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日用人伦教化特色及其创造性转化
2017-01-27陈桂蓉
陈桂蓉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018)
【伦理学研究】
传统家训日用人伦教化特色及其创造性转化
陈桂蓉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018)
家训是共生性的文化现象,中国传统家训的显著特色在于日用人伦教化。这一特色无论在经典家训或是在民间家训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一特色的根由来自小农经济之上的血缘道德基础;来自于传统中国的德性文化和德教基础;来自于儒学经世致用的价值观基础。今日中国,日常生活的伦理教化之于转型期的社会,具有“再启蒙”的意义,因而是道德建设之首需。我们应在科学审视传统家训优劣利弊的基础上,积极地改造和利用家训资源,实现日常生活伦理教化的创造性转化:确立立德为先、全面树人的家庭教育新理念,注重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克服传统家训的排外意识和血缘道德倾向,引领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创新家训传承的载体渠道,构建互联网时代新型家训传承体系。
传统家训;日用人伦;道德教化;创造性转化
近年来,家训研究及其普及宣传活动正在“升温”,学界在对相关文献的爬梳钩沉中,已经对中国传统家训的内涵、历史分期、发展规律、思想内容、功能价值及资源利用等做了较广泛的研究,甚至有了建立“中国家训学”的初步构想(陈延斌.2015)。然而,究竟中国传统家训的鲜明特色是什么?以往有学者指出了诸如“教家立范与修、齐、治、平的统一;亲情感化与约束惩罚的统一”等特点(徐少锦.2004)。笔者以为,这些特点的概括略嫌微观,它还不足以站在文化比较的角度,勾勒出作为人类共生态文化花园中的一支奇葩的中国传统家训的鲜明特色。而这一特色的研究,对于我国家训事业的传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仅从其中一点略述管见,以抛砖引玉。
一、日用人伦教化是中国传统家训的鲜明特色
何谓日用人伦?“日用”,即日常生活应用的。而我们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就是人类那些缤纷多彩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维持个体生存和繁衍的活动。作为日常生活主体,人们一般沿袭着祖、父辈的生活轨迹和习惯,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像本能一样熔铸在血脉中。有学者研究指出:“一般说来,所谓日常生活,总是同个体生命的延续,即个体生存直接相关,它是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的各种活动的总称。”[1]12笔者认同这一概括。“人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2]在伦理学辞典中,“其义为同类事物按次序而各有其道。就人类而言,即指人际关系之次及其道德要求。”[3]如此看来,所谓日用人伦,就是指为维持日常生活运行而要求人们按照人际之间的尊卑长幼次序行事,履行相关义务。需要说明的是,“日用人伦”与“人伦日用”还存在着些许差别,后者指的是道德贯串于日常生活事事物物之中的状态,如“道在人伦日用间”。
传统的中国社会,日用人伦被高度重视,甚至被纳入封建礼教。与之相适应,日用人伦教化便在这个社会最细胞的组织——家庭中被视为职责,成为传统家训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色之一。这一点可以通过与外国家训文化的初步比较加以说明。家训作为父祖对子孙、家人的训示、教诲和规范,是共生性的文化现象。不少国家的有识之士为子女成人成才也煞费苦心、谆谆教诲。著名的美国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不仅富有,而且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给儿女的一封封家书浸透着诸如“行动决定命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至理名言。有一封信这样写道:“亲爱的约翰:你近来的情绪过于低落了,这让我很难过。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你还在为那笔让你赔进一百万美元的投资感到耻辱和羞愧,……快乐起来,我的儿子,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没有顺遂的人生;相反,却常常与失败相伴。……我把失败当作一杯烈酒,咽下去的是苦涩,吐出来的却是精神。……儿子,你要宣布精神破产,你就会输掉一切。”[4]洛克菲勒家族自发迹至今,绵延六代、历经150年依然辉煌,这与其家训中渗透的立志思想、财富观念和经营谋略不无关系。