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空间调适策略

2017-01-28李全华

山西档案 2017年6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物理规划

文 / 李全华

“互联网+”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于2012年提出来的。它作为国家认可的概念,是在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并使用的。这一概念实际上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1]。“互联网+”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高校图书馆作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科学技术成果使用的前沿阵地,其业务也自然而然地融进了“互联网+”的血液之中。“互联网+”在高校图书馆最明显的作用是加大了电子网络资源使用和服务的份量,加快了数字化转型,使高校数字网络等虚拟空间不断膨涨,而纸质为主体的实体物理空间受到挤压。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互联网+”产生的变化,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老馆进行空间改造,对新建馆舍进行总体的空间规划。因此,探讨“互联网+”图书馆的空间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概念及结构的变化

高校图书馆是人类活动较为密集的第三空间。美国图书馆专家维克多·泽维斯基对图书馆的空间概念做了一些阐述。他指出:“图书馆空间是指所有存放印刷资源及传统图书资料载体资料,并提供读者服务的物理空间的结合,在这个空间里也进行着所有图书馆的业务运行,是各种技术及通讯活动的发生所。”[2]此后,他觉得这一定义似乎过于强调传统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而忽视了“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于是又补充道:“图书馆除实体的物理空间外,还有不可见的图书馆空间,主要包括web服务器,计算机内存及存储空间、通讯频道、无线wifi等等,用于支持读者访问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3]“互联网+”图书馆至少包括了云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4]三种类型。虚拟空间使用上的便捷优势是物理空间无法比拟的,因此,惯性较大的物理空间在虚拟空间的挤压下显得式微,由此促使高校图书馆对空间概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和再定位,并对其进行重大的调整,以适应“互联网+”图书馆的新要求。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空间调适路径

(一)科学规划两个空间,以适应“互联网+”图书馆的新要求

有学者对19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空间战略规划进行了分析,认为19所大学的规划里都有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发展的愿景、目标和措施[5]。在我国,一所大学的规划与国家的规划一样,一般都是五年为一个规划周期。学校的总体规划是母规划,图书馆的规划为子规划或专项规划。高校图书馆作为办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规划应该进入学校的总规划。一般情况下,图书馆对物理空间的规划不会被忽视,而对虚拟空间的规划却容易被忽略。这是一个涉及到学校顶层设计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一所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体系、人力资源、总体投资等多重结构的构建,甚至关系到一所高校图书馆的未来走向。所以,现代高校图书馆的规划要两个空间一起抓,目前尤其要认真研究虚拟空间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结合学校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分析优势与不足,制定出虚拟空间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避免不建设或者盲目建设,使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均衡发展、协调发展。

(二)增添物理空间的有生元素,激发传统图书馆的活力

1.物理空间的审美化。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位置的摆放和外观风格体现着建筑设计者和学校高层决策者对大学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理解。它是一种对人类文化的物质世界的审美反映。当然,我们在考虑高校图书馆审美文化意向的同时,不能偏废功能的适用性,不能只注重外表壮观与美观而放弃内部功能的适用与好用。

2.物理空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最容易在物理空间的功能设置上体现出来。例如,自习室是目前各高校图书馆需求较旺盛的空间,不是由于别的教室不能自习,而是因为高校图书馆自习室有一种独特的学习氛围:在这里,大一点的响声都会受到大众目光的排斥;学生一般不会接拨手机,到这里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安静下来并全身心投入学习。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摆放部分沙发、躺椅和花草,全天供应开水,保持室内整洁和空气的流畅,增添人文情怀。

3.文化休闲空间的多样化。图书馆的文化休闲空间是指以文化为载体,为读者提供放松身心、释放智慧的空间。常见的文化休闲空间有文化艺术作品展示厅、学术沙龙休闲室、各类创客空间等。在这样的空间里,只要有文化存在,个体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作品进行品味,进而生成自己需要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空间里,只要是有共同关注点的群体,就可以很放松地集聚在一起,通过文化休闲达成目标。例如,在文化艺术作品展示厅里,读者可以坐下来赏一幅画,饮一杯茶,写一段评论;在学术沙龙空间里有着共同关注点的学者或学生群体,可以喝一杯茶,展示一段学术成果,交流一些知识,生成一些智慧;在创客空间里,各类有共同理想与追求的创客们会走到一起,喝一杯咖啡,谈一个创意,达成一个目标或者成交一个项目。

4.物理空间的社会化。拓展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2015年修订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第四条指出,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为社会服务。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图书馆回报社会的必然选择。无论是新建图书馆还是老图书馆的空间调整,都有必要考虑社会职能拓展的空间布局问题。高校图书馆作为与当地城市交流对接的最理想文化共享空间,可以在方便读者活动的位置设置地方文化展示区、新书展示阅览区、电子图书、期刊借阅区等,让社会读者融入高校图书馆,享受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红利,营造大学与城市融通的氛围,搭建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沟通的桥梁,打造大学的品牌文化窗口。

