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灯光与音响效果在演出时的配合

2017-01-28

黄梅戏艺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音响效果舞台灯光气氛

○ 阚 黎

舞台灯光与音响效果功能的互相配合,在演出中有着极其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导演在剧目创立时就会根据剧情和人物心理及唱腔的变化对灯光和音响部门分别提出要求。灯光和音响部门也应该根据演出需求和器材特性作出相应的配合,从而使演出达到最佳效果。

音响效果和灯光操作在演出时的配合,我个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1、表现时间上的配合

在舞台表演艺术中,音响在表现时间、时代特点上有其独特的功能,而此时舞台灯光的应用也要根据其表现出的时代、时间特点做出相对应的配合。比如更鼓、梆声表现的是夜晚,通过时钟的敲击声更能表现具体对应的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动物的鸣叫,比如清晨鸟儿的鸣叫、夏天的蝉鸣、秋夜的蟋蟀叫声等等;甚至不同时节的叫卖声也能反映时间特征,如我院《徐锡麟》一剧中就有反映安庆当地特色的叫卖“茶叶呀……”这样的时令叫卖声,正体现出当下春末的时令特征,而此时舞台灯光以绿、浅蓝体现出春天市集的场景气氛。而《六尺巷》一剧第五场,未起光时,蟋蟀的低鸣,远处传来的梆鼓声立刻就让观众明白这是一个秋夜,而舞台灯光也以整片的深蓝,配合侧光隐隐透出的暗黄很好地反映出徐府大院后花园深夜的舞台氛围。2015年池州黄梅戏剧团《烟雨杏花村》一剧序幕中,起光前演员就在侧台唱出采茶歌,体现了春季清晨茶农采茶的时间特点,舞台灯光以LED天幕灯百分之十亮度的暗红冲上淡淡的白光,逆光用浅蓝,舞台后侧部的图案灯交叉撒下浅绿的光束体现春季清晨的舞台氛围。

2、表现环境上的配合

舞台上音响效果也能体现环境。市井茶楼与皇宫深院的环境声响绝不会相同,同样光影气氛也应该各具特色。音响效果就可以凭借声响的特色,把环境渲染突出得更加鲜明。比如小二的上菜、迎客声能体现饭馆的地点特色;《徐锡麟》一剧中士兵们的口号马上就让观众感觉到热火朝天的校场氛围;《为奴隶的母亲》一剧中第一场快结束时呼啸的山风、远处传来的隐隐犬吠,内房女儿梦中的低语构建出女人家的深夜,而此时我们用整台较低亮度的深蓝,仅用一盏逆光勾勒出女人灯下缝补的身影,暗淡的光线、低沉的气氛光也预示着女人接下来悲惨的命运。

3、表现人物情感的变化

优秀的音响效果,舞台灯光的亮度、色彩的变化,综合在一起,能鲜明地烘托反映出剧目的节奏、气氛以及角色的情感变化。如我院《大清名相》第五幕,呼啸的北风、隐隐传来的闷雷声,一盏孤灯映衬着老旧的卷帘,这是一个深秋的雨夜。而舞台灯光的昏暗,后区仅用侧光勾勒人物造型,前区完全隐去。音响效果衬以节奏沉重的音乐,配合凄冷的舞台灯光,体现出张若松愤懑、凄苦、压抑的情感特色。舞台上,灯光色彩亮度的变化能很好地映衬出剧中角色的心情。如体现开心、欢乐的红、黄等暖色,体现忧愁、苦闷的蓝等,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能对舞台体现提供极大的帮助。

4、在实际操作中的配合。

在现场操作,一场好的演出呈现也离不开灯光和音响部门的缜密合作。灯光的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随着音响效果和音乐节奏的变化而正确进行。在我院《大清名相》一剧中就能列出不少实例。例如序幕中,张廷玉在回想当年张英写家书时,音乐主旋律由一段深情的二胡独奏提纲,此时灯光由前面的阳光下、随着音乐气氛的转变改为以蓝为基调,而此时的灯光操作一定要顺着音乐节奏的改变而渐变,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舞台气氛的变化。在第五场张若松去世时,有很多雷鸣的音响效果,这时灯光的闪雷同样要遵循音响效果来变化,在炸雷效果给出的那一瞬间配合灯光的频闪效果。这样才能让观众觉得自然。而最后一场张廷玉核心唱段的最后尾声,音响控制会在张唱腔的最后一句“万年长”,将音量效果逐渐加大,灯光此时也应该随着音响音量的变化和音乐节奏的改变,逐渐完成由蓝转红的气氛变化,这对整个舞台呈现和剧情表达至关重要,同时让观众更好地体会角色的情感、融入剧情的变化。

综上所述,灯光创作、操作和音响部门在完成一个剧目的创作中,有不少地方是一致的,必须通过互相配合,才能更加圆满地完成剧目创作和演出。

猜你喜欢

音响效果舞台灯光气氛
Creating an Atmosphere
CREATINGAN ATMOSPHERE
怎样将舞台灯光的情感色彩融入剧情之中
浅谈舞台音响效果的艺术设计
舞台表演中舞台灯光艺术效果的作用
音乐剧中舞台灯光的应用与表现力探析
写出画面的气氛
浅谈戏曲舞台音响的应用
浅谈潮剧舞台音响的要求
浅谈音响效果在舞台艺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