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国学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袁行霈院长访谈录

2017-01-28袁行霈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李 凡,袁行霈

(1.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学系,北京 100029;2.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国学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袁行霈院长访谈录

李 凡1,袁行霈2

(1.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学系,北京 100029;2.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北京大学具有研究国学的历史传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际,鲁迅在这里讲授中国小说史,胡适在这里讲授中国哲学通史,他们的讲义《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哲学史大纲》,都是以近代方法研究国学的开山之作。今天,北京大学仍然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丰富的文献资料,应该义不容辞地肩起重担,继承前辈的开拓,做出更大的贡献。今天的国学与以前相比,无论研究的范围,还是研究的观念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应当更加注意学科的交叉,在多种学科的交汇点上,找到新的研究课题,开辟新的研究途径,建立新的研究领域。北京大学的学科齐全,实力雄厚,只要组织得好就一定会出现更加优异的成果,但仍应当继续扩大对外的学术交流,一方面将中国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介绍给世界,另一方面从外国的学术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以充实自己。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国学研究》;新国学

一、虚体办实事,交叉育英才

李凡: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于1992年1月成立,2000年1月更名为国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简称“国学院”)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个以“国学”为旗帜的研究院,开风气之先,您作为首任院长,能否先简单介绍一下国学院成立时的背景情况及成立宗旨?

袁行霈:近百年来,北京大学形成了学习、研究、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严复、章太炎、蔡元培、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梁漱溟、顾颉刚、林语堂、傅斯年、罗常培等学贯中西的大师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后来,又荟萃了汤用彤、冯友兰、王力、魏建功、翦伯赞、朱光潜、邓广铭等享誉世界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张岱年、周一良、林庚、侯仁之、宿白等久负盛名的老一辈学者培养的学术接班人,已成为今日北京大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为了继承与发扬北京大学的这一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北京大学人文学科的学术优势,更深入地发掘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促进社会现代化和学术事业的发展服务,在校领导的支持下,1992年1月6日,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是直属学校领导的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机构。由我担任中心主任,当时担任副教务长的吴同瑞教授任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心设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一批学有专长、年富力强的教授和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四系的现任系主任组成。中心并没有专职研究人员,而是依托整个北京大学,特别是文、史、哲、考古等系,通过管理委员会组织、协调各系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工作,把全校200多位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成为一个兼有研究功能和策划、组织功能的跨学科、虚体性的学术机构。这种组织形式体现了尊重学者和灵活务实的特点。

中心的宗旨是:充分发挥北京大学文、史、哲、考古等学科雄厚的学术力量,发掘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学术事业的发展,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贡献。

2000年1月,经校领导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更名为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由我任院长,吴同瑞教授任常务副院长,2012年3月,增聘历史学系邓小南教授担任副院长。北京大学国学院的办事机构是秘书处,秘书处成员均为兼职。除了院长、副院长、秘书长由学校任命,其余都是兼职或返聘人员。如果要启动某个具体研究项目,则一事一议,逐一遴选合适的研究者担当,这样的机构组织形式,就是“虚体办实事”。

目前的国学院,教学和科研一肩挑。既要按计划培养文学、历史、哲学、考古诸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又要承担大型学术项目的组织和编撰,还要开展与海外汉学界的学术交流,主办定期出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学研究》。

李凡:和众多后起的国学院相比,其他国学院的学生构成以本科生和硕士生为主,而北京大学国学院却只招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博士,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北京大学国学院博士班学生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及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

袁行霈:2002年秋季,北京大学国学院首次招收5位博士研究生。10余年以来,国学院已招收45位博士生,毕业25人,在校19人。目前,北京大学国学院博士生班每年招生名额4~6人,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可在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哲学和考古学及博物馆学5个专业中任选一个方向。由我、田余庆、严文明、楼宇烈、蒋绍愚、阎步克、邓小南等7位先生担任国学院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国学院的博士生培养旨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内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博士生的学籍分别隶属中文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和考古文博学院,但他们的研究方向通常横跨多个领域,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整体研究。

