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征”的弱化
——20世纪初期女装设计的男性化倾向
2017-01-28王星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00000
王星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00)
“第二性征”的弱化
——20世纪初期女装设计的男性化倾向
王星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00000)
二十世纪初,伴随女性解放意识的觉醒,女性衣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对“S”形曲线的极致追求,转而回归自然形态并进一步弱化女性第二性征。这一历程同时也确证了女性实现自我独立的强烈需求。
女性时装;妇女解放;第二性征
衣着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着装也随之发生改变。服装的变化,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了解自身的一个窗口。男、女时装式样上的差异显示了人们所希望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表明两性之间社会关系的微妙变化。因此,服装不单是简单的质料及工艺集成,还是一种符号象征,其蕴含的社会意义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物质性。
一、“S”形曲线的极致追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自然装饰风格。在追求自然形式上,强调流动的装饰性曲线造型,S状、涡状、藤蔓一样的非对称性的自由流畅的连续曲线。受此影响,这一时期的女装外形从侧面看也呈优美的S形。当时女性时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贴身,穿紧身胸衣。这种自十九世纪沿用下来的紧身胸衣采用松紧带等材料制成,把自然的人体改变成当时社会崇尚的模样——腰特别细,胸部位置低而乳峰高耸,同时逼迫小腹尽量收缩而使臀部后翘,以凸显女性的“第二性征”。紧身胸衣紧紧地束缚住女性身体,把人体夸张到摧残健康的地步,对妇女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也造成一定的妨碍。然而,这种由紧身胸衣所塑造的胸、腰、臀三位一体的S形纤体无疑满足了当时男性的“独特”审美欲。
当时,女装的外形设计也倾爱于对“S”形的夸张性表现。穿在紧身胸衣之外的服装大致分为日装与晚礼服两类。其中,日装的突出特点是帽子特别大;一般都是高领,衣服则紧贴在紧身胸衣外面,因腹部被紧紧束住,故腰部以下的前摆直而平地向下垂,而臀部则向后翘起,后摆很长。这种帽子大而前伸、领子高而长、挺起的前胸、紧缩的腹部、后翘的臀部以及长及地面的衣裙后裾,就构成了当时占重要地位的“S”形服装的主要特点。此时的妇女晚礼服亦须衬用紧身胸衣,与日装不同的则是手臂、脖子及胸部可以暴露。这类“S”形时装,不仅本身繁琐累赘得很,还需配用大量饰品。
二、自然体态的回归
自19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一些先进的妇女已不甘囿于家中作为男子的点缀或玩物,而逐步走向社会,要求取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那时已有不少年轻女性跨进大学校门,争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社会各行业也开始出现愈来愈多的女性身影;自行车、网球、高尔夫球等各种户外体育运动在上层社会的女性中逐渐流行。由此可见,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社会较为广泛的妇权运动业已形成。妇女解放意识的提升对当时的女装设计提出了挑战。那种长裙拖地,拖泥带水的“S”形服装成了先进妇女要求走向社会的一种障碍。因此,自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服装方面已经出现了反对过分装饰、要求简洁实用的呼声。在二十世纪的头十年中,更开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如运动服的裙子应比较短,便于跑动、骑马或骑自行车,等等。有少数妇女甚至大胆地穿出了男性服装。这样的装束势必引起社会保守人士的强烈不满,然而,女性服装的变革毕竟已是势不可挡了。
顺应这一变革潮流,法国服装设计师保尔•布瓦列特开始对紧身胸衣和“S”形服装发起了挑战。他认为,女性身体的自然形态是最美的,紧身胸衣歪曲和破坏了这种美,人为地改变胸部、腰部及臀部的位置,对身体健康也是有害的,必须彻底改革。“要还人体的本来面目”,“把妇女从紧身胸衣这个暴君手中解放出来”。布瓦列特根据对古代埃及、希腊、罗马以及中东、远东、俄国的服装进行的广泛研究,设计了第一件突破性的女装。这件女服完全取消了紧身胸衣,再现了人体的自然姿态。衣料选用轻柔的丝绸,露出颈部、胸部,在胸前松散地挽了一个结,完全解除了服装对人体的束缚。布瓦列特发起的废除紧身胸衣的革新运动使得女性时装变得轻松简练,女性体态也逐步回归自然。
由于大批年轻女性纷纷踏出闺房步入社会,与男子一起工作、参加体育活动,因而女装也逐步变得愈加简洁。女性时装领口部已远较以前低,露出脖子。此时的裙子变得较为紧凑适体,从而使女性的曲线美得以表现。由于逐步解除了紧身胸衣的束缚,女性的外衣、上装及裙子都不再过分突出胸部和腰部了。整个上身从胸到腰都较为宽松,使人体的天然形态得到较有个性的自然表露,一改以往被紧身胸衣夸张扭曲成千篇一律的样子。
三、“第二性征”的模糊化
一战后,以美国为首又一次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女权运动,“男女同权”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被进一步强化和发展。战争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越来越多的女性补充到社会各个部门,从而其政治、经济地位提高了。已经走出闺房的新女性们冲破传统道德规范的禁锢,大胆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过去那丰胸、束腰、夸臀的强调女性曲线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已无法适用时代潮流。一旦从长期的伦理观念束缚中挣脱出来,人们便极易步入另一个极端,即“否定女性特征,向男性看齐”。作为女性“第二性征”的乳房便被有意压平,臀部被收紧,腰部放松,甚至发型也被修剪为类似男性的短发。此时,胸部扁平、瘦骨嶙嶙的英美女性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理想美人。为塑造这种“管子状”的崭新外形,一种被称作“boyish”的直线形紧身内衣便出现了。这种内衣采用富有弹性的橡胶布制成,外形颇似未成年的少年体形。
20世纪20年代,法国时装界的领军人物苛苛•夏耐尔首次将当时男士用做内衣的毛针织物用在女装上,适时推出了针织面料的男士女套装、长及小腿肚的裤装、平绒夹克,以及长及踝的夜礼服等。她在着装方式上为现代女性作出了典范:晒黑的皮肤,留男人一样的短发,把男友的毛衫和上衣披在身上招摇过市,出入社交场合。夏耐尔一生致力于为现代职业妇女“杰尔逊奴”(garconne,假小子)们设计制作“尽可能简练、朴素的服装”,被称为“运动型之母”。为了适应服装越来越短,越来越简洁紧凑的趋向,女子发型也变得越发简单。齐根短发在当时的女子间较为流行,与之相搭配的一种帽山很深的吊钟形女帽“克罗歇”也随之出现。
四、结语
性别划分是服装的基本特征之一。衣着给予人们个人的身份,使我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性别,然后是自己的身体。男女服饰在色泽、造型等外在形式上的不同确证了男女两性第二性征的差异性。在以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机制下,女性更多地扮演“附属者”的角色。纵观服装发展史,女装的变换也始终未摆脱这种附属地位,它们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异性的审美观”。然而,随着女性解放意识的不断觉醒,更多的女性逐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向男权提出挑战,由此也引发了女装的不断变革。二十世纪初期女性时装的演变正是女性逐步摆脱男性目光追寻审美独立的过程。
[1][美]霍兰德.《性别与服饰》[M].魏如明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6.
[2]李当岐编著.《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3][英]琼•娜.《服饰时尚800年:1200-2000》[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