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社会的对抗
——从《发条橙》谈自由意志
2017-01-28王东宇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500
⊙王东宇[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昆明 650500]
人与社会的对抗——从《发条橙》谈自由意志
⊙王东宇[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昆明 650500]
库布里克的《发条橙》以个人与社会抗争的悲剧引发了关于人的道德选择权、人的自由意志的讨论,本文结合影片文本内外的社会、文化现实,解析《发条橙》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暗示,并对自由意志与社会限制的矛盾关系及相关心理学内容进行剖析。
社会意志 个人意志 行为主义治疗
由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执导的《发条橙》是电影史上最饱受争议的影片之一。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的同名小说,其中大量性与暴力的内容使其在许多国家遭遇禁演,在英国更是被禁演达三十年之久。尽管争议不断,电影本身独特的风格与内容、上映后引发的话题与风潮,以及影片中标志性人物所象征的文化符号,早已成为电影史上不可忽略的文化事件。
在英语中orange为橙子之意,在马来语中orange却有“人”的意思(作家伯吉斯曾在马来西亚生活过)。伯吉斯曾在文章中指出:“发条橙”标志着把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有机体上去。片子命名为“发条橙”实则是指“机械控制下的人”。电影主人公艾利克斯就像这样一个装了发条的橙子,表面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有机体,实际上却是一个被安装了机械装置的被剥夺了选择权的傀儡。“橙子”与“发条”的关系正如影片中“自由意志”和“社会限制”的矛盾关系。艾利克斯原本是富有活力与激情的年轻人,在原始本能的推动下不断打破社会规则,并从中寻求乐趣。他以这样的方式宣示自己的个人意志,并与社会意志进行对抗,但最终这种对立没能逃脱被意识形态所规划和改造的命运。而他按照社会需要被改造成“没有选择坏的能力的好人”,安上“发条”之后却愈发无法融入社会,个人始终处于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境况。个人对道德的选择应该属于个人自由还是归由社会控制?影片以超现实主义的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剖析。
一、异己社会与个人意志的对抗
在西方文学史上,将文明和社会视为人的异化产物的观点流传已久,“异化”一词的内涵也经历了多次的诠释和演绎。黑格尔用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而提出人的异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关于异化的哲学含义,最先是由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确定的,“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与主体对立”。人类创造了文明与社会体系,但是文明与社会体系却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类的独立力量,与人类主体相对立,束缚人类的发展。
《发条橙》中的根本矛盾就是生物本能与社会伦理之间的矛盾。《发条橙》的主角们是一群为非作歹的问题少年,其突出特征便是随意滥施暴力,且在损害社会的规范和他人利益后,毫无愧疚之心。影片的前半部分以一种荒诞派的叙述方式展现了这四个奇装异服、无恶不作的叛逆少年饮用含有迷幻剂的牛奶、痛扁流浪汉、夜闯民居、强奸妇女、聚众斗殴、逃学抢劫等一系列邪恶勾当。与一般的犯罪电影展示的黑社会分子的打砸抢杀不同,这些男孩的反社会行为并不以反社会本身为目的,他们的所有动机似乎都只是为了满足本能的欲望,作恶成了证明其生命力与个性存在的方式。对于社会教化的那些大道理他们心知肚明,并常以卫道士的口吻调侃自己的过错,但是对这些少年来说“即使明白什么是对的,并加以称许,错的东西也要照做不误”。
艾利克斯和他的同伴表现出的暴力嗜好、良知缺失可以用基督教里宣称的“原罪”来解释,也与弗洛伊德理论里“死亡本能”所指的“暴力与性”的部分不谋而合。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生物学的人与社会性的人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从人类的人格结构来看,生物学的人是指包含了个体一切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的“本我”。“本我”是心理能量之源,以“快乐原则”行事,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性欲望和攻击欲望。社会性的人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建立起来的“超我”部分。“超我”依据“道德原则”行事,代表社会的是非观。而心理结构中的“自我”是从平衡的“本我”与“超我”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它以“现实”为原则,帮助“本我”用不触犯社会规范的方式满足其欲望与需要。影片中这群一意孤行的年轻人,则完全遵循“本我”欲望行事,如同在城市里横冲直撞的野兽,威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是不会被社会所容忍的。
二、社会意志压制下个人意志的演变
