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而不同:南岳佛教的文化品格

2017-01-28王科瑛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421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南岳衡山佛教文化

王科瑛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421000)

和而不同:南岳佛教的文化品格

王科瑛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421000)

南岳佛教文化呈现出“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格,主要表现在释、儒、道和谐共存相互交融,使南岳成为中国儒释道合融的文化名山的典范;南岳禅宗和茶文化完美融合,成就了“茶禅一味”重要源头的南岳茶禅文化;与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在牵连,成就了南岳与众不同而福泽绵长的寿文化。

南岳佛教;和而不同;文化品格

2012年度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湘学研究专项课题。

南岳衡山,五岳之一。据南朝徐灵期《衡山记》记载,衡山有72峰,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其中以祝融、紫盖、云密、天柱等为主峰。在南岳,儒家、佛家、道家和谐共存,拥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尤其以佛教文化更为闪耀辉煌。佛教在南岳的发展最早能够追溯到晋代,当时包括禅宗、天台宗在内的诸多佛教宗派纷纷入驻南岳并在此宣传佛法。之后,七祖怀让等围绕着南岳这一方宝地开宗立教,创立了法眼、云门、曹洞、临济、伪仰这被誉为“一花五叶”的五大宗派。其后发展到宋朝,临济宗进一步发扬光大,分离出杨岐、黄龙二派,形成了所谓的“五家七宗”。因而南岳衡山被宗门称誉为禅宗文化的“祖庭”。赵朴初曾经为南岳禅宗进行过点评,他认为,“佛教-禅宗-南禅-南岳”是中国佛教文化中不可绕过的重要联系,而南岳作为南禅的发源地更是诞生了诸多佛教著名的宗师。

禅宗是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形成的带有本土性质的宗教,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风骨,其最终在南岳完成其中国化的进程,既是南岳佛教文化“和而不同”文化品格的萌芽和发展过程,也是此种文化品质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并最终成就为强大文化软实力的过程。南岳佛教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和而不同”,背后蕴藏的文化特征笔者归纳如下:

一、佛教、道教和儒家在南岳彼此和平共处,和谐交融,使南岳成为中国儒释道合融的文化名山的典范

千百年来,南岳衡山由于五岳名山效应,吸纳了天下众多名流来此汇聚,各种文化在此交汇、碰撞,儒释道三大传统文化更是在这里相互吸纳、奇异地融合,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源流多元性,也成就了其雍容大度的文化积淀和宗教神圣之美誉。

南岳佛教文化的宽容大度,使其与道教从对立排斥走向同尊共荣。南岳以“佛道共存”名扬四海,但这种共存并不是历来就有的,佛教到南岳之前,南岳几乎是道家一统天下。公元568年,天台宗三祖、南岳佛教开山祖师慧思率领弟子40余人于南岳驻锡,却受到道教的排挤。道士欧阳正则伪造证据向陈宣帝奏报慧思企图谋反,后经证实为诬陷,原告罪当处斩。慧思却不计前嫌,向宣帝求情,欧阳正则等一批道士得以回到南岳,继续修道。这一做法为南岳“佛道共存”种下了慧因,此后佛道两家在南岳相安无事一千多年,共同创造了深厚的佛道文化。

南岳佛教文化的兼容并蓄,使其与湖湘学派共同秉承了爱国文化传统。唐以来,儒家名人读书、论道常聚南岳参禅礼佛,僧儒相互影响。南禅“心即是佛”的主张,使其世俗之学、世俗之行能采取灵活的态度。在对儒家文化的不断取其精华的过程中,南岳将湖湘文化的思想精髓加以吸收,由此发展成其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传统。明末清初,僧凝然、性翰与南国儒林第一人王夫之等人聚合一批僧俗众人,于莲花峰下的方广寺同举义旗,起兵抗清;抗日战争时期,南岳一众僧徒曾经在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积极响应并参与周总理等人组织的各项活动,而且还专门组织了“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周恩来还曾题写“上马杀贼,下马学佛”赠暮笳大师。这种离开世俗又不脱离世俗的行为,正是有相而又无相的南禅文化特色的体现。

