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歌唱中各共鸣腔打开尺度的把握

2017-01-28郭江滨

北方音乐 2017年8期
关键词:咽腔腔体胸腔

郭江滨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论歌唱中各共鸣腔打开尺度的把握

郭江滨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在歌唱中,共鸣的合理使用能够帮助我们扩大声场效果,还可以美化我们的嗓音,丰满我们的歌唱表现,发声共鸣效果的好坏对于演唱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我对“打开尺度”这四个字的理解是:“打”既是技术上是一种动作,又是一个过程;“开”既是一种结果,又一种状态;“尺”是一种工具,又是一种方法;而“度”则是感觉上的一种平衡,一种恰当。当我们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这四个部分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协调的作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入手,共同探讨歌唱中的共鸣腔体打开的尺度。

共鸣腔;分类;尺度;把握

一、共鸣腔的分类

在声乐演唱中,人体的共鸣器官分别以声带和软腭为界主要可分为下部共鸣,中部共鸣和上部共鸣这三种共鸣,在这里我们把人体的下部共鸣称之为生理共鸣,中部共鸣称之为自然共鸣,而人体的上部共鸣又被称之为技术共鸣。在下部共鸣中最主要的是胸腔共鸣,胸腔包括了从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的肺部,在低音区演唱时主要是以下部产生的共鸣为主,即胸腔共鸣;中部共鸣则主要包括喉腔、咽腔及口腔的共鸣,在中音区,也就是自然音区的演唱时主要是以中部共鸣为主,即口咽腔共鸣;而上部共鸣则由鼻腔共鸣、头部各窦共鸣和鼻咽腔共鸣这几种组成,我们在演唱高音部分的时候就主要以上部共鸣为主,在声乐中我们称为头腔共鸣。我们通过胸腔共鸣,口咽腔共鸣,头腔共鸣这人体三大共鸣腔体相互配合协作,共同来保证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共鸣。

二、胸腔共鸣

我们在唱低音区时,胸腔共鸣是我们最主要的共鸣腔体,因为胸腔在共鸣腔体中的体积最大,较其他的腔体更为宽阔,声波在胸腔里振动时就会变得饱满而粗壮,就会听到如同超低音般的震撼效果。

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能很容易地体会到胸腔共鸣。例如:清晨我们在醒来的时候,很自然的要开口说话,这时我们说话的声音会感觉到比平常要沉闷,音调也会更低沉一些,这主要就是人体在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新陈代谢后,大部分器官仍旧处于休眠或者半休眠的状态中,而胸腔本身也是较为固定的一个共鸣腔体,很容易产生振动,所以就会出现比较低沉的声音。再比如我们把一只手放在胸口,发出比正常说话音调更低的声音,例如“U”,伴随着叹气的感觉音阶下行依次发出嗦、发、咪、唻、哆这五个音,我们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胸腔表面的震动正在逐步加大,并且振动变得逐渐明显,这就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胸腔振动。相反,在唱上行音阶哆、唻、咪、发、嗦的时候,胸腔的振动也会伴随着声音的升高而变得逐渐模糊。

在训练胸腔共鸣的时候,胸腔打开度的调节主要就是歌唱状态的调节,同样的振源,受力的面积越大,打开的空间也就越大,发出的胸腔共鸣就会越明显,越低沉。相反,受力的面积越小,打开的空间就越小,其胸腔共鸣就越不明显。

三、口咽腔的共鸣的尺度把握

在这个共鸣腔体中,我们对“打开”及“度”的把握要更加的仔细,更加的敏感。因为在这个共鸣腔体中包含了喉咙,也是我们歌唱发声的振源——声带所在的部位。声音从胸腔共鸣上来依次是喉腔,咽腔和口腔。声带是靠肺部气息的流动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在这个腔体打开尺度的把握上,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喉器。喉器在这里起到的作用就像是一个活塞在运动。喉器下降时就好比我们把窗户打开了,内外的气体可以畅通无阻的交换,喉器上提时就好比窗户被我们关上了,内外的气体无法进行交换。那这种活塞式的运动对声音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 喉腔的打开尺度

喉腔是由喉壁包围而成的管形腔体。上经喉口并与喉咽相接,下与气管相接。喉腔在医学上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分为喉口和喉前庭,喉前庭较为宽大;中部分为喉中间部,略显狭窄,声带就处于此部位;下部分则为声门喉下腔。

