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吾乡
——生态电影中的乡愁情结探析
2017-01-28管英姿浙江工业大学杭州310000
⊙管英姿[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 310000]
何处是吾乡——生态电影中的乡愁情结探析
⊙管英姿[浙江工业大学, 杭州 310000]
乡愁是中国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主题,生态电影则是随着生态批评理论和世界性生态思潮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电影形态,两者之间看似毫无联系,实际上反映出的正是现实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双重危机下人的困境和迷失。生态电影正是通过对这种乡愁情结的表达,从而反思商业资本和消费文化对人性的侵蚀,呼吁人类自我精神的关照与救赎,实现终极关怀的目的。
乡愁情结 双重生态危机 自我精神救赎 终极关怀
生态电影是伴随着生态文学理论而生的一种新的电影类型。后工业时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二法则,社会发展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急剧恶化、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在这个大背景下,人类开始对自身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生态批评理论应运而生。电影作为一门大众传播艺术也逐渐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延续文学传统的同时对人类自我精神和生存状态的思考。生态电影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各派学者对此争论不休,从广义的、大众的角度来理解,但凡一切包含生态思想和元素、具有生态意识的电影都可以被认为是生态电影。随着《阿凡达》《美人鱼》《我们诞生在中国》等电影的热映,生态电影的落脚点已经逐渐由最初的对外界生态环境的灾难性展示转向更深层次的对人类自我精神的关照和救赎,生态电影中的乡愁情结正是基于环境现实和人类自我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当下狂热的消费文化的一种反思和重塑。乡愁情结有其固有的文化本源性,是对生态文本中家园意识的进一步升华,带有一定的文化寻根意味,正如学者郑春所言:“乡愁的本质是一种深深的依恋,是对精致的文化传统的一种依依深情,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环境中的一种极具温情色彩的精神追求。”乡愁情结反映的是“人类文化心理上的一种特殊的补偿机制”,是全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生态电影正是通过对乡愁情结的呈现,从而反思商业资本和消费文化对人性的侵蚀,传达深层次的精神生态理念和人文思考,进而实现终极关怀的目的。
一、破坏与消解:现实生态乡愁的影像呈现
生态电影中的乡愁情结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现实生态的乡愁,二是精神生态的乡愁。现实生态的乡愁在生态电影中主要有三种表现方式,第一种是家园之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仅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地,同时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冯小宁导演的影片《嘎达梅林》(2001)中,土地的征用导致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原日渐枯萎,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迁徙到新的地方生存;美国导演罗兰·爱默里奇的《后天》(2004)中,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引发了地球的空前灾难,大水淹没了整个美国,象征人类城市文明的纽约被冰层和白雪所覆盖,整个美国被迫进入了冰川时代;电影《2012》(2009)中,由于资源长期被滥用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地球的平衡系统已经接近崩溃无法运作,火山、洪水、地震……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大规模地聚发,地球成为人间地狱。这类影片大多是一种灾难性的展示,通过特效的影像符号将生态系统崩溃后的灾难性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造成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效果,从而营造一种生态警示的效应。第二种是主体消解,指的是人工智能的过度应用导致的人类主体性的丧失。美国影片《黑客帝国》(1999)中,人类一直生活在虚拟世界之中而不自知,象征人类智慧的机械人利用基因工程叛变,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竟是由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所操控的;影片《生化危机1》(2002)中,超级计算机“红色女王”失去控制,成为人类的巨大威胁,科学家遭病毒感染,成为毫无意识和理智的僵尸人,曾经无比繁华的人间变成了僵尸横行的灾难之地;电影《机械姬》(2015)中,由人类研发的超智能机器人超脱了人类的控制,变为有思想、有力量的自由个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类影片通过高科技的影像技术和独特的叙事视角将过度发展人工智能的后果呈现在观众眼前,引导观众思考工具理性的危害,呼吁建立新的合理的科学发展机制。