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揭牌仪式在京举行

2017-01-28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侨联华侨研究所

仰 光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北京 100007)

动态信息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揭牌仪式在京举行

仰 光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北京 100007)

2017年9月13日,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出席仪式并讲话。中国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康晓萍出席仪式。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部分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等科研机构、涉侨院校、社会智库专家学者和嘉宾出席揭牌仪式。

在揭牌仪式上,万立骏、康晓萍共同为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揭牌。中国侨联组织人事部部长李杰宣读了《中央编办关于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更名的批复》。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鸿阶研究员代表兄弟单位致贺辞。

万立骏在揭牌仪式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工作、推进中国侨联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侨联工作和侨联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万立骏表示,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成立30多年来,积极开展华侨华人研究,产生了一批学术价值高、理论观点新的研究成果。按照《中国侨联改革方案》的要求,“撤销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组建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新形势下的侨研所,要做好发展规划,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在职能定位、研究方向、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华侨华人研究的目标任务。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以华侨华人为研究主体,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为华侨华人服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研究侨务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发现华侨华人社会中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客观、准确地研判,从专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二是加强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水平。研究水平是立所之本,也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要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做好规划,整合研究力量,发挥各层次研究人才的作用。要与时俱进,重点在“侨”而不仅限于侨,与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项目合作。要发挥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和《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的作用,深入开展侨史研究与现实侨情研究,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方面发挥华侨华人专家学者的应有作用。三是抓好自身建设,培养高素质研究队伍。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强领导,加强管理,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符合科研规律、符合人才成长的工作机制。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大胆探索人才培养的方式。要学习借鉴相关科研机构的先进经验,建设研究能力强、学术素质高、专业特点突出的研究人员队伍。

中国侨联副秘书长、经济科技部部长赵红英,中国侨联副秘书长、海外联谊部部长陈权,中国侨联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同志,在侨研所工作过的同志、现有职工等参加了揭牌仪式。

猜你喜欢

侨联华侨研究所
我的华侨老师
睡眠研究所·Arch
海归李钢:“红杉人”民族魂“侨联”中国心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
昆虫也会便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