(三)加大虚拟空间建设力度,打牢虚拟空间构建的基础

图书馆经历了甲骨文时代、纸质图书时代、电子书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其最主要的空间变化特点是,物理空间不断淡化,虚拟空间不断强化。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和楔形文,最早的图书馆是建造于公元前668年至627年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这座皇家图书馆拥有3万多块泥板楔形文书。这些泥板图书所占空间面积较大,只能按不同的分类放在不同的空间里。在那个甲骨文和楔形文的图书馆时代,图书馆的物理空间都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公元105年,我国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类进入了纸书时代。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得到较大的解放。1946年,美国的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问世,人类进入计算机时代。1993年彼得·詹姆斯的小说《宿主》在两张软盘上刊出,被称为世界上的第一本电子书,此后“电子书时代”迅速到来。“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得到了空前的解放。2017年8月,教育部司局函件教发司[2017]261号《关于做好2017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补充通知》明确指出,电子网络资源同纸质资源一道,可列入高校馆藏资源进行统计。这标志着高校电子网络资源同纸质资源一样,第一次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这一认可将影响到国家对高校评估指标的变化,也将对“互联网+”图书馆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打牢虚拟空间构建的基础。

1.打牢虚拟空间构建的体制与机制基础。构建虚拟空间建设的体制和机制是建设高校虚拟空间的基础。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第二条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不少学校的信息中心往往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而存在,如云南的多数高校就是如此;部分学校的信息中心与图书馆合二为一,如厦门大学、中央行政大学院等。后者从学校体制设置上为图书馆虚拟空间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书馆对全校虚拟空间的构建比较主动,统筹协调性强,人力、财力都有保障。从图书馆的内设机构看,绝大多数都设有技术部来承担虚拟空间的建设与管理。从制度上看,《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已经从国家角度对虚拟空间的建设做出了原则性的要求,不少学校的总体规划或图书馆的子规划也将虚拟空间的建设列入了规划的内容。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构建虚拟空间,无论是在体制上还是在机制上都是有基础的,关键的问题是图书馆要进一步提高对虚拟空间的认识,根据自己学校发展的现状,调整发展思路,促进虚拟空间体制与机制的具体化建设。

2.打牢虚拟空间构建的硬件与软件基础。硬件与软件是构建虚拟空间的关键。高校图书馆要紧紧围绕在线服务体系,做好硬件与软件的投资规划,做好有计划的逐年投资。一般说来,一所高校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的在线服务体系主要由七个系统组成:在线参考咨询与读者互动服务系统;在线教育与视频点播服务系统;居于PC端的门户网站服务系统[6];在线个性化服务体系;新型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云图书馆服务系统;知识发现服务体系[7]。

3.打牢虚拟空间构建的资源与人才配置基础。虚拟空间的电子资源主要有电子书、数据库和各种资源平台。电子信息资源是以数字化形式通过响应的计算机和其它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它的主要特点是存储形式多样化、资源数字化、可交流程度高、方便利用、内容丰富、载体容量大。目前,虽然读者和用户的需求倒逼电子资源迅速增长,但由于传统纸质为主的办馆惯性和现行评估体系对纸质图书数量硬性要求等因素,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购置经费与电子资源购置经费的比例基本上是6:4,最多的也没超过5:5。因此,高校图书馆要认真盘点本校电子资源的现状,分析优势与短板,充分做好中长期电子资源发展规划和年度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主动通过规划和方案对学校的财务预算产生积极影响,不断补齐电子资源配置的短板,科学处理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配置的比例关系、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配置的互补关系、电子资源中数据库与电子书之间的关系、各类电子资源与平台配置的关系、购买电子资源与自建电子资源的关系,使电子资源的建设科学化、规范化,不断适应学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需要。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对图书馆发展提出了人才需求的挑战。这集中体现在对网络技术人才和研究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因此,参考咨询与学科服务部门、资源建设与网络技术部门需要在数量上增加人员、在质量上提升人员素质。因此,加大网络技术和研究型人才的建设力度是“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图书馆要坚持新进与引进相结合、馆内培养与校内调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优化配置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切实加强图书馆的人才资源建设,为“互联网+”打牢人才支撑基础。

三、结论

为适应“互联网+”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专业优势,认真研究未来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发展趋势,真正从读者和用户的需求出发,科学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

[1]熊太纯,陈飞,屈波,黄秋琴.“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互动服务信息内容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3).

[2]张彬.图书馆空间的美化与阅读环境设计[J].高校图书馆学报,2012(5).

[3]肖小勃,乔亚铭.图书馆空间布局及利用[J].高校图书馆学报,2014(4).

[4]张春丽.“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J].兰台世界,2017(14).

[5]周晓燕,吴媛媛.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拓展研究——以19所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战略规划为例[J].高校图书馆学报,2017(1).

[6]顾洁.高校图书馆新型在线服务体系及构建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5(12).

[7]高建辉,李全华.移动互联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线服务体系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5(4).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物理规划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处处留心皆物理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