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对外交往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7-01-28王有凤

运动 2017年22期
关键词:竞技交流体育

王有凤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2)

在我国开展的各项对外交往中,体育对外交往占据了其中的关键位置。具体来讲,体育对外交往一般都会涉及到交流体育文化、传承并且弘扬优良的体育传统、继承某些珍贵的体育传统项目等。由此可见,在体育领域推行对外交往有助于提升新时期体育事业的综合水平,同时还让我国体育迅速融入了国际化,确保世界各国都能认同并且接受我国珍贵的体育传统文化。我国要由体育大国转变为体育强国,客观上不能缺少对外体育交往的支撑。通过推行对外的体育交往,能够密切各国针对体育事业的沟通以及交流,进而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1 推进体育对外交往的价值与意义

面对新的形势,我国有必要致力于推行对外的体育交往。从本质上来讲,体育对外交往具有多层次的价值与意义,其中包括了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政治价值等。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就在于增进友谊、促进和平,密切地区往来,并且促成国际合作。因此,开展对外的体育交往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通过制订对外体育交往的措施,能够拉近各国之间的文化距离,进而构建了和谐的国际交往氛围。从政治价值的角度来讲,对外开展体育交往在本质上增强了凝聚力,并且确保各国拥有了更高层次的综合国力,有助于民族崛起与国家振兴。受到国际交往带来的影响,各国可以密切彼此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方位的协作关系与友好关系。面对特殊的国际背景,针对尖锐的国际矛盾体育交往还能予以缓和,因此构成了独特的外交措施与外交手段。相比于纯粹的外交,开展体育外交本身具有更显著的灵活性,这种模式也符合了多层次与多元化的外交新形势。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并没有充分关注对外的体育交往,而是习惯于付出自然资源以此来提供整个社会所需的发展支撑。近年来,我国正在致力于调整宏观性的经济战略,其中关键应落实于体育产业、文化业及旅游业等。现阶段的体育产业涉及到体育广告、体育用品、体育培训及体育咨询、体彩行业、娱乐业与健身行业等。因此,我国拥有的竞技体育本身构成了无形与无价的人力资源,对此能加以全面利用将会有助于提升体育对外交往的整体水平。

2 开展体育对外交往的现状

2.1 对于竞技体育

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竞技体育整体上表现为全方位的发展趋势。从现状来看,竞技体育本身构成了较大规模的运作系统,在这其中不能缺少对外的竞技交流。面对市场化的新形势,与竞技体育密切相关的各项对外交往机制也在逐步得到健全,这种现状客观上有助于提升竞技体育在对外交往时的整体水平。目前,竞技体育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1)双向流动。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强烈影响,竞技体育开展的对外体育援助也摆脱了单一化的流动模式,在此前提下转向了双向性的交往与交流。具体的措施为:政府部门针对特定国家开展竞技体育的交往,先要派遣竞技体育行业的专业人士,构建双向交流及双向交往的竞技体育交往方式。在条件允许时对于外援也要进行全面的引进。(2)增大了自主权。面对竞技体育全面改制的新形势,单项体育协会及地方体育拥有了相对更大的自主权,这种现状有助于激发竞技体育开展对外交往的积极性。作为地方体育协会而言,可以通过构建俱乐部的方式来联系域外相关的体育组织。因此可以得知,竞技体育的对外交往很可能拓宽了覆盖面,并且提升了整体水平。(3)多样化与灵活性的交往模式。在确立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我国针对派出国外的运动员进行了全方位的管理。与此同时,与体育交往有关的国际交流也表现为更高层次的灵活性。具体来讲,人员流动具有更强的开放特征,构建了多样化的对外体育交往模式。作为运动员而言,现阶段的很多运动员都可以长时间来到国外进行训练或者学习某些专项技能。只有在遇到较大规模的国际赛事时,运动员才必须代表我国参与上述的赛事。

2.2 对于社会体育

从社会体育的角度来讲,与社会体育有关的对外交流一般都涉及到民间渠道的体育交往,此类交往模式应属于非政府的形式。在上述过程中,体育团体占据了很关键的位置。由此可见,体育社团在本质上推进了新形势下的体育交往,而上述模式表现为多样化的特征。同时,体育社团本身也承载了优良的体育文化,在对外体育交往中应属于纽带或者桥梁。通过参与多样化的体育社团,各个层次的人群就能增进相互了解并且拉近彼此距离,因此对于体育交流涉及到的内涵也进行了相应的扩大。在目前的状态下,社会体育整体上表现为更强的人文性、互动性及全球性特征,这种现状客观上推进了全球化及社会化的国际体育交往。在现代社会中,体育团体已实现了跨越国界的密切交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推进彼此之间的交流。除此以外,不同类型的体育社团之间也表现为更加紧密的联系。这是由于社会体育不应局限于个体层次上,而是应融入群体,在这其中展现浓厚的人文关爱。开展社会性的对外体育交往,宗旨就在于促进健康,进而满足多层次的人类需求。

