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对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017-01-28岳梦琳刘志平
岳梦琳 刘志平
对分课堂对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岳梦琳 刘志平
目的探讨对分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对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某高校护理专业二年级的两个班,共111名护生,应用整群随机法将两个班的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评估实施前、实施5个月后两组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实施前两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两组护生自我效能感评分都较实施前提高,实验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评分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课堂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对分课堂;传统教学;学业自我效能感;护生;《外科护理学》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针对当前高校课堂的困境提出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并于2014年首次尝试应用于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课程中,成效显著。截止2016年4月,含香港在内的全国250所高校,近11万学生在体验和实践对分课堂。对分课堂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等为基础,其核心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主动灌输为积极引导,课堂时间对半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分课堂把教学过程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可简称为PAD课堂[1]。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学业生活备受关注,因此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不断受到重视[2]。学业自我效能感反映了学生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学习能力的自信程度,对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通过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分别应用对分课堂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对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校2015级统招专科护理专业二年级两个班的111名护生做为研究对象。应用整群随机法将两个班的护生分为对照组(56人)和实验组(55人)。对照组4名男生,52名女生,独生子女6人,非独生子女50名,非农业户口16人,一年级期末班级人均成绩(68.74±5.4)分;实验组5名男生,50名女生,独生子女8人,非独生子女47名,非农业户口18人,一年级期末班级人均成绩(67.55±4.3)分。纳入标准:(1)护理专科二年级在校生;(2)同意且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外科护理学》,每次授课后留出10 min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实践、观察、理解和记忆,教学流程见图1。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模式讲授《外科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设计为第一学时(50 min):教师讲授理论并布置作业;第二学时(50 min):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上次课老师讲授的内容),教学流程见图2。两组应用同一本教材,在同一学期(5个月)由同一位教师进行授课。
1.2.2 研究工具 采用梁宇颂[3]等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此量表共有两个纬度,分别是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每个纬度有11个条目,共22个条目,均采用Likert5级评分,非常同意计5分,同意计4分,一般计3分,不同意计2分,非常不同意计1分,其中反向问题反向计分。得分越高提示效能感越高。该问卷编制时参考了Printrich和De Groot的问卷,其Cronbach's α系数0.817,由于其较高的信度、效度,已被多数院校用来测评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在实施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测试,测试前向护生说明本次测试的目的及意义等,采用统一发放、统一回收的方式,问卷回收率达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指标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施前后学生学业自我效能得分情况
由表1可知,对照组护生在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授课前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及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应用对分课堂模式实施授课前后,护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及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三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间实施前后学生学业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由表2可知,实施前两组间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两组间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对分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
本研究中两组护生在研究实施前学业自我效能得分分别是(31.74±4.38)分、(31.96±4.08)分,这与赵莉[4]、郭炫汝[2]等的研究结果是相吻合的,处于中等稍偏上的水平。研究实施后两组学业自我效能感分别为(32.50±4.18)分、(41.35±4.74)分,均比实施前提高,且实验组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说明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水平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由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提出,指人们对执行及坚持某一特定行为能力的自信心[5]。学业自我效能感指学生对自己应付某学业问题的能力及从事相应学习活动可能达到的完善程度的评价,反映了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程度[6]。杜巍[7]等学者发现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学业成绩,并对其学习活动起调节与控制作用。对分课堂实施过程包含学习方式三层次(教师讲授、学生内化、师生互动分享),讨论交流三层次(组内、组间、班级交流),学习内容三重复(教师当堂讲授一遍,课后学生自学一遍,下次课师生交流分享一遍)。对分课堂分一半课堂时间给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讨论分四个环节: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抽查、学生自由提问、教师总结。刘志平[8]等学者发现学生间交流既深化了同学间的友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促使学生真正地运用知识。韩金华[9]等将对分课堂应用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中,发现对分课堂模式增强课堂互动的同时也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增强了护生的学习成就感。
表1 两组实施前后护生学业自我效能得分情况(±s,分)
组别 时间 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 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照组(n=56) 实施前 31.89±5.06 31.59±4.69 31.74±4.38实施后 32.77±5.39 32.23±4.27 32.50±4.18t0.890 8 0.755 1 0.939 4P0.375 0 0.451 8 0.349 6实验组(n=55) 实施前 32.19±5.30 31.74±4.43 31.96±4.08实施后 42.47±5.51 40.23±3.29 41.35±4.74t9.972 0 11.410 4 11.134 8P0.000 0 0.000 0 0.000 0
表2 实施前后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组间比较(±s,分)
组别n实施前 实施后对照组 56 31.74±4.38 32.50±4.18实验组 55 31.96±4.08 41.35±4.74t0.372 4 10.438 0P0.710 3 0.000 0
3.2 对分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向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授之以“鱼”。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师鱼渔同授,课堂上,教师主要讲解知识框架、基本概念、重点、难点,布置“亮考帮”(“亮”自己最大的收获、“考”用自己懂的知识考别人、“帮”自己不懂的地方让别人帮忙)作业,授学生以“渔”;课堂外,学生依据“亮考帮”作业,需要阅读课本及查阅资料,对内容吸收、内化,以深化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1] 张学新.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2014,34(5):5-10.
[2] 郭炫汝,刘博扬,王佳星,等.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J]. 社会心理科学,2016,31(4):46-50.
[3] 梁宇颂. 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4] 赵莉,沈军,谭敏,等. 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1):143-145.
[5] Bandura A. 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 Pshchol Rev,1977,84(2):191-215.
[6] 刘发勇. 独立学院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 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8.
[7] 杜巍,杨世昌,程利.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3):93-95.
[8] 刘志平,岳梦琳. 对分课堂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23-25.
[9] 韩金华,郭婷婷.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中的应用[J]. 卫生执业教育,2016,34(12):115-116.
Influence of PAD Class on 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Nursing Students
YUE Menglin LIU Zhip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 Medical College of Pingdingshan College, Pingdingshan He’nan 467000,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PAD clas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n 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nursing students.MethodsExtracted 111 nursing students of two classes in grade two from one university with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divided the nursing students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cluster random method, to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reated with PAD class in the teaching of surgical nursing.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level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5 month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were assessed.ResultsThe academic self-efcacy score of nursing students had no signifcant di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scores of nursing students were improved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in the two groups. The score of 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improvement wa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cant di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PAD clas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self-efcacy of nursing students.
PAD class;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cademic self-efcacy; nursing students; surgical nursing
1674-9308(2017)04-0073-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4.038
2016年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对分课堂”模式下高校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创新研究)(wjlx2016184)
平顶山学院医学院护理系,河南 平顶山467000
刘志平,E-mail:284427906@qq.com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