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调道德修养:中国历史上各种人性论的共同落脚点

2017-01-27王孝哲

唐都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性论落脚点道德修养

王孝哲

(安徽大学 哲学系,合肥 230039)

【伦理学研究】

强调道德修养:中国历史上各种人性论的共同落脚点

王孝哲

(安徽大学 哲学系,合肥 230039)

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所谈论的人性,实际上仅指人在善恶方面的道德本性。史上著名的人性论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恶论、董仲舒和朱熹等人的性有善恶论。其基本观点虽不同,但落脚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强调要重视人在后天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既尊重现实,承认在现实社会中有善良的人及良好的行为,也有品德不良的人及恶劣的行为;又关心社会的和谐有序、国家的稳定发展。因而必然主张加强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当代,应当高度重视社会道德建设,积极引导人们进行自我道德修养而成为善良的人,也使我们的社会成为和谐而有序的社会。

中国;人性论;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共同落脚点

人性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许多学者都思考、谈论过。不过,他们所谈论的人性,并非是指人类的基本属性,而实际上只是指人在善恶方面的道德本性,亦即人与生俱来的、最根本的道德品性。那么,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究竟出现过哪些不同的人性论?笔者以为,主要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恶论这四种不同的人性论。然而细察之,他们的落脚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强调要重视人在后天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一、性善论

持有“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1]141。孟子把人性之善的道德品质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都不是人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获得的,而是先天就有的,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1]145孟子又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1]43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贫富贵贱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都是生来皆善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1]145。

那么,孟子既然提出人们先天性善论,难道是主张人们在后天的现实生活中就可以任性,而不必要再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了吗?非也。其实,性善论并不是孟子人性论的全部,而只是一半。因为,他说的人性之善乃是先天的,可是人却是生活在后天的;人在后天并不是必能依然保持先天的善性并且充分表现出来,而是自出生到世上后,就必会受到周围环境的不良熏染,并会产生口味、声色等多方面的个人欲求,由此便会使得先天的善性受到污染和遮蔽而变恶。孟子举例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1]145。丰收之年老百姓的子女大多都好利,灾害之年老百姓的子女大多都凶暴,这不是上天赋予他们的资质不同,而是由于外在因素使他们内心的美德陷溺于环境才造成这样的。可见,孟子的人性论的全部内容,是认为先天人性善,但在后天遇到某种现实情况,人性则很容易恶化。这就表明,人们对于先天的善性,在后天乃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1]167。因而,孟子并不是认为人们既然先天性善,就不需要再在后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了,恰恰相反,他是主张必须强化人们在后天现实生活中的礼乐教化的。这才是孟子人性论的落脚点。孟子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重视尽心养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存其心,养其性”[1]166。孟子还说:“养心莫善于寡欲”[1]198。只有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节制欲望,减少欲望,才能保存“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而在后天方可继续保持先天具有的善的本性。

二、性恶论

持有“性恶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他说,所谓人性就是人的“生之所以然者”。“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2]252。他认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2]255。人天生的情性在现实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就容易在行为上“顺”从之而表现出恶来:“人之性恶,……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2]250。而且,荀子认为人性恶也具有普遍性,“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即夏桀、盗跖——引者注),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2]264。所有人都是天生地必然性恶。至于所谓“善”,那只是人在后天自觉而为的“伪”“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2]250。

荀子为什么要强调人性恶?他是为其强调对世人进行礼乐教化的必要,以及在世间施行法治的必要,而提出人性论的理论根据。既然人性本恶,若在后天“顺是”,就必然相互争夺和“犯分乱礼”,所以人们就必须重视进行后天社会环境的改善和圣王实施的礼乐教化,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压抑、克服先天的“恶”性,培养形成后天人为的“善”性。这就是他提出性恶论的落脚点,“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2]250。他强调,只有重视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2]18,人们才能“化性起伪”,则“途之人能为禹(即夏禹——引者注)”[2]268。

三、性无善恶论

战国时期的告子,是最早提出“性无善恶论”的学者。告子说“生之谓性”[1]142,即生来如此的就是性。告子认为,人性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善恶之分:“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1]142。人性的善或者不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在后天的现实生活中,受到某种影响所造成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1]144。周文王、武王以良好德行影响民众,民众就会乐意行善;周幽王、厉王以恶劣品行影响民众,民众便会喜好暴行。告子既然否认人性之与生俱来的善恶之分,指出人的善恶是由现实社会中的影响造成的,所以,他的落脚点自然也是强调社会的道德教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四、性有善恶论

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朱熹等人。汉代的大儒董仲舒认为,人性可分为三类: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所谓圣人之性是指圣人生来就有“仁”之善性。所谓斗筲之性是指盗贼之类坏人生来就有“贪”之恶性。而中民之性则是指介乎圣人与斗筲之人中间的广大普通民众的人性,内在地既有“仁”之“善质”,又有“贪”之“恶质”:“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3]214。由于圣人和斗筲之人在社会中的人数都极少,而且圣人之善性和斗筲之恶性又都不能改变,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人性,只有中民之性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性:“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3]216。这种性三品说,就是董仲舒的性有善恶论的基本观点。

董仲舒宣扬这种颇显复杂的性有善恶论,说有的人天生具有善性,有的人天生具有恶性,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则是既有善性又有恶性,乃是为其进一步强调对于万民必须进行道德教化而提供理论根据。这显然就是他宣扬性有善恶论的落脚点。董仲舒指出,在社会上之所以要重视对于普通老百姓进行道德教化,其可能性和必要性主要在于万民皆是“两有贪、仁之性”。他认为,万民拥有“善”质,这只是具备了可以为善的心理基础和可能性。但他们却没有自成善性的能力,况且又有贪欲而可能趋“恶”,所以唯有“待外教然后能善”[3]218。而有资格施行“外教”者,就是生来就有“仁”之善性的圣人。所谓“外教”便是社会上的圣人贤士对于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帮其筑堤“防欲”。董仲舒说:“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也,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3]217当然,若要帮助万民“防欲”,除了圣人贤士对于万民进行道德教育之外,民众自己也要认真接受道德教育,自觉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