影片中社会限制和自由意志的辩论由医生与牧师为代表展开。“善心是发自内心的,善心是人主动选择的,当人不会选择的时候,就不再是人了。”影片中在监狱里负责道德教化的牧师反对政府改造犯人的计划。而实施治疗的医生则认为:“设定界限总是困难的,世界是一体的、人生也是一体的,最最甜蜜、最最美好的活动也涉及一定程度的暴力,比如性爱。”人有享有自由的权利,但如果这种权利,是以伤害其他更多人的自由为前提的,这种自由意志是否仍该合理存在?牧师与医生提供了看待“个人暴力与社会暴力”问题的两种经典角度。
事实上,只要是社会性的生物,相互控制是不可避免的,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相互控制史。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一旦个人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害,就应接受改造。在道德教化显得苍白无力的时候,利用强制力迫使其不再伤害社会是符合人道的选择。不过,影片中政客的目的显然并非基于如此考虑,他们关心的不是犯罪动机或伦理规范,而仅仅是减少犯罪的政绩而已。“用集中犯罪的方式惩罚犯罪”即以关押犯人来进行改造的方式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效果不佳。无论暴力惩戒,还是宗教教诲,都不能让“艾利克斯们”产生丝毫的悔改之意。艾利克斯读《圣经》看到“基督降生”,头脑中浮现的却是圣母玛利亚的裸体;他看到“基督受难”,却把自己想象成身着时髦衣装的古罗马刽子手。甚至在改造实验注射“吐根碱”的时候他想的也是出去后重新召集帮派,继续过从前打砸抢烧的快活日子。政客们由此开始试图通过新的手段进行狱政改革,“除政治犯以外,其他犯人只要扼杀掉犯罪能力就可以了”。
小说写于1962年,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与拉·美特利等人将人看作机器的观点正流行。这些观点最重要的目的是控制社会,以实现柏拉图的理想主义。因此出现了一批拥有理想主义的科学人士,他们强调运用外界因素来控制人性,从而维持生态平衡,于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疗法应运而生。这些科学家相信人性的存在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决定的。他们运用刺激—反应技术,通过控制结果来塑造被治疗者的行为。《发条橙》中的科学家、警察、政客就具有这样创建理想国的思维模式,渴望运用外界因素控制人类,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影片中的“厌恶疗法”就是由此而来。它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被治疗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其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经过反复实施以后,将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起条件联系。之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被治疗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仍会产生厌恶反应,被治疗者将不得不中止不适行为以逃避厌恶反应。艾利克斯被成功改造了,但是他不再是一个有自主选择权的人,而是被强化刺激支配的人。从此,每当产生行使暴力的想法,甚至被施以暴力时,艾利克斯都会痛苦不已,就连曾经最爱听的贝多芬交响曲,也会给他带来垂死的痛苦。这也使得他在重回社会后毫无反抗能力,被凌辱、殴打、抛弃、利用,直到被逼自杀的悲剧成为定局。
影片传达出的观点与原著作者安东尼·伯吉斯一致:“人在定义中就被赋予了自由意志,可以由此来选择善恶。只能行善,或者只能行恶的人,就成了发条橙——外表是有机体,似乎具有可爱的色彩和汁水,实际上仅仅是发条玩具,由着上帝、魔鬼或无所不能的国家来摆弄。”影片中政府的做法只注重矫正效果而不注重个体是否真心向善,压迫个人意志,甚至剥夺道德选择权的改造是缺乏人道的。不局限于电影塑造的虚拟世界,行为主义治疗流派在现实社会中也曾备受这样的道德责难。反对者指出,行为治疗以行为改变为目标,不谈论人格、自我、动机等内在变量,不关心症状背后的原因,忽视人的价值观与主观能动性,这种治疗无异于对人行为的操控。支持者则认为,治疗天生就是人道的,所有的心理治疗都是对行为进行控制,其他疗法的控制无非是隐蔽一点、间接一点,人们会对此使用一个不太刺激的词——“影响”。因此,问题不在于治疗是否是控制,而是这种控制是否有益于接受治疗者与社会。
在电影的最后,被政府强制将意识入侵灵魂的艾利克斯在自杀后又恢复了自己的本性,其具体的原因影片没有交代,却留给我们一个问题:个人意志可能被社会意志完全控制吗?导演通过片尾艾利克斯开怀大笑“我完全好啦”这一幕告诉我们:人才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意志可以影响个人意志,但不可能完全取代个人意志。
三、结语
作为个体的人与庞大的异己社会总是处于格格不入的境地,文明与秩序随着社会机器的发展日趋走向限制个体发展的对立面。个体的抗争总是会被社会的强权所消解,个人意志也不得不在社会意志的压制下屈服。然而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的发展存在无限的可能,这是社会机器所无法阻挡的。正如电影艺术虽然在历史中常被作为强大的意识形态工具加以利用,但当电影创作者反过来利用电影艺术这一特性质疑主流意识形态时,也会成为利器,为人们的自由意志抗争。
[1]周立秋.异化的生存论阐释[D].吉林大学,2009.
[2]波阳.异化理论的演变[J].教学与研究,1984(1):51.
[3]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95.
作 者:王东宇,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影视艺术传播。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