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记者”新闻生产的现状与趋势
2017-01-28文/管琼
文/管 琼
“机器人记者”新闻生产的现状与趋势
文/管 琼
“机器人记者”最早源于美国,是指利用算法对数据展开收集、加工、生成的一套新闻报道程序,使新闻生产主体完全机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近年来,我国也在此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与尝试,继腾讯推出“Dream Writer”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之后,新华社在2015年11月17日正式启用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华盛顿邮报》大胆创新,采用“机器人记者”与传统记者联手展开新闻报道。而由北京大学和今日头条合作研发的“机器人记者”小明(Xiaoming bot)也在里约奥运会上大显身手,新闻生产效率高,成功发稿450多篇,单篇浏览阅读量突破10万,赢得广泛反响与好评。全媒体时代,这无疑为新闻传播改革提供了全新方向与思路,不仅为传统媒体转型创造了巨大机遇,而且为网络媒体发展拓展了生存空间。但客观来讲,“机器人记者”本身也存在着一定局限,并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不仅对传统新闻生产机制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传统新闻传播理念和媒体人的职业方向产生了影响。
“机器人记者”新闻生产的优势
“机器人记者”的出现,实现了新闻生产由人工采编向智能采编的转变,彻底打破了以往的新闻生产流程与机制,并在精准化和高效化方面形成了独有优势。
内容精准化。在传统的新闻制播实践中,个体的主观参与和控制很容易出现错误,但“机器人记者”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以及个体主观因素介入较少,有效地降低了错误发生率,提高了新闻内容的精准性,符合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信息收集精准化。一方面,“机器人记者”的信息来源基本都是从权威机构处抓取的数据,并可确保所抓取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在进行数据到新闻的转换时,没有了传统的人工抄录,智能化运作全面降低了错误发生率。其次,信息源甄别精准化。在新闻信息源的真假判定方面,“机器人记者”无需深入第一现场进行调查,只需借助相关技术对媒体、机构和个人的反馈进行全程监控即可,或者依据地理位置对关联性较强的社交媒体账号反应的分析展开精准判断,超强的信息分析能力有效剔除了虚假信息的传播。再次,外文翻译精准化。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上,虽然智能翻译无法彻底取代人工翻译,但在数字、语法、专业术语、前后一致性等内容的翻译校对方面,“机器人记者”有着人工记者无法比拟的准度与速度。
生产高效化。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发散性、庞杂性等特征,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塑造个性并引发关注,已经成为传媒界的共同话题。提高速度和质量是新闻传播核心竞争的两大因素,“机器人记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信息采集高效化。“机器人记者”凭借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有着人工采集所无法比拟的高效性,大大地缩短了人工采集在信息收集、阅读、核实、加工等环节的时间。其次,文稿发布高效化。目前,“机器人记者”被广泛应用于新闻网站,而其所生成的文稿也基本采取网络传播,而机器人与网络之间存在一体化对接关联。所以,“机器人记者”的文稿发布无需经过传统的编辑校对、排版印刷就能够实现发布,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再次,发布时间全天候。由于“机器人记者”不是人,不存在主观思想和情绪,打破人工作业的种种限制,只需要设定好程序参数,就能够实现不停歇的工作。
“机器人记者”新闻生产的局限
尽管“机器人记者”在新闻生产的精准化和高效化等方面拥有先天优势,但所有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它在普适性、深广性、灵活性、安全性等方面也存在巨大局限,而这也是未来发展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普适性不强。“机器人记者”生产的新闻更多地适用于形式简单、内容固定的新闻报道,包括模式固定、数据单一、逻辑简单的金融新闻、体育新闻、财务数据、球员信息等。就现状来讲,多数媒体选择让“机器人记者”从事财经新闻和体育新闻的生产。也许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成熟,其适用范围也将随之拓展,但未来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
深广性不够。“机器人记者”是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通过简单的程序生成和数据嵌入完成新闻生产。尽管“机器人记者”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成为未来新闻传媒的一大发展趋势,但其所生产的新闻却存在乏善可陈、衔接不顺、表达不清等问题,缺乏深入挖掘数据展开深度报道的能力,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巨大缺陷,很容易造成受众流失。
