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阳节的传承与保护

2017-01-28宋凯丽毕啸南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敬老重阳节重阳

宋凯丽,毕啸南

(1.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101; 2.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北京 100875)

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节、菊花节等,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两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根据古代最早的哲学思想“阴阳说”,阴阳家把世间万物分为阴阳两类,数字也不例外: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阳之极”,月与日都是“九,两个九相逢,固名“重九”;按字义来解释,阴的意思就是暗、负面、背面的意思,阳的意思是明、正面、表面之意,九为阳数,日月并阳,即九月九日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重阳”。重阳节也有很多别称,如:九月九、九日、茱萸节、菊花节、女儿节、老人节等,这些别称都突出了祥和健康、消灾祈福的主题 。

1 重阳节的历史起源、嬗变及原因

有关重阳节的起源,学界现有3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重阳节起源于先秦时期;第二种观点认为重阳节起源于西汉;第三种观点认为重阳节起源于东汉。

第一种观点在程涛平的《屈原与重阳节:重阳节起源新说》[1]中有所体现。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流传至今的诗句,例如屈原《远游》中的两句诗:“集重阳人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仅以这两句诗作为依据,理由并不充分。 因为此“重阳”并非彼“重阳”,诗中的“重阳”指的是天宫而不是传统节日,并且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并非屈原作品。除此之外,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并没有出现明确记载重阳节的文字,因此,本人并不赞同这一观点。

第二种观点有王来华①王来华,男,1958年生,天津市人,社会学博士,研究员,中国舆情研究专家。等学者的支持。这一说法是根据东晋葛洪所誊抄的西汉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上所记文字:“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夫人儒妻,说在宫内时一……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 、饮菊花酒, 令人长寿。”[2]这段文字说明了西汉初年宫内已有九月九日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另外,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挟夫人儒妻,说在宫内时一……九月,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命”[3]。虽然在这两段文字记载中表明了西汉时期已出现重阳节习俗,但是这两部小说均为晋人所创作,虽可反映晋代已出现重阳节的习俗,但还不足以证明重阳节在西汉时期就已确实出现,只能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第三种观点有杨琳[4]等众多学者的支持,这一观点有众多文献来支撑,本人对重阳节的起源也持这一观点。在《艺文类聚》卷八十一引《四民月令》中有其最早的记载:“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虽然并不翔实,只是简单的用一句话来记录,但已经很明确地显示了在东汉时期有九月九日采菊花的习俗,说明当时已出现了重阳节。另外,在《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七十六引西晋周处《风土记》中,直接将“九月饮菊花酒”称为“汉俗”。此外,在南朝梁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中记载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盖始于此。”[5]一般来说,民间传说晚与民俗现象本身,可见至少在东汉时已经出现了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英囊等习俗。这些都充分有力地将重阳节的起源指向了东汉。

唐宋时期,重阳节发展进入繁盛期。在这一时期,国家统治相对稳定,百姓生活稳定,尤其是唐朝时国力强盛,与外邦和平友好交往,享乐游玩之风盛行,重阳节成为应景的节日,受到统治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唐德宗时,朝廷曾专门为官员提供节日游玩的经费,上层统治者的提倡使唐代重阳宴饮之风极盛,其中较有名的有“重阳曲江宴”“重阳鹿鸣宴”,民间则以重九郊游野宴为主。据传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宴饮所作,唐代诗歌发展迅速,与重阳节相关的诗比比皆是,例如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宋时期延续了唐朝的部分节俗,重阳食糕习俗基本形成,赏菊之风盛行。《梦粱录》有云:“每至重阳,世人以菊花、茱萸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名‘延寿翁’,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6]。与宋并峙的辽金虽是少数民族政权,也受汉俗影响,过重阳节,随后的元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主动遵从汉文化,民间文人虽然受到压制,但基本沿袭汉代旧俗。

