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好的年代 2005年NBA总决赛 圣安东尼奥马刺VS底特律活塞

2017-01-28

NBA特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吉诺马刺队华莱士

最好的年代 2005年NBA总决赛 圣安东尼奥马刺VS底特律活塞

在NBA的总决赛历史上,有过很多经典对决。但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次,绝对堪称经典。2005年,活塞队在前一年战胜湖人“F4”后挟着余威再次杀进总决赛,两个华莱士,比卢普斯和汉密尔顿以及一众蓝领球员在传奇名帅拉里·布朗的带领下志在卫冕。他们本来有极大的希望成功,可惜他们遇上了马刺和正值当打之年的“GDP”。虽然最终饮恨,可活塞队与马刺的对决却造就了总决赛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时刻。而对于一代球迷而言,那也是NBA最好的年代。

总决赛第一场84-69,马刺胜

在总决赛揭幕战的垫场秀上,好莱坞著名影星威尔·史密斯的热情献艺,成为全场最为瞩目的焦点。在开场介绍球员时,底特律的先发五虎中只有比卢普斯没有和主教练拉里·布朗击掌致意。而马刺队最后出场的居然是托尼·帕克,而非邓肯,一度令人看不懂。

不出所料的是,比赛开始后立刻就出现了普林斯对位吉诺比利、汉密尔顿与鲍文相互纠缠的壮观场面。活塞队开场连续四次投篮不中偏出,而马刺队众将也好不到哪儿去,个个如惊弓之鸟,邓肯两次失误,还有一次扣篮不进,活塞队以6-2领先,马刺队主教练波波维奇见势不好,马上叫了一个20秒暂停。

20秒显然不够长。比赛重新开始后吉诺比利连续两次失误,全队回防迟缓,鲍文防守汉密尔顿时居然出现消极怠工现象。活塞队13-4继续扩大比分优势,波波维奇无奈再次请求暂停。到了第一节还剩三分钟时,活塞19-11领先,这时底特律用麦克代斯和林奇·亨特换下拉希德·华莱士和比卢普斯。三分钟后,双方比分变成20-17。

第二节活塞队的进攻出现疲软,麦克代斯被罗伯特·霍里完全封杀,阿罗约换亨特,亨特再换阿罗约……拉里·布朗在废纸篓里翻来翻去,突然飘出一张旧将麦克·詹姆斯的旧照片,禁不住潸然泪下。马刺队投篮手感仍然不好,但找回了进攻中的自信,邓肯篮下单吃拉希德·华莱士没有占到优势,进攻篮板却造成极大的杀伤力。半场结束,活塞队以37-35领先一球。

半场休息使活塞队回复了一些体力,第三节开始一段时间显出王者之相。随后,莫名其妙的,“大狗”罗宾逊开始爆抢篮板并大帽乱飞,吉诺比利在结束前连续两次上篮得分,SBC中心接近爆棚边缘,55-51,马刺队领先进入第四节。

最后12分钟活塞队进入了吉诺比利的刑房。开场后不久本·华莱士吃到一次有争议的防守犯规加T,情绪落到最低点,而另一个华莱士的状态更糟——上次他拿球单打的是热火的哈斯勒姆。面对老化的活塞队内线,吉诺比利如入无人之境。4分41秒,活塞队以59-74落后,拉里·布朗用林奇·亨特替下普林斯,麦克代斯替下本·华莱士,并祭出区域联防。但吉诺比利仍然开心地连得7分。这时比赛只剩两分钟,马刺领先14分,坐在板凳上的米里西奇条件反射地露出战斗的表情。

自1955年以来,只有两支球队在一场总决赛的最后三节中得分不到50,今天的活塞是一支,另一支是1998年第三场的犹他爵士队。

“我现在没精力去担心我们的3分,我忧虑的是怎样才能阻止他们的进攻,因为他们完全主宰了比赛。”拉里·布朗说。当一个三分球6投0中,防守被认为是铜墙铁壁的球队的主教练赛后总结的第一句话是如此,那么说明,要么是马刺的进攻变态的好,要么就是活塞防守出奇的差。

总决赛第二场97-76,马刺胜

首场总决赛失败的当晚就翻来覆去观看比赛录像的比卢普斯告诉记者:“我们允许失败,但是拒绝蹂躏。我知道我们能够从逆境中挣扎出来。他们是冠军球队,但我们需要赢得第二场比赛。”

