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蜜橘为何这么“甜”?
2017-01-28宜都市委农办
□ 宜都市委农办
2016年10月31日, 第十三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落下帷幕,土老憨、绿老大、八卦山等湖北宜都蜜橘品牌鲜果、果醋俏销江城,现场签订订单3500万元。
宜都蜜橘,被农民誉为“金果果”,橘农人均纯收入2万余元,果实“甜”进了橘农心里。
橘园美:精品果园“标准化”
一根根竹竿倚着橘树干立起,从竿头牵下来的数条白绳将部分枝干提起,原本密密麻麻的枝叶变得疏密有致。在宜都市高坝洲镇白洪溪村八卦山1105亩柑橘精品园里这样插着竹竿的橘树随处可见。
“竹竿不是随便插的。”八卦山柑橘专业合作社向发斌告诉笔者,这种田间管理方法叫“立柱拉枝”,用于拉开密集枝叶,使柑橘接受光照更均匀,着色更好。
八卦山精品果园类似的标准化田间管理还有很多:合作社根据测土配方组织统一施肥;绿色防控措施统一规划、布局;每亩柑橘种植量、产量严格控制。
“因为统一标准,质量才有保证。”白洪溪村党总支书记裴学平说,标准化让橘园美起来,橘农富起来,现在八卦山柑橘大宗收购价2.2元/公斤,精品果16元/公斤,高于宜昌大多数柑橘果园。目前,在精品果园的示范带动下,宜都柑橘产量逐年增长、品质明显提升。
市场俏:企业拉长“产业链”
2016年10月28日至31日,第十三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宜昌柑橘展区,土老憨橘醋成为江城市民的新宠。
将橘子“吃干榨尽”是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多年研究的核心问题。为酿制生产橘醋,土老憨下了不小的功夫:采用100%蜜橘鲜榨原汁经二次发酵酿造,让橘醋醋酸度高达6%,这样橘醋在无添加剂的情况下实现了长期储存。
土老憨不断完善柑橘深加工产业链,在提升企业效益的同时,带富了乡亲。
凭借“国家级龙头企业+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级合作社+国家级基地联农户”模式,越来越多橘农从柑橘产业链延伸中获益。“现在柑橘品相不好也能卖个好价钱。”红花套镇南桥村村民赵兴武说,只要是果品质量有保障的柑橘,土老憨集团都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将农户的柑橘收购进行加工。
据了解,通过合作社面向柑农社员提价20%收购柑橘,直接带动合作社农户增收1200万元,在册贫困户增收100万元。
橘农富:产业带动“职业范”
2016年10月30日,在高坝洲镇陈家岗村5组,辉青植保机防合作社的橘农吴辉青和社员们一边交流今年柑橘的销售行情,一边开着玩笑。
他们并不为柑橘销售发愁,一个原因是柑橘品质好不愁销,另一个原因是:2016年3月,合作社的23名橘农依靠提供柑橘品改嫁接服务,从荆门一家柑橘种植基地赚到了20多万元,人均1万,“保了底”。
吴辉青是2013年9月从高坝洲镇第一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毕业的学员,他通过培训班掌握了最先进的嫁接技术,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生产观念。
在红花套镇南桥村,橘农赵宗华在柑橘销售上展示着另一种“职业范”。
“每斤1块3、3200斤、合计4160块……” 2016年10月29日,赵宗华在红花套村电商合作社现场收到转账短信。对于赵宗华来说,只打了一个电话,早熟柑橘就卖出好价钱。
让赵宗华“潇潇洒洒”卖柑橘的,是宜都知农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陈钢。从2016年10月1日开始,陈钢先后接到1万多件电商订单,销售柑橘3万多公斤,柑橘销售价格比市场价高出近5倍。
“宜都市三年来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0余人,认定并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1118人,职业技能鉴定50人。”宜都市农业局局长王德凤说,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橘农增收的领头雁、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