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也持性有善恶论,但他的具体观点与董仲舒有些区别。朱熹认为人性包括天地之性(亦称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所有人皆然。人性中的天地之性即是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和规则的“理”,在事唤做理,在心唤做性。人的天地之性包含了仁、义、礼、智四德,乃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凡人同有此性,原无差异。这么说,岂不是人人皆善了吗?不是的,人们还是会有善与不善之分,朱熹说那是因为人性中还有气质之性。人在出生时虽然带着由“理”决定的天地之性,但人在出生时却又是秉“气”而生,成为有形体的血肉之躯,于是理在气中,理与气杂,这就在实际上又使人形成了善或不善的气质之性,理却管它不得。“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秉各有清浊”[3]388。由于气秉有清浊之不同,理在气中也就有了偏全之异,全者为善,偏者为不善。“秉得精英之气便为圣为贤,便是得理之全,得理之正。秉得清明者便英爽,秉得敦厚者便温和,秉得清高者便贵,秉得丰厚者便富,秉得久长者便寿,秉得衰颓薄浊者,便为愚不肖、为贫、为贱、为夭”[3]388。可见,现实的人性之善或不善,主要是由于人性之中的气质之性使然。照朱熹这么说来,在人性的两性中,那天地之性虽是根本的,却是潜在的,甚至是虚幻的,唯气质之性才是实在的、显露于外的。

可是,一个人的气秉乃是在出生时就与生俱来的,他是不是在后天就只能听天由命,其气质之性就不能改变了吗?朱熹说,非也。人有心智,还可以发挥“心”的主宰作用,变化气质,复明天理。朱熹说:“心,主宰之谓也”[4]296。“性便是心之所有之理,心便是理之所会之地”[4]295。他把心划分为“道心”与“人心”两个方面的心灵活动。“道心”出于天理,属于人的天地之性,是纯善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会使人产生私欲,形成不善的动机和行为。社会中的圣人是以道心为主,是纯善的人。而普通人却是以人心为主,若不克服私欲,服从天理,便会在种种方面做出程度不同的恶行。朱熹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3]392。所以,朱熹强调必须遏人欲而存天理。怎么办呢?那就要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使人们复明天理本性,一心“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之私也”[3]402。这显然就是朱熹宣扬性有善恶论的最终落脚点。

五、小结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关于人性即人的道德本性问题,虽然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恶论”等多种不同观点,但它们的最终落脚点却是相同的,都是贬斥恶性,赞扬善性,虚置人在先天的道德本性,主张要重视和加强人在后天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以真真切切地培养形成现实的善性。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史上的研究者都是眼睛向下,尊重现实,且力求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他们都看到并且承认在现实社会中,既有善良的人,又有品德不良的人;人们在待人处事上,既有良好的行为,又有恶劣的行为。他们又都关心社会的和谐有序、国家的稳定发展,且明白道德的社会作用。所以,他们不管说人性先天如何、人性结构如何,最后都必然会主张加强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个人的道德修养,来引导人们向善,成为道德善良的人。

在我们今天的人,依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映论和道德观看来,人的道德品性本没有先天的善或者恶,人们的一切道德观念都是后天产生的,乃是人们身处的社会存在状况决定了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如马克思所言:“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6]。我们亦明白,道德作为以善、公正、人道、仁爱、诚信等观念调节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超越性,表现在道德既反映现实又指向未来,既依据实然又指导应然,既否定恶人恶行又引人向善。所以,道德便能成为一种实践理性,在人类社会中可以发挥出巨大的积极作用”[7]。因而,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在社会上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善现象的状况下,自然也就应当高度重视社会道德建设,大力加强社会道德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进行道德修养而成为道德善良的人,也使我们的社会成为和谐而有序的社会。

[1] 孟轲.孟子[M]∥历代名著精选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2] 黄建军.荀子译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宋元明之部(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

[7] 王孝哲.论道德的现实性与超越性[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9-22.

[责任编辑王银娥]

TheCommonnessofVariousTheoriesofHumanNatureinChineseHistory:EnhancementofMoralCultivation

WANG Xiao-zhe

(DepartmentofPhilosophy,AnhuiUniversity,Hefei230039,China)

The human nat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thical thought actually refers to people’s nature of morality about good and evil. The famous theories about human nature in the history are: Mencius’s Good-in-Nature Theory, Xun Zi’s Evil-in-Nature Theory, Gao Zi’s Non-existent Good-Evil-in-Nature, and Dong Zhong-shu and Zhu xi’s existent Good-Evil-in-Nature theory. Though their basic concepts are different, the finishing point is the same. They all emphasize on people's postnatal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in their life time. They all respect the reality in that in the realistic society there are both kind-hearted people and well-refined behaviors, whereas there are bad-mannered people and bad behaviors. They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orderl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So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society and individual moral cultivation. Today, top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morality so as to guide people in cultivating their moral integrity to become kind-hearted people and make our society become a harmonious and orderly society.

China; theory of human nature; moral education; moral cultivation; finishing point

B82-052

A

1001-0300(2017)06-0032-04

2017-05-18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研究”(2014SZKMSGZS0017)

王孝哲,男,安徽萧县人,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伦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人性论落脚点道德修养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室内“跑酷”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理念在工艺流程中的落脚点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公共治理理论
人性论的教育意义研究
霍布斯社会契约论浅析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官话连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