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

2017-01-28王雨茜

黄河之声 2017年8期
关键词:中阮刘星协奏曲

王雨茜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浅析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

王雨茜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云南回忆》堪称一部优秀的中阮作品,它是中阮独奏曲中第一首协奏曲,拥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在继承创新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被誉为中阮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为其以后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是中国民族器乐创作与改革的典范之作。文章尝试从音乐意境、演奏技巧等维度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

中阮;云南回忆;音乐意境;演奏技巧

阮,是阮咸琵琶的简称,是我国古老的、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发源于秦、汉以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因其外形及演奏方法都与琵琶相似,故古代又有“秦琵琶”、“汉琵琶”之称。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新中国的成立,带来了经济上的飞跃和文化上的宽松,使得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刘星先生所创作的协奏曲《云南回忆》不仅展现了那一时期中阮的发展状态和技巧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里所获得的优异成就,这无疑对中阮的发展与传承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一、刘星与《云南回忆》

刘星,1962年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著名的作曲家和中阮演奏家,被称作“中国新世纪音乐拓荒者”。刘星先生以月琴专业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之后成为自由音乐人,并开始接触一些流行类的音乐,玩吉他、玩爵士乐等。他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相融合,创作出具有别样风味的音乐作品,他所创作的乐曲旋律线条虽然不明显,但他在乐曲的主干部分多使用具有和声效果的多个音来代替单旋律,从而表现出作曲家独特的音乐构思。

协奏曲《云南回忆》是刘星先生于1986年创作的一首中阮协奏曲,是中阮独奏曲中第一首协奏曲,由中-慢-快三个部分组合而成,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乐曲充分运用了较为现代的作曲技法,采用多变的节奏和多种演奏技巧相融合,意在表现作者对已经逝去的、却久久无法忘怀的岁月所产生的深切的思念和启示。在创作素材方面,乐曲采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的音乐形式来进行展开与发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少数民族人们的民族风情及其音乐生活形态,把欣赏者带进云南少数民族这片具有旖旎风光的神秘之地。乐曲添加了精湛的配器,音乐色彩及其丰富,充分展现了中阮浑厚圆润的音色特点,给人一种耳不暇给的感觉,同时也使人们对于中阮这件乐器有了深刻的印象,是中国民族器乐创作与改革的典范之作。

二、《云南回忆》的音乐意境

《云南回忆》是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情以及音乐形式为创作题材,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中庸的中板、呆滞的慢板和机械的快板,每一个乐章都是以独立的手法展现在听众的面前。乐曲所表达出的音乐意境既像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泼墨画,又像是一首极富活力气息的青春赞歌。

(一)中庸的中板——第一乐章

乐曲的第一乐章“中庸的中板”是以一个轻巧活泼的短句拉开了全曲的序幕。乐曲采用3/4拍的节拍,前两拍由八十六音符,第三拍由十六分音符节奏组成一小节,第一拍的一个八度音符以及第二拍的一个装饰音暗示着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梦幻般的云南,眼前出现了一幅少数民族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这个带有主题性的短句的创作手法极具新颖性,虽然它是传统的中国五声调式结构,但它并没有像中国传统音乐旋律那样作重复连续的铺设,而是采用各种音调变化的手法来体现这一特征,这也正体现了刘星先生现代音乐的思维特征,这一乐章也正因为这个开场短句而异彩纷呈。随着不断起伏前进的音乐,短句主题结束后乐曲的节拍转变为4/4拍,作者通过采取不同节奏的变换来加强音乐的力度,使得音乐跌但起伏,形成了乐章内部之间音调的对比。全曲在紧张激烈的气氛中结束,呈现了一种热闹欢腾的音乐氛围。

