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纪录片国际传播文本创新的四大路径
2017-01-28于钦密
文/于钦密
当前,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连接中外、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的宏伟构想,承载了一众国家繁荣昌盛的梦想。而《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等“一带一路”纪录片充分彰显了这一时代主题,并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文化载体、文艺形式和传播媒介,逐步形成了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文化传播。同时,纪录片内涵丰厚、生动形象、诉求鲜明等优势,能够吸引全球受众的广泛认可与喜爱。可以说,“一带一路”纪录片国际传播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改善国际形象、强化国际话语权、弘扬民族文化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题材创新:平民化手段,国际化呈现
客观来讲,我国传统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西方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对国际市场收视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对此,“一带一路”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必须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状况上,增加人文性、普适性的生活规律的呈现,让国际受众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参与,进而为“一带一路”纪录片国际传播创造有利条件。为此,需要尽可能地通过题材选择的平民化手段,使纪录片更加“接地气”,并将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与普通民众的生活高度整合,赋予纪录片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国际诉求。
例如,央视推出的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以平民化的题材选择和动态化的真实记录,呈现了丝绸之路上无数普通追梦人的心路历程,呈现了一个联通古今、交织梦想的非凡丝路,这种多元的、平等的视角赢得了国内外受众的一致好评。这些人大多数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有勇闯罗马时装界的王诗晴,有热爱中国文化的阿福,有移居上海的美国建筑师叶格,有立志传承“达瓦孜”的阿里木,有坚守岗位的邮递员老袁等。这些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在不断地努力打拼着,他们才是丝路复兴的希望和动力。而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用真实的故事、感人的细节、独特的视角,完成了对“一带一路”这一宏大战略的微观叙述与呈现,成功地传播给许多国内外受众。
理念创新:多维角度架构,凝聚国际共识
文化语境差异是东西方文化交流障碍的一大原因,“一带一路”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很容易陷入中国高语境文化的思维陷阱中,最终造成西方受众难以接受,传播效果不理想。因此,“一带一路”纪录片必须加强理念创新,树立跨文化传播的思维,注重多维角度架构,凝聚国际共识。
一方面,因为“一带一路”战略具有较强的国际性,因此,纪录片制作者要广泛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参与进来,共同议论、交融分享,以多维的视角更加全面地呈现不同国家对该战略的理解,也能够确保对该战略可行性的客观体现。例如,在《一带一路·共同命运》中,制作团队不仅采访了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德南·阿明,而且采访了俄罗斯总统普京,还采访了国内历史学专家刘迎胜,分别从国际、政治、历史等维度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了多方阐释,成功构筑了跨文化传播语境。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纪录片要尽可能多地运用当地语言,或进行“他国化”的翻译,确保通俗而不媚俗。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语言系统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同一语言系统因地域不同也会形成完全不同的语态。所以,“一带一路”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要深入了解当地受众的叙事表达形式,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当地语言,提高地方受众的理解接受能力。例如,《河西走廊》制作团队在充分了解不同国家语言习惯的基础上,将文本内容翻译成了9国语言进行传播,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带一路》国际版也翻译成了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在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传播。“他国化”的翻译有效消除了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思维隔阂,提高了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效率。
叙事创新:模块化结构,整体性传达
合理安排叙事结构可以更加清晰地传达纪录片的价值诉求,让受众快速接受核心思想,有效提高纪录片的艺术水准。因此,“一带一路”纪录片要加强叙事结构创新,灵活采用线性叙事、模块叙事、多线叙事等结构展开文本创作,在全面传达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增强纪录片文本的整体性、艺术性和审美性。
例如,《一带一路》共分为6集,讲述了公元前114年至2016年的历史。从古丝绸之路到新世纪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纵横古今、源远流长。面对如此大的历史跨度,以及纪录片有限的容量,制作团队摒弃了以往线性叙事结构,而是采取了总分式模块化结构,围绕交通、贸易、资金等主题进行集中讲述,赢得了受众广泛好评。
纪录片《一带一路》分为《共同命运》《互通之路》《光明纽带》《财富通途》《金融互通》和《筑梦丝路》6集。其中,第1集总领全片,其余5集分而述之。例如,在《共同命运》这一集,重点讲述了公元前114年亚欧大陆人民开拓的东西方互通共融的辉煌历史,并借此引出了“一带一路”的时代战略构想,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随后的《互通之路》讲述了“设施联通”中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引领之力,以及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之慧。《光明纽带》进一步讲述了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电站,推动各国工业化水平提升的历史事实。《财富通途》讲述了我国正在积极架构“海陆双开放”的贸易格局,充分践行“贸易畅通”的战略要点。《金融互通》重点阐述了“资金融通”的概念,丝路基金、“亚投行”等的成立,将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核心支撑,是推动全球贸易资金融通的关键环节。而《筑梦丝路》阐述了我国正在全面打造“和平”“健康”“绿色”等各领域的丝绸之路,将其上升为互尊互助、文明交流之路。
可以说,《一带一路》紧紧围绕各项重点主题进行具体阐发,不仅逻辑清晰,层次鲜明,而且全面呈现了我国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局面。
手法创新:多元化拍摄,艺术性画面
对于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来讲,多元拍摄手法和艺术画面呈现是必不可少的,但最困难也最关键的是对历史画面的纪实呈现。对此,“一带一路”纪录片注重拍摄手法的创新,积极利用影音资料、历史文物等手段进行情景再现,实现画面与声音的艺术性表达,吸引国内外受众的关注。
首先,尽量选用现有的影音资料。对历史的客观呈现能够有效增强纪录片的时代厚重感,但因为时间跨度大,许多史实缺乏基本的影音资料。对此,创作者要学会“移花接木”,如在《一带一路》第一集中,创作者就运用了习近平首次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时场内掌声雷动的视频,充分展现了该战略得到广泛认可。尽管这种现有的影音资料数量有限,但它是对历史进行呈现的最直接、最有效、最权威方式。
其次,灵活运用情景再现手段。通过角色扮演、声画对位、虚拟再现等方法对客观事实进行呈现。在《一带一路》第一集中,制作团队通过角色扮演还原张骞出使西域、罗马人身穿丝绸等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历史。同时,团队还利用信息技术虚拟再现了郑和下西洋、哥伦布东航时的海上情景,让这些消散于历史中的画面近乎真实地呈现在受众眼前,对受众产生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最后,要巧妙利用历史文物。历史文物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内涵,它是历史与现代的重要链接纽带。在《一带一路》第一集中,制作团队将夔金铜蚕作为时空纽带,透过它看到了西汉时期蚕桑作坊的运营画面,然后配上相关历史文献,生动形象地还原了西汉时期蚕桑作坊的忙碌场景。还有,采用了出自朝鲜画师之手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为受众更加直观地呈现了15世纪人们对世界的概念。尽管历史文物具有较强的局限性,但它却可以让受众逐步揭开历史面纱寻到真相,对增强纪录片的吸引力和时代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语
在“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语境下,“一带一路”纪录片应该围绕相关主题进行创新生产,在充分传达“一带一路”战略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全面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为此,要实现创作理念、题材选择、叙事结构、拍摄手法等方面的创新,提高纪录片传播的国际水平,拓展其跨文化传播的语态空间,从贸易、金融、教育、科技、文化等维度展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意义,使其成为中国文化输出和战略推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