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成海 滴水穿石
——聋校普高开展经典阅读的策略探析
2017-01-28沈浮
沈 浮
集流成海 滴水穿石
——聋校普高开展经典阅读的策略探析
沈 浮
聋生到普高阶段,其知识储备日渐丰富,综合能力已经有很大提高,具备开展经典阅读的基础。此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其发展阈限。同时,还能在过程中发现特长生,引导其向文学、国学研究方向发展,拓展聋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而从长远来看,聋生对国学经典作品的阅读能够帮助聋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好地融入社会。
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典阅读的现状如何?开展经典阅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主要方法有哪些?实践成果又如何呢?本文将一一进行分析论述。
一、经典阅读的概念及内涵
笔者认为,经典阅读,即指对历史及国学著作等先贤著作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它区别于庞杂、广泛的课外阅读,其客体读本的层次、内容、思想价值更高,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更积极的影响。经典阅读,是注重积累的,有目的的引导式阅读。
经典作品,注重对经典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描摹与刻画;对人生智慧、行为准则的解读和剖析。阅读这类作品,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求个性化的解读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经典阅读是一种增效工具,它既能够丰富阅读者的知识,又能够使得阅读者的行为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二、聋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分析
1.聋生经典阅读的现状
笔者设定随机问卷调查,了解本校普高一年级学生的经典阅读情况。分析如下:92.1%的学生,在是否有阅读习惯的选项中选择了“是”;在阅读数量统计栏目,在阅读兴趣选项中,65.7%的学生选择了枯燥,只有16.9%的学生选择感兴趣,而17.4%的学生选择一般;在笔者专门列出的15本经典书籍中,只有13.8%的学生选择的阅读数量超过5本;在阅读程度选项中,63.4%的学生选择了“翻翻而已”,14.6%的学生选择“完整读过”,12.8%的学生选择“读过超过一遍”,9.2%的学生选择“认真读过并做笔记”;在阅读方式上,84.3%的学生选择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阅读书籍,只有15.7%的学生选择到学校阅览室定期借阅书籍。
2.经典阅读现状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造成聋生经典阅读水平普遍不高的原因很多,概括来讲,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主观方面,兴趣缺失是主因。聋生因为听力缺失,对平面化的文字读本没有真切的体验,而对动态信息媒介的接受程度却比较高,很多聋生将课业外时间都交给了IPAD、手机,他们观看的内容多以影音作品为主。另外,现代社会,外界的诱惑很多,电子游戏,各种交友软件已经让聋生们乐此不疲,对阅读经典书籍已经提不起太大兴趣。其次,对经典书籍的内容缺乏了解,对其价值了解不透,也是经典读物被忽略的重要原因。经典书目有的因为年代久远,有的因为和聋生的生活较远,再加上聋生自身的知识储备远远不能达到读懂经典的程度,很多聋生对阅读经典读物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排斥。第三,聋生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缺陷,由于缺乏健听人的系统教育,其学习偏重聋人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几乎只是一笔带过或者仅仅作为课外读物,往往被聋校师生忽略。
客观方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无外乎阅读设施、课业计划两个方面的原因。目前,聋校虽然设有阅览室或小型图书馆,但其规模和书目数量及种类远不及专业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数量有限。另外一方面,图书馆在选择图书种类上更偏重于特殊教育专业的书籍,而其他方面的书籍则相对较少,经典著作在图书馆藏书总量中的比例也偏低。此外,课堂教学方面,教师缺乏对阅读经典著作的引导,除正常的专业技能教学和基础学科知识教学外,阅读课程的比例较低,相应聋生在课堂中获得的阅读机会较少。
针对主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聋校语文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开展积极有效的经典阅读教育和普及工作。
三、开展聋生经典阅读的建议和办法
听力障碍和语言障碍,使得聋生不能像健听人一样通过声音、视频的方式接收信息,这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及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只有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入手,才能帮助他们克服障碍,进而推进经典阅读的普及工作。
1.班级增设国学经典图书书架,动员家长做好经典阅读的养成教育