比赛的进程出乎意料,马刺队整场比赛从未落后,最高领先时居然达到23分。虽然底特律人曾有过两次反扑,但马刺队立刻都能给出有力的回答。也许正如帕克当时的女友伊娃接受采访时所说,这支马刺队更令人兴奋:帕克的1对4快攻,以及和吉诺比利之间赏心悦目的配合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还有多次完美无瑕的转移球。相比之下,活塞队却始终无法正确地执行战术部署,从比卢普斯、亨特到汉密尔顿,居然没有一个人能舒服地把球交给低位要球的普林斯。而且,活塞队全场居然没有投中1个三分球。

赛后评分:

活塞:D,输了21分,考虑是客场,就不给F了。拉里·布朗:C,对比卢普斯和汉密尔顿完全失控。对马刺队有力的包夹不能制定出迅速把球导入弱侧的战术。

比卢普斯:D,如果不是考虑到他在第四节表现出来的个人能力,他其实应该直接推出去斩首。比赛开始时还能坚持分球给内线球员,但随着战局的不利,作为球队的头脑首先发昏。

汉密尔顿:D,活塞队的第一次反扑随着他对裁判的大吼而戛然而止。在鲍文如影随形的追击和马刺队迅捷的补位面前,汉密尔顿第一次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的满场奔波并不能获得良好的视野。而作为球队一贯的进攻终结者,他盲目地选择了突入禁区。

普林斯:F,当球队把他列为比赛胜负的第一关键时,完全令人失望。不但低位单打失误频频,防守也拿吉诺比利毫无办法。

本·华莱士:B,篮板控制得不错,但进攻毫无牵制能力,内线补防明显滞后。而且,只有一个盖帽。

拉希德·华莱士:B,今天终于投了12次篮,防守邓肯也算称职。

麦克戴斯:B+,场上表现最好的一名队员。中投手感恢复,面对邓肯敢于进攻,惟一一个显示了对胜利饥渴的球员。

球迷:A,每次邓肯罚球我们都能从电视上听到几个坚持不懈地噪音试图干扰。

马刺:A,任何21分的战胜,都应该是A。

波波维奇:A,领先17分,在拉希德和亨特打出了惟一的一次挡拆配合后,满脸怒气地叫了暂停,从此让活塞队重新进入了五套单打的战术。

邓肯:A-,全队的定海神针,外线突破者的噩梦,美中不足的是让麦克代斯多次单打成功。

吉诺比利:A,完美的表现。知道活塞队会重点关照自己的突破,于是多次利用突分为队友创造机会。

帕克:A-,虽犯规过多,波波维奇在赛后还是特意表扬了帕克。防守用心、进攻高效,女朋友也漂亮。

鲍文:A,大胜的催化剂,面对赛前汉密尔顿说自己和全联盟所有队员的区别就是自己没有进攻只会防守的侮辱,全场勇敢进攻,出手13次,投中4个三分,当然最主要的功劳是让汉密尔顿比自己少得1分。穆罕默德:A-,没办法,霍里今天太耀眼了。

霍里:A,上半场最耀眼的球星,疯狂的抢断和勇往直前的上篮为马刺早早叩开了胜利的大门,能迅速阅读对方的进攻意图。

球迷:A,在ESPN长达10分钟的现场赛后评论中,镜头外的球迷居然整齐划一地喊了10分钟的马刺加油,声带耐力实在惊人。

总决赛第三场96-79,活塞胜

赛前,活塞队将士都众志成城,并着力分析败因。“我们负担不起0比2落后的代价,因为马刺队是一支客场表现同样出色的球队。显然,星期天的比赛将是一场鸡飞狗跳的厮杀,我们必须在防守上给他们更大的压力。”汉密尔顿继续从战术上挖掘问题:“拉希德整场比赛才获得六次投篮,我不认为我们可以因此得到胜利。他是联盟中最好的五个大前锋之一,我们必须更多的给他制造机会。”

从赛前史蒂威·万德的精彩献唱,到名嘴梅森的“Deeeeetroit baskeeeeetball”——汽车城底特律的Hip-Hop气味一直充斥着奥本山宫殿。德州的国际牛仔们把求助的目光投向看台,可今晚穿白吊带的不是伊娃而是爱梅内姆, 球迷头上高耸的不是牛仔帽而是“大本”风格的爆炸头。

“这两场我的表现怎么样?”本·华莱士回到底特律问起爱妻。他的夫人露出敷衍的表情:“呃,还可以啦,亲爱的。”当老婆大人用“还可以”来形容你的表现时,男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第一节五次盖帽,目露血丝的本·华莱士平了鲍勃·兰尼尔保持了20多年的俱乐部单节纪录。但皮球落地后几乎每次都被马刺队捡到,只有拉希德·华莱士患得患失地站在一旁,毫无创意地拷贝着网队的肯扬·马丁两年前的表情。吉诺比利膝盖轻伤下场,马刺队却依靠布伦特·巴里和鲍文的外线准星,以27-21领先结束第一节。