严格的说,喉器的稳定是在绝对的位置上做着相对的运动。绝对的低位置,指的就是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要比人体正常的喉器位置更低,在这个低位置上,伴随着歌唱、咬字等动作,它做着放松且允许轻微上下浮动的动作。靠这个动作来调节歌唱中共鸣的质量,喉器的位置下降过低或者下降不足都会对声音产生极大的影响。喉器下降要适度,不可盲目的追求过低,过低的喉位会造成声音的过撑、过卡等现象。在演唱连贯性大,音乐流动性强一些的作品时,由于气息流动性差,声音发硬,导致声音的负担过大,这种感觉就好像我们想一口气吞下一个乒乓球,球太大卡在了嗓子眼上,造成了乒乓球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的尴尬情况,如果带着这样的负担去歌唱,势必不能获得高质量的声音。当然,喉器下降不足,或者太过上提时,都是因为气息对于喉器的拉力不够,那么在演唱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提着唱的情况,还会出现挤、捏等不良现象。声乐作品在演唱时会经常出现,例如上气不接下气,呼吸越来越不足,气息越来越不够,音量越来越小等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些矫枉过正的练习方法来体会把握这个“尺度”,可以在发声练习时加上一个辅音“H”,之所以加入这个辅音来训练,我们的目的是利用“H”辅音哑音、漏气的特性,并体会发声时保持呼吸的打开感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哈欠”,气带声,使气先通过,而后自然碰响声带工作,这时喉部的力量自然较为放松,避免喉器下压过低而造成声音“憋”、“撑”的问题。

(二)咽腔共鸣的打开尺度

人体中咽腔垂直而狭长,它共连接了三个部分,由下至上依次为咽腔喉部、咽腔口部和咽腔鼻部。咽腔的共鸣常常被声乐演唱者称之为“歌唱者的生命”,咽腔是每个声乐演唱者在唱中音区和高音区时最为重要的共鸣腔体,同时它也是低声区与高声区所相连接的纽带,因为头腔共鸣感觉的获得是建立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上。

对于咽腔共鸣打开的尺度,我们平时练声时要注意对咽腔中咽壁的训练。所谓的控制咽壁垂直度、咽壁的收放、松紧反射等等对声音音色上都是有一定的帮助。向后收的过多,过于放松,声音容易产生所谓的“倒”和“窝”,音色上显得暗淡,苍老;如咽壁过度向前,过于紧绷,又会造成声音发硬、连贯性差、气息流动性差等问题的出现,由于此部位共鸣与人体耳部最为接近,很容易震动耳膜,产生声音的错觉,我们必须要靠内听觉、内感觉和内视觉共同作用,衡量调整。也可以依靠外部的帮助,有很多人都会将手放在耳朵的背部,这就是在寻找外耳听觉,目的是要达到外耳与内耳的声音协调平衡,从而确定其打开的尺度。

(三)口腔共鸣打开的尺度

口腔由唇、两颊、硬腭、软腭等构成。口腔内又有牙齿、舌等器官。口腔共鸣是所谓的可变性共鸣腔,同时它又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部位,负责高音区与低音区的衔接工作。

口型的把握以元音适度为衡量,不可盲目张大和收小,要树立起歌唱的口的概念。我们通常以自然说话时的嘴巴打开程度最为适宜,优秀的歌唱家在演唱时,嘴巴的打开程度与说话时没有很大的差别,不仅表情自然到位,而且声音音色统一,打开适度,听众听觉上亲切。那都是因为声音在舌后部,咽腔中形成,只是利用不同的共鸣腔体在震动共鸣,对嘴巴的依赖不是特别的重要,嘴巴只负责去咬字,而不是去唱歌,所谓歌唱的口和生理的口的区别就在于此。

同时还要对牙关的打开加以控制,这主要就是对颌关节的控制。上下颌关节的活动建议张开小半寸,这对于放松口腔中后部,取得共鸣有极大的好处。尝试着下颌轻轻下移,自然放松,感觉下颚好像没有重量,声音在此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变得轻松自如一些了。这种感觉就好比我们咬着一块豆腐,不能把它咬断,也不能让他掉下来,这种适度的感觉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仔细琢磨,严格训练后才能获得。