明清时期至近代,重阳节走向衰微。从现有资料看,明代统治阶级还对重阳节有所重视,但从清代开始国家对重阳节已不太重视。明代时, 每年重阳节,朝廷上下都要一起吃花糕,举行庆贺活动,皇帝还将花糕赏给大臣。高启有诗云:“故园莫忆黄花酒,内府初尝赤枣糕。”这样的重阳宫宴,又名“花糕宴”。秦征兰《天启宫词》注曰“重阳前后,内宫设宴相邀,谓之‘迎寒宴’”,除此之外,明代皇帝还要亲自去万寿山(今北京景山)登高,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崇祯末年,崇祯皇帝重阳登高时留下的诗句写道:“重阳旋磨台,共进菊花怀。歌曲征亡国,愁眉锁不开。”而民间的诗人则基本承袭了重阳登高或赏菊簪菊的风俗,《燕京岁时记》载:“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口,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刹等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事也。”[7]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近现代不少地方重阳节已逐渐衰落,由于百姓身处长期的战乱之中,人们的性命朝不保夕,无暇顾及传统文化,加之政府在一段时间内的Ⅵ漠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使得重阳节等传统文化衰落。

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府应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权益保障,重构传统的重阳节文化,将重阳节的祈寿延年主题与儒家传统的孝敬观结合在一起,正式将其确定为老人节,引导整个社会敬老、爱老、优老。

重阳节从萌芽状态至今大约经历了三千年,先秦时期出现了重阳节的个别习俗,可以称其为萌芽阶段,两汉时期是其正式形成的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重阳节有了较大的发展,唐宋时期是重阳节最为兴盛的阶段,明清之后,尤其是在清朝,重阳节逐渐走向衰微,当代又有复兴之势。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重阳节的节日主题出现两次较大的转变:第一次是在传统社会中,由最初的祛邪避灾变为祈寿赏玩;第二次是在当代社会中,由辟邪祈寿赏玩变为全社会关爱老年人。重阳节起源于百姓驱邪避灾的观念,民间所流传的恒景避灾的传说,九月九日将家畜放于田野,重阳节放风筝等都是其具体表现,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所提高,对社会的控制也有所加强,节日中存在的俗信色彩渐渐淡化,世俗的味道渐渐浓郁,娱乐的成分也逐渐增多,节日也逐步从祭神敬神转变为娱乐大众。尤其是在唐宋时期,国家和平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统治阶级大力提倡,重阳节成为当时盛极一时的节日。更多的人不再执着于重阳节驱邪去恶的传统习俗,而是寻求更实际的健康长寿、赏菊游玩,这种祈寿赏玩的现实观念逐渐将原先的驱邪避灾观念取而代之,而重阳节的标志也从辟邪翁茱萸变成了延寿客菊花,这种节日主题一直延续到近代。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的发展与需要,敬老孝亲需求的扩大,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重阳节被定义为“老人节”。重阳节当前的节日重构仍处于进行时,仍然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规范,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若从节日主题转变的动力来看,第一次主题的转变主要为民间的自发选择,第二种主题的转变则明显属于国家行为,是政府根据社会需要给重阳节赋予的新的时代意义,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一个对接,其根本目的是推动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2 重阳节的当代转变及其利弊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开始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重阳节,并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曾经的敬老习俗。汉代之后,历朝历代都对敬老有所规定,清代的千叟宴更是为世人所知。如今,每逢重阳节,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社区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敬老爱老活动,商家会趁机推出各种活动,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和重视。

前文提到,重阳节本身拥有多个名称,在中华民国时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民国政府一方面“通过重新命名、调整节日时间等方式对传统节日加以整饬”;另一方面又“设置了众多新的节日、纪念日,或者吸纳了国际上一些有影响力的节日,从而使中国的节日体系和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8]。在这种大前提下,重阳节在1941年又被命名为体育节。由于政治格局的变化,这一命名并没有延续下去。1987年6月23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北京市的敬老日。随后,甘肃、山西、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省、直辖市均出台法律、政策,将重阳节规定为当地的“敬老日”“老人节”或“老年节”。201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标志着从地方上兴起的重阳节再次命名行动,在国家层面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从此之后,重阳节在全国范围内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老年节”。

