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同思想到共和观念的实践
——罗芳伯行迹管窥
2017-01-27邓锐
邓 锐
从大同思想到共和观念的实践
——罗芳伯行迹管窥
邓 锐
同众多客家人一样,罗芳伯的祖先也是南迁的客家人。在海外,罗芳伯改进大同思想,发展共和观念,并将之付诸实践,成立兰芳公司。罗芳伯是一位杰出的华人侨领,也是一位有远见的域外统治者,更是中国华侨历史上的一位政治先锋。经过调查走访,笔者将罗芳伯的行藏爬梳如下。
一、南迁客家 在石扇开基
据《罗氏族谱》,我们可以知道罗芳伯(又名罗芳柏)的祖先,是从赣南迁居嘉应州白渡堡(现梅县区白渡镇)。历经五代,再迁梅县区石扇镇开基立业。从白渡的开基祖罗九清至罗芳伯,历经十四代。罗芳伯之父罗启隆(十三世祖),妣杨氏,生芳柏、葵柏、台柏三子。罗芳伯原配李氏,生子罗子增。罗子增娶妻郭氏,生子元翰、元亨,为第十六世,是罗芳伯留在石扇的遗裔。据查,罗子增没有随父前往坤甸,故在坤甸一带难寻与罗子增有关的资料。罗芳伯平定东万律后,曾娶名叫劳子的土著人(即“Dayaks”,傣雅克人;又有资料其名叫“唠子”)为妻。唠子是否生育儿女,因资料缺失无从考证。罗家历代皆以耕读为业,亦有于农隙作商贩者。
二、浸润大同思想 加入天地会
大同思想可以分为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和儒家的“大同”理想等三种主要类型。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农家类型的大同理想实际上是儒家大同文化思想的影子。
大同思想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海之内皆兄弟、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有难同当、有福共享等是大同思想的重要表现。其内核,是社会制度上的天下为公(全民公有);管理体制上的选贤与能;人际关系上的讲信修睦;社会保障上的人得其所;社会道德上的人人为公;劳动态度上的各尽其力,具体而言就是思想上的“共和”。随着几次历史性的迁徙事件,大同思想浸润了一路迁徙的客家人,不断深入客家人的心灵。
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自缢,明太子朱慈烺被梅县松口人士、东宫侍读李士淳趁乱带回梅州藏匿。皇太子来到粤东,集聚了反清复明的力量。
据史料记载,梅州人入迁台湾始于宋代,高峰期在明末清初,1661年随郑成功入台的12万军民,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客家人。1662年,郑成功派心腹大将刘国轩到闽西及粤东一带招募大批客家青壮年到台湾垦殖,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也带去了大同思想,并在当地融合发展。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那些在明郑时期入台的客家军民,有的被迫遣返大陆,有的留在原地开基繁衍,他们将新的大同思想带回。
天地会的传入,促进了大同思想的发展。清初,福建南少林寺因在反清复明斗争中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王朝深为忌恨,遣兵焚毁,有五个少林高手逃脱不死。清兵从东面与南面两边进攻,由于福建的地理位置东部和南面是向海,只能朝西、北方或西北方向逃走,北走是汀州(现在的福建长汀一带),西南是广东大埔。他们经过秀篆镇到达九峰,经过梅潭河到达大埔,沿梅潭河经三河坝、过梅江、韩江,向粤东撤退。
客家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心和勇于革命的精神,因此天地会很快传入梅州,并在闽粤赣边区形成一个重要的基地,客家人成为天地会的重要组成人员。
据《光绪嘉应州志》卷二十三人物罗芳伯传载,“芳伯,少负奇气,业儒不成,去而浮海”“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遇事勤奋,乡里称之”。由此可见,罗芳伯少年时的抱负与才能。但是,时乖命蹇,罗芳伯乡试不第,为了改变现状,为了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罗芳伯加入了天地会,很快就成为一个小头目。在清廷军队的追杀下,罗芳伯落荒而逃,另谋出路。
三、升华大同思想 异域实践共和
十八世纪的婆罗洲,荷印殖民当局尚未正式统辖该地区,而是由二十多个马来王国分别统辖。1740年前后,由于华人文化水平较高,受到当地人的重视,应南吧哇(Mampawa)土王之邀,二十多位华人矿工,从北部的渤泥(Brunei)到南吧哇境内的百演武(Soengei Doeri)开发金矿,取得成功,婆罗洲岛上其他马来首领争相效仿。南洋开金山的消息在中国国内不胫而走,大批粤东移民随着南航的舢板船,前来婆罗洲。在淘金潮的冲击下,乡试失意的罗芳伯动了远赴婆罗洲的念头。罗芳伯在《游金山赋》中写道:“盖闻金山之胜地,时怀仰止之私衷。地虽属蛮夷之域,界乃居南海之中”“既从虎门而出,定直达乎龙宫”。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是无奈离乡,但是他已经暗暗下了决心,要以大同思想到异域去闯出一片天地来。1820年成书的《海录》,是由清代旅行家、航海家、有中国“马可波罗”之称的梅州人士谢清高所著。在《海录》“昆甸国”条中称罗芳伯“其人豪侠,善技击”。而在中国古代,龙虎常常紧紧相连,并且都是王者的象征,龙宫也是皇宫的代名词,罗芳伯在这篇赋里流露出了要在异域建立霸业的思想。乾隆37年(1772)深秋,他与十多位亲戚朋友从虎门漂洋过海,来到盛产金矿和钻石的婆罗洲(即今印度尼西亚)西部的加里曼丹岛。据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卷下)“魁杰”罗芳伯传记载,芳伯至坤甸后,乃“纠合同志,拜盟结义,潜拉势力,以待时机,奋力扩广天地会之制度于兹土。盖远离清人势力,可以公开,无需秘密也”。
