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野下的“九佬十八匠”活态调查—《九佬十八匠》评述
2017-01-28王作栋
王作栋
非遗视野下的“九佬十八匠”活态调查—《九佬十八匠》评述
王作栋
可以上溯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正在快速消亡中。秉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工匠一批批谢世,一部分行当的传统手工技艺已随着经济、科技高速发展而相继湮没。技艺已经失传的、濒临失传的、和技艺流程发生改变的,均难以胜数。在民间,当下手工工匠的具体状态则鲜为人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文化工作者与企业家联手,对县域范围内的“九佬十八匠”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成果为结集付梓的《九佬十八匠》①张颖辉:《长阳传统手工技艺:九佬十八匠》,武汉:崇文书局,2016年。。此书资料翔实全面,在湖北省为首部,全国范围内亦鲜见。就针对当代民间工匠的专项调查而言,本书具有独到的开掘意义。
长阳“九佬十八匠”调查
“九佬十八匠”是民间对不同行当工匠的概括数、统称。其指向明确,有别于“三百六十行”。周成树《三百六十行大全》②周成树:《三百六十行大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对古今各类谋生行当记述全面,从宦官、媒婆、狱警到收破烂的、卖彩票的一并梳理,不囿于手工业技艺范畴。民间工匠的行当,按工种细分,历来不止“九”与“十八”之和的27种。仅就狭义的“九佬十八匠”而言,其排序先后在民间亦多说并存,如“十八匠”在首句“金银铜铁锡”之后,即呈现“石木雕瓦漆”“木瓦石雕漆”“石木雕画皮”等不同说法,此在一县之内、一省之内常见。全国至今尚无统一的分类、排序标准。
长阳根据本县实情,组织专班从田野调查入手,自2013年7至11月,对全县8镇3乡“九佬十八匠”人力资源分布情况与生存环境、传统技艺的工艺流程及其相关涉的行业祖师祭拜与禁忌、匠人师承仪礼、行规、积淀历代匠作师傅经验的行业俗谚等,用文字、录音、摄影、摄像多种方式进行了全面留存。其间,同步着手了代表性产品与制作工具的采集,摄录的视频时长1232分钟,拍摄图片2000余幅。调查专班登记各类手工艺人3557人(按,2013年末,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户籍总数149798户,人口402217人③中共宜昌市委党史(地方志)编:《宜昌年鉴•简明市情手册》(2014),内部资料本,第170页。。手工艺人占总人口之比约8.7‰),其中重点采访98人。从古迄今,在一个县域内,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广义的“九佬十八匠” 查清家底,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首开先河。
秉承先辈技艺的长阳“九佬十八匠”
明朝末年面世、系统记述了工匠技艺的宋应星《天工开物》(崇祯十年〈1637年〉刊刻)中,对烧制砖瓦、造纸(竹纸、皮纸)、制砻、榨油、酿酒等多种手工技艺有详细记载,其内容并兼及选址、工具使用方法、工具适用人员。如烧制砖瓦,窑址“必于斜阜山岗之上”(第七《陶埏》);造纸操作纸帘,“轻荡则薄,重荡则厚”(十三《杀青》);制作稻谷去壳的砻,“木砻必用健夫,土砻即孱妇弱子可胜其任”(第四《粹精》)①引自《校正天工开物》,台北:世界书局,1971年重印版,杨家骆主编:《中国学术名著丛书》第五辑《科学名著》第二集第一册。。
将《九佬十八匠》记述的当代长阳“九佬十八匠”技艺与《天工开物》比较,即可见长阳“九佬十八匠”的诸多制作程序、材料选用、大部分工具配置、部分产品使用要领,与《天工开物》所载一脉相承。《九佬十八匠》载入的当下已经普遍使用的电锯、电钻等工具,则是明代没有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长阳“九佬十八匠”调查专班在调查期间、在《九佬十八匠》书稿完成之前,并未研读《天工开物》,而调查专班关注的与工匠技艺相关的信息资料之全,可谓与老前辈宋应星不谋而合;对工匠精细到对人的观照,则显然超过了见事不见人、见物不见人的《天工开物》。
在当代,对“九佬十八匠”进行论述的著作,在综论中涉及的甚多,包括民俗学教材和一部分系列研究丛书。后者如汤一介先生主编的《中华文化通志》第九典、高丙中撰《民俗风情志》②高丙中:《民俗风情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九佬十八匠》这部田野作业调查报告文本,是当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环境下对一个县域“九佬十八匠”的全方位的细化记载,堪称“九佬十八匠”专项调查的范本。
长阳“九佬十八匠”是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实证
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工匠传统技艺统属于民族民俗文化范畴。长阳历史悠久,“长阳人化石”显示长阳地域在19.5万年前即有古人类活动。考古人员在长阳发掘出土的不同时期的石器、陶器、铜器,证明了一代代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代,今长阳地域隶属黔中郡。西汉初立,改黔中郡为武陵郡,设佷山县,为长阳地域始设县治,迄今约两千二百年。遗憾的是从汉代以降直至宋元王朝,罕见对长阳工匠技艺进行记载的典籍,这使得探究长阳“九佬十八匠”沿革流变史的难度增大。