第三种是城市批判,表达的是普通人被城市所影响甚至同化,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复存在,最后陷入失去方向的茫然与怅惘之中,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2004)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和气候变化导致藏区农民无耕地、零收成,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被迫与盗猎分子为伍,大批的藏羚羊遭到猎杀;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2006)中,煤矿工人韩三明在寻找十六年未见的妻子时,看到因三峡工程的缘故,前妻家所在的县城早已被淹没在水底,人们被迫整体拆迁,原有的熟悉的生活方式和场地土崩瓦解;巴兹·鲁赫曼导演的影片《澳洲乱世情》中,以放牧为生的当地人生活遭到象征文明的贵族入侵,受政府“土著同化政策”影响的混血孩子从小饱受歧视,四处躲避警察的追捕,母亲也在追捕逃亡中丧生。总而言之,这些影片的内容或是表现人与自然环境,或是表现人与社会环境,剖析人和人之间、人和动植物之间的生命同源性,反映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给自然和社会造成的伤害,以及人在这种变迁之中的无家可归之感,并通过这种现实生态乡愁的营造来折射出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呼吁人们生态责任意识的建构。
二、迷失与救赎:精神生态乡愁的荧幕表达
精神生态乡愁是一种深层次的、反映现代社会变迁中人的精神迷失和困境的乡愁,主要表现在人性迷失、精神守望和文化反思三个层面。人性迷失反映的是消费文化狂热状态下人的异化,这类影片多是采用正邪对立或主人公迷途重返的叙事模式,反映消费社会中的物质需求和无尽的欲望是如何一步步地侵蚀最初的人性,人变得愈来愈贪婪、功利、冷漠,美好不复存在。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2009)中,杰克代替弟弟参加阿凡达计划,一开始便被上校告知纳美人是非常凶残的种群,这从侧面体现了长期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思想的腐蚀;上校为了矿石资源不惜摧毁了纳美人的家园树,将整片森林都付之一炬,人类的贪婪和冷漠可见一斑。作为地球人对立面的纳美人则是美好人性的传承者,娜耐莉为救杰克不得不杀死一只土狼后,她跪下来不停地祈祷表达自己的内疚;他们有自己的信仰,认为万物生来平等,和潘多拉星球上的其他生物和平共处;当人类发动灾难时,纳美人和动物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影片以杰克的视点和思想转换为线索,引导观众思考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人类自我膨胀的后果,从而进一步反思人性和思想本身。2016年上映的影片《美人鱼》中也有此类生态思想的传达。富豪刘轩表面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实则内心还是一个敏感脆弱而又缺乏安全感的小孩子。他为了应对复杂的社会戴上胡须掩饰自我,在商业资本和利益的侵蚀中变得越来越空虚和膨胀。遇到美人鱼姗姗后,他内心的人性和善良逐渐被唤醒,后来为保护海洋环境不惜和反派李若兰决裂,虽然损失了经济上的利益,但他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回报。精神守望表现的是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中的对原始传统和精神的恪守。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的影片《永不妥协》(1999)中,面对非法排放的有毒污水和居民们对她的怀疑,艾琳没有像大家一样消极对待,而是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她凭借自己的执着和责任感使污染事件得到了解决。陆川导演的影片《可可西里》(2004)传达出整个巡山队成员保护可可西里的坚定信仰。在人物刻画上,影片摒弃了传统的英雄模式,片中的巡山队员都是普通人,有退伍军人,有司机,还有木匠,他们没有固定的编制,甚至连基本的工资都难以得到保障,他们自发组织参加巡山队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羊,为了这个目的他们有的三年独自一人守护在偏远的站点,有的拿女朋友赚来的钱补贴队里,有的明知有危险还毅然追捕盗猎分子。这类影片通过对“坚守”的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传达了导演对当下社会的反思和对美好精神的向往。文化反思是指影片中所传达的对商业资本文化的一种反省和超越,用邹广文教授的话来讲,这是一种文化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即“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和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是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这类影片中经常会传达出导演对当下社会的批判和对前现代生活方式的怀念。日本导演黑泽明的《梦》(1990),由太阳雨、桃园、风雪、隧道、乌鸦、红色富士山、垂泪的魔鬼和水车之村八个片段组成,借助各个梦境批判战争和核辐射对人类的巨大威胁,展现了导演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对人类种种愚蠢行为的谴责。与之相对应的是作为导演心中世外桃源存在的水车村,村民们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怡然自得。导演吕克·贝松的影片《第五元素》(1999)中,在地球即将毁灭的危难之际,地球人佐格为利益和梦伽罗人勾结,企图盗走四块神石。导演借神父的身份传达了对利欲熏心的现代人的不满。此外,什么是战争?它是怎样产生又该如何被制止?人类是否只剩下战争因而已经无可救药了?人类最终何去何从?细观影片就会发现该片从头到尾都在探讨和论证这些经典的话题。总而言之,这种精神生态的乡愁反映的是现代人的“精神疾病”,以及现代化的城市文明对阶层、人性的压迫和异化,呼吁观众在关注环境生态系统的同时也要关注人类内在的精神家园,即“通过发掘人内心的善来实现人与自然的认同”。
