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旅游产业影响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研究

2017-01-28黄艳萍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古村空间旅游

闫 晨,黄艳萍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曾存在过许多公共空间,如村口、集市、码头、茶馆、村肆、祠堂、庙宇等,这些公共空间正是乡村文化、宗族文化、民俗文化和农业生产文化的载体[1]。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影响,传统的乡村公共空间逐渐被新建的基础设施所取代,其独有的文化遗产也逐渐被弱化和淡忘。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和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传统的乡村文化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够为文化旅游产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乡村公共空间的合理规划便是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和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环节[2]。因此,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是旅游规划的一项战略性工作,对今后乡村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开发、文化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规划是在尊重自然环境、了解当地人文环境、顺应客观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本文以闽西客家古村落培田村为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提供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培田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总面积约为18.12 hm2,所辖14个村民小组,拥有389户1 400余人。该村属于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具有常年气候温暖湿润、年温差较小、春雨繁多、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少严寒的气候特点。试验地为峡谷平原地势,其东临环抱古村的河源溪,西为松毛岭,北倚武夷山脉,具有良好的风水资源。

该地块对外交通可达性强,周边拥有公路、铁路和航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距连城县仅40 km。村内有几处被列为国家4A级景区的建筑古迹和传统宅院,并与相距仅35 km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冠豸山联动,成为连城县重点旅游线路的一部分。

祖先文化和农耕文化是培田村最重要的文化特征,自古以来,在村内都流传着“求神不如祭祖”的说法,且传统耕作被村民视为是崇敬自然和劳动的一种行为[4]。除此之外,闽西地区的传统技艺还包括有剪纸、打糍粑、墨画、豆腐制作、竹编等。

2 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

2.1 现存问题

(1)建筑风貌不统一。除了作为旅游景点的几座古祠堂和宅院之外,多为缺乏修缮的古民居、自建自改的现代民房或简陋的棚户,其中部分民居废弃。

(2)基础设施不完善。村内交通系统缺少必要的组织和引导性标识。废弃地多,现有公共空间和绿地利用率低且景观效果差。

(3)青壮年人口外流。村内多为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一部分村民陆续迁往河源溪北岸的新村,乡村社群空心化。

(4)产业结构单一。多数居民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来源,收入不稳定。部分居民以旅游业的相关产业为生,如土特产、手工艺品、餐饮、民宿等,但由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完善,且产品缺乏包装和特色,游客满意度较低,导致收益甚微。

(5)商业活动分散。村内现存一条以乡村传统商业活动为主的“千米古街”、一个依附于荷花池的集市、数个分散在村内的餐馆和民宿,其间缺乏良好的联动性。

(6)传统文化被忽视。传统的民间技艺及民俗文化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除了特定的节日之外,游客无法亲身体验和参与传统乡村文化活动。

2.2 解决策略

(1)将建筑按风貌进行分类,对传统院落和散布在村内的古迹进行保护和必要的修复,对具有较好风貌的传统民居进行保留和必要的修缮,对废弃的民居进行改造或拆除,对影响整体风貌的新建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和垂直绿化。

(2)延长千米古街,对路面、建筑立面和排水系统进行修缮,增强传统商业街的可识别性;通过垂直农场、绿色建筑以及地面的生态营造,增强新兴商业区域的辨识度和道路的导向性[5]。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古村的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延长建筑寿命,给村民带来农产增收,给游客带来舒适的景观体验。

(3)结合村内旅游的线路和古迹的分布,对现有荒废地进行充分利用,并回收乡村传统的建设材料以及废弃材料进行加工和循环利用。对原有公共绿地的景观性和生态性进行重新塑造,并结合生产和商业活动,赋予公共空间更加多样化的功能,同时利用空间与人的活动展示传统文化[6]。

(4)整合零碎分散的商业活动,结合建筑改造、道路广场修缮和公共绿地重塑,将其相互关联起来,并融入文化创意和特色活动的开展,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化旅游廊道。

(5)借用现代科技和媒体,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利用生态农业、创意集市、特色民宿和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当地的产业结构,吸引人口回流和人才引进[7]。

(6)加强游客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体验,增强其开放性,依照不同的节气和假日定期规划主题活动,并展示宣传培田村的历史、民俗和民谣故事等,让游客与村民共同感受和创造丰富的文化氛围,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总体规划概念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寓“田间的阡陌风光甚好,可以慢慢游赏,慢慢归去”[8]。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疲惫的人群需要在某一时刻、某个地点放慢脚步,感受足下的土地,留心身边的田野。本规划的愿景是希望通过公共空间的重塑、文化旅游产业的重组和乡村环境的生态改造,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古村的生态环境,并带来农产增收和文化旅游的高收益,使培田村重新焕发活力。

4 规划成果

根据现状的用地情况以及旅游资源,将零散的公共绿地、商业空间、可利用的废弃地和民居等串联起来,分别形成两条各具特色的带状公共空间和4个景观节点。

4.1 带状公共空间

(1)历史文化公共空间是在原有千米古街的基础上进行延长,对现存风貌较好古建筑群进行保留和修缮,将废弃的古民居进行建筑改造,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特色民宿和餐饮,开放传统民俗技艺体验,使传统商业活动多样化、特色化。

(2)绿色生态公共空间是在培田村主街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充分利用废弃地和现有的公共绿地,结合创意集市和滨水区域,建立可流动的人流集散点和商业活动空间。同时,将新建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并结合垂直农场增加生态和生产效益。

