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多样性的对话促进学术发展

2017-01-27安德明

民间文化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民俗学文化遗产学术

卷首语

以多样性的对话促进学术发展

作为联结和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媒介,对话自古以来就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现代对话理论的日臻完善,“对话”在彰显社会生活的本质、构建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以及释放和张扬创造性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得到了发掘和强调,以多样性的对话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成了当代社会中各个领域越来越重视的一种手段。

在这方面,学术界的表现尤其突出,“学术对话”几乎已是当下每个学科当中随处可见的关键词。当然,因学科历史、属性和目的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学科有关“对话”的理解与实践会存在种种差异,但参与双方以互为主体的平等立场、为处理或解决特定问题而展开坦诚交流,却始终应该是“对话”的本质;假如交流双方在一个交流框架中处于不对等的关系,或者任何一方由于各种原因所表达的是虚假的观点或态度,那么,这样的交流(或交谈),就不属于当代意义上的“对话”。就此而言,在当代中国学术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还需要更加充分地展开。民俗学中的情况也不例外,针对学科重大问题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对话,仍然是关乎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

本期前沿话题,就是在国际对话的视角下组织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讨论。这种对话的视角,既体现在每篇论文的内部,其中均具有本土实践与国际背景之间、或者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平等对话;又体现在三篇文章相互之间自然形成的相互补充、相互讨论的张力关系当中。

从1973年玻利维亚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有关在《世界版权公约》中增加民俗保护项目的议定书以来,今天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文化运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在教科文范畴逐渐走上议事日程,至今已有40多年。而从1997年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大会通过宣布“人类口头遗产代表作”(即今天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际荣誉称号的决议算起,非遗保护工作在世界范围正式展开也已经有20年的历史。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群体和个人参与其中,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共同理念引导下,不同的参与者,本着不同的具体诉求开展了不尽相同的保护实践。数十年来,这些多样化的实践,在壮大保护运动声势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困扰和挑战,特别是进一步凸显了这项工作本身在基本理论层面先天存在的矛盾。面对这样的形势,以不同国家或地区非遗保护的实践为基础,总结相关经验,并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立场上展开积极对话,将不仅有益于非遗保护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提升,对曾长期为非遗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的民俗学的学科建设,也将大有裨益。这正是我们组织这期前沿话题的初衷。

本期特别策划栏目“超越‘20世纪民俗学’:我们从与福田亚细男的讨论中学习什么?”,尤其强烈地体现了“对话”的特点。它是对日本一批中青年民俗学者同老一代著名民俗学家福田亚细男教授一次深入激烈的学术讨论的全程记录,话题涉及民俗学的危机及学科走向等多方面内容。从中既能够看到老一代学者学术的扎实、浑厚和谨严,又能够感受到中青年学者对这种扎实浑厚的敬重以及基于学科当下危机而产生的迫不及待的超越心理。但无论参与讨论的双方身份如何,观点如何,讨论者都能够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展开对话,这一点却给人十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它正是推动一门学科、一种学术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本刊主编 安德明

猜你喜欢

民俗学文化遗产学术
导言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与文化遗产相遇
学术动态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总括*
活态文化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