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2017-01-28张天玥

北方音乐 2017年8期
关键词:月琴音域凉山

张天玥

(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1)

四川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张天玥

(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1)

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个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形态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文化的创新与新文化的冲击,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导致了社会文化的改变、音乐风格的改变、音乐题材的改变以及传统乐器的改变。传统的月琴音乐通过民间艺人世代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和传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强势文化不断地冲击着传统弱势文化,月琴音乐受到巨大抨击的同时也濒临失传的危险,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月琴音乐;保护;传承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幅员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凉山彝族自治州既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又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的地区。凉山州地处川西南横断山系东北缘,界于四川盆地和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高、南部低。地表起伏大,地形崎岖,峰峦重叠高差悬殊大。由于奴隶社会的落后封闭,使凉山的文化艺术保持着本民族的个性和古老、简单、朴实的风貌。特有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地理环境、独有的语言、特异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和道德法规,造就了凉山文化艺术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风格。

月琴在凉山彝语称“班匹”、“潘边”,凉山地区的月琴形制是圆形、短颈、四弦,是木制的弦乐器,宋代或宋代以前从汉族地区传入到彝族地区。月琴形如秦琴,嵌竹片为音阶,音阶刻度如琵琶。琴身是呈扁圆形的共鸣箱,由面、背、框板胶粘而成。框板用6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成一圆形琴框,上下开有装入琴颈方木的孔眼。它的两面粘着面、背板。面板和背板是月琴发音的共鸣板,用纹理顺直均匀、无疤节和木色一致的桐木制作。在面、背板中间横置两道音梁,中间支有两个音柱。弦轴用黄杨木,外表刻有斜条瓣纹,拧转的一端还嵌有象牙或骨饰。琴弦一般是用丝弦、尼龙弦或尼龙缠钢丝弦。音色高吭、清脆、宏亮优美。弹奏时音短促而跳跃,可弹奏欢快的乐曲,边弹唱边舞蹈。

一、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现状

随着人们对物质的不断追求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彝族月琴和汉族月琴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彝族月琴在制作工艺上也发生了变革和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使传统的彝族月琴音乐进一步“汉化”,无论是音色、节奏、还是旋律特点等都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民族风格和特点。

首先,传统的月琴音乐没有固定的乐音和曲谱,都是即兴演奏口耳相授触情而发,保存至今的月琴曲谱和音像资料少之又少,可供人们鉴赏学习的作品寥寥无几。

其次,本土月琴音乐的传承人面临严重危机,传承人缺乏文化自觉性,易受外来音乐文化的滋扰和影响,传承性地位逐步退化或弱化。

第三,传统月琴音乐的民间艺人逐步老化,传统月琴音乐渐渐出现“断层”的现象。

二、凉山彝族月琴的演变

彝族的月琴外形与一般的月琴并无较大的差异,琴项较短琴箱较大,有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传统民间月琴一般为两弦、三弦,为了扩展音域,琴弦数量变为四根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出现长杆月琴,音品增至三十个,音域达四个八度。

四川凉山的月琴,由原来两弦一个八度发展为三弦三个八度音域后,演奏上既保持了本民族的风格特点,又突破了旧的传统,还吸取三弦和琵 琶的技法,弹、拨、挑、扫并用,还不时加上双弦、和弦和持续音等种种变化,扩大和丰富了表现力。弹奏舞曲时,还常用手指敲击面板,以增强热烈气氛。

随着时代的发展,凉山彝族月琴民间音乐的演变、升华、编配、演奏手法等的改变,月琴的演奏技艺吸收了现代各种弹拨乐器的弹奏方式,使得月琴的音色、音域、奏法变得丰富多彩。目前常用的四根弦月琴在演奏方面音域有所扩宽,和同门类的弹拨乐器如阮、琵琶、柳琴等弹奏技法上有一定相似之处,如抹弦、扫弦等,现在的四弦月琴几乎能演奏所有音域的曲子。

三、彝族月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组织彝族人民学习弹奏月琴音乐,只有鼓动大家都去学习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中小学可以在学校里建立月琴兴趣班,提高他们对月琴音乐的了解,以便提高他们对月琴音乐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和电视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可以借一些媒体机构对月琴音乐进行宣传,使人们对月琴音乐产生兴趣。

在蜀地内的大学里增设月琴选修课,以便提高民族乐器的音乐素养。

各级政府与文化艺术部门应当投入资金和技术指导,录制原始彝族月琴音乐的相关音像制品,使得彝族月琴音乐得以传承。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音乐文化的交融,为彝族月琴音乐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月琴音乐能够更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发生变革的同时尤其要注意保护和发展最传统的彝族月琴音乐文化。唯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保护和传承彝族月琴音乐文化。

[1]甘洛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2]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1895.

[3]杨毓兵.凉山彝族月琴音乐及其传承与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4]苏静.继承和发展甘孜彝族民间器乐的思考[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03.

[5]贾银忠.彝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4.

[6]曾令士.彝族传统音乐思维探幽[J].音乐探索,1989.

[7]易谋远.彝族史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综合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J61

A

张天玥(1994—),女,汉族,四川泸州,四川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声。

猜你喜欢

月琴音域凉山
凉山“6·26”致洪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悦己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论月琴的发展和演奏技法
现代性语境下的再边缘——从《我的凉山兄弟》谈起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午晤念
午晤念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