4.2 景观节点

(1)村口。该节点位于培田村南口,利用村口现存的古老水车,结合当地的乡野植物,营造出古朴宁静、自然野趣的氛围。同时,结合地形,设置了攀登步道、趣味的跌水空间以及具有标识性的观景塔。在观景塔中,可以将古村对面的笔架山以及环抱古村的河源溪收入视野,鸟瞰古村的整体格局和风光,引导游客进一步探寻古村的文化风貌。

(2)创意集市。该节点结合滨水空间,规划了商业活动场地和设施,整合了原有布局散乱的农贸市场,使之成为规范且具独特风貌的创意商业空间,满足临时商业活动以及集散、观赏和休憩的需求。该节点所增设的多功能摊位,不仅可以满足基本的产品交易,还提供了休憩、交流的设施,是一个面向周围邻里和游客的互动窗口[9]。除此之外,该节点还结合构筑物、建筑物的立面,设置了蔬菜的垂直生产空间,充分利用了自然的雨水、阳光资源,提高农业产量。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看,该节点以及周边的辐射区域,形成了一个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生态链,促进了居民的农产收入[10]。这样的公共空间不仅重现了乡村集市的特色,丰富了游客的体验,还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创造商业价值的可能,促进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3)口袋公园。在以住宿、餐饮服务为主的建筑群之间,该节点将打造为一个供游客和村民放松身心、休闲交流的公共空间,营造热情、友好、悠闲的氛围。在口袋公园里,开阔的阳光草坪、起伏变化的微地形以及充满乡村野趣的植物群落,将为周边的居民和游客提供自由的活动空间、交往空间、趣味空间以及私密空间,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并创造美好的景观视觉享受。此外,该公园还将作为周边建筑的延伸空间,为室外休闲餐饮和儿童游戏体验等活动提供潜在的场所。

(4)滨水文化廊。该节点位于培田古村最北端,紧邻河源溪,是古村和新村之间的过渡区域,同时作为古村的另一个入口。滨水文化廊中,利用传统民居材料和一些废弃的农耕器具设计了小型的构筑物、雕塑和壁画,展示了当地的祖先文化和农耕文化,述说祖先的故事和当地居民的传统习俗。同时,驳岸空间栽植了观赏草和半湿生植物,并结合当地的卵石进行驳岸软化,采用较为轻盈的栈道和透水沥青对滨水步道进行适度的改造和景观提升[11]。

4.3 局部设计

(1)多功能摊位。该小型构筑物与亲水设施相结合,布置于荷花池边的创意集市,材料部分取自于当地的石材、木材和建筑废料。摊位顶部的廊架构造采用了长廊的构架形式,为爬藤植物提供生长空间,能够为贩卖者以及消费者提供良好的遮荫效果[12]。同时,该构筑物还安装了太阳能面板和风车,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实现创意集市区域的能量循环。

(2)蔬菜墙。蔬菜墙结合建筑立面,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一定生态改造的同时,对建筑本身内部的空间小气候也有一定的改善能力[13]。蔬菜墙以简单的板块框架结构,利用自然的雨水进行层层灌溉式的无土栽培,同时,蔬菜板能够根据太阳的方位进行旋转,对太阳能进行全面的接收利用,实现阳光最大限度地辐射,延长日照时间。

5 结束语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由于旅游经济强势植入、城市文化霸权、主体偏向和公共性缺失等,乡村公共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14]。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为乡村文化的回归和人们对于乡村保护的反思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乡村公共空间就是最能够彰显特色文化的载体。

在文化旅游产业影响下,许多农村都会结合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思维来对乡村进行建设,满足游客休闲所需的同时,将宣传、公益、体验、学习等活动聚集于乡村公共空间当中[15]。因此,笔者以培田村为例,结合实地考察,探讨通过乡村公共空间规划和生产方式多样化,形成可持续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和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和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吸引人口回流、激活乡村活力和创造力。期望此文可以为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同时为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作出贡献。

[1]李郇,郑佳芬.文化创意植入下的村庄空间改造:以东莞下坝坊为例[J].规划师,2016,32(8):76- 80.

[2]傅英斌.聚水而乐:基于生态示范的乡村公共空间修复: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设计[J].建筑学报,2016(8):101-103.

[3]王丽洁,聂蕊,王舒扬.基于地域性的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园林,2016,32(10):65-67.

[4]陈芳芳.海西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乡村公共空间构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204-205.

[5]王东,王勇,李广斌.功能与形式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演变及其特征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2):57-63.

[6]刘坤.我国乡村公共开放空间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2.

[7]袁瑾.传统庙会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以绍兴舜王庙会为个案的讨论[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2):89-94.

[8]高巍,李海兵,柳泽.基于特色景观营造的长江三角洲典型村落的公共空间改造:以德清县三合乡二都村为例[J].华中建筑,2017(3):85- 89.

[9]张娟,王茂军.乡村绅士化进程中旅游型村落生活空间重塑特征研究:以北京爨底下村为例[J].人文地理,2017(2):137-144.

[10]王鹏.社区营造视野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11]胡全柱.文化自觉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1):62-69.

[12]张琳,刘滨谊,宋秋宜.现代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规划研究:以江苏句容市于家边村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6,14(3):12-16.

[13]王春程,孔燕,李广斌.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4):4-9.

[14]程轲峥.城乡统筹下乡村旅游中的村镇公共空间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15]张健.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与重构:以番禺大岭村为例[J].华中建筑,2012(7):144-148.

猜你喜欢

古村空间旅游
《古村小巷》
空间是什么?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创享空间
古村——大芦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