四、头腔共鸣中打开的尺度

头腔共鸣又被称为技术共鸣,因为在头腔共鸣这一共鸣中,我们首先要保证胸腔共鸣和口咽腔共鸣的健康良好,才有可能获得高级的头腔共鸣。

头腔共鸣,顾名思义,就是在头部空间形成的共鸣。但是我们发现,头部的空间有:鼻腔(鼻咽腔),额窦、喋窦和筛窦等等,那么在这么多的空间里,只有鼻腔才是所谓真正歌唱中技术可调节的一个腔体,而其他的如蝶窦,额窦等腔体属于不可调节的共鸣腔,但是也客观存在,他们在头腔共鸣中的工作是鼻腔,鼻咽腔的共鸣振动通过肌肉组织,骨头传递,而引发形成共振。所以我们在训练中需要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意识,一种启发和一种想象。

(一)鼻腔(鼻咽腔)共鸣打开的尺度

所谓头腔共鸣,绝大部分的共鸣都是由鼻腔共鸣所产生的。从物理学上来讲,凡是充满了气体的地方都可以产生共鸣。然而,头部空间里除了鼻腔是可以充满气体的地方,其他腔体均是不可能产生气体的腔体。人体充满气体的最高位置的腔体就是鼻腔,从人体的生理结构上看,鼻腔的上部连接的是颅骨,下部分是硬腭和软腭,由鼻腔和鼻咽腔共同组成共鸣空间,其体积在头部空间中最大,头腔共鸣一半以上的共鸣声音都来自于鼻腔,声音的最高共鸣也就在此,从而头腔共鸣理论上是在鼻腔内所产生的。

鼻腔是头腔中最大的一个腔体,但是鼻腔的共鸣不是所谓的鼻音,而是当声波进入鼻腔以后经过气息的控制所产生出来的共鸣效果。这个共鸣腔的打开训练,要与我们通常认为的鼻音充分区别开来。在训练鼻腔共鸣的打开时,我们紧闭着嘴,用手捏住鼻孔,然后发出声音,我们可以体会并感觉到,有一股气流的气压在鼻子周围产生,压力过大时甚至会造成眼泪流出,这个感觉有气、有压力的地方,便是我们想要找寻到的鼻腔共鸣。

(二)头腔各窦的共鸣

如此看来,鼻腔共鸣对于头腔共鸣这一抽象的概念意义重大,那么其他的头腔各窦又是如何共鸣作用的呢?

我们知道,歌唱中气流最高只能达到人体的鼻腔,气流是无法进入头腔各窦的,但是头腔各窦是如何加强声音的共鸣呢?原来,头腔各窦并不是利用有气流的空间腔体而作为传递声音的共鸣腔,它是利用人体头部固体的骨组织振动,传导作用而加强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力量强度是构成声音共鸣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骨组织传导作用与声音的相互结合,声音便会自然增加其响度,从而扩大声音的共鸣,帮助头腔共鸣的建立与运用。

(三)混合式共鸣

混合式共鸣又有人称之为“整体共鸣”,顾名思义,就是人体所有共鸣腔体一起工作,发出的整体共鸣。

人体的共鸣是从一开始歌唱发出声音,然后利用我们人体内许多的可以形成共鸣的空间,使气流冲击声带,引发振动,出现了基音,这个基音虽然它一开始显得极其微弱,但是当它进入人体固有的共鸣腔之后,会产生出不用类型的声波,发生声波反射,引起共振,产生鸣响。在歌唱中,共鸣的良好使用能够帮助我们扩大声场效果,同时它还可以美化我们的嗓音,丰满我们的歌唱表现,发声共鸣效果的好坏对于演唱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这以上三大共鸣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必需是一起配合工作的,只有这三大共鸣共同作用,共同配合,最终才会获得健康、圆润、悦耳、饱满的声音。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2][美]杰罗姆·汉涅斯.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J616

A

郭江滨,男中音,四川音乐学院歌剧合唱系西洋歌剧教研室副主任,俄罗斯国立师师范大学声乐客座专家。

猜你喜欢

咽腔腔体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真空腔体用Al-Mg-Si铝合金板腰线缺陷的分析
高铁复杂腔体铸造数值仿真及控制技术研究
高铁制动系统复杂腔体铸造成形数值模拟
浅谈歌唱中的气息与声音的高位置
浅析声乐演唱技巧中喉咽部的放松方法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发声中要求咽腔打开的重要性
开孔金属腔体场强增强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