南岳佛教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格,还表现在南岳禅宗博采众长、为己所用。七祖是南岳禅宗的开庭祖师爷,他兼收并蓄六祖慧能的法源,进一步创造了南岳禅宗。南岳几位禅宗宗师信仰六祖慧能的佛学理论,并不以高深的佛性学说来教导弟子,其中怀让吸收道教的思想将“无相”说引入禅宗;马祖道一讲究“平常心是道”;石头希迁则坚持明心见性,在此基础上广泛吸收利用来自各个不同文化系统的思想理论,尤其是对道教文化的融会吸收,用道弘佛,直接借用被誉为“千古丹经王”的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之名命名自己的思想著作《参同契》,其修行实践显示出一种“学者禅”、“文化禅”的面貌,融合汇通诸家思想文化。

二、南岳禅宗与南岳茶文化的结合,成就了“茶禅一味”重要源头的南岳茶禅文化,进而宏扬天下

追溯茶禅一味的起源,就不能不提到南岳衡山,作为中国名山大川中很早就将诗歌、禅宗和茶文化结合起来的一座名山,在茶禅一味的传播与融合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南禅讲究以平常心入道,认为佛无定相,参禅也并不是非坐即卧,对于形式的讲究降低很多,这些佛学思想的建立和发扬,极大地促进了参禅、悟道和饮茶间的内在联系,由此茶不再是坐禅悟道时的一个辅助器具,而成为参禅悟道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佛教此后进一步演化出饭后三碗茶的参禅与饮食习俗,茶参禅的意境与修道习惯慢慢形成,至此禅和茶逐渐突破了物质形式上的结合,而实现了精神层面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独具特色的中华禅茶文化,这种文化后来被日本继承与发展开来,成为今天茶道的雏形。

禅茶文化在南岳禅宗得到发展并发扬光大,与南岳的秀美自然风光相互交融,慢慢成就了其灵动自然、气韵和谐的审美情趣与意境。禅僧们不仅自己喜爱品茗,以茶来参禅,并且经常用茶招待前来佛教参禅的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推动了茶、文、僧紧密相连的独特文化现象。广大文人墨客纷纷题诗赋词,留下了很多关于茶的名篇佳作。诗僧齐己创造的咏茶诗讲究禅境、茶境、诗境三者间的完美融合;茶禅高僧慧洪禅师的品茶诗将茶道精神和禅学思想进行了渗透和融合;“八指头陀”释敬安的品茶诗中鲜明地体现出生活禅的高深思想。这些与禅、茶密切相关的诗词歌赋体现了文人、佛教对禅茶和人生的高度理解,也成为南岳茶禅文化丰富内涵和底蕴的有机组成之一。南岳禅茶文化以名山、名寺引出名僧、名泉,进而形成名茶文化,这些特色浓郁的禅茶文化是南岳当地独一无二地域文化的鲜明体现,其中蕴含的内涵言有尽而意无穷。

茶禅一味在中华文化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被演绎被深化,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形式和内涵,比如在南岳衡山之外,常德石门夹山寺也有其所讲究的茶禅一味,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恰恰是南岳“和而不同”文化品格的鲜明体现:1、由南岳禅宗衍生而来的临济宗传承了“顿悟”法门,以茶悟道,于是形成了禅宗“吃茶去”的饮食习俗;2、茶禅一味在南岳衡山的表现是生活化的以茶参禅,其本质是无字禅,在石门夹山寺则是以书文等经典著作体现的文字禅,是对南岳茶禅的继承与发扬,对生活禅进一步升华,因此形成了禅宗历史上的《碧岩录》这“宗门第一书”;3、茶禅一味在南岳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炎黄时代的传说,将其和最早大三皇五帝的炎帝神农氏联系起来,追认炎帝为中国茶之始祖。在南岳山周围的各县市,至今还保存了许多炎帝的遗迹和传说,这无形中为南岳的茶禅文化增加了些许传说的浪漫和神秘,加深了其独特的文化品格;4、南岳的茶禅文化注重农禅文化。所谓农禅指的是对茶叶的栽培和种植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禀赋。南岳禅宗的创立者们,很早就讲究农禅结合的思想和习禅生活:马祖道一倡导并带领弟子们通过栽茶制茶的日常劳作来悟道参禅,百丈确立了“普请”的禅门清规,在寺院中引入茶园并将其看作是修行的一部分。南岳修道的僧侣们,每日里在修道打坐之余,不间断地进行栽茶和制茶的日常劳作,形成了茶禅不相分离的日常生活场景,加深了茶禅之间的密切结合,这种更见意境高远的习禅生活逐渐被别的禅宗纷纷效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茶禅一味的茶禅文化走向成熟。这是其他地域的茶禅文化难以比拟的。

