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智慧教育 助推区域教育发展
——南京市智慧教育探索的思考与实践

2017-01-28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年20期
关键词:南京市智慧信息化

汪 波

实施智慧教育 助推区域教育发展
——南京市智慧教育探索的思考与实践

汪 波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应用融合的不断深入,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坐标。近年来,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十三五”期间,南京市将以全面推进智慧教育为抓手,从基础环境、资源服务、人才建设、应用融合4个层面形成强大的推动力量,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引领作用。

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区域教育

在当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影响力也初见端倪。培养更加“智慧”的人,既是教育事业的永恒追求,也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和深度应用,为实现培养人的“智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技术推动下的教育发展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并且正在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智慧教育的思考与认识

对于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育思考最早起源于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所谓智慧教育,是由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公共服务平台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为保障,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构建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借助各种智能设备进行高效、自主的个性化学习。

1.理论研究的现状

自2011年开始,国内专家、学者从教育信息化发展视角对智慧教育从学术层面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讨。

从智慧教育的内涵层面进行研究的学者有:祝智庭、靖国平、金江军等学者。祝智庭[1]从智慧学习环境、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三方面阐述了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靖国平[2]从智慧的内涵切入,提出了智慧教育的广义和狭义之分,他认为广义的智慧教育包括三方面:即理性智慧的教育、价值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智慧的教育。金江军[3]认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集成化、自由化和体验化的特征。

部分学者从智慧教育技术架构方面开展研究,如以云计算技术支持下智慧教育云平台架构的研究。此外,不少学者也从智慧教育的环境建设(如: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着手研究。

笔者认为,智慧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将教育各要素有机整合,通过感知学习环境,提供更具适配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更加公平教育的过程。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对学习环境的感知和提供适配的学习内容,这一部分属于智慧学习环境的范畴,主要功能是实施“智慧”的教育;其次,在这一模式下,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特征受到了尊重,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其核心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学习;最后,通过大数据对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的分析,为教育政策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实施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改革方案和决策依据,其根本目的是形成更加“智慧”的教育体系,以推动实现人类社会的“智慧”。

2.实践探索的现状

在国外,韩国和新加坡实践较早。韩国2011年正式颁布“智慧教育推进战略”[4],以教材电子化的普及为重点,推进在线学习、构筑教育公共环境、强化智慧教学与管理、推行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教育服务等。新加坡在iN2015计划中提出了智慧教育计划[4],目标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拓展到课外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互式学习环境,重点强调提供个性化、交互式数字学习资源,以及师生开展合作学习的交互式智能学习平台。

在国内,深圳、宁波、青岛、苏州等地也纷纷提出了智慧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的建设方案。2012年,深圳发布了《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教育方面提出要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打造“智慧校园”。宁波市2012年提出建设智慧教育目标,2014年列入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智慧教育在顶层设计、环境建设、机制创新、应用推进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学者、专家在理论层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为智慧教育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作为一项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系统工程,智慧教育还需要从理论层面落实到实践操作层面。由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教育制度的差异,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并不多,国内实践也是刚刚起步,还没有较成熟的成果和经验,因此需要我们在科学的指导下, 不断探索创新,解决很多现实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实际问题。近年来,南京市在智慧教育实践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二、南京市实施智慧教育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南京市推动教育和信息技术加速融合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教育信息化指标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一名,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全国领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位列全国前茅。

1.着力强化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南京市委、市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南京市教育局建立并及时完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完善了经费投入机制,建立信息化推进工作例会制度。为了持续推动信息化发展,2014年市政府出台“教育信息化两年行动计划”,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专门进行部署;2015年底市政府办公厅又出台了《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为南京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2.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南京市把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内容,“十二五”期间累计专项投入1.2亿元,建成1 100个多媒体教室、100个远程视频录播教室。全市先后投入20亿元,加大“三通两平台”建设力度,到2015年底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全部建成数字化校园。中小学已全部实现“校校通”“班班通”“无线通”,多媒体覆盖率达100%。2012年成立了“南京现代教育网络资源中心”,大力开展资源建设,拥有涵盖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13万种图书的数字图书馆、2 000种杂志的电子期刊库,以及可供实时点播的“南京校园电视网”和拥有45万国内外注册用户的“先锋网上作文”平台等,初步建成了全市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成了包括教师教研协作平台、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云服务网络学习平台等为主干的南京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现教研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网络化。

3.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培训先行,构建信息化人才支撑体系。目前,全市形成了市、区、校三级分工明确、网上远程和线下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对象和层次的教育技术专项培训体系,为全市教育信息化推进提供人才支撑。特别是自2013年起,先后组织16期全市中小学管理者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班,已有约1 000名校长和信息中心主任参加培训,为全市整体学校信息化建设推进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开展应用实践,促进教学内容、结构与组织形式的转变。2012年南京市启动了“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项目”研究工作,目前共有100多所学校参与,开展“以移动学习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5]。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参与研究的学校在数字化背景下,探索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涌现出一批成功案例,如:长江路小学的远程互动教学模式探索、雨花外国语小学的互动点读系统教学应用研究、光华东街小学的百草园体感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游府西街小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金陵中学的慕课探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系统思考”研究、东山小学的创客课程,以及秦淮区和江宁区的区域性创客应用研究活动。

