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入

2017-01-28廖舒怡

北方音乐 2017年14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民族情感

廖舒怡

(赣南师范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传统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入

廖舒怡

(赣南师范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与改革,传统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的融入工作备受重视与关注。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推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本文就针对传统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入途径进行分析。

传统文化;高校音乐教育;融入途径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很少能与传统文化结合,即使是开设一些传统音乐文化课程也没有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出来。下文就提高自我修养、融入民族情感以及应用感知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传统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入途径。

一、提高自我修养

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是音乐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则是音乐教育的主体,因此提高音乐修养应当站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毋庸置疑,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才能将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进而发挥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对学生独特的塑造作用。高校要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队伍中的教师都能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历史背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注重传统文化中的细节内容,进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进行完整且具体的认知。还需要增强对传统文化与音乐教育结合的实践性,教师要敢于创新与实践,为传统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提供保障。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具备提高自我修养的意识。传统音乐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与单一的教材,使得音乐教育有较大局限性,这种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能借助网络获得很多与教学有关的最新知识与信息,还有各种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都能实现实时的资源共享,学生自身的知识也被及时更新。相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最新的咨讯,学生获得音乐文字资料、舞蹈资料以及音乐舞蹈的有关视频等的速度可能比教师还快,学生能在获得音乐知识的同时,了解与音乐教育有关的内容,能对音乐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有一个认识。借助网络的力量,学生能随时随地接受音乐的熏陶,潜移默化,学生的自我修养就能得到提高。教师与学生通过自我修养的提高,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能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活动。

二、融入民族情感

结合史料记载以及近现代的音乐表演,传统音乐是比较重视情感表达的,尤其是民族音乐。我国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家,各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与信仰,民族风格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都是其地方风土人情的表达,传达着十分强烈的民族情感。通过民族情感融入,能有效实现传统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的结合。许多汉族音乐就吸收了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融入了一些独特的民族情感,使得民族文化与音乐很好地融合起来。比如,《青藏高原》就是汉族作者模仿了藏族音乐的特点创作出来的,歌词中的第一句“呀拉嗦”就是一个典型的藏族语言,形容藏族人民与青藏高原之间独特的情感,这种情感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教师将传统文化与高校音乐结合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民歌,使得极富感情色彩的民族音乐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比如,《在那遥远的地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朗读一下歌词内容,领悟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再向学生讲述一些歌曲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进而确保学生掌握整首对歌曲的信息,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学生能保持积极的态度,进行音乐的学习,且能将自身情感投入到歌曲中。通过这样的情感奠基,高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实现,且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音乐教学能有一定吸引力。学生本身对传统文化就有一定感情基础,借助这个情感,与音乐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

三、应用感知能力

音乐世界是十分广阔的,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对思想没有约束。一个涵盖着浓厚情感的音乐作品,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力与感知力,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感知力,将传统文化与高校音乐结合起来,进而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音乐的学习中发挥着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音乐中,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感知能力,并掌握应用的方法,学生也能就更好地感受与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教师一般会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来感受与体会音乐作品的魅力,等到有一定认识之后,再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魅力之后的内涵,并能根据自身感悟提出一些问题,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还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作品之前,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发展历史,对音乐作品涉及到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认知。进而学生能利用自身感知,对音乐作品的音高、音色、力度、节奏等音乐技术进行准确把握;并应用感知能力去感悟音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既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艺术与文化修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存在差异,学生个人的喜好与性格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学生对同一音乐作品的感知可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音乐是不分国界、不分地域、不分民族的,对音乐艺术理解还是存在共性的,对音乐的感知也存在共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掌握民族文化内涵,这样学生对一些民族音乐的理解与感知就会变得更加深刻,在进行音乐作品演绎时,更能打动听众,引起听众的共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更多的的民族音乐,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前提之下,结合自身感受,对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进行演绎,充分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音乐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总结

文章对传统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入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文字稍有粗略,笔者还会继续对该课题进行研究与总结,结合自身执教经验,找出传统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的最佳途径。

[1]吕序宁.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思考[J].音乐时空,2014.

[2]辜小飞.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脱节的原因及其融入策略[J].黄河之声,2016.

J60

A

廖舒怡,女,江西瑞金,硕士,助教,赣南师范大学,音乐。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民族情感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我们的民族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情感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