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江“三声腔”民间艺术特点与当前发展状况

2017-01-28郭泗茂

北方音乐 2017年14期
关键词:声腔九江山歌

郭泗茂

(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九江“三声腔”民间艺术特点与当前发展状况

郭泗茂

(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九江“三声腔”盛行于江西九江县,被称为艺术中的瑰宝,2007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民族民间音乐中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有关这一唱腔艺术的传承和保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发展前景让人尤为担心。带着这一疑问,我们来看下当代它的发展和特点。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唤起我们新一代人对它的兴趣和爱好,也为其下一步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声腔”;艺术特点;传承与发展

江西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其中不乏一些地方戏曲、山歌、小调。“三声腔”就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江西赣鄱大地上委婉唱腔的一类。其曲调悠扬婉转,歌词通俗易懂,声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三声腔”民间艺术特点

“三声腔”从一开始就与当地百姓的民间劳动紧密联合在一起,协同劳事相伴应运而生,在民间艺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九江大多农事劳动场合中都有着“三声腔”的演唱。演唱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了家庭伦理、男女爱情、地理知识、历史文化等各种题材,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情趣。“三声腔”以简单的演唱形式表现出来,与当地的方言结合在一起并融合其他民间艺术表演手法,所以流传以来一直深受民众喜爱。

“三声腔”唱腔风格简约质朴,几乎所有的歌都会受方言影响,所以唱腔基本上都呈现出自然、朴素的特征,有“(1) 2 5”三声宫,“(3) 5 1”三声角,“(5) 6 1”三声徵,“(6) 1 2”、“(6) 1 3 ”三声羽,调式多样,色彩缤纷。演唱上分为高腔、低腔、平腔、急板山歌等。高腔山歌定调高,句子篇幅宽、拖腔长,俗称“打窄音”、“挣脸红”;低腔山歌节奏平缓,声音轻而柔,用于吟唱长篇故事,俗称“读歌本”;平腔山歌定调低,旋律流畅,句幅匀称,用于抒情;急板山歌在第四句作叠唱处理上特点更突出。“三声腔”句式构成及唱字的安排上有着自身的特点,演唱时多采用真声或者以真声为主辅以假声的形式。

“三声腔”表演形式简单,在经历由简到繁,从单一演唱到一领众和再到多人演唱后逐渐发展成多种新的表演形式。如:通过演唱配合劳动节奏来消除劳动时的疲劳;通过一人演唱、多人帮腔的形式来助兴集体劳动;通过民间山歌艺人演唱来增添节庆时的热闹场面;通过打趣、传情来赞美农闲时的男女爱情;常将生活中的一些方言搬上舞台,演出过程边歌边舞。

九江“三声腔”山歌在民间流传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其腔调,选择合适演奏乐器,使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吸收了当地其它优秀音乐元素,艺术内涵不断提升。

二、当今发展现状

九江“三声腔”山歌在当今社会中仍然保存着一些完整的民间演唱形式,其中一些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反映出了各个时期百姓的生活状况。例如,有赞美劳动的劳动歌,反映出了当时劳动人民在农忙时田地间劳动的场景,表现出了人们热烈的劳动场面;有叙说历史大事的时政歌,记录人们生长岁月中一些有影响的历史事件;有注重礼仪的仪式歌,表现当时社会的风俗礼节;有表现爱情的情歌、展现生活的生活歌以及历史传说、儿歌等,所有一切都集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神灵的崇拜、对儿女情长的思念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等。当今演出中包含了更多民俗方面的内容,比如日常百姓的婚丧嫁娶、方言俚语、生活百态等,这些内容在“三声腔”山歌的很多表演内容中都有体现,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

现今“三声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具备自身特色的唱腔,唱腔委婉动听,表演形式的多样性都已成为这一体现。表演过程中唱腔起伏带动了听众的情绪,让人感到心情愉快。低腔的曲调演唱中更能让人感到了歌曲旋律的舒缓,具有十分独特的音乐听觉冲击力,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三声腔”发源地在民间,在农村百姓中有着广为流传,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是当地农村百姓农忙和农闲时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九江“三声腔”采用江淮官话语系,方言作为表演语调符合大多数农村百姓的语言习惯,易于被接受。在演出过程中还采用一定的发声技巧演唱,使得演唱的每一句都能够被听众所接受,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几乎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能够随口来上几句“三声腔”。

正是由于“三声腔”表演形式简单的特点,使民众对它的认知相对容易。尽管从事演唱的专业艺术团队不多,但由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业余歌手演唱还是非常的常见。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民间劳动节日或者是传统假日,很多地方的群众仍然会请一些“三声腔”歌手来进行演出,很多外出经商归来的乡亲游客也会点上一首“三声腔”山歌作为娱乐节目欣赏。可以看出,“三声腔”山歌在农村权重的生活中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九江“三声腔”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其在宣扬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等观念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效果,对于提升农村群众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将“三声腔”与宣传工作放到一起,对宣传党的农村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三声腔”的继承保护

保持九江“三声腔”的活化状态,不断创新发展。组建专业的艺术表演团队以招纳表演人员,招聘一批创作型人才,不断对该唱腔进行创新,在民间让群众乐意传唱。在歌曲的选择上,应当选择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从群众实际的内心需求出发,反映群众的内心情感,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山歌。言语上,仍然要保持地方性和通俗性,表现场地的选择上也应当以传统场地为主,可在新农村村口、广场上进行表演,这样才会有利于这一艺术的传唱。

将创新意识融入到“三声腔”的创作中来。首先,对“三声腔”曲目的创新必须针对传统歌曲进行深入加工,将其中的精华保留下来,去其糟粕,形成真正可用于传承的经典曲目。另外,在创作方面推陈出新、创编新歌曲丰富山歌内容,丰富“三声腔”唱腔旋律。对舞台表演形式进行创新,加强歌曲演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丰富舞台表演形式,让演员都投入到表演中去。

由于当今九江“三声腔”山歌的演唱人员整体文化素养不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必须针对演唱演员的素质加以培养。

从社会各个方面对九江“三声腔”加以支持。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和扶持“三声腔”的传承与保护,动员社会研究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对现有“三声腔”文化方面进行挖掘和保护,鼓励年轻人进入到“三声腔”艺术的传承中来,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结语

以上可见,九江“三声腔”艺术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瑰宝,对民间歌曲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随着科技的进步,“三声腔”唱腔艺术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我们有必要针对“三声腔”的演唱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传承和保护,让中华民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远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1]王晓艳.浅谈九江县山歌“三声腔”[J].黄河之声,2011.

[2]黄永珍.试论客家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J].神州民俗,2010.

J624

A

郭泗茂(1975—),男,山东济南,硕士,九江学院,讲师,声乐教师。

本文系2016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立项《九江“三声腔”山歌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YS162019)。

猜你喜欢

声腔九江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山歌
九江学院建筑设计作品选登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江西九江风景林木种苗有限公司等
长干曲四首(其二)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苗山歌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