将重阳节改名为“老年节”是有着明确目的的,一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一章第一条中所阐述的,它的目的在于“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重阳节的重命名对其本身以及整个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且在众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改变了重阳节的存在状态,有利于节日本身的发展。重阳节更受大众的推崇,同时增强了大众对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关心。节日主题的变化,使重阳节变成一个敬老孝亲的节日,节日中出现了许多有关老年人的活动,比如老年文化活动,看望、慰问、宴请老年人等,福州、武汉、文昌、衡阳、重庆等多个地方甚至出现了规模浩大的千叟宴。节日主题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改变,增加了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比如志愿者到敬老院献爱心,同时也增强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私情”,更具社会性。除此之外,亲子关系也得到更多强调,老人受到来自家人的更多关心。

其次,重阳节内涵的改变体现了广大老年人的需求,是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的,这一转变具有现实合理性。重阳节成为老年节并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与当代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和伦理失序问题密不可分。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出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老人迅速增加,农村养老问题严重等突出特点,再加上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养老问题异常严峻,它事关个人、家庭,也关系国计民生。与此同时,家庭道德缺位、伦理失序、子女不孝、老人失语、老人地位低下的现象也广泛存在,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使老年人有尊严地活着,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国家积极发展养老事业,也需要全社会对老人的关爱,需要家庭中的敬老孝亲。重阳节的这一重大转变,积极回应了这一时代呼声,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需求和保障。

但是,人们在推崇重阳节敬老孝亲主题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老人沦为年轻一代炫孝的道具。中华工商时报的一位记者朱晓萌曾写过一篇题为《不要让老人成为重阳节里的“爱心道具”》的报道,由文章可知,在2012年的重阳节,合肥一老年公寓的老人迎来了4波爱心志愿者的慰问,这家养老院的一位老人甚至是在一天之内被洗了7次脚。这种狂轰乱炸式的关爱老人献爱心,不仅没有使老人暖到心里,反而为老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又如新浪微博中,部分文艺界人士在重阳节当日秀自己敬老孝亲的行为,再如微信朋友圈中,重阳节当日微信好友所发送的信息多为与家中老人的合影,虽不排除个人是在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但本人认为只在重阳节当日发送与老人有关的信息多少有些炫孝秀孝的意思。老年人其实并不在意重阳节一天的敬孝,他们更注重的是平日里的关心和温暖。因此,本人认为重阳节提倡敬老孝亲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不要让老人承担本不该他们承担的麻烦,不要让老人沦为全社会关爱老人的爱心道具。

3 重阳节的社会作用

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9]。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大师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认为:“一切社会制度或习俗、信仰等等的存在,都是由于它们对整个社会有其独特的功能,也就是说,对外起着适应环境、抵抗能力,对内起着调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作用。”[10]重阳节习俗之所以能传承、演变至今,也正因为如此。重阳节有着丰富的节俗活动,比如极具代表性的登高宴饮习俗,流传广泛的赏菊花、饮菊花酒、佩插茱萸习俗,历史悠久的食重阳糕习俗,在部分地区盛行的祭祀习俗、送节礼走亲戚习俗,以及狩猎骑射习俗。总体来说,重阳节的习俗在我国所起到的社会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文化认同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

首先是文化认同作用。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伦理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随着历朝统治者的强调以及现实社会的约束,伦理纲常的道德律令渐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重阳节习俗在向世俗化发展的同时,祖先崇拜和祭祀也渐渐成为节日信仰的核心,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整合和凝聚起了重大的作用。在我国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共同开创美好的生活,例如,每逢重阳,陕西黄陵县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民间祭祀活动。宜君、洛川、富县和黄陵四县的百姓全家出动,扶老携幼,抬着祭品,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桥山脚下、黄帝庙前。“人们跪拜供奉,上香烧纸,洒酒祭奠,然后绕陵一周,册花模置于陵上,呈现出一派古朴虔诚的景象。”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重阳祭祖的风俗。如彝族把农历九月九日称之为“拜祖节”。寻根问祖,寄托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对祖国统一、民族昌盛的共同心愿,这也正是重阳民俗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寻根问祖的另一种表现就是敬老孝亲。例如,壮族将农历九月九日称为“祝寿节”。壮族传统习俗,老人满六十岁时,子孙要杀鸡宰鸭为其庆祝,并置一寿粮缸,以后每年九月九口,晚辈们都要给寿粮缸添粮,装满为止,称“寿米”。寿米平时不准任何人食用,只有老人生病时才煮给老人吃,俗说此米有益健康,能延年益寿。故此米不能吃完,否则老人不长寿。壮族认为重九是吉利的日子,出嫁的女儿需回娘家,并拎来新米补粮缸,老人也把米缸里的换出来一些,和糯米掺和做粽子,送给子孙和亲戚,表示大家共同分享福寿。不论是祭祀祖先还是孝敬老人,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文化认同感,加强了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同时也有利于关爱老人这一弱势群体。