在当时,婆罗洲的坤甸、东万律、沙拉满、山口洋各地,尚未开发,到处荆棘丛生,仅有少数广东嘉应州、潮州、惠州各属的华侨在这片地广人稀的地方采矿和垦荒。罗芳伯到来以后,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在婆罗洲的坤甸驻扎下来。罗芳伯有文化、有胆识,又懂武术,身体壮实,既能团结侨胞,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因此深受当地人民和华侨的拥戴。站稳脚跟后,罗芳伯积极联络苏丹和当地土族头人,成立华侨与当地民众相结合的军队,东征西讨,奋力击退外来入侵者,势力日益壮大,不久辖区内便有了10多万之众的百姓和南北数十里的产金地,如弟恩、猪打崖、龙冈、沙拉蛮和山心等地,都归罗芳伯管辖。
在南洋各地活动的秘密会社,不用天地会之名,大都称为公司。因为秘密会社组织庞大,人数众多,费用浩繁,不得不找些生财之道。这时,荷兰人、英国人都纷纷组织公司在南洋各地活动,因而他们也建立起公司组织。1777年6月,罗芳伯根据当地人的意见,以东万律为首府,在管理上选贤与能,成立“兰芳公司”,建立兰芳大总制,罗芳伯成为第一位总长,并号召:共同努力迈向共和。其时,美国十三州才刚刚宣布独立,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不久,各国仍处于专制的政体下,罗芳伯建立兰芳大总制的追求与向往,充分显示了中华大同思想的气魄。
兰芳公司的组织形式,有浓厚的天地会色彩,其组织管理制度与秘密会社——天地会的组织几乎完全相似。据《兰芳公司历代年册》的记载,罗芳伯创建兰芳公司总厅,被尊称为罗大哥。大哥即为天地会内部的兄弟长辈之称。公司各行政区域单位均设有大哥、副头人、尾哥和老大四个职位,也都是由天地会组织移植过去的。天地会的大哥成为公司的负责人——客长,天地会的副头人,就成了公司的功爷(管武器),天地会的尾哥、老大,就成为公司的财库或正副书记等等。由于天地会传至南洋便以公司为名,于是公司就成了华人秘密会社或天地会的同义词。
罗芳伯担任兰芳公司大客长后,领导侨民和当地人民创办学校,提高当地人民和华侨的素质和文化水平。改进落后的农业耕作技术,变荒山野岭为沃野良田。扩大矿产的开采,发展交通事业。为了维护辖区内的安全,罗芳伯采取了全民皆兵的措施,组织青壮年参加军事训练,平时务工务农经商,战时集结打仗,并设立兵工厂,制造枪炮,建立坚固的防线。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兰芳大总制辖区内秩序井然,百姓各安其业,文教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与中国的贸易也日益频繁。婆罗洲的坤甸、东万律、沙拉满、山口羊各地,由荒凉之地一跃成为富庶的“金矿之乡”“鱼米之乡”,成为当地人民和侨民的美丽家园。在罗芳伯的管治之下,西婆罗洲社会变得平和有序。谢清高1782-1795年间在南洋各国的见闻与经历,第一次提到闽粤移民在西婆罗洲开矿、种植、贸易以及罗芳伯被尊为“客长”的事迹。1795年,罗芳伯于西加曼丹逝世,终年58岁。从1777年算起至1884年,兰芳公司一共持续了108年。
四、礼让仁爱 南洋留最可贵遗产
罗芳伯传承的大同思想,一是礼让。在1941年罗香林所著《罗芳伯所建婆罗洲坤甸兰芳大总制考》中写道:“盖自兰芳大总制建立,芳伯威信大行,对内对外,本可以王位自居。乃芳伯以谦卑为怀,反取极富民治色彩之总长名号,而口头上则称为头人。及至将卒。又复谆嘱须选举贤能,继为总长,而兰芳大总制之选贤制度,因以确立。此种礼让精神,乃兰芳大总制最可贵者。”二是仁爱。罗芳伯的《祭诸神驱鳄鱼文》载,“乐民之乐者,必当忧民之忧;受民之奉者,必当治民之事”。罗芳伯逝世后,西婆罗洲以至英属北婆罗洲等地所在乡民均建立祭祀罗芳伯的庙宇。在他管辖下的11万民众一致拥戴他,称他为“大唐总长”,敬称“芳伯”。
[1]光绪《嘉应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2]谢清高述、杨炳兰录.海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3]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M].东方印书馆,1929.
[4]高廷著、袁冰凌译.婆罗洲华人公司制度[M].兰芳公司历代年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
[5]罗香林.罗芳伯所建婆罗洲坤甸兰芳大总制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1.
邓锐,男,广东蕉岭人,梅州市外事侨务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