三、南岳禅宗和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紧密融合,在禅宗文化中体现出中华寿文化的渊源与精粹

自古南岳是代表长寿的名山,而南岳衡山的名号,也是与寿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包括司马迁《史记•天官书》等多部史书都有所记载,南岳衡山对应着二十八星宿中的轸宿,而轸中蕴含长沙之星,是代表长寿与子孙昌隆的吉祥之星。南岳与寿文化之间的联系远不止于此,还和主寿的火神祝融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吕氏春秋》曾记载,火神祝融是炎帝的后裔,他化身为南岳衡山的祝融峰,以“七”为象数,代表生命的符号,因此南岳又成为天下名山中主寿的名山。另外也有关于南岳衡山“寿岳”之名的星象学渊源说。

南岳禅宗尊崇“七”为象数,“七”在佛教文化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既有“七佛如来”之说,又认为天地万物的构成本原是七种元素,更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南岳禅宗如此重视“七”,所以其开宗立派之人被后人尊称为“七祖”。

南岳衡山不仅是南禅扬名立万之灵山,也是孕育了绵延福泽的福寿之山。南岳禅宗讲究饮茶,以此修身、健体、养性,饮茶和悟道本身都是裨益身体之福事,本身就有助于添福增寿。茶文化中也讲究茶寿,古人认为将茶字所有笔画加起来就能得到象征长寿的108划。另外,衡山的名字源自轸宿及其代表福寿的长沙星,由此天下大川中以五岳最为显贵,而五岳中以南岳衡山象征多福多寿。南岳衡山的“寿岳”之尊称从唐代便流传开来,及至宋徽宗时代得到了皇帝亲笔御赐提名,从此“寿岳”之名得到了皇家的护佑,更显尊贵。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一座名山大川,能够同时巧妙地融合了茶禅寿文化,并随着时光而愈显底蕴之厚重。

南岳佛教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以其经世务实和包容众家之长的禅风,为中华佛教文化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极大地丰富了湖湘地域文化。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南岳佛教文化正是具有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宽容与文化共享的情怀。南岳文化也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分支,不管是茶禅一味的茶禅文化,还是经世致用的理学文化、福寿绵长的寿文化,都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以往学者们更多的是从书院和理学的角度入手来探索湖湘文化,对于南岳禅宗文化有所忽视,本文的研究尽管浅显,也试图对先前的研究进行一定的查漏补缺。

[1]〔南唐〕释静,释筠.祖堂集[M].湖南:岳麓书社,1996.

[2] 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4]蔡镇楚.茶祖神农[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5]曾祥虎.南岳志[Z].湖南:湖南出版社,1995.

[6]南岳区志[Z].湖南:岳麓书社,2000.

[7]康德年,谭岳生,康华楚.王夫之与南岳[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8]蔡镇楚.茶禅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1).

[9]邓秋林,张齐政.寿山说寿[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王科瑛(1981.8- ),女,籍贯湖南,硕士学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猜你喜欢

南岳衡山佛教文化
观日台弄笛
管仲的“货币战争”
慈云禅寺国师塔与大运河佛教文化
《夕阳西下》
衡山
贵定县城镇建设与阳宝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初探
Comment on Ambivalence About Communica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French Immersion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佛教与中华文化发展渊源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