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与提升路径分析

2017-01-28兰州文理学院艺术中专部73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小提琴素质教育

王 怡 (兰州文理学院艺术中专部 730000)

普通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与提升路径分析

王 怡 (兰州文理学院艺术中专部 730000)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的形态也更加多元而丰富,音乐教育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在普通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性也逐渐提升。据教学实际情况而言,小提琴是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中较为热门的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间接关系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鉴此,本文透过分析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进而论述提升其教学效率的有关策略。

高校;小提琴;现状;策略

自素质教育改革实施至今,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也随之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如今,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已然成为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器乐的教学要求也将逐渐拔高而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整体趋势。小提琴作为十七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乐器之一,现如今仍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追捧。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我国青少年接受外国文化的机遇逐渐增加。小提琴以其独特的外观以及婉转悠扬的音色等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小提琴的学习及实践中。鉴此诸多普通高校也随之开设了小提琴专业,以满足广大学子的学习诉求。然而教学实际中,由于我国对该项器乐的教育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实际中也就需要一边稳定发展一边解决问题,从而保证提小琴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鉴此,本文就当今普通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以期对普通高校小提琴教学改革有所助益。

一、普通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探析

(一)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学习小提琴的生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即是主修小提琴并通过有关专业考试的、具有一定演奏技能与知识的学生,该类学生的基础自然也相对较高。第二类,学生是以其他器乐为主修,而将小提琴作为辅修亦或爱好的学生,该类学生因为接受了其他器乐的学习,因此也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第三类,是完全没有接触过音乐及小提琴的学生,该类学生通常是由于学校的课程设置而选择的小提琴作为选修课程,其所具备的音乐基础可谓是零。由此可见,小提琴课程教学中需要面对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如果在教学实际中因缺乏必要研究,而采取僭越学生认知范围的教学措施,其教学实效自然也就难以得到保障。

(二)教学模式相对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器乐教育都处于“统一化”教育的窠臼之中。为了规范音乐教学的模式及内容,诸多学校都制定各种各样的硬性要求去指导教学活动的展开。例如教学实际中,教师需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某首乐曲的演奏,以及学生需要掌握何种程度的演奏技巧等等,这些都通常为小提琴教学的硬性要求。因此大部分音乐教师都只得参照教纲要求,按部就班的进行弓法、指法等技法的教学。除此之外,为按照教纲培养学生较强的“技能”,教师也往往只有组织学生通过反复的技法训练,从而试图达到教学预期。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但实际上却很难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及音乐创造力。不仅如此,在“统一化”教学要求的影响下,诸多院校在考核制度上也呈现出单一化、程式化的现象,如此就导致了学生为博取高分而盲目的进行反复的训练及单纯的模仿,久而久之便使学生形成了局限、狭隘的音乐观,并逐渐丧失对音乐的领悟力及创造力。

二、提升普通高校小提琴教学实效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小提琴教学往往过于重视技法教学,以及采取统一化的教学策略,如此教学情境下,学生的音乐潜能可能会受到限制,其音乐领悟力及创造力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过于繁复机械的训练也会使学生丧失对音乐的热情。鉴此,为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有效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首先我们即需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们需树立以下几点观念:

其一,因材施教的思想。教学实际中我们应该正视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诉求的学生,展开差异化、分层化的教学,以此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要求。

其二,全面发展的观念。小提琴教学目标不应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还应该保持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发挥出学生音乐潜能。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该树立起全面发展的科学观念,既有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及演奏技法,同时也加强审美教育、创新教育等,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采取灵活丰富的教学模式

传统小提琴教学模式往往都是采取“统一化”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技法教学上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但却难以突出差异化的教学要求。为了有效提升小提琴教学效率,当务之急就是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实际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诉求及个性特点设计教学形式,从而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模式:其一,集群式教学。此模式主要是针对刚入学且小提琴基础欠佳的学生,即让学生以群体为单位进行演奏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自信力。其二,是小组合作学习。该学习模式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有效矫正自身问题,并取得全面提升。其三,单独培育。即根据学生更高的学习诉求而进行的个性化教育,以此帮助学生激发个体潜能,实现个人音乐素养的跃进。

(三)教学课程设置的合理调整

教学课程的合理设置一方面关系着教学课时,一方面也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方向。因此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特点,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安排。应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及学习能力,从而设置合理的教学时间,以此保证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获得需要的知识及能力。譬如对于部分进行选修,但是具有较高学习诉求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课余时间安排一些辅导教育及排练一些节目,以此全面契合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小提琴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勇敢的打破陈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技能学习、音乐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主动参与进来。

[1]施晨辉.小提琴教学有效性的几项原则[J].文教资料,2010(20). [2]张蒙.浅谈高师小提琴专业教学改革[J].艺术教育,2011(2).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小提琴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Hey Diddle, Diddle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Pear Conc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