国学院精心组织每周五的两门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与“专书选读”。“中国传统文化研讨”是讲座类课程,邀请文、史、哲、考古等方面的海内外名家介绍各自领域的前沿课题及研究方法,拓宽学术视野,锤炼问题意识。“专书选读”是精读类课程,主要由国学院导师讲解国学经典,十余年来已讲授《周易》《尚书》《诗经》《论语》《中庸》《汉书·百官公卿表》《晋书·职官志》《宋史》《荀子》《文选》《陶渊明集》《金刚经》等10余种经典,在小班研讨的基础上,传授导师的治学方法与学术思想。以这两门课程为纽带,国学院博士生形成了一个跨院系、多年级的特殊班级,中文系潘建国、哲学系李四龙两位教授先后担任班主任。

为形成团结友爱、相互切磋、理论联系实际的班风与学风,国学院每年组织博士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每两年进行一次远途的综合学术考察,为期7天左右,并与兄弟院校开展博士生学术交流。在赴敦煌、南京、杭州、江西、宁夏等地开展学术考察期间,与西北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研究生学术论坛。两次远行之间还有远途的社会实践,为期3天,如赴山西太原、平遥,河南洛阳、嵩山等地,同学们对当地的文物、历史、风俗能有直接的认识与体验,甚至还到最前沿的考古发掘现场进行参观。

缘于跨学科培养的学术要求,国学院的博士论文选题横贯中国古代文学、语言、文献、历史、哲学与宗教等多个学科。

国学院毕业生,主要在科研院校工作,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等。他们在新单位依旧好学深思,积极有为,大多承担骨干教学任务,有的在短时间内被评为教授,成为学术研究骨干,承担重要的科研项目。个别同学还到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国家宗教局等政府部门工作,颇受用人单位好评。

二、龙虫并雕,承先启后

李凡:1993年5月,由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创办的《国学研究》年刊首卷出版。在出版座谈会上,著名学者季羡林说:“能打出国学二字,是很大的勇气!”一位学者评论说:“这是我国当代国学研究方面高层次、高水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第一等的学术!”您能否介绍一下《国学研究》创办缘起、宗旨、目标及选稿标准?

袁行霈:北京大学具有研究国学的历史传统,二三十年代之际,鲁迅在这里讲授“中国小说史”,胡适在这里讲授“中国哲学通史”,他们的讲义《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哲学史大纲》,都是以近代方法研究国学的开山之作。今天,北京大学仍然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丰富的文献资料,应该义不容辞地肩起重担,继承前辈的开拓,做出更大的贡献。近半个世纪,“国学”这个词虽然罕用了,但仍有许多国学研究者在辛勤地耕耘着。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因为有了日趋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学研究遂亦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绵延了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不会衰落也不能衰落,正如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会衰落也不能衰落一样。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国学,必将抖落身上的尘埃,吸取各国优秀文化的营养,以其扶疏的枝叶向全世界展现旺盛的生命力。而世界各国人民也会更加珍视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吸取对他们有用的精华,以丰富他们自己。今后,北京大学的学者将一如既往做出应有的历史性贡献。有鉴于此,我们创办了《国学研究》。

《国学研究》是为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国外的访问学者、留学生开辟的一个研讨国学的阵地,以促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第一卷记录本刊创办的宗旨是:“《国学研究》年刊是学术刊物,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鼓励在学术问题上的创新,力争达到与北京大学的学术地位相称的水平。”在第三卷《征稿启事》中,再度重申:“本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鼓励在学术问题上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国学研究》高扬“实事求是”“努力创新”的学术旗帜,非但符合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一般规律,而且也为当前的学术进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前行标志。

创办《国学研究》杂志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的优势,有力地推进国学的研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扶植青年学术力量,壮大队伍,提高水平,使北京大学成为国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本刊提倡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的指导下,广泛吸收传统的与西方的科学方法成分,探索新方法,创造自具特色属于自己时代的新学派。

《国学研究》有一套严格的审稿制度,所有来稿由编委会送呈校内外至少两位具有权威性的学者审阅,审稿人写出审稿意见书,编委会逐一讨论是否采用。撰稿人和审稿人之姓名互不透露。对于《国学研究》的来稿,都用两个字的标准加以衡量:一曰“深”,二曰“新”。每篇来稿都由两位以上的同行专家审读,编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取舍。发表的文章都具有比较深厚的学术根底,遵循求实与创新相结合的学风,从丰富的原始资料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他们或者开拓了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或者提出了前人未用的新材料,或者阐发了独具慧眼的新见解,甚或兼而有之。一些校内外知名学者的来稿,甚至是我们约的稿,并非没有价值,但不大适合《国学研究》刊用,编委会便毅然做退稿处理。为了保持刊物的水准和特色,我们坚持一视同仁的做法,虽然常常于心不安,却能够得到赐稿者们的谅解。

李凡:除了编辑出版《国学研究》和《国学研究丛刊》,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外,北京大学国学院还与有关单位合作,大力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国学院在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上的有益经验?

