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制约居民体育活动水平因素的分析

2017-01-28张英永

运动 2017年22期
关键词:城市化体育活动

刘 涛,张英永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先进生产力体现的平台。与人类健康相关的体育运动,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生态等方面的促进功能。体育文化运动对城市化进程有着积极推动的意义。

1 中国城市化进程概述

城市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为特征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村活动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地理景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文景观逐渐向城镇型特征转化,人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城市化。在亚洲地区,城市人口正以3%~4%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一半以上亚洲人口将居住在城市。相关文献显示,我国城市化进程急速加快,城市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 城市化进程中对体育活动的需求

城市化进程中,其往往不受计划的调控,而是受经济规律的控制,许多城市房屋密集、街道交错、人口繁稠、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恶劣,各种疾病特别是流行性疾病很容易滋生和蔓延。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不快乐,心理压力增大,城市焦虑日益深刻。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膳食结构。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依赖快餐,导致饮食不均衡,再加上静态工作方式的增加,以及体育活动的缺乏,导致了城市人群慢性疾病,像肥胖、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的增加。相关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城市居民肥胖率居高不下。体育作为一种人类自我发展和实现的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不仅认识到体育对改善身体健康的作用,同时也意识到体育在缓解社会压力、改善不良情绪中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深入,人们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对自身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体育健身中,通过体育活动来改善健康,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压力。

3 城市化进程中制约居民体育活动水平的因素

3.1 日益膨胀的都市蚕食着体育活动的空间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急剧紧张,体育用地被大大侵占。因此,一方面是成片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另一方面是体育运动场馆无处安身。体育场馆的数量已不能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虽然几乎所有的小区楼盘在规划设计中都安排了体育活动的场所,但在实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却往往都被“忘却了”“运作掉了”“挪为它用了”,规划流于一纸空文。例如,曾琳等在对上海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调查中发现,一些新社区考虑到篮球场和小型足球场的占地量及两种运动形式对居民所造成的噪音污染,相关场地也未根据标准进行建设,留给公众健身的公共空间十分有限。虽然,近年来,许多城市也下大力气投入巨资建设了成规模、上档次的体育中心或奥林匹克城,但其初衷更多的是为了承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和运动会,以谋求扩大自身影响和打造都市形象。这类体育运动场馆基本上地处城市的边缘或更远的区域,因此至少在初期阶段,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是无法享受到此等建设的丰硕成果的。即使经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出于场馆维持的需要,也都纷纷转为商业运作、有偿使用,结果许多市民仍然只能望洋兴叹。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广场舞爱好者过亿人,主要人群是40~65岁的中老年妇女。每当晚饭后,无论是公园还是小区,只要有空地,就会有一群大妈在尽情地舞动着自己的身体,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但是,由于需要音乐伴奏,随之而来的噪音便严重干扰到周边居民的生活,冲突也就时有发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健身场所稀缺的现实。

3.2 高节奏的都市生活挤占了体育活动的时间

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城市中心房价的昂贵,导致绝大多数城市工作人员居住地与上班场所之间的距离明显扩大,生活半径增加,上班族上班前后基本都用于赶路,疲于奔波,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参与体育活动。例如,北京的许多上班族在燕郊买房,过着“朝六晚八”的生活,即每天早上6:00出门,晚上约20:00到家,每天在路上至少要花4.5~5h,根本就没有闲暇的时间。如今为实现高速发展,甚至跨越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追求速度与效率,政府机构的公务员被倡导“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工厂、企业、公司、商场的员工更是像绷紧的发条,丝毫不敢懈怠,否则跟不上步伐和节奏就会砸了饭碗。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下,多少人还能腾出时间参与系统的、常态的体育活动呢?最多也只能偶尔为之。