2.3 对于学校体育

对外体育交往不仅涉及到官方交往及民间性质的交往,同时还包含了多样化的其他形式。从学校体育角度来讲,学校体育参与对外交往可以分成如下阶段:早在学校体育参与对外交往之初,学校体育表现为间接性的对外交往;进入第二阶段,学校体育推行了直接性的单向交往模式,也就是国外学校指派特定的体育队伍来到国内开展学校之间的交流。学校体育正在逐步构建双向性的直接交往模式,因此具备了更强的开放性特征。各地学校除了自发开展多层次的体育交流,还在现阶段基本体育政策的引导下进行了深入的学校体育交往。例如,国内学校可以应邀参与国际性的某些体育竞赛,还可以借助合办体育院校的方式来推进交流。

2.4 对于体育产业及体育文化

在全面推行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体育产业逐渐表现为更强的开放特征,其中涉及到多层次的产业交流及文化交往。从新时期的体育产业来看,开展对外交往的关键应落实于各项体育产品,在此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明星赛、热身赛、世锦赛及其他体育竞赛。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已创建了优良的运动品牌,此类品牌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了很明显的优势位置,从而密切结合了体育产品的信誉、产品品牌、产品市场及产品成本等各项要素。推进全方位的国际体育交往,有助于其他国家增进对我国独特传统体育的了解,更加认同传统体育并且传承优良的体育文化。

3 探求发展对策

3.1 构建多元模式

我国体育要真正参与新时期的对外交往,有必要构建多样化的体育交往模式。西方传播过来的体育文化整体表现为相对很强的攻势。受到上述现状的影响,我国拥有的传统体育很可能将会遭受威胁。同时,民众针对传统体育的保护意识及认同感也可能因此而削减。由此可见,为了从根源上抵御逐渐扩张的西方体育影响,我国有必要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多元体育对外交往体系。在推进全球化进程的具体实践中,对我国保留下来的特色化传统体育有必要予以全面发扬,以此来增强传统体育本身的凝聚力及吸引力。摆脱单一化的对外体育交往模式,要运用多样的渠道来促进体育交往,确保各国都能感受到我国独特的传统体育魅力,对此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与认同感。

3.2 鼓励更多民众参与

我国体育要推进全方位的对外交往,不能缺少更多民众对此的支持及热情参与。这是由于现代体育最基本的宗旨就在于提升民众整体的健康水准,因此,现阶段的体育对外交往也应突显大众化的特色。各地已开始尝试着举办体育交流年等多样化的大众活动,确保运用独特的方式来传播悠久的体育文明。有关部门还需要致力于密切配合,共同探求最适合运用于对外体育交往的大众化模式,确保更多民众都能融入新时期的体育对外交往,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准并且感受到参与国际体育交往的乐趣。

3.3 创建优良的品牌

目前,与对外体育交往有关的体育产品及创新品牌正在逐步增多,但是从整体来讲,我国拥有的体育品牌仍然欠缺创新性,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在开展品牌建设的前提下,对现阶段的体育对外交往进行全面的促进。这是由于优秀体育品牌本身构成了对外体育交往中的核心与关键。受到商业化带来的影响,创新性的体育品牌还可以为企业增加收益,对于民众参与体育项目的热情也进行了全面的激发。在实践中对国外的创造性经验应予以全面的吸收,确保国内的优秀运动员都能真正参与多层次的对外交往,以此来提升体育品牌本身的魅力。

4 结 语

现阶段的体育对外交往涉及到多样化的内容,对此有必要健全相应的机制,确保为新时期的体育对外交往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同时,有关部门还需要致力于密切配合,不断创建我国独特的体育项目品牌,在此基础上发扬优良的体育文化传统。目前,与体育对外交往有关的各项措施和手段都在逐步达到健全,然而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实现完善。有关部门及其人员还需不断的摸索,因地制宜运用适当的措施来推进体育事业的对外交往,促进体育强国的全面转型。

[1]罗时铭.新中国体育对外交往60年论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9.

[2]高莹莹,方圆.试论武术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8(14):90.

[3]张晓义,李光欣. 20世纪60年代中国体育外交回顾[J].体育文化导刊,2013(3):137-140.

[4]王有凤.云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途径与策略探讨[J].运动,2015(17):145-146.

[5]邓熙浩,王翾.论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民俗体育项目在大课间活动中再展风采 [J].运动,2016(8):60-61.

猜你喜欢

竞技交流体育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