袁行霈:既雕龙,又雕虫,是北京大学国学院一贯的作风。研究院的宗旨就是把大学文化延伸到社会,把高雅文化普及到大众,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和发扬。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

1.编辑出版大型学术年刊《国学研究》。自2000年起,《国学研究》由年刊改为半年刊,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组织并资助30多项研究课题,规划出版《国学研究丛刊》,已陆续出版11种13册,例如《中国文学简史》(林庚著)、《汉唐史论稿》(汪籛著)、《来之文录》(季镇淮著)、《三国演义丛考》(周兆新著)、《孙子古本研究》(李零著)、《清一条鞭法》(袁良义著)、《义和团史事考》(林华国著)、《唐代财政史稿》(上卷,一、二、三分册,李锦绣著)、《中国兵学文化》(张文儒著)、《中国纪传体文献研究》(王锦贵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3.策划、筹办“汉学研究国际会议”,编辑出版《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分文学卷、语言卷、历史卷、哲学卷、考古与科技史卷),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4.与美国南海公司、北京大学电化教学中心合作,摄制《中华文化讲座》电视系列片100集,并配合该系列片的播放而编辑出版《中华文化讲座丛书》(分一、二、三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5.与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合作,摄制《中华文明之光》电视系列节目150集,并配合该系列节目的播放而编辑出版《中华文明之光》文本(分上、中、下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又与江西21世纪出版社合作,出版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中华文明之光》配图本。

6.组织编写《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由大象出版社(原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已出版40集。

7.举办学术报告会、研讨会。1995年暑期,与全国台联、海协会等单位合作,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台胞研习营”。多次组织文、史、哲等系教授到北京市一些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进行传统文化讲座。

同时,我们还着力组织跨学科的综合研究项目。先是组织北京大学人文学科的36位优秀学者,集体编著四卷本学术专著《中华文明史》,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重视,获得了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等多项奖励。《中华文明史》(英译本)已经出版。日译本、俄译本均已列入出版计划。

在学术研究方面,我们的努力已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海内外一些著名学者指出,《国学研究》是一本学术严谨、内容丰富、品位高、有特色的学术刊物,如能坚持下去,并且越办越好,可望成为一种在国内外具有权威性的学刊。《国学研究丛刊》中的一些著作,不仅在国内获奖,而且被译介到国外,成为一些大学的必读参考书。《人民日报》曾发表长篇报道,赞扬一向是国学研究重镇的北京大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举起国学研究的旗帜,是“新时期文化繁荣的一个标志,并呼唤着新一代国学大师的产生”。

国学院的文化普及工作产生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华文化讲座》电视片在校内和国外华语电视台播出后,受到一致好评,被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首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出版物一等奖”。《中华文明之光》系列电视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先后试播和正式播出,全国各地和海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收看,社会反响热烈,得到了各界人士的普遍好评。《中华文明之光》电视系列节目先后获得中央电视台“1995年电视节目优秀奖”“1996年电视节目一等奖”。根据《中华文明之光》提炼改编的系列电视片《上下五千年》,在中央电视台每晚黄金时段播出,受到社会更广泛的关注与欢迎。

我们的工作是按照下面几点思路开展的:

1.龙虫并雕,雅俗共赏。我们既着眼于学术提高,更着力于文化普及。一方面,致力于专深的学术研究,如编著《国学研究》和《国学研究丛刊》。这是我们工作的基础,也是学者们安身立命之所在。另一方面,把学术研究的成果,作为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宗旨,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就需要采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来表达高雅的文化精神。我们与有关单位合作,制作系列电视片《中华文化讲座》和《中华文明之光》,编写出版《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2.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兼容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五四时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的思想,对一代代北大学人有着深刻的精神影响。我们也努力体现这种精神。我们强调:“研究国学和研究任何一门学问一样,不可追求热闹,要耐得住坐冷板凳。”