(二)呆滞的慢板——第二乐章

乐曲的第二乐章“呆滞的慢板”的音乐曲调充满山间乡土气息,由一支曲笛吹奏出7小节悠扬的旋律拉开了全曲的序幕。乐曲引子部分采用云南地区民歌曲调,由曲笛吹奏,使得这一乐章的音乐格调自由奔放,极具歌唱性。随后进入乐章的主题部分,独奏中阮连续使用四个十六的节奏音型在与弦乐及弹拨乐的配合下直至乐曲的结束,这一主题旋律彰显了独奏中阮技巧的难度性。乐曲最具特色的一段是进入73小节之后,它是前面27小节之后音乐的再现段落,与前一段所不同的是管乐声部加入了乐队的伴奏,音乐的音调变化越来越强烈,使得此刻的音乐变得愈加庞大华丽,最终在乐队逐渐的缓奏下,独奏中阮也静了下来,音乐逐渐的安静,回归到山间的主题。这一乐章的音乐没有快板,乐曲直到结尾部分都是那么的静谧,听众仿佛置身在山谷林间,被大自然那优美的景色所陶醉着,着实令人神往,这也正是作者对云贵高原地区那迷人景色的心境反映。

(三)机械的快板——第三乐章

乐曲第三乐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第1-91小节组成,节拍为4/4拍。乐曲开始的前奏音调气势磅礴(第1-20小节),由整个乐队的一阵宣泄之后,独奏的中阮以一种快速的演奏方式突然的闯入,只稍微伴有几件打击乐的敲击声,以一个下行的旋律增强了整段音乐的氛围。在独奏开始的前8小节里,乐曲的旋律感觉类似于复调的双层音响效果,虽然都是由4/4拍的节奏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旋律,但是上下两层旋律实际隐藏在乐谱中的节奏型却是混合拍子的,以至于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律动音调。中阮与乐队相互竞奏着一个滚动的旋律,不断的在有力的重复,并随着音乐的旋律不断起伏与变化,就像是少数民族人民围着篝火在欢快的舞动着,整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就像河里湍急的河流,强烈的音乐渗透力不断的震撼着听众的心灵。在第三乐章第一部分开始的旋律中,独奏中阮运用了大量的扫弦技巧,使音响效果更加的热烈和丰满。随后第68-81小节便进入到整首乐曲的第一段炫技旋律。大量的十六分音符在下把位快速有力的进行着,像是在表达云贵高原上的少数民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生活情景。音乐的音响效果不断的加强,给听众一种激动人心的听觉感受,随后随着独奏中阮的几个强有力的和弦顺势的进入到乐章的下一部分。

乐曲从第92小节开始进入到第三乐章的第二部分,旋律渐渐的转变为6/8拍,直至第243小节结束,整段音乐的音调也变得越来越柔和。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热闹欢腾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动静反差。第131小节之后,弦乐开始逐步的加入乐队的伴奏中,独奏中阮的旋律夹杂着管乐声部的音调旋律,又与弦乐的流线型音调相互映衬,使整段音乐听起来具有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第二部分的音乐一方面不仅与第一部分的音乐有了鲜明的动静之别,另一方面也为《云南回忆》第三乐章及整首乐曲的收尾埋下伏笔。

第三乐章的第三部分是由第244-382小节组成,节拍又变回了4/4,结束段的音乐同时也是开始部分音乐的变化及再现段。第三部分开始于第二部分结束的最后一个和弦,先是由乐队不断的重复前一部分结束时独奏中阮的旋律,随后由几件打击乐器快速的演奏出一段节奏,逐渐的引出独奏中阮的一个下行旋律片段和又一段快速十六分音符炫技段落。随着音乐的旋律不断起伏变化,音乐的音调变化也越来越强烈,最终以庞大华丽的合奏结束了整首乐曲。

《云南回忆》打破了民族音乐中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垄断地位,很少使用像过去传统乐曲那种单一的旋律线条,传统音乐中的主题鲜明、抒情悠扬的旋律音调在刘星先生的作品中并不多见,反之却吸取了西洋调式,运用现代技巧结合中阮与乐队,通过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来表现作者主观感情上的抽象变化,整首乐曲大量运用了复调、和声、复杂的节奏、大篇幅的十六分音符、短促的休止符以及大量的变化音等,使旋律淡化、调式调性模糊,使听众感到耳目一新,并借助现代音乐曲调来抒发作者内心对云贵高原多民族原生态音乐的向往之情,这也正是现代音乐所体现出来的抽象精神世界,这也成为为什么大家认为刘星先生的音乐不能称之为音乐的一个原因。这一创作手法,彻底颠覆了国人们对中国民族器乐作品传统模式的印象,这无疑对阮族乐器今后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三、《云南回忆》的影响