区域推进,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南京市江宁区在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应用典范推选活动”,荣获最高级别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型区域”特别实践奖。在青岛举办的2015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和国务院刘延东副总理在内的与会嘉宾视察南京市应用案例展区,均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好评,为此南京展示的案例项目被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最佳展示奖”。南京市的“基于网的教育”实践工程在2015年10月经省信息化和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智慧江苏教育行业应用示范工程”。

三、南京市智慧教育发展战略思路

智慧教育实施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新型的教育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具有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等基本特征。思想观念是基础,技术在教学、管理、评价等教育服务方面的深度应用是关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是终端目标。南京市智慧教育确定了3项实施战略。

1.全面推进战略

智慧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对教育系统内的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多个环节的重构和再造,只有全面推进和规模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绩效,南京市将从基础环境、资源服务、人才建设、应用融合等4个层面形成智慧教育整体推动力量。同时特别关注农村、偏远、薄弱地区的发展,防止出现新的城乡、地区和校际差距。

2.协同发展战略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有效协同,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要在体制和机制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政府及其内部各职能部门、学校、企业、研究机构等社会各方参与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形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智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合力。要鼓励和探索各方参与教育平台建设和资源服务的供给模式,建立以使用绩效为导向的评价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不断优化智慧教育的公共服务水平。

3.创新融合战略

实施智慧教育是为了解决教育领域遇到的诸如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教育发展不公平等深层次矛盾。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移动通讯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这些教育难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智慧教育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应用融合,应用是起点,融合是目标,创新应该成为贯穿从应用到融合的基本策略。要采取领域创新和区域创新同步推进的思路,积极鼓励探索从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创新应用,积极推动区域的创新发展。

四、南京市智慧教育推进路径选择

1.强化智慧教育基础环境建设

根据技术与需求的发展,同步完善南京教育城域网基础网络架构,建立并充分发挥各区级教育数据中心的作用,实现100%的教育网络覆盖率,以及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教育网络高速互联互通,这是智慧教育推进的基础性工作。

建立市级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采取负载均衡、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手段,提升原有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性能,建成支持智慧教育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并形成市区校分级管理的工作机制,提供更加及时、高效、可靠的基础网络技术支撑。完善网络应用环境的同时,向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提供网络存储、安全认证等各种支撑工具。

以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新一轮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好基础性的统一身份认证工作,并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在中小学中开展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探索实践,构建覆盖教学、教研、评价、管理、家校沟通等学校工作各方面的智能化校园网络应用环境。

2.提升智慧教育资源服务水平

实施智慧教育需要提供适切性和个性化的教育资源,资源建设必须坚持共建共享理念,要采取市、区、校三级协同实施策略。要建立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市、区、校三级联动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及平台互联对接的工作架构。

做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就是要研发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并采取汇聚、共建、引进、购买等形式,建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以及教师培训的课程资源和自主学习资源,要注意积累、整理、开发各类教科研活动、竞赛评比中产生的生成性资源。

探索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新机制。通过制订数字教学资源规范标准以及质量评价办法,按照“政府规范引导、企业建设运营、学校购买服务”的原则,实现市场化的资源服务供给模式。

3.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智慧教育需要“智慧”的顶层设计,学校管理者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要持续对学校领导及信息化发展相关负责人员开展培训,基础性轮训与重点项目研修相结合,提高学校领导者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决策、组织、执行、评价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探索在中小学校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培养培训机制。

持续性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为智慧教育实施提供“智慧”的师资队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包括信息技术能力、技术支持的学科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三方面的一个完整的体系[6]。这类人员的培训要采取理论研修与实践操作结合、网络培训与线下教科研活动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同时加强区域性网络研修和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形成全市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新格局和工作机制。

建立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师资水平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区域性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和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活动模式,加强“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建立由名师挂帅的教师网络研修共同体,开展教科研活动,通过“手拉手”结对帮扶,让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促进教育智慧分享。

4.推动技术与教育整体的应用融合

推进智慧的教育管理。要加强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消除数据孤岛。要制订建设和应用规划,抓住学生学籍管理、教师人事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等关键的领域和环节,同时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依托平台开展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管理、决策、监测、评价、公共服务等应用,为高效、精细、科学的教育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学校内部管理平台要实现对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功能的全覆盖,提高工作效率,助力教学管理改革。

在中小学开展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课程)、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示范应用。要从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作业、拓展学习等各教学环节切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信息技术终端设备开展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和交互的合作学习。教师通过网络开展教学、教研和家校互动等活动,依托教学平台、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学生学业水平的大数据采集和学习分析,帮助教师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优化和改进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推动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组织开展基于网络的网络教研、教师研修、名师课堂、名师工作站等应用。

[1]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2]靖国平.从狭义智慧教育到广义智慧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3):48-53.

[3]金江军.智慧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2(11):18-19.

[4]杨现民,刘雍潜,钟晓流,宋述强.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19.

[5]孔晓华,徐歆.教育信息化助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南京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2):62-64.

[6]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课题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理论框架与实施建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6):23-26.

汪波,本科,一级教师。南京市电化教育馆,210029

猜你喜欢

南京市智慧信息化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南京市长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