3.3 加剧退化的空气质量制约了体育活动的开展

随着对自然的开发、索取越来越多,整个生态环境趋于退化、恶化,尤其城市表现得就更加明显。汽车保有量的猛增,在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2008年,汽车销量938万辆,2009年,猛增至1 300万辆,2010年,更是一举跨越1 700万辆,汽车保有量跃居全球第二,尾气排放骤升;现代生活设备如空调等的大量使用;周边工厂规模的扩大,有害物质大量散发;而城市绿化无法跟上“钢筋水泥丛林”的蔓延步伐;停车场又不断吞噬着草皮、花园、绿地,因此,城市中空气自然净化的能力大大衰弱。雾霾天气席卷而来、司空见惯。

据中国气象局发布数据表明:我国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是PM2.5,它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肺泡,主要来源为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极易吸附有机化合物,使一些致癌物如多环芳烃吸附其表面而进入人体内;PM2.5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而影响血液的运送氧的能力,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这些细小颗粒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引发咳嗽、呼吸困难、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并导致心律不齐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研究显示,长期或短期暴露于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尤其是PM2.5,可导致心肺系统的患病率、死亡率及人群总死亡率升高。美国国家空气污染与死亡率和发病率关系的研究,对美国20个城市近5 000万人的资料分析显示,人群死亡率与死亡前日颗粒物浓度相关。我国北京市大气PM2.5浓度的升高与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性和急诊率的增加有关。

在雾霾天进行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极其有害。运动时随着呼吸加快加深和肺通气量增加,运动者会吸入更多有害物质。运动时气流速度加快,会更有利于吸入的污染物在肺组织内扩散,使更多的颗粒物进入呼吸道的深部,使运动者较普通人对有害物质的易感性增强。正是由于PM2.5对健康的危害,因此,人们会在雾霾天减少出行和户外活动,学校也会暂停体育课,城市空气状况严重制约着居民体育活动水平。

3.4 市场化、产业化的导向提高了参与体育活动的开支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几乎所有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都是商业高度发达、成熟的城市。当前,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倡导市场运作、商业开发,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城市有限的空间中开设了许多健身馆、瑜伽馆、武术馆、跆拳道馆等,均为有偿、收费的锻炼场所。而随着城市房价的上升,这些场馆的收费也自然水涨船高。同时,如上所述,政府建设的体育场馆因后续投入不足,为减轻管理、维修、维护的负担,也基本上交由私人或企业来承包经营。这样,使得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支出增加,健身场馆往往只成了社会高收入阶层活动的场所,而城市中较多的居民却无法享用,影响了居民活动水平。例如,2008年奥运之后北京的奥运场馆都在积极开发其商业潜力和商务价值;梦幻的水立方赛后进行改建,其运营主体是一个人造的冲浪海滩,围绕它的还有种类繁多的水上娱乐、健身、培训等设施,水立方将成为北京市最大的水上游乐中心和大型文艺演出场所。这意味着北京大部分居民都无法使用这些场馆。

4 结 语

城市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人类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城市化的负面效应也是很明显的。为追逐土地的最高效益化,居民的活动场所越来越少;加之紧张的生活节奏,减少了居民的运动时间,若运动场地偏远,根本无法享用;而更多的场地都需要收费使用,给居民带来经济负担,使一些居民放弃运动;若不在场馆运动,又存在着城市环境等各种问题。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城市居民的活动水平。我们在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负面效应的产生,为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创造有利的支持性环境条件。

[1]许月云.论体育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价值功能[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8):1-6.

[2]全国重点城市卫生防疫站协作组.城市化将给亚洲带来健康挑战[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6(3).

[3]吴彦杰.关于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137(6):20-22.

[4]胡青锋,崔卫涛.城市化的负面效应[J].科技资讯,2012(27):231.

[5]曾琳,吴承照.上海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调查与思考[J].规划师,2007,23(1):69-73.

[6]张静.城市PM2.5污染现状及防治[J].山西建筑,2013,39(9):202-204.

[7]郭新彪,魏红英.大气PM2.5 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3,58(13):1171-1177.

猜你喜欢

城市化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们的“体育梦”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