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参与 发展职业教育
2017-01-28张亚英
张亚英
(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黑龙江 牡丹江)
加强企业参与 发展职业教育
张亚英
(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黑龙江 牡丹江)
作为职业教育,其实质是为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企业对拥有相关技能人才的需求,自然成为职业教育的开展方向。能否明确职业教育“出口”方向,实现与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的对接,成为职业院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实现企校合作,更有针对性的为社会、企业提供相关技能的人才成为职业教育专家们近年来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在近几年来逐步实现校企合作方面的相关方法与经验进行探讨。
职业教育;企业需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0 引言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考定胜负”。就业问题,工作去向成为更加亟待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有更加明确的培养方向——输入人才进企业。而企业,在实现企经济活动目标的前提就是将各种资源作为投入,通常将基本资源分为五大类:人、财、物、信息和时间。在这五大类要素中最根本的要素是人。由此可见,企业的壮大离不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离不开高质量有方法的职业教育,故,职业教育要走出普教的固有模式,放眼市场与企业,实现校企结合,校企合作,校企接轨。
1 确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现代文化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具体化。也同样是学校实施具体人才培养工作所参照的纲领性文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把控与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依然再走普教“学科本位”的老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过多的注重学科知识与理论研究,忽视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上通过发布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职业技术教育所指的教育涵盖涉及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技术及各门学科的学习,涉及获得相关的实际技能、态度、理解能力和知识。”随着“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在中央政策和各地的改革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便是创新点之一。
要做到面向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企业发展的需求办学求发展。一方面要尽快实现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导向”的变革,从政府“面面俱到”向政府“宏观引导”的转变,从传统的向普教发展的“升学导向”向满足社会需求的“就业导向”的转变。来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服务的紧密结合。 另一方面,要合理进行专业设置,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专业,使专业为企业所需,专业为企业所用,进一步保障毕业生就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2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引入模拟企业环境
职业教育通过教育过程输出的是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引入的也正是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作为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的主体,是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的研究对象。如果将教育过程看作生产过程,那么职业教育的产品就是学生,学生的就业过程,便是产品进行销售的过程。高素质的人才,才是企业所需,企业评判高素质人才的具体标准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离不开以下三点:一是职业带的事业操守值得信赖;二是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过硬;三是员工个人的可塑性强。
但是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大纲、组织课堂秩序、布置课后作业、进行实训教学等常规教学环节,往往忽视了企业对人才真正在技术层面的需求点。从学生心理人格成熟的角度,也只单纯从德育课程、班级考核等形式上的心人格教育来完成学生职业人格成熟过程。但实践效果显示,这种方式很难完成学生健全心理的成熟过程。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心理教育层面,都需要企业活动模式的参与与引导,包括企业生产模式模拟以及企业人际关系环境的模拟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加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从企业各部门的岗位名称,到绩效评估。将班级考核制度转变为班级“工资”制度,各部门实现竞聘上岗以及岗位轮换制度,实现学生在就业前对企运营模式的了解与熟悉。
如牡丹江职教中心的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可以模拟高星级饭店企业形式:由专业部主任出任模拟企业的董事长,副主任任董事长助理,班主任任执行经理,班长是经理助理,班级按部门分为前厅部、餐饮部、人事财务部等,各组组长任部门经理,所有的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按业绩考核决定连任、岗位轮换或待岗,把企业带入教学环境中。这样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大家学习和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顺利将学习与岗位相关知识对接。当然这种经验,由于其环境模拟形式复杂,涉及人员较多,所以需要一个专业的整体配合,如任课老师的配合,管理层面的配合等等。它需要有一个总体的氛围来形成稳定的状态。比如,我们在一体化教室放一排工箱,提醒学生上岗之前要换好工装;板报可以用企业文化的内容来装饰;门口可以放一个镜子让每个人每天都养成检查自己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等等,形成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但是不管怎样,这种方法是一个有效的缩短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距离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我个人认为,这是现代职业教育适应企业需要的一种脱胎换骨式的实质性变化,这种变化所形成的趋势,是对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挑战。其实这种模拟工作环境的方法应用于培训,在德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以“模拟公司”的形式对经济类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就是一项成功的探索。
3 借助“实习”尝试对接相关企业
“实践出真知”,对知识的最好理解来自于亲身实践。进行定期的“实习”,这也是实现校企合作,校企对接的有效办法。所谓“实习”,就是指在校学习期间进行短暂的实习,实习结束后继续完成在校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也可以把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总结、分析,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寻找到自己与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差距,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更加迅速的成长。做到知识“源自课本,超越课本”。
在这种实践“实习”中,不仅可以获得技术上的提升,更加重要的是,这也同样是一个心理锻炼的过程。情境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们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但也很难制造足够的紧张感与紧迫性。面对陌生客户的询问,面对上级的质疑,如何从容的应对,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 此外,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总结,分析。锻炼了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经验见解,进而做到“举一反三”,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基础。
4 企业专家走进校园教学评估
在校企对接问题上遇到的难题之一便是很多企业担心学生的操作能力不强,影响效益。为了实现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的互相了解与互相信任,由企业专家走进校园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指导,教师由此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是知识适应需求,是能力适应企业。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教学指导、教学监控、教学评估和就业指导作用,并对反馈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及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共同协调并寻求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与方式。共同创建生产有效率,产品有质量,科技有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多专业技术型人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校企接轨。
5 结语
“科学兴国、人才强国”是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始终肩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术专业人才的重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就业再就业、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十分重要的联系。因此,进一步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面向市场经济和劳动就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方向。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马建富.关于和谐社会职业教育特征及其发展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6.
[3]李定仁,马正学.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教育研究,2002年9月.
[4]苏君阳.社会结构转型与教育公共性的建构.教育研究,2007.
(编辑 马海超)
Developing Occupational Education by Enhanc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s
ZHANG Yaying
(Mudanjiang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School, Mudanjiang, China)
Occupational education, its nature is an educational activity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generated when engaged in certain socially productive activities. Enterprises’ demand for skilled talents has naturally become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al education.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indexes in evaluating education efficiency of occupational colleges is to clarify the “exit” direction of occupational education, which facilitates the abutment with enterprises in talents demand. One issue which has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 recently by specialists in occupational education is how to actualiz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rovide skilled talent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pointedly. This paper discusses methods and experience in gradually realizing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occupational education; enterprise demand;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cultivation of talent
2017-01-12
张亚英(1964- )。女,中文本科、教育管理研究生学历,中学特级教师;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劳动模范、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G712
B
1672-0601(2017)03-01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