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探析
2017-01-28张冰倩康树昆
张 原,张冰倩,康树昆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2470)
1 治理的含义
1.1 西方对于治理的解释
治理一词其英文为“Governance”,起源于古拉丁文和古希腊文,是一种古老而现代的语言,原为引导、操纵、控制的含义。治理即指控制与支配,即是统治者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规则。“治理”一词是在1989年在世界银行第1次使用“治理危机”后逐渐被广泛应用。
1.2 我国的国家治理理念
在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中,国家治理一般是指统治者的“治国理政”,主要包括统治者处理政府事务、治理国家。因此,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方式,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建成以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为我国国家治理理念提供了精神要义。2014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德国时曾引用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指出要统筹兼顾、大小兼顾的国家治理理念。
中国的国家治理理念包括以下10个部分:多元主体协同发挥治理作用;规范化、法制化治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一同作为国家治理的工具;国家治理的主导机制应是社会再组织化;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国家治理结构;国家治理过程应以协商、互助、合作为主;既要强调公民权利,也要强调国家或政府机关的权力;国家治理的目标是使市场、政府与社会有秩序与活力;国家治理应具有全面性与长远性;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2 体育治理的国内外现状
2.1 国外体育治理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国外一些学者已经对体育治理进行了相关研究。JE Thoma曾指出,体育不能远离国际化、全球化、跨国化,以及对未来社会体育治理方式进行了展望。首次将该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是欧洲理事会推出了“国家体育法制与后体育良好治理”的专题研究。到21世纪,体育治理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0年欧盟发表了《尼斯宣言》、2004欧洲委员会颁布了《体育善治原则》、2008年国际奥委会推行了《奥运会和体育的善治基本通则》等国际上体育治理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2.2 我国体育治理的发展
1949年,在政府倡导的“摸着石头过河”与计划经济的背景下,我国体育治理形成了其独特的形态。1952年6月,我国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52年11月,我国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后改为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至此,基本构成了我国体育的组织管理框架,为“举国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使我国逐渐形成了“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大体育治理战略。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治理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1992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召开的“红山口会议”和“中山会议”促成了我国体育改革的共识。1993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对体育改革提出了总的目标: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规律,力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体制。此后,我国体育改革正式起步。
3 国家体育治理体系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如今,我国的治理体系,是在长久以来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传承、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融合的结果。从国家治理到体育治理,应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我国的体育治理体系大致可概括为:由中国共产党作为主导,同时多主体共同协作、相互配合,以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体系。
在“十二五”时期,国家体育治理体系已取得一些成效。社会对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增加,体育热度高,以河南郑开马拉松为例,参与人数逐年上升。体育在促进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不断展现。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更调动并激发了体育事业的发展活力。在此期间,国家通过了大量文件来推动体育改革。全民健身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也逐渐完善,群众体育开始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的运动员共获得了596个世界冠军,57次打破世界纪录。体育产业总规模在2014年高达13 574亿元人民币。正是在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下,我国的体育结构才能不断优化,体育产业不断健全。
习近平主席将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之一,他曾这样说过:“体育是提高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如今,我国已进入“十三五”时期,即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筹办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时期。国家体育治理的现代化,即如何准确的实现治理体系的功能显得为重要。
4 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4.1 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意义
现代化是指社会在发展中为获得发达社会所共有的一些特点,在经历文化和社会经济变迁、包容的全球化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保障现代化的顺利发展,已达成现代化目的的方式的综合。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指社会、国家、党在各项事务的治理过程中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我国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具有创新理念、协调理念、绿色理念、开发理念、共享理念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
要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要先在各个领域实现各领域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体育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更不容忽视。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即在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社会、政府相互间构成一种理性规范的合作共治、资源共享、权力分享、责任分担的稳定格局。
4.2 推进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猜想
4.2.1 建设法治体育,推进国家体育治理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依托,是其必然选择和重要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应该是法治化。体育是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事业之一,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的幸福指数不仅需要经济增长,而且需要社会实现相对的公平正义 。
建设法治体育要遵循我国宪法法律至上的法律体系。“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原则。在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实现法律主导的地位,使各体育组织、各体育工作者与参与者对法律普遍具有敬畏与遵从。要建设明确市场、社会、政府关系的国家体育治理体系。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高度,用法律的拘束力、统摄力、规范力,促进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4.2.2 明确政府职能,促使参与多元化,推进国家体育治理现代化我国体育治理体系长期实行高度政府化的举国体制,虽然对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提高我国体育的国际竞技竞争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发展方式和治理模式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要转变我国体育主管部门的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法,明确规定政府管理体育的界限,才有可能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到体育的治理,为国家体育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大环境,促使体育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治理职责不断激发,并进一步释放。体育治理需要多元共治,要不断加强法治建设,在有效发挥政府体育治理职能的同时,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共治的新格局。
4.2.3 大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推进国家体育治理现代化“十三五”时期将是体育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机遇阶段。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将会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体育供给侧改革对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建设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会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互联网+体育”“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如何把握“十三五”时期,加速体育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如今的体育已成为全球性产业,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业、体育传媒业、竞赛表演业、体育博彩业、体育中介业、体育旅游业、体育保险业、体育食品业等已成为全球竞争市场。但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所以要想实现我国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就必须多加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重点帮助职业俱乐部,以逐步提高我国打造高水平的职业联赛能力。
4.2.4 提高“科教兴体”能力,推进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两大法宝是科技和教育。“科教兴体”是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科教兴体”即指全面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为本,科技为翼,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依靠科学和技术来发展体育,促进我国体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体育科技;教育为体育的发展培养了众多专业化、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提高了体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体育的治理与发展需要科技与教育的引导。推进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体育科技的创新,培养专业体育人才,紧紧围绕体育产业、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领域,展开相应的研究。我国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新的实现形式与路径仍然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
5 结 语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整体的方向,为我国体育领域的改革点亮了明灯。因此,分析与探讨“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成为当前国家体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既是体育与社会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是体育与时代发展相互融合的过程。治理、体育治理、国家体育治理体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在逐步理解治理、体育治理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建成国家体育治理体系,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最终,使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其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