三、双重危机下的终极关怀
生态电影中的现实生态乡愁和精神生态乡愁紧密相连,并借助荧幕上的幻象表达进行批判式思考,从而实现其终极关怀的目的。生态电影的这种终极关怀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对现代文明的反思。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家园,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造成了地球的负担,接踵而来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此外,资本的全球化扩张直接导致了人的物化,蒙蔽了人性美好的一面,文化的多样性在强势文化的侵略下不堪一击,逐渐瓦解……这些都在生态电影中有所体现。正是通过对现代文明的反思,生态电影试图唤醒观众的生态责任意识,呼吁科学、合理的现代社会发展机制,从而使电影中所传达的生态理念延伸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社会效应。其次是倡导人性的关照与救赎。对人性深处的关照是生态电影中的一个常见主题,这种关照不仅是关注人在现代社会中的自我迷失,而且是倡导一种新的人文主义理念,“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并不仅仅是解决狭义的自然生态,更是要解决人类的精神生态问题,从而使人们在现实中达到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深层次的回归自然”。再次是生态话语体系的建构。生态电影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话语体系,使电影不再单单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存在,而是积极发挥它的思想启蒙作用,引导观众更为深入地、彻底地思考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以及自我的关系。随着《末日之战》(2013)、《美人鱼》(2016)、《我们诞生在中国》(2016)等电影的热映,生态意识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传播开来,生态话语体系的建构也将更加完善。最后是家园意识的回归。这里的家园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坐标,还包括人内在的精神家园,“家园意识不止包含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而且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本真的、人的诗意的栖居的存在之意,是生态存在论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可以说家园意识是乡愁情结最本质的表现。由环境污染导致的现实危机和消费文化狂热导致的精神危机在现代社会肆意蔓延,生态电影正是通过高超的影像技术为观众展现海德格尔式的世外桃源,从而消解现实和精神的双重危机,呼吁观众家园意识的回归。
四、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电影发展到现在,在有效传播生态理念的同时,仍有很多的不足。影视本身是一门对视听要求很高的艺术,电影更是如此。生态电影要想传达社会意义,引发观众思考,需要努力提高影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影片具备良好的艺术效果和深刻的内涵。中国生态电影的不足首先表现在影片的技术层面。技术和资本的限制使很多影片的画质比较粗糙,摆拍痕迹严重、画面缺乏真实感,加之很多影片的同期声、后期声处理都比较随意,审美意蕴的缺失让观众难以向更深层次上的思考转化。其次就是很多生态电影的导演生态意识并不够强烈,在完美的技术营造和先进的意识形态理念两者之间难以有效结合,因此影片的呈现效果也就大打折扣。2016年年初上映的《美人鱼》讲述的是一个美人鱼保卫家园的故事,生态环保理念看似贯穿影片的始终,但实际上并不能成为影片的主旨。影片是通过童话的形式传达电影中导演个人关于成长和顿悟的情怀,生态理念的挖掘远不够深入,环保沦为该片一个制造噱头的卖点。再次就是很多电影人在市场导向和商业化的抉择中定位不清。生态电影往往属于吃力不讨好的电影类型,如何妥善解决好艺术性和商业性、思想性与技术性之间的矛盾,实现票房和社会意义的双赢是这类电影发展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难题。第四就是生态电影的内涵和深度有待继续拓展。影片内涵的建构不能仅仅依靠后期和特效,电影的目的也不在于表现灾难和危机,而是在于是否能够帮助人类摆正在自然界的位置,以及能否对观众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中国生态电影的发展虽然有自身的不足,但在引导观众反思人类社会发展和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电影人也做出了很多重要的、有益的尝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态环保理念的全面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生态电影的发展必将会越来越好。
[1]郑春.试论台湾文学作品中的乡愁情结[J].山东大学学报,1999(1).
[2]种海峰.社会转型视阈中的文化乡愁主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8).
[3]雷毅,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J].世界哲学,2010(4).
[4]刘蓓.生态批评:寻求人类内部自然的回归[J].成都大学学报,2003(2).
[5]曾繁仁.试论当代生态美学核心范畴“家园意识”[J].温州大学学报,2010(5).
作 者:管英姿,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