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歌谣的艺术美探讨

2017-01-28薛东慧

黄河之声 2017年16期
关键词:音韵艺术美歌谣

薛东慧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民间歌谣的艺术美探讨

薛东慧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民间歌谣作为国内历史最为悠久、内容最为丰富生动的艺术文化,以最鲜活、独立的民间姿态保存着民间生活及朴素情结。深入地分析民间歌谣所表现出的艺术美,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民间歌谣,让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到民间歌谣的推广中。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探讨民间歌谣所体现出的艺术美,希望能促使民间歌谣受到社会各界更大范围的认可与喜爱,推动民间歌谣的更快更好发展与传播。

民间歌谣;艺术美

民间歌谣,是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优秀的民间歌谣,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借助于外在的事物进行表达,能够得到听者的共鸣。民间歌谣之所以能够在长时间内得以大范围地传播与提升,正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艺术美特性。因而,深入地分析民间歌谣的艺术美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民间歌谣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推动民间歌谣得以更高效地发展。

一、音韵美

民间歌谣昨晚特定的艺术演唱形式,作用于传唱者的听觉、能够达到换发听众内心情感共鸣的目的。与民间歌谣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有所不同,音韵美能够达到不同的审美体会,主要是借助于民间歌谣的音乐形象以及音乐词汇体现客观形象,从而产生强烈的听觉冲击。

民间歌谣在实际发展中所具备的音韵美主要借助于多种方式得以实现。民间歌谣所具备的音韵美主要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得以实现:

1.使用大量衬字:与要求规整的文人诗词有所不同,民间歌谣没有要求非常严格的韵律或者特殊要求的句式,相对较为自由活泼。比如,民间歌谣歌词中不仅仅利用了多样化的句式以提升歌谣的音韵外,还加入了大量的衬字,包括“哎呀”、“那个”等等,这对于提升民间歌谣的音韵力度、口语美感等有积极的作用。

2.利用双关、谐音方法:比如,民间歌谣的“湖躁芙蓉委,莲汝藕欲死”歌词中,“芙蓉”与“夫容”谐音,“莲”与“恋”字谐音,“藕”与“我”字谐音,从此民间歌谣的歌词字面上主要理解为植物枯萎衰败的自然现象,然而借助于谐音的表达方法,就表现出情侣之间的思恋之情,具有较强的音韵美。

3.利用循环反复咏唱方法。在民间歌谣中,借助于歌词的重复咏唱,能够给听众听觉上产生相对较强的音韵刺激感,能够大大地提升了民间歌谣音韵美感以及震撼力度。积极利用循环反复的方法,能够大大地加深听众对民间歌谣的印象,从而让听众深刻地感受到其所具有的音韵美特征。

二、绘画美与意境美

在当前一部分优秀的民间歌谣中,创作者不但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来影响传唱者及听众的内心情感,还能够通过歌谣歌词描绘出多样化的画面并刻画出优美的意境来唤起听众内心的情感共鸣。比如,蒙古族民间歌谣《牧歌》就通过蓝天白云、羊群等歌词内容刻画出一幅美妙的歌谣画面,具备歌词语言精练概况,画面生动形象等诸多特性,不仅仅能够让听众感受到美丽的草原放牧场景,还能够让听众感受到内蒙古大草原这美好景物的真切感受,从而让民间歌谣歌手以及听众感受到歌谣的绘画美。

假如说民间歌谣所体现的绘画美,只是体现出民间歌谣的外在视觉体会的话,那么民间歌谣所表达出的“意境美”就是通过民间歌谣所体现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体现出民间歌谣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及意念的情境,最终换发民间歌谣听众的内心情感共鸣。比如,在某些民间歌谣中所写的歌词整篇下来都是采用比喻的方式,但是从民间歌谣所体现的画面形象而言,能够换发听众的联想,表达出创作者的内心真实情感,能够让听众感受到真实的情境。

另外,因南北区域的人文文化有所差异,南北区域的民间歌谣也体现出差异化的绘画美与意境美。比如,南方自然条件相对较为优越,安逸的生活条件陶冶着南方区域民众柔糜婉约的气质,南方区域的民间歌谣大多体现出优美的意境,表意也相对较为含蓄。而北方区域自然条件相对较为恶劣,过于依赖土地,这也造成北方民众具有较为宽广的“土”性,品性也相对较为浑实、厚重,这也造就了北方民间歌谣开阔舒展的意境。

三、形象美

民间歌谣所体现出的形象美,不仅仅体现出美好的事物,更多的是指能够激发起听者强烈情绪的鲜明形象,体现出民间歌谣作者所强烈要表达的情绪形象。民间歌谣所体现出的形象美,更能够获取众多听者情绪上的共鸣。

比如,藏族民间歌谣《高山即使变成酥油》,非常鲜明形象地表达出奴隶们对剥削者的痛恨心情。在这部民间歌谣作品中,创作者应用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将高耸入云的大山想象成“酥油”,将汹涌澎湃的大河所流着的河水想象为“奶子”,而奴隶们却喝不上哪怕是一口,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世道不平的形象,换发听者愤愤不平的情绪共鸣。

另外,民间歌谣除了表达出古代社会的阶级压迫意外,也表达出青年男女恋情的美好,对古代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不满与反抗,以及表达出对负心汉的不满之情。这类的民间歌谣创作者通常为妇女,或者是创作者以妇女的角度进行创作。在这类的民间歌谣里,表达出古代妇女所遭受的婚姻包办制度的压迫,也表达出妇女们对婚姻自由的向往,渴望追求平等幸福的婚姻爱情,体现出民间歌谣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情感内容,能够较好地换发民间歌谣听众的情感共鸣。

四、结语

民间歌谣作为一种民间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样也具备多样化的艺术美。在民间歌谣发展中,从音韵美、绘画美及意境美、形象美等多个方面,深入地分析民间歌谣所具备的艺术美,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民间歌谣所传递的美。■

[1] 渠胜恩.浅析民间歌谣的艺术美[J].大众文艺,2010,11:97-98.

[2] 郭少勤.吕家河村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2010,21:176.

[3] 耿艳艳,张文诺.古老黄土高原上的心灵之歌——论陇东民间歌谣的美学意义[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04:12-17.

薛东慧(1981-),女,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讲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音韵艺术美歌谣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春天的歌谣》
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从声调演变史看方言中调值变化现象
教师的语言如何主宰课堂
《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与音韵训诂研究
《汉语十四行试验诗集》的音韵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