第二节,拉里·布朗总算意识到了犹他人的精明,彻底把阿罗约冻结在板凳上,几乎派遣全部主力上阵。中场前比卢普斯漂亮的换手上篮将比分追成41-42。吉诺比利不知是否是受了膝伤影响,丝毫没有前两场的激情,赛后他说:“没有理由,我不想找任何理由,今天我就是没有打好。”

第三节活塞队的主力阵容,除了拉希德·华莱士外,无一例外地继续高能量战法,个个奋勇拼抢,只可惜汉密尔顿每次杀入内线,几乎都听不到裁判的哨声。邓肯受到强悍的绕前防守,马刺队只能依靠帕克和吉诺比利的个人突破抢分。最后一分钟,波波维奇用吉诺比利和尤杜里换下鲍文、帕克二人。这次换人可说是整场比赛的转机。接下来几十秒钟里,马刺队三次失误,一次投篮被盖,一次干扰违例,活塞队连得7分,现场气氛达到沸点。“我想给托尼一点休息的时间”,波波维奇赛后说,“谁知道那时水闸正好开了。”

这时马刺队已有五名替补亮相,他们本场一共打了71分钟之多。而活塞只有两名替补——麦克代斯和林奇·亨特,他们总共出场40分钟。似乎在比拼体力的最后一节,应该是圣安东尼奥人更有优势?但事实是麦克代斯、比卢普斯和汉密尔顿三枪齐响,本·华莱士封杀内线,不到5分钟分差就到了两位数。邓肯完全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全队只有帕克一点烛光,也很快在风雨飘摇中没入黑暗。

96-79,活塞队有惊无险地扳回一局。

总决赛第四场102-71,活塞胜

山洪爆发往往是有征兆的,活塞也是。赛前出场时,每个活塞队员都斗志昂扬,拉希德·华莱士用双手用力敲打着自己的胸脯,最后出场的“大本钟”则和每个队员用跳在空中互撞身体的方式打招呼。主场球迷的欢呼如山呼海啸,气氛从一开始就热烈到令人窒息。跳球前,拉希德·华莱士不断挥舞着自己的手臂,调动全场球迷的热情,这也激励了全队。

在第一节,两个华莱士就分别上演了大力扣篮的场面,这是活塞全队斗志和信心的缩影。虽然“后场双枪”的命中率还是不高,汉密尔顿16中4,比卢普斯14中5,但两个小个子竟抢下14个篮板,送出11次助攻。两个华莱士则疯狂地控制篮下,不管邓肯还是其他胆敢突进篮下的对手,大多都受到了严厉打击。两人贡献了21个篮板和5次盖帽,并且得到25分。“小王子”普林斯也拿下13分。如果仅仅是“先发五虎”,马刺还不会如此吃力,而活塞队的两个替补也如狼似虎,亨特砍下17分和5次助攻,麦克代斯13分和7个篮板,活塞的进攻无人不能,防守无处不在,马刺队真的惨了。

反观马刺队这边。两个后场球员虽然很努力,但效果很差。吉诺比利来到底特律就像到了外星球,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领地。他只有9次出手,中了4个,篮板球也只有4个。法国人帕克也好不到哪儿去,13投6中,4个篮板、4次助攻,还有3次失误。两人组成的后卫线上半场一共只得到8分,完全失去能量。其他的球员更糟,霍里6投2中,布朗8投2中,穆罕默德6投2中,只有鲍文命中率高,3投2中。可是能指望一个防守球员拯救球队吗?那么指望替补?马刺的6个替补一共得了21分,活塞的亨特和麦克代斯则得到30分。只有“石佛”邓肯的数据还好看一点,16分和16个篮板,可是邓肯也只有17投5中的成绩,这与平时差得太多。而且邓肯自己有3次失误,实际上马刺队在打不开局面时,多次传球给邓肯都被对手断球,根本不仅仅是3次失误的问题。“他们的防守很好,我的投篮运气也不好。这种情况很奇怪,但我就是无法得分。我要承担责任。”邓肯说。而波波维奇只是恨恨地表示,“这样的比赛真的让我们感到失望,但是我们还没遭受毁灭性打击,比赛还在继续。”但看看数据,活塞队在快攻得分上以22比10压倒马刺,抢断为13比1,篮板多出3个,助攻多了8次。更要命的是,马刺出现了17次失误,活塞只有3次!一切实在很能说明问题。

