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西县傈僳族民间歌舞乐的艺术特色及其传承发展

2017-01-28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德宏678400

大众文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歌舞舞蹈民族

陈 驿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德宏 678400)

维西县傈僳族民间歌舞乐的艺术特色及其传承发展

陈 驿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德宏 678400)

维西县在歌舞乐民间艺术上具有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僳僳族的艺术特点丰富多彩,维西县是对僳僳族民族文化历史文明的诞生源泉,在民族舞乐上具有较强的文化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分析僳僳族民族歌舞乐理文化艺术的实际特点,对僳僳族实际的民族文化乐理思想品牌进行分析和建设,不断提升僳僳族民族文化中的艺术传承和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准确的分析僳僳族民族艺术文化思想的快速发展需求和问题,总结其中的不足和传承发展成果,提升僳僳族民族文化艺术发展水平。

维西县;僳僳族;舞蹈艺术

僳僳族人口约100万之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和云南境地,民族分配以多民族基础为发展前提,推进本民族的整体发展,维西县的僳僳族在民间歌舞艺术上具有极强的艺术特点,通过分析本国民族文化艺术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僳僳族民族艺术发展特征和需求,不断完善维西县僳僳族民族艺术的传承过程,确保僳僳族民族舞蹈艺术的快速发展。

一、维西县呜呜祖艺术舞蹈的发源

1.舞蹈艺术的传承

僳僳族的舞蹈艺术主要是民间舞蹈,需要根据乐器进行伴奏的有几种形式,例如“瓦器器”、“欠俄”等,不适用乐器的有“阿尺目刮”和“夕标”,其中“阿尺目刮”是最为著名的舞蹈方式。

阿尺目刮主要在维西康普一带流传,僳僳族中语言“阿尺目刮”意思为“山羊的舞蹈和歌曲”,主要是模仿山羊的声音、动作和各种舞蹈效果。其歌声悠扬动听,舞蹈悠长美妙,其中蕴含着各种感情。舞蹈动作的脚步以跳步和磋步为主,上身左右摇摆,表现送收的效果,向前俯身,抬头,然后回望。舞蹈中有十几种的跳法,每一种跳法是一个独立的舞蹈段落。男子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女子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他们可以在各个场合舞蹈,例如广场、草坪、牧场等。舞蹈者一般分为两个队伍,每一队伍由一个领唱和领舞为主,音乐交错,舞蹈队伍动作场面大,队形丰富,别具一格,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僳僳族长期迁徙,舞蹈过程中舞者主要以手拉方式为主,脚步一个跟着一个,随着舞蹈的前行,有时弯下腰,小心翼翼的俯身,盘山跌跌撞撞地前行,时而昂首阔步,高亢前行,又如同崎岖的山路,艰难地前行。僳僳族的人民在文化历史中迁徙困难,僳僳族人民团结奋进,不畏艰险,努力拼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僳僳族人民为生活努力前行的状态。“阿尺目刮”舞蹈中的音乐、服饰、对象多以团结抗争为主,利用队伍变化,用舞蹈形态表达其舞蹈的意义。在各种类型的舞蹈上,僳僳族的舞蹈受到观众的一致欢迎,“阿尺目刮”已经成为维西族的黄金代名词。

2.“瓦器器”舞蹈

“瓦器器”舞蹈是僳僳族的一种传统舞蹈,通过踏脚的方式,从一踏到十二,两边一同踏,有二十四踏舞蹈段落,每一个舞蹈段落各自有不同的寓意,充分表现出僳僳族的神话历史意义。舞蹈表现了僳僳族的民族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僳僳族舞蹈历史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舞蹈中以僳僳族为发展起源,通过历史的探寻和发展,表现僳僳族儿女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效果。随着音乐和舞蹈的和谐发展,舞蹈节奏韵律错落有致,循序渐进,逐步表现出分明的变化。按照反复派生的基础动作,对动作的变化水平进行判断,在反复的动作过程中,由浅入深,逐层分析,充分感知僳僳族实际的喜好,表达民族的参与价值水平。“瓦器器”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保护名列中,具有较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用。

二、维西族僳僳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维西族民族舞蹈艺术有较强的艺术思想特点,一般在僳僳族节日或婚庆的时候,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往往会聚集在一起,通宵庆祝,载歌载舞。民族的舞蹈传承主要以民族手口相传为主,舞蹈主要表现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欢快氛围和场景。人们在自娱自乐过程中充分弘扬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既提高了商品经济贸易的发展水平,又提升了舞蹈价值,也使商品贸易、旅游文化观光得到了很好地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香格里拉”和“阿尺目刮”为主要品牌突破口的文化艺术逐步发展起来,充分弘扬了僳僳族文化艺术文化品牌水平,努力开展僳僳族的民族歌舞乐器文化活动,不断团结民族特色,提高了积极向上的时代发展意义和精神素质。冬至前后,僳僳族往往会有较多的民族风俗活动,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大家围坐在一起,通宵达旦地狂欢,在节日活动中实现僳僳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外,利用电视媒体、音频资源的传播和发展,僳僳族文化已经不拘泥于现有的周边本族文化,已经实现全球文化的共享和展现,这是一种文化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实现了对僳僳族文化思想的艺术传承。

僳僳族的民族舞蹈文化品质类别较多,要根据其地域发展水平,来分析舞蹈与乐曲的特点。我们充分地分析僳僳族舞蹈乐种类别,既能深入了解维西县的民族文化特点,也能推进民族歌舞的传承和快速发展水平。僳僳族民族文化中的“阿尺目刮”已经在2006年被列入到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维西县僳僳族民族歌舞》中收录了大量的舞蹈、乐曲内容,充分表现了僳僳族舞蹈艺术文化的特点,为僳僳族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僳僳族民族文化是历史研究的核心内容,根据实际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和建设价值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僳僳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使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得到快速发展和提升。在创新发展中,良好的动态保护和良好的环境标准,提升了民族舞蹈和乐曲的蓬勃生机力水平,促进了僳僳族民族文化的品牌传承,造福了有着深厚民族文化的维西县人民,构建了良好的文化产业链,加强了维西县的发展,提升了僳僳族舞蹈的传承。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维西县僳僳族民族歌舞乐的艺术文化特点在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支持下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僳僳族文化品牌的搭建是以造福维西民族人民为基础,完善僳僳族民族舞蹈、乐曲、文化等的有效传承,它提升了全民族快速发展水平,在整合政府资源的同时,合理推进对外宣传和发展,实现多方向的拓展性提升。维西县僳僳族的民间舞蹈乐曲文化艺术就是在这样一种全方位的支撑下得到有效地提升。

[1]黄秉生.民族生态的审美范式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2]黄秉生.壮族文化生态从依生美到竞生美的过渡——壮族文化生态美研究系列论文之五[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4).

[3]傅晓,晓黎.傈僳族三弦歌舞音乐(上)[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2(3).

陈驿(1982.8-),男,汉族,云南保山人,本科,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舞蹈表演。

猜你喜欢

歌舞舞蹈民族
从“歌舞演故事”到“故事演歌舞”——论“梅舞”的缘起与形成
浅谈藏北巴青“果谐”歌舞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舞蹈课
MINORITY REPORT
歌舞欢庆“三月三”
歌舞爷爷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