在班级中,要增设专门的书架,摆放国学经典书籍。在班级中设置“经典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学生取阅的情况,教师通过登记掌握整个班级经典阅读的情况,并及时加以跟踪讲评,利用晨间谈话或下午第一节课课前5分钟,让学生汇报前一天或当天阅读的内容,在班级中形成阅读的风气。同时,教师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根据班级的任务和孩子的兴趣购买相应的经典读物。当然,如果能做通家长的工作,请家长抽出时间陪同孩子阅读,这不但对于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经典读物的习惯有很大帮助,还能提高阅读的效率。
2.校内开展“经典阅读PK”
在校内,校方还要组织有针对性的经典阅读普及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规定一定数量的必读经典书目,如文学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文化苦旅》《心有欢喜过生活》《平凡的世界》,定期组织经典阅读竞赛,并设立相应的奖励,鼓励聋生参与。如“经典阅读读后感大赛”“经典书本内容我知道”“经典书本中的人物”“经典书籍故事”等,树立聋生的荣誉感,激发其阅读兴趣。荣誉感的树立,也是激发聋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并能够在聋生群体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彼此带动,共同提升。
3.教师夯实经典阅读功底,开设名家名作的专题阅读课
作为聋校语文教师,需要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和知识储备,主动阅读和钻研经典国学、历史著作,对著作要做到深入的了解和领会,并形成独到的见解,不仅要读过,还要读好、读精、读透。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与学生共同阅读,并与学生交流、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有了教师的参与,对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大的帮助。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要组织专门的名家名著阅读课,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出色的想法予以表扬和鼓励,更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量化考核,建设专门机构,形成经典阅读长效监控机制
笔者认为,开展经典阅读,不仅需要物质精神层面的激励,还需要一定的监管机制辅助和相应校内组织机构的搭建。
主要包括:第一、阅读书目和阅读量监控(各个学年段的阅读要做一定的区分,考虑到普高阶段的课业量和升学、就业等事宜,阅读量和阅读书目都要有所区别);阅读水平要计入成绩考核评估(校方要就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量等计入月、期中、期末的成绩考核之中,以计分的形式反馈到学生的成绩中);第二、经典阅读管理及研发组织的建立(校方组织优秀教师成立调研组或研究组,进行实时调研,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专门的调研问卷,并根据不同期、不同届学生的综合素质,拟定相应的阅读发展规划和办法,并组织在校内的实施工作);第三、经典阅读发展组织的筹建(在班级的基础上组织以学生为核心成员,以班主任、语文教师和当地知名作家、残联等为顾问的阅读组织。阅读协会会长由学生担当,定期开展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活动,交流阅读心得。可由顾问牵头,在校内外组织相应的讲座,分享大师名家对经典著作的心得体会并邀请家长参加)。
通过对阅读书目和阅读量的科学监控,加之专门的阅读管理和研发组织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组织的建立,可以形成激励阅读的长效机制,激励与管控并存,研发与实践相辅相成,整体经典阅读的推广工作势必水到渠成。
四、聋生高中阶段开展经典阅读的效果
以笔者所在聋人学校为例,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经典阅读普及工作之后,名家名著阅读课已经成为除活动课之外,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在本市举办的“品味书香,阅读经典”竞赛中,已有多名学生的作品获奖。整体来看,开展经典阅读所带来的效果比较明显,很多聋生都已经成为班级书架区的常客,约20%的学生月均阅读量达到了5本以上,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也从先前的16.9%提升到42.2%。在阅读程度选项中,只有15.5%的学生选择了“翻翻而已”,36.8%的学生选择“完整读过”,30.6%的学生选择“读过超过一遍”,17.1%的学生选择“认真读过并做笔记”。
对比前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仅仅半学期,班级内部阅读氛围和整体阅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他方面则表现为学生知识饱和度的提升,很多聋生通过阅读找到了解决自身问题的途径,在同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也表现得更加知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聋生经典阅读工作的开展,并非一日之功。面对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态势,更要求教师要去粗取精,遴选最适合聋生阅读的经典读物,帮助他们捧起书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让聋生通过阅读经典读物,汲取先辈的经验和精华思想,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社会,面对未来的生活。相信在广大聋校教师的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聋生爱上经典阅读,走进知识的宝库,通过不断的积累,提升自己的素养,展现聋人的风采风貌。
★作者单位:杭州市聋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