3.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我们一贯主张以开放的态度研究国学,把中国传统文化放到世界各民族文化大格局中加以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相互吸收和交融,才有丰富和发展。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我们主张“对话意识”,摒弃“较量意识”。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而不是一种文化吃掉另一种文化。

三、会通古今,熔铸中外

李凡:您和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的四卷本学术专著《中华文明史》,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重视,获得了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等多项奖励。《中华文明史》在总体的设计和立意方面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是北京大学国学院历时六年完成的一部学术著作,在国内学术界有较高声誉。本书全面地介绍了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基本过程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辉煌成就。突现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展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

《中华文明史》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中华文明史》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目前,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康达维主编的该书英译本已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该英译本的出版还得到国务院新闻办的资助,作为“中国文库”首批四部之一,参加2012年的国际伦敦书展。此外,日译本、俄译本也计划于不久后出版。

2009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2分册《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是《中华文明史》(四卷本)的普及本。分别叙述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中叶、明中叶至辛亥革命四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就,在原书综合性、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通俗性,以适应大众阅读的需要。

北京大学建校100年来一直处于开风气之先的地位,许多古老的学科在北京大学得以改造更新,许多新的学科首先在北京大学创立发展。这在国学的领域内尤其明显。这种新的风气,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句话:会通古今,熔铸中外。北京大学的学者大多抱着关注现实的态度,研究古代的学问而不陷于故纸堆中,能够以个人的见识审视古代的资料,得出新的见解。北京大学的学者大多具有世界的眼光,关注外国的学问,努力与外国学者交流,将中国的学问放到世界学术文化的格局中进行考察,从而开出一条条新路。所以北京大学的国学研究自有一种高超的眼界、博大的格局和旷达的风度,这一切形成一种学问的气象,从一个方面体现出百年来北京大学的精神魅力。

今天的国学与以前相比,无论研究的范围,还是研究的观念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初章太炎撰《国学略说》,分为“小学略说”“经学略说”“史学略说”“诸子略说”“文学略说”五部分,所讲的都是我国几千年来固有的学术。现在和那时候相比,论范围已经远远超出,论观念已经几度更新,论方法也已经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仅以小学而论,当初那种以通经为目标的学问,后来发展为以描述语言文字发展规律为目标的学问;特别是甲骨文的发现,更使这门学问大为改观。在这100年间,也有一些新兴的学科(如敦煌学),进入国学的疆域;考古学的新成果,则引起史学巨大的变化。凡此等等,都使国学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所发生的这些变化,足以使我们将今天的国学称之为“新国学”,而和以往的国学区别开来。

今后,北京大学的国学研究应当更加注意学科的交叉,在多种学科的交汇点上,找到新的研究课题,开辟新的研究途径,建立新的研究领域。北京大学的学科齐全,实力雄厚,只要组织得好就一定会出现更加优异的成果,还应当继续扩大对外的学术交流,一方面将中国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介绍给世界,另一方面也从外国的学术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以充实自己。我相信通过广泛的交流,北京大学学者的素质会有很大的提高,研究水平也会相应地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来。

四、取精用宏,守正出新

李凡:自2008年起,北京大学国学院又启动了《新编新注十三经》的课题研究,组织校内专家,以新的学术视野对《周易》《尚书》《诗经》《老子》《墨子》等13部中华原典进行校勘注释。这是又一项重大的学术工程,已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十年重点规划。对于此课题,我们也听到学术界持有的不同意见。是否请您谈一谈“新编新注十三经”的编撰缘起、立意设想及目前的工作进展?