(一)促进了新的定弦方式

《云南回忆》结束了中阮一直没有固定的定弦问题,确立了“G、D、G、D”的定弦。在《云南回忆》协奏曲诞生之前,由于演奏者的习惯不同以及演奏的随意性,使得中阮在演奏时的定弦有很多种,一直没有被统一,许多演奏者为了自身的方便,在同一首乐曲中随意变换定弦,这种情况让阮乐器的演奏有了很大的随意性,且显得不够专业。刘星先生利用《云南回忆》这一乐曲,证明了“G、D、G、D”定弦的合理性,给演奏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种定弦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二)促进了新的演奏方式

其一,《云南回忆》促进了右手使用拨片进行弹奏的演奏方式。在此之前,中阮的右手演奏是跟琵琶一样使用指甲来进行演奏的,但由于中阮弦的材质、硬度以及各个弦之间的距离与琵琶有所不同,导致出现的杂音较多、轮奏不密集且不能体现出中阮浑厚圆润的音色特点。刘星先生借助吉他拨片创新了中阮使用尼龙拨片弹奏的方式,用拨片所弹奏出来的中阮音色、演奏速度以及各种丰富的演奏技巧使得许多演奏家感到震撼,右手持拨片弹奏的演奏方式得到其他演奏者的认可,大家把更多的关注点投入到了使用拨片演奏的方式中,在此之后,阮的演奏基本是以使用拨片弹奏为主。其二,在《云南回忆》乐曲中,刘星先生开创性的运用了新的演奏技巧。例如:右手使用拨片和中指同时勾两根弦、右手下靠靠近琴码弹奏等。

(三)促进了中阮地位的提高

《云南回忆》提高了中阮的演奏水平和历史地位,促进了阮乐器在生活中的推广及普及,使得阮族乐器被更多人所了解和熟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断涌现出为中阮创作独奏曲的作曲家,他们在创作大型民乐作品和配器的同时也加大了中阮在乐队中的分量,而且国内外也出现了几支专门演奏阮族乐器的阮族乐团,再次拓宽了中阮这件古老乐器的发展潜能,中阮逐渐改变了在人们印象中仅仅只能作为伴奏的观念,上台独奏的机会愈来愈多,而且全国及海外各个音乐院校也都相继开设了中阮专业,中阮的学习者不断地增加。随着学习阮乐器的队伍不断的壮大,演奏技法也越来越丰富,表现的题材也越来越广泛,阮不仅可以作为优秀的独奏乐器,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乐队合奏乐器。

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的这些影响成为中阮发展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不仅对阮乐器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泯灭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它并不是一部十分新颖的现代民乐作品,但是相比较于其他的,它确实是最具自身独特魅力的作品。

四、结语

纵观整首《云南回忆》作品,音乐的展开一气呵成,与乐队的配合堪称天衣无缝,各个乐章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乐曲打破了传统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音乐风格虚幻而抽象,节奏韵律充满动感,展现了一幅既是梦幻、飘渺,却又略带真实的云南画卷。这首协奏曲吸引听众的不仅仅是炫丽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在音乐的背后作者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向往之情。■

[1] 沈非.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的创新及影响[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01:74-77.

[2] 宋晓.云南回忆的音乐意境及创作特色[J].大舞台,2014,02:156-157.

[3] 赵咏山.刘星与他的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J].人民音乐,1989,01:26-28.

[4] 喻莹.云南回忆——一部经典的中阮协奏曲[J].艺海,2013,05:69-70.

[5] 任倩倩,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的创新及影响[J].北方音乐,2015,18:38.

[6] 邢晓丽.云南回忆解析及其对阮发展的影响——以第三乐章为例[J].文化艺术研究,2012,2:132-136.

[7] 刘洁.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随想[J].才智,2012,28:150.

猜你喜欢

中阮刘星协奏曲
门神
人工智能情境下的行政裁量存在吗?
探析现代中阮艺术的表现特性与演奏技巧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的艺术特征
中阮的表现形式及应用分析
The analyze the diverse themes in plots from the lottery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
《家有儿女》经典语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