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侵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矫治探讨

2017-01-27郭金霞

法制博览 2017年34期
关键词:通许县案件家庭

郭金霞

河南省通许县人民检察院,河南 通许 475400

性侵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矫治探讨

郭金霞

河南省通许县人民检察院,河南 通许 475400

近年来,性侵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受害群体有明显低领化的倾斜趋势,从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公安部门及法检两院加大了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惩处力度,以期通过严厉打击该类犯罪,达到震慑犯罪分子、预防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目的。但在司法实践中,重打击犯罪、轻视未成年人心理矫治的实际状况,极有可能致使未成人的心理遭受二次伤害。本文从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出发,阐述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矫治的重要意义,进而探讨性侵案件未成年被害人心理干预的有效措施。

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矫治

一、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外开放、交流程度日趋加大、网络科技进一步普及、不同意识形态间的交流日趋活跃的时代背景下。个体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缺乏有效的社会群体自我监管、自我防控的机制,单靠公权力打击犯罪的情形下,为追求刺激、满足个人心理及生理需求而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数量增高也就不可避免。通过梳理近年来办理的相关案件,可清晰的看出该类案件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一)家庭监管缺位、多发于外出务工家庭。就目前所查处的案来说,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被害人多为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监管,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薄弱的情形下,未成年人极易受到各类侵害。

(二)性安全教育缺失、熟人作案比不断重大。基于我国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家庭及学校性安全教育缺位的情形严重,未成年人在被侵犯时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而使得犯罪嫌疑人屡屡得手。在相对封闭人际交往中,未成年人单纯的性格使得他们很难区分周围人的善意及恶意,警惕性明显低下,防卫能力明显不足,这也就造成近年来,该类型案件中熟人作案比重不断增加。

(三)维权意识淡薄、案件侦破难度较大。在长久的封建落后思想束缚下,受害人及其家属基于声誉、恐吓、金钱等因素影响,在案件发生后,他们不会轻易的选择报案来维护权利,往往选择以私了的方式进行和解,这不但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加大案件侦破难度,更是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四)社会道德滑坡、受害群体低龄化倾向明显。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色情信息泛滥,不断侵蚀一些品行不良、意志薄弱人员,使之产生奸淫、猥亵之念。在个人道德不能约束自己时,其侵害行为即以行动表现出来。

二、未成年人心理矫治的必要性

精神损害指受害人在遭受犯罪分子性侵后感受到的精神痛苦及由此产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在性侵未成年人年案件中,未成年人精神损害主要来源于躯体创伤及精神刺激所造成的精神损伤,由于未成年人尚未形成独立的思维、判断及自我心理疏导能力,在性侵案件发生后更易形成被害人标签及实施犯罪的社会逆反心理,因而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其具体表现为:

(一)未成年人在反复回忆对施暴画面时,对被害人身份的认同,虽然在客观上减轻或缓解了自身的痛苦感,但会将被害人之身份错误的融入于自身人格中,进一步外化于行为反应,使其被害容忍性提升、被害敏感性下降,从而能增被在此侵害的风险,例如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对猥亵行为的漠视。

(二)因未能进行及时、合理、有效的心理矫治,未成年被害人在自我心理修复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排斥心理,妨害敏感性过高,行为孤僻。在缺乏法律意识的情形下,甚至可能产生社会报复心理,对犯罪行为由憎恶变为认同,继而实施报复行为。

三、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矫治机制构建

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的矫治工作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手段,其实施必须贯穿于侦查、起诉、审判及后期成长教育的各个环节,以确保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矫治的有效性,需要耗费更多精力、时间,内容及方式也应更加丰富灵活。鉴于当前未成年人保护的普遍情况,笔者以为应当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案过程中,严肃工作纪律,避免二次伤害。当前公检法三机关分别加大了对未成年案件的工作力度,制定了严格的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规定,单列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科室,有效的保护了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但由于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相应的心理疏导能力,被害人依旧面临二次精神伤害的风险。对此,应当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升干警的心理疏导能力。办案过程中,互通有无,加强联动,避免司法环节过程中的二次伤害风险;扩大未成年被害人的知情权及参与权,变被害人被动接受为积极参与,使之更为直观的感受案件的公正审理;办案方式灵活化,避免严肃刻板的办案模式,如采取相对温和方式进行询问等。

(二)完善家庭、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保障体系。家庭及学校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平台,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应当重视家庭及学校学习生活中的心理矫治。一在于增强被害人家属及教师的心理矫治能力及水平。具体而言,应当加强性安全教育工作,使未成年人具有基本的性安全保护意识及手段;学校设置专业程度高的心理矫治医疗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矫治能力;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矫治能力培训,丰富家庭矫治方式;建立家庭、学校、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联系网络,确保及时有效的进行未成年人心理矫治工作。

(三)建立长期跟踪调查机制、确保心理矫治效果。

[1]佟丽华.未成人法学[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1.

[2]张鸿巍.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

D925.2

A

2095-4379-(2017)34-0131-01

郭金霞,女,河南省通许县人民检察院,未检科科长。

猜你喜欢

通许县案件家庭
河南省通许县:稳粮增豆 一季双收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左脚丢鞋”案件
通许县
家庭“煮”夫
通许县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
3起案件 引发罪与非罪之争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