灵活性欠缺。“机器人记者”的新闻生产流程不同于以往,是将抓取而来的数据嵌入既定文本模板中,并根据既定报道模式进行规范化报道,这就决定了其所撰写的新闻在形式上缺乏灵活性,程式化问题严重,无法根据内容进行形式创新。换句话说,“机器人记者”在实现新闻生产精准高效的基础上,也带来了新闻生产同质化的问题,同一类型的新闻报道几乎不存在差异,唯一的变化就是所嵌入的数据。若长此以往,必然会带来阅读疲劳,削弱新闻传播力。
安全性挑战。大数据时代,“机器人记者”的出现将进一步加大信息安全保护难度,因其在新闻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广泛的互联网信息采集,以及抓取社会化媒体用户的个人信息,这很容易对个人隐私造成侵犯,甚至带来更为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所以,在“机器人记者”新闻实践中,如何区分有效数据和隐私信息,如何做到信息安全保护和媒介伦理规范的平衡,是其未来发展的一大挑战。
“机器人记者”新闻生产的趋势
尽管“机器人记者”无法彻底取代人工记者,但如何正确看待其现实地位和作用,如何打破现有局限实现良性发展,是业内外相关人士需要深入思考与探究的话题。
深入挖掘隐性关联,增强现实适用性。“机器人记者”如果能够突破单一新闻领域适用的局限,通过对数据全面深入的隐性关联挖掘,然后生成相关的新闻稿件,那么必然会实现适用性的全面增强。以娱乐新闻为例,针对明星之间的绯闻,如果受众有着较高的关注度,那么“机器人记者”就可以通过受众的网络搜索行为反馈信息展开深入挖掘,在增强新闻报道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增强可读性。比如,将与当事明星相关的人物都罗列出来,并结合彼此的交集、性格、时间等因素展开逻辑推算,对绯闻的可信度进行判定。如此,不仅能够提高新闻生产效率,保证新闻真实性,而且还将会对整个媒体业态产生深远影响。
加强新闻可视化生产,拓展新闻传播空间。“机器人记者”的新闻生产要想打破同质化局限,就必须加强生产流程的再造,优化新闻操作流程,而通过图像的可视化生产显然是有效途径。例如,在每年的“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肯定会生成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若能够以社会舆论为焦点,通过针对性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找到受众关注点,展开深入挖掘与分析,自动整合生成能够充分满足受众个性需求的信息或图片,不仅能够形成“机器人记者”新闻报道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且能够在增强可视化生产的基础上拓展传播空间。
拓展新闻报道领域,扩大现实应用范围。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将进一步扩大“机器人记者”的生产领域,会从单一的财经新闻和体育新闻拓展到突发新闻、法律新闻等领域,甚至有可能拓展到调查报道、咨询报道等领域。美国在几年前便将“机器人记者”应用于战争报道领域,其研发的“阿富汗探险者”程序系统,就是为了确保战地新闻报道的安全性、保密性和时效性。
此外,“机器人记者”还可以积极向商业领域拓展,包括有关商业分析报告的内容生成方面。谷歌开发的分析应用程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成功地为受众提供了专业的数据分析服务,有效实现了增值业务的价值拓展。同时,在社交化媒体上,“机器人记者”也应大力研发和利用程序自动化生成的功能,以实现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分众化。如通过设置专门程序,将网络流行语巧妙融入模式化生产中,以便提高文章在社交社区中的吸引力,以便实现新闻的人际化共享传播。
提供个性信息服务,提高新闻传播效果。传统的新闻传播是专业媒体机构利用现代化传播技术和手段,以最广泛的社会大众作为传播对象所展开的新闻生产与传播行为,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性、大众性和开放性特点。但全媒体时代语境下的新闻传播更多的是在社交化媒体平台上展开,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和个人化,为受众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将成为未来新闻传播的主流方向。目前,互联网用户不仅是信息生产与传播主体,还是信息传播机制生成者。面对新时期信息传播移动化、碎片化等新变化,新闻媒体将在受众、内容、市场等细分化方面进一步发力,并通过多元化内容生产方式,充分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此,“机器人记者”可以从大众化向个人化转变,为受众提供数据分析服务或个体文章生成服务,这种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业态延伸,必然会全面提高其新闻传播的效果。
“机器人记者”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高度契合了“互联网+新闻”的时代精神与理念,是推动媒介互联网思维落地,促进新闻媒体转型的关键力量和优秀范例。尽管目前无法彻底取代记者展开新闻制播,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将会提醒传统新闻工作者不可懈怠,鞭策其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以充分应对未知的挑战。
作者单位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