袁行霈:《新编新注十三经》收入以下13种典籍:《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韩非子》。

显而易见,我们今天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应当限于儒家,所谓“国学”并不等于“儒学”,现在早已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了!我们应当改变儒家独尊的地位,更广泛地吸取各家之精华,以更广阔的视野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这正是《新编新注十三经》努力的方向。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几百年间,是中华文明极其灿烂的时代,其多姿多彩的精神成果不仅体现在儒家典籍之中,也体现在儒家之外诸子百家的典籍之中。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要从多个源头清理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广泛地吸取其中的精华。基于以上学术理念,我倡议对《十三经》重新编选和校注。计划中的《新编新注十三经》保留原来《十三经》中的7种,替换6种。

我们充分肯定传统文化(包括儒家典籍)的重要价值,认为上述13种典籍具有长远的意义,经过整理可以在今天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是我们仍然沿袭“经”这个名称的一个重要原因。又因为“十三经”之称已经习以为常,如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三百首》,无论学者还是一般读者久已习惯,而且中国本土文化中时代最早、可以称之为文化源头而又流传有序的、带有纲领性的重要典籍,恰好可以选择13种,仍然维持“十三经”的名称是适宜的。

我们所谓的“经”,与传统的“经”相比,含义有所同也有所不同。第一,称“经”有以示尊崇之意,因此新编《十三经》,也就是选择那些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典籍,意在使读者能够借此把握中国文化的要旨。第二,“经”有“恒常”的意思,表明这些典籍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其深刻、丰富的思想在今天有值得弘扬之处,在未来仍将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第三,我们所谓的“经”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不再封闭于原来那13种儒家典籍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新编新注十三经》是在学术研究的坚实基础上,参考古代的各家之言,充分利用新出土的文献资料,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使之成为值得信赖的学术著作。我们的宗旨是为读者提供中华文化的元典,便于读者从文献的角度追溯中华文化的源头,探寻中华文化的要义。编纂这套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和学术建设工作,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而且现在编纂时机已经成熟。我们的原则是取精用宏、守正出新。取精用宏对于这套书来说格外重要,因为历代的版本和研究成果浩如烟海,我们既要充分掌握已有的资料,又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守正出新”是我在1995年主编《中国文学史》时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守正就是继承优良的学术传统,所谓出新就是努力开拓新的学术格局,充分吸取新的研究成果,适当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使这套书具有时代的特色,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对于《新编新注十三经》这个项目而言,多学科交融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各部新注背后所保留的不同学术背景,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论证会、资料共享、邮件交流等各种形式,为不同学科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对话的平台。我们知道,无论是《周易》《尚书》还是《老子》《墨子》,上古经典原来并不具有单一的文学、史学或者哲学的属性。这些典籍本身既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同时也牵涉着大量的史实,因此,作为现代学者,要想对它们做准确、全面的校注,必须要对它们的版本流传、哲学主张、历史背景有完整的了解。同时,在具体训释过程中,还会涉及上古汉语的音韵、修辞,以及具体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考证等问题,在学术研究高度专门化的今天,这绝不是某一个学科的学者所能完全掌握的。因此,《新编新注十三经》项目组专家多学科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者个人在某一方面的不足,中文系的教授们可以在版本选择、文字训释方面提供咨询,而哲学系教授们则围绕各书哲学术语的把握、思想义理的阐发提出建议。相信这种合作共通的研究方式会给《新编新注十三经》这个庞大的工程提供更为充分的学术保障。

截至2009年5月,《新编新注十三经》所涵括的13部典籍的具体论证工作已经全部结束。目前,项目进入样稿提交阶段,从2009年10月开始,项目组已对各书作者提供的样稿进行逐个讨论,进一步统一、规范注释体例,明确研究思路。中华书局的冯宝志、张继海两位编审全程参与了《新编新注十三经》的论证工作,并从专业编辑的角度为项目组专家提供了很多切实有用的建议。按计划,全书将在6年左右的时间内全部完成,并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

我要感谢楼宇烈、孙钦善、吴同瑞、张文儒、董洪利、傅刚、刘玉才、王博、章启群、王锦民、常森、邵永海、何晋等各位学者以及国学院和中华书局各位同仁对“新编新注十三经”这个项目的支持,相信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这个项目一定会在校勘、注释等各个层面取得突破,并对今后国学研究格局的确立、经学研究领域的拓宽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徐建立】

2017-05-30

李 凡(1973-),女,河南周口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学术史和文化史;袁行霈(1936-),字春澍,江苏武进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国学研究》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顾问组顾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主要著作有《陶渊明集笺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文学概论》《陶渊明研究》《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陶渊明集笺注》等。

G122

A

1671-9476(2017)06-0011-06

10.13450/j.cnki.jzknu.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