这样,以31分惨败的马刺队,就成为NBA近40年来首支在总决赛中连续五节比赛得分至少比对手少5分的球队。而在此前,也只有1951年的罗彻斯特皇家队和1965年的湖人曾被尼克斯和凯尔特人这样羞辱过。

总决赛第五场96-95 (加时),马刺胜

2005,奥本山,总决赛第五场。马刺VS活塞,此前双方战成2平。

马刺队吸取了前两场比赛的教训,并作出正确的调整,那就是对方在换人防守时,马刺队的小个后卫不再往里突,而是往回拉。事实证明这一改变是无比正确的,因为从下半场开始,吉诺比利连续地突破上篮,本场比赛他有9次助攻。马刺队的很多进攻都是通过吉诺比利来开始和结束的。

是疲劳还是疲软?伟大的邓肯连续投失六个罚球,眉尖和指尖同在颤抖。第四节最后一刻,吉诺比利杀入禁区。活塞队的两个华莱士飞身扑盖,离开了邓肯。球弹筐而出,距离邓肯的指尖只有几毫米之远。邓肯所要做的,只是轻轻的把球放进篮圈,但这时活塞队两大内线正背对着他。结果是在巨大压力下,邓肯的意志和力量都垮了,皮球勉强够到篮筐,就无力地弹了出来。邓肯双手抱头,眼中的木讷甚至提升到崭新的高度。体力?心理?疲劳还是疲软?怎样评价第五场总决赛上的26分和19个篮板?也许十年之后,没人需要回答这些问题,因为伟大的罗伯特·霍里在加时赛还剩下5.8秒时投中了那个决定比赛最终胜负的三分——比赛还剩下只有9.4秒时,霍里在左侧边线将球发给底角的吉诺比利,后者在双人包夹的情况下将球传给位于左翼空位的霍里,后者出手3分命中,活塞队成为霍里绝杀的牺牲品。在霍里跳投命中后,活塞队曾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可是汉密尔顿的跑投不中,鲍文抢到篮板,比赛结束马刺队赢得胜利。

关于最后一球,马刺队原本的计划其实是吉诺比利在底线接球后和邓肯打一个挡拆。但没有想到的是,拉希德·华莱士居然会跑过来包夹。赛后拉里·布朗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说“球队没有沟通好,主要是我的责任。”而普林斯则说布朗要求每个队员防住自己的人,不要被突破。而帮助活塞队拿到全场最高34分的比卢普斯则表示:“我只是期待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场比赛中能够发挥出一直在发挥的水平,我们要在他们的主场获得比赛的胜利。霍里的表现证明了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总冠军戒指。他简直不可思议,他会在合适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表演。”

全场贡献马刺队第三高的15分和5个篮板,还差两个月就满35岁的霍里是现役NBA球员中夺冠次数最多的球员,他同时也成为NBA史上第二位分别代表三支不同的球队夺得总冠军的球员(此前只有约翰·萨利曾做到这一点)。此外,马刺队在第二节以21-19领先活塞队,也打破了底特律人此前连续八节的比分均领先对手的骄人纪录;而在最后几秒钟内,活塞队的拉希德·华莱士在球队已经没有暂停权利的情况下居然要求暂停,但裁判没有理睬,而是让比赛继续走表。

总决赛第六场95-86,活塞胜

比赛一开始,两支球队沉稳的表现就告诉世界,这将是一场内力的比拼,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夜晚。

上半场吉诺比利和帕克的一路狂奔,不禁令人为活塞队的禁区防守担心。不过汉密尔顿的复活和比卢普斯的三分球帮助活塞队牢牢地咬住比分。前三节比赛中两支球队23次交换领先,并且七次战成平局。在第四节开始后活塞队一度建立起7分的领先优势,可是马刺队两度将分差缩小到只有1分,但拉希德·华莱士关键时刻帮助球队获胜。这场比赛是马刺队本赛季在SBC中心出战51场以来的第六场失利。“我们能与任何对手抗衡,”拉希德·华莱士赛后兴奋地说,“你要知道,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今晚就会输掉比赛,但是我们用表现证明了一切,现在我们自己掌控了命运,我们将会继续这种势头。”控制住球成为活塞队的取胜关键,他们全场只有5次失误,并且有19次助攻。“我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比卢普斯说道,“我们信守的格言就是‘如果你无法打出硬朗的篮球,那么这就不是正确的打球方式。’我们总以此来激励自己,我们总会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邓肯也得到21分和15个篮板,然而关键时候罚球不进、关键进攻时手软这样的毛病又再次出现在他的身上。吉诺比利也有21分,但他无法阻止马刺队在第四节以19比24不敌对手的失败命运。当然,在拉希德·华莱士受到犯规困扰时,麦克代斯的挺身而出也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第四节开始后,这位昔日的全明星球员就用打三分为球队开局,这也让球队取得开场后的最大领先优势:7分。此后马刺队在落后之下越打越紧张,活塞最终牢牢控制了比赛。麦克代斯赛后坦言这种情况下自然要痛打落水狗:“随着比赛的进行,我们看到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失望的表情,因此我们便不断给他们施压。”