由荣获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表彰的民族文化先进工作者、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县文化体育局局长胡世春负责的长阳“九佬十八匠”调查专班,在该县“土家风情园”董事长、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覃德铭鼎力支持下,坚持科学立场,对湮没的事象不作主观臆断,在辨析县域“九佬十八匠”沿革时,依据匠人传承谱系确认可上溯至清代。这个认定是客观的。清代,亦是长阳人口剧增时期,成因是清廷继明朝之后持续实施的大移民。大移民推动长阳人口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
长阳在明代中期的人口,据弘治九年(1496年)刻本《夷陵州志》记载,为575户、3024人③明弘治九年刻本《夷陵州志》,宜昌市地方志办公室、宜昌市夷陵区委史志办公室2008年7月整理校勘,内部资料本,第28、29页。。到明末清初,在绵延不绝的战火(张献忠、李自成起义军向西转战,李来亨等率领的“夔东十三家”长期坚持抗清,清军大规模围剿,加上其间吴三桂北进之乱)对鄂西川东社会经济造成巨大伤害期间,长阳反复遭到蹂躏。百姓伤亡的、背井离乡逃难的,超过总人户的4/5。
长阳《杨氏族谱》有对该时段县情的记载:“大清定鼎,顺治十有八年(1661年),有官无民,印贮荆州府库,县属均为老菁。康熙元年(1662年),始得樊大爷领印来任。行至枝江县(今宜都市枝城镇),住在金盆山庙内,通详各县,行文各府,不许隐匿长民(指长阳县之民)。坐招抚民四载,领民回县。”①长阳《杨氏族谱》,转引自《武落钟离山考》。康熙初年的长阳首部县志记载:“西山寇起,势成燎原,前后蹂躏几数十载,风鹤震恐,鸟奔兽散,城邑空虚,处处榛芜。癸卯年(康熙二年,1663年),赖王师荡平,招徕复业,而还归者寥寥。茅檐野处,仅止百家,不可复振。以视昔之星罗棋列,盖不能无寄概云。”②(清)田恩远《修〈长阳县志〉序》,载康熙版《长阳县志》。
战乱结束后,康熙借鉴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旨“移民垦荒 ”举措,施行大规模移民,雍正、乾隆因循。从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移民潮历时百余年。长阳民间迄今记忆为 “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挽草为记”。 在这一百余年间,先后落籍长阳的移民人户超过尚存留的原住民人户10倍以上。一批批来自江浙、安徽等地的移民(含雍正对鄂豫川黔区域的土司体制施行改土归流之后迁入的移民),不仅促进了荒山荒地的开发,促进了包谷、洋芋、红苕等从异邦传入中国的高产作物的大面积推广,促进了长阳人口超常规增长(到20世纪抗战初期,长阳人口已达25.5万人③引自王新祝、马尚云主编:《巴土文化丛书》(第二辑)之《长阳近代兵事史话》,刘光容《序(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徽派民居建筑、宁波床等生产生活用具用品的打造,带动了工匠技艺水准的提升。长阳“九佬十八匠”调查专班的研究馆员戴增群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颖辉,结合清代《长阳县志》、县域内的家族谱牒、门楣匾额、碑铭进行探讨,充分肯定了在清廷对鄂西容美等土司体制施行改土归流之后,长阳传统民间工艺形态所发生的渐趋丰富繁杂的变化。戴增群在本书《概述》中指出,“自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政府在土司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汉族地区的百艺工匠大量进入长阳地区,定居于各大小集镇、山寨,促进了民间工艺的发展”“如榔坪镇不足两华里的街上,就有铜匠、铁匠……斋铺、药铺等四十多家”“俗称长阳‘小汉口’的资丘集镇,来自十三个省市的外来从业人员几乎全都是手工业者。当地手工业者学习外来手工技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④戴增群,张颖辉主编:《长阳传统手工技艺:九佬十八匠》,武汉:崇文书局,2016年。
当代长阳的手工艺品分为生产生活实用品类,节庆娱乐品类,宗教、祭祀品类,装饰品类等几个大的类别,其品种繁多。诸多制作技艺,与在汉族聚居的广大区域中流布的大同小异。长阳工匠技艺,认定为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当无异议。
方志学家、1991年版《长阳县志》主编陈金祥先生,在《长阳文艺搜存集(初编)•序言》中阐明了这样一个很有见地的观点:“今天所见的‘土家族文化’……既有土著一代代坚韧开掘的遗传的种子,也有外族特别是汉族先进分子无数人不断充实滋润培养的伟力。”⑤王新祝、马尚云主编:《巴土文化丛书》(第二辑)之陈金祥校注《长阳文艺搜存集(初编)•序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将此用于对长阳工匠技艺的评价,我认为也是准确的。
K890
A
1008-7214(2017)05-0121-03
王作栋,三峡大学兼职教授。
[责任编辑:王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