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博物馆中的考古体验

2017-01-2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考古遗址民众

高 雷

(平泉县博物馆,河北 平泉 067500)

作为面向大众且为社会居民提供文化、社会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场所,博物馆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教育、研究、文化传播、历史保护等功能。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我国的博物馆规模不断增大,其数量也日渐增多,并逐步成为了现代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博物馆与考古体验概述

1.1 博物馆概述

作为保存历史、展示文明的重要文化空间场所,博物馆在发展及运营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馆藏,还要依循时代发展的趋势,创新文物展示方式,以满足青年人对于历史文化知识的需求,并实现博物馆的亲民化、科技化以及创新化发展。

正是由于博物馆逐步成为了提供知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场所,故而其在提倡“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新时代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博物馆管理人员需要依循民众的实际需求,让民众通过亲自体验来认知历史。基于此,博物馆需要对其运行方式以及思路进行变革出新,借助多元化的方式和渠道,帮助社会公众完成体验考古的夙愿[1]。

1.2 考古概述

所谓的“考古”,最初出现在北宋学者吕大临的著作中,其指的是对于青铜器、石刻等物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工作。近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史学家的不懈努力以及中外史学交流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考古学作为一门研究古老实物的学科而诞生。现阶段的考古指的是,依据古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情况的一门科学。

近年来随着考古新发现的增多以及考古相关影视剧的爆红,我国民众对考古的热情不断高涨。为此,如何帮助社会居民通过考古体验感受历史,成为了博物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我国博物馆考古体验功能的构建和运行势在必行。

1.3 考古体验分析

考古体验的最初提出主要是为了让考古学冲破学术的禁锢,从而面向大众,体现了考古学尊重公众知情权的理念。关于为何在博物馆中开展考古体验工作,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一是能够强化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能够让社会居民在博物馆中获得更多的文化修养;二是博物馆通过开设考古体验,能够实现其公共教育功能的提升;三是体现出博物馆进行技术革新的要求,实现了博物馆向数字化、多媒体化方向发展的目标。

2 博物馆中的考古体验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博物馆考古体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博物馆管理人员从考古体验区、考古遗址博物馆、虚拟考古体验馆这3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作业。

2.1 建立考古体验区

为了改变博物馆的展览形式,确保民众有较为直接的考古体验及感受,博物馆在考古体验设置时,往往加强了对于考古体验区的设置。以蚌埠市新博物馆中的考古体验区建设为例,该博物馆的考古体验区总面积为350 m2,尽管展厅的面积较小,但是其被细化分为“田野考古”“考古地层学”等区域,并在各区域放置了图片、文字、实物、音频等资料,对各考古工作进行讲解[2]。

2.2 设立考古遗址博物馆

所谓的遗址博物馆,指的是建立在各类遗迹旧址上的博物馆。该类型的博物馆在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往往能更好地开展遗迹文化以及文物的保护、研究、陈列工作。不同于传统的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因为其更加贴近考古现场,故而更能吸引参观者,并由此满足人们对于考古的兴趣与需求。以西安半坡博物馆为例,作为我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实现了对我国母系氏族部落遗址的保存。事实上,为进一步增强博物馆的考古体验,该馆开设了“史前工厂”体验项目,借助高科技以及复原技术,将半坡先民生活场景进行还原,并成现在民众的面前。该项目在设计与构造过程中增添了钻木取火、原始房屋搭建、原始钻孔等多个体验项目,并以此实现了寓教于乐,提升了博物馆的参与性、互动性以及体验性。

2.3 虚拟考古体验馆

传统博物馆在运营的过程中往往只能通过静态的文物以及文献资料向参观者解释考古的内涵及作用,导致其缺乏直接的感受与体验效果。基于此,为了规避这一状况的出现,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由此构建起三维空间影像,为民众创造数字化的体验馆,实现了其与考古的近距离接触。我国首家虚拟考古体验馆于2013年建成。该场馆在运行过程中加强了对计算机技术、VR技术的运用,从而让民众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考古现场。该场馆的总面积仅为280 m2,由考古影像、安丙墓室、地层秘密、考古训练营等多个板块组成。其中,安丙墓室模块主要是借助数字技术进行该考古墓葬的高度还原,可让参观者带上VR设备,领略文物出土的场景,进而增强了其对于考古的直观感受[3]。

3 博物馆中考古体验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社会民众对于考古的关注,我国博物馆在运行的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于考古体验项目的创设。博物馆创设考古体验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博物馆能够依据社会民众的需求,为其提供科学且直观的考古体现方式与渠道,促进了博物馆公共教育功能的发展;另一方面实现了对文化保护的宣传。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博物馆、考古以及考古体验的内涵,并就常见的博物馆考古体验方式(考古体验区、考古遗址博物馆、虚拟考古体验馆)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博物馆中考古体验的现实意义。相信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博物馆考古体验工作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由此满足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满足社会民众对于考古的了解与认知。

[1]陈卫立.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藏清代外销银器[J].东方收藏,20169(6):47-49.

[2]温卓尔.博物馆中的考古体验[J].公关世界,2016(18):49-57.

[3]寇芳莹.考古遗址博物馆人性化展陈设计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猜你喜欢

考古遗址民众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INDUSTRIAL EVOLUTION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三星堆考古解谜
辽上京遗址
“考古”测一测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