另一方面,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比赛开始向着那命中注定的高潮迫近。汉密尔顿接球踩线,在裁判的哨声中,鲍文一掌击破了那张自己痛恨了五场也忍受了五场的面具。但在暂停后队员即将上场的那一刻,老辣的拉里·布朗叫住了活塞队的队员们:“我一直没有告诉你们,孩子,我真的爱你们。”随后底特律人用钢铁般的神经顶住了马刺队的反扑,不能说和老布朗出人意料地倾情演出不无关系。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善于总结败因的波波维奇表示:“我们投了太多的三分,28个三分中,很多并不是通过配合形成空当后投的。球队没有一步一个脚印,他们一心想吃成个大胖子。而且比赛中后卫对邓肯的支持也不够,整个球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邓肯也说:“我们输了,下场的关键就是我们必须比他们打出更长时间的高水平。”

总决赛第七场81-74,马刺胜

在万众瞩目的总决赛第七场大决战中,马刺队主场以81-74击败活塞,从而以4-3的总比分夺得今年的NBA总冠军。马刺队中的尤杜里和内斯特洛维奇同时成为首夺NBA总冠军的斯洛文尼亚人,而邓肯、帕克和吉诺比利三位外籍球员也再为自己再添一枚总冠军戒指,邓肯更是成为又一位外籍“三冠王”,与库科奇、福克斯等人并列NBA外籍球员榜第一名。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吉诺比利,他是在整个篮球历史上惟一一位既赢得过欧洲冠军、奥运会金牌,同时又拥有NBA总冠军头衔的球员,堪称货真价实的超级大满贯。

在关键的第七场决战中,邓肯得到25分和11个篮板,在连续八次出手不中后,他在第三节爆发。吉诺比利得到23分,虽然这是马刺队第一次在总决赛第七场中出赛,但是他们关键时刻展现了自己的实力。第四节中段,霍里和鲍文连续命中3分,这让马刺队建立起6分领先的优势。在活塞队将分差缩小到4分以后,邓肯和吉诺比利的组合帮助马刺队重新扩大领先。终场前2分57秒时,吉诺比利外线再度命中3分,马刺队以72-65领先。在活塞队将比分追近至68-73后,吉诺比利的突破上篮得手,马刺队以75-68领先,此后活塞队无力翻盘。

而在活塞队方面,显然他们还是做错了,因为他们没有控制住邓肯。其实邓肯和马刺队一直都没有找到什么机会,一直到拉希德·华莱士和麦克代斯都陷入了犯规麻烦。活塞队不得不以小个子阵容应战时,马刺的机会终于来了。不光是邓肯找到了感觉,就连马刺队的后场也开始向篮下发动冲击。在第三节比赛中活塞队一度领先9分,却眼睁睁的看着邓肯得到12分和6个篮板,并带领自己的队友将比分追上并超出。此后,活塞队明显开始有些失衡了。汉密尔顿扮演了当年斯塔克斯的角色,不停地投出糟糕的投篮。在比赛还剩下六分钟时,汉密尔顿17投仅5中,而且从第二节比赛以来就没有得过分。最终汉密尔顿还是得分了,他在比赛还剩下10秒的时候打三分成功,最后拿到了15分,但活塞队的败局在当时也早已注定。同时,失利让本·华莱士和麦克代斯的努力也彻底化为乌有。华莱士拿到了12分、11个篮板和2次盖帽;麦克代斯则拿到了10分和7个篮板。但是这不足以弥补汉密尔顿、拉希德·华莱士和比卢普斯的糟糕表现,使得活塞队首次在第七场生死战中尝到失利的滋味。这是马刺队历史上第三度夺取NBA总冠军,这也是他们七年来的第三次夺冠,活塞队的卫冕梦想在最后关头破灭。马刺队虽不是王朝球队,但他们稳定的表现让他们同样足以赢得历史的尊敬。

猜你喜欢

吉诺马刺队华莱士
不存在的杀手
第一位外籍FMVP托尼·帕克
NBA“妖刀”吉诺比利退役
华莱士父子:将提问进行到底
2013—2014赛季NBA总决赛马刺队挡拆配合的技战术研究
马刺元年
吉诺比利:我来,我看到,我征服
吉诺比利:足球国度的篮球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