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土伦理的转型
——评王露璐著《新乡土伦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
2017-01-27王淑芹
王淑芹
中国乡土伦理的转型
——评王露璐著《新乡土伦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
王淑芹
中国现代化所实现的社会转型,不仅是社会体制、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变,在根本上,更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由之,中国乡土伦理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最终实现。社会转型期乡村伦理问题的研究,理应是伦理学关注当下社会、反思当代伦理问题的重要课题,然则,在伦理学的学科视域中,对乡村伦理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的论著并不多见,甚或说在某种程度上,乡村伦理是我国伦理学研究的薄弱领域。欣喜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王露璐教授长期专注于中国乡土伦理问题的研究,其新近出版的《新乡土伦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抓住了关键问题,突破了研究的薄弱环节,是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该著作理论体系框架新。尽管我国传统社会具有“礼俗社会”的典型特质,但在伦理学研究中,乡村道德生活史、现代社会转型中农民道德观念演变史的资料比较匮乏,学界缺乏对现代农村道德状况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的整体把握及其建设机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而本著作对中国乡村伦理变迁的梳理与条陈,对乡村伦理共同体的式微与重建、农民行为选择的伦理冲突与化解、乡村分配伦理观念、乡村社会道德权威、乡村社会人际信任、乡村社会礼制与法治秩序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研究,不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跨学科的理论视野,而且具有新的学术研究思路和独到见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农村伦理道德理论,形成了我国乡村伦理理论体系的新框架。
该著作实践路径接地气。如何实现乡土伦理的现代转型,是理论研究的旨归。该著作坚持乡土伦理之“历史之根”与“现代之源”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乡土伦理“地方知识”与“普适性意义”的有效整合,进而促进“新乡土中国”由传统的礼俗伦理转化为现代法德共治伦理,为新乡土社会传统与现代道德价值的撕裂与整合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设策略。这一建设策略不仅在认识范式上指出了乡村道德建设内容的转变,也在实践范式上明确了道德建设主体和方式的转变,从而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建设理论指导。
该著作研究方法有突破。本成果采用跨学科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合。运用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以跨学科的多维视角对乡村伦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同时,通过对不同地区典型村庄的田野调查,较为准确地把脉了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现状,增加了研究成果的理论性和可信性。具体而言,一方面,作者沿续了在前著《乡土伦理》中所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理,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村庄作为典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规范的田野调查方法,从而在确保《新乡土伦理》与《乡土伦理》有一以贯之的科学研究方法前提下,使研究调查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作者并未停留于对乡村道德状况的简单描述,而是借鉴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众多学科关于乡村研究的理论资源,从伦理学的专业视角阐释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的道德现象和伦理关系,提出了具有学理性的论证和分析,从而很好地处理了现象描述与学理阐释、个案分析与理论提升、事实解析与价值思考之间的关系。由此,该著既体现了跨学科的综合视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又凸显了作者基于伦理学的基本立场和专业视角对中国乡村问题所给出的独特理论阐释。
(王淑芹,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