其次是人文娱乐作用,包括陶冶情操和强身健体。在传统节日里,古代中国人有着极为丰富的娱乐活动形式,“上元酌灯,端午酌彩丝,七夕酌双星,中秋酌月,重九酌菊,则吾友俱备矣。”当代社会,重阳节习俗活动内容仍十分丰富,包括可以陶冶心情的赏菊、饮菊花酒活动、食重阳糕活动等,以及可以强身健体的登山、放风筝等活动。这些大众可以积极参与的习俗活动,可以使人们尽情地享受重阳节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中国人心目中的过节总是少不了吃与喝,甚至可以说成“无吃喝,不过节”。重阳之日赏菊、饮菊花酒、食重阳糕,不仅可以继承并发扬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更能在天高气爽的秋季里欣赏美丽的菊花,品尝美味而又应景的菊花酒和重阳糕,享受重阳为人们带来的乐趣。至于登高这一习俗,现在这一习俗更多地表现为登山或爬山。站得高看得远,在高山、高楼或高台之巅观赏美不胜收的秋景成为重阳登高的重要目的。登高一方面可以饱览眼前风光,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感;另一方面可以放松身心,排遣郁闷;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有氧运动,锻炼身体。重阳节放风筝也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不仅可以享受自然,感受与家人同游的乐趣,更可以强身健体。

4 重阳节的保护措施

重阳节是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的生动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是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资源,是促进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全球化浪潮,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内容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重阳节这一传统文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挖掘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去糟取精,重建节日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重阳节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自我调节,更好地与当代社会相融合,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促进中华节日文化的健康发展。

(2)创新参与与激励措施,促进全民参与。当代重阳节需要从参与者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的需求出发,实行兼顾策略,使重阳节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同时对于节日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文明健康、广泛深入的地区和单位,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好的做法和经验要积极推广,对那些活动开展得不好的地区和单位进行适当的批评帮助,使其引起重视,自觉引导群众开展有利于老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活动。

(3)学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重阳节的活动。学校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对重阳节所承载着的文化传统进行较为理性的思考。通过各类组织、社团有目的地给学生布置一些主题明确的自由作文,还可以在校园网或宣传栏开辟学习重阳节习俗栏目,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内涵习俗。

(4)政府、传媒需重视重阳节的文化建设,加大引导和宣传力度。重阳节的兴衰一定程度上是与历代统治者和政府的提倡与反对有极大关系的。所以,各级政府应重视重阳节文化建设,积极提倡于国于民有益的节日。大众传媒应当加大力度宣传和普及重阳节。通过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抢救、记录,同时还要积极宣扬其新时代敬老孝亲的积极内涵。

(5)完善志愿者机制,合理奉献爱心。志愿者群体是一个旨在尽己所能无私帮助需要关怀的人的社会群体,志愿者在重阳节为老人献爱心是一件值得推崇和发扬的事情。为了不扎堆献爱心,为了更合理、更好地给老人献爱心,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服务交流平台,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配志愿服务资源,使志愿者群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1]程涛平.屈原与重阳节:重阳节起源新说[J].荆州师专学报,1994(4):70.

[2]葛洪,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卷3[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陈艳.重阳节的起源及风俗文化[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17):36-37.

[4]杨琳.重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5-18.

[5]吴均.续齐谐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059.

[6]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 56.

[7]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34.

[8]张勃.再次命名与传统节日的现代转换:基于重阳节当代变迁的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15(4):142-149.

[9]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5.

[10]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夏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敬老重阳节重阳
话说重阳
写在重阳(外三首)
篆刻
“葡萄哥”的敬老情
敬老爱老防跌倒
爱在重阳
重阳话“高”
重阳节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
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