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口语交际 提升表达能力
2017-01-28陈秋芳
陈秋芳
加强口语交际 提升表达能力
陈秋芳
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学生的说话训练即口语表达训练做了充分的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一些单元后面专门设置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将单元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说话训练。但一些老师总是热衷于课文教学,对这样的训练内容很不重视,事实上,这正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
一、摆脱胆怯,勇于表达——鼓励学生说话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学生的说话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时要通过语言激励、心理辅导、亲和教态等方式,善于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使那些不喜欢说话、或者想说话而不敢说话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放开心理包袱畅所欲言。如果学生不知道说些什么,我们可以提一些简单而又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的话题,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充分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交流欲,使学生感想、敢说、乐说、善说。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多媒体,呈现图文并茂、音视频一体的说话情境,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氛围中,摒弃在乎他人想法的杂念,激发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满怀自信地说,指导学生用自然的表情说,用合适的语态语调说。对于学生说话过程中暂时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表达思路,要本着多褒少贬的原则,使学生获得人格的尊重,并内化为敢于表达的力量和勇气,不断克服表达时胆怯或害羞的心理。
二、调动兴趣,加强实践——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1.开展主题活动 初中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淀和知识积累,逻辑思维也有一定的成长。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开展演讲、辩论等思维和积淀要求较高的主题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了不致于造成冷场,我们还是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点,选取一些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或他们能够关注到的社会热点话题,组织开展辩论或演讲。一开始可鼓励学生自选话题,让学生说说今天的天气,说说生活和学习中或电视新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还可以说说自己的心情。当学生对这种表达形式较为熟悉和适应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拟定活动主题。组织开展这类活动时要注意,一是次数不宜过多,以免让学生失去新鲜感,增加活动负担;二是时间不宜过长,可以由短时的3分钟循序渐进地延长至10分钟左右,以免影响其它内容的教学,同时避免因时长过长导致学生穷尽表达而不知所措或重复表达。三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尽量脱稿,根据所列提纲进行即兴表达,避免背诵或朗读稿纸。四是学生活动完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互评,教师最后也要给予精当的点评,充分肯定优点,委婉引导学生对自己缺点的改进要求。学生经过这种主题活动的反复训练,说话能力一定会潜移默化地提升。
2.创设说话情境 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和表达训练应在良好的生活情境中进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个性张扬,释放潜在的表达能力,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乐说、愿说、敢说,人际交往中需要的文明和谐的素养在不断积累,口语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具体来说,首先,我们可以设置活动情境让学生进行表达训练,如让学生在某同学过生日时致生日词,或在某个主题班会时主持班会,或针对班级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真诚的劝告;其次,我们还可以设置节目情境,让学生模仿电视节目,扮演主持人角色进行表达训练,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今日说法、新闻调查等等;再次,我们还可以将学生带入真实的交际场合,如校园广播台、超市导购员、家乡导游等等;最后,我们可以设置课文情境,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某一课文本身的情境编排课本剧,进行课本剧表演;或对课文结局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合理续编,再根据续编情境进行有趣的角色表演。这样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学生说话表达的机会多了,兴趣浓了,能力随之增强,语文学习效果也得到水涨船高地得到改善。
3.注重课外延伸 学生生活的环境不仅仅是校园,家庭、社会也是他们生活的幸福乐园。课堂时间有限,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更是紧张。因此,我们要将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机会更多的延伸至课外的场合,鼓励学生在家庭、在社会与他人积极交流,主动表达,善于沟通,提升交际能力。同时要教会学生与他人说话表达的技巧,引导学生注意根据不同的说话对象、不同的说话场合,运用不同的得体语言、文明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注重说话表达的针对性和聚焦性,不赘述,不偏题,不模糊,尽量让自己所说的语言一针见血,直指问题,这样的说话表达才有吸引力,才更容易打动别人。这样学生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场合、与不同对象的立体训练,学生一定会积累更多的口语表达技巧,形成更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说话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最合适的方法是进行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通过有效的多渠道的语言实践,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长江镇港城实验学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