乐数据库建设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4,(30).
[7]李琳.地方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思考[J].档案与建设,2014,(7).
[8]谭必勇,徐拥军,张莹.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模式及实现策略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2).
G271;G122
A
1005-9652(2017)01-0082-03
(责任编辑:虞志坚)
陈剑(1963-),男,汉族,新疆伊宁人,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钢琴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