当代加拿大著名商人、企业家金斯利·沃德,将自己在商海浮沉的经验教训以家书方式传授给儿女及年轻人。内容涉及挑战、教育、成功、动力、雇员、合伙、婚姻、金钱、演讲、幸福、友谊、礼仪、着装和举止、个人财政安全、压力与健康等多方面。譬如,得知儿子要结婚,金斯利对他给出了建议:“从商业的角度看,婚姻的难度就在于,它是你一生中对自己最重要的一次投资。它的重要性体现为两方面:美满的婚姻能给你的人生带来极大的帮助,它的价值不计其数;而糟糕的婚姻通常会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要从失败的婚姻中解脱出来,会花掉你一半的财产,还得每年缴纳没完没了的赡养费。……你应该选择一个热情、可爱的伴侣;看清楚她是否吝啬好妒,这些会在将来惹麻烦;躲开那些喋喋不休的长舌妇和贪得无厌的人。”[5]可见,外国人的家训直接关注子女成人成才及事业人生的具体问题,给予解答和建议,所涉面较广。而我国传统家训则以家族“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将日常生活中的共性经验和为人之道寄语笔端。如清道光年间(1839),一代名臣林则徐在巡视澳门后,针对世风日下,以54岁的人生阅历,综合民间流传的格言,在广东前山写下“十无益”格言。“十无益”既是林则徐的修身准则,也成为林公后人代代传承的家训:“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与约翰·D.洛克菲勒几乎同时代的我国名臣曾国藩,其家书也影响深远。其中他在一篇“与弟书”中,总结了曾家家训。“书蔬鱼猪,考早扫宝,常设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此八好六恼者,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子孙虽愚,亦必略有范围也。”[6]
历数中国家训史,无论是帝王名仕的经典家训还是草根百姓的民间家训,日用人伦教化始终是鲜明的特色和主题。如宋儒朱熹的《朱熹家训》有言:“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妻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参见《紫阳朱氏宗谱》。从民间家训看,福州琅岐金砂村陈氏是福建南阳江田陈氏的一脉。该氏唐末随闽王王审知从祖居地河南固始县南下入闽,于今根深叶茂,后人遍布福州十邑及台湾、浙江、广东等地。陈氏家训要求族人“十六事”:“一敦孝悌,以重人伦;一笃宗族,以昭雍睦;一和乡党,以息争讼;一重农桑,以足衣食;一尚节俭,以足财用;一隆学校,以端士习;一黜异端,以崇正学;一讲法律,以儆愚顽;一明礼让,以学风俗;一各平业,以完民志;一训子弟,以禁非为;一息诬告,以全善良;一诫逆逃,以免株连;一完钱粮,以省催科;一联保甲,以饵盗贼;一解仇忿,以重身命。”*参见南阳江田陈氏祠堂理事会文化编委会编《南阳江田陈氏文化(祠堂源流篇)》,第230页。又如福建汀州客家严婆田村的“严婆家训”,以素朴无饰的乡土语言教诫全村林姓族人“做人要勤正,做官要廉明,做事要顺天。”“人帮帮情义,自立立骨基。”“树寻倒吊根,人思过背恩。”“好人交情,歪人交用,协衡进退,万事亨通。”“务实务为,人见人爱,多心多嘴,自受自罪。”“大气开朗,人爱心爽,诡计糊涂,人人侧目。”“体让三分,留作福恩;进退有度,无失身份。”*参见林文清采录《汀州严婆玉神教化(发家)经忏》。
二、传统家训日用人伦教化的根源分析
如上所述,与国外家训相比,我国传统家训的日用人伦教化特色十分明显:一是家训所及范围主要与民生日用相关,二是家训教化内容主要是日常道德规范及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传统家训的这一特色,是有着深厚的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价值观基础的。
首先,它来自小农经济之上的血缘道德基础。我国传统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家庭、家族是组织日常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来决定的。”[7]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需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正因为氏族承载着家庭在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绵续功能,氏族的尊长往往会订立家训族规,以维持发展、光耀门楣。这些家训族规由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具有浓厚的世俗化色彩和血缘意识,少有超验的成分,它通过各种礼俗庆典、言传身教,使之得以传承延续。它通过家庭、家族大量的日常活动(如饮食男女等自然活动、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村社议事等政治活动、求神祭祀等宗教或民间信仰活动)而渗透到成员的文化心理深层,成为日常主体的“集体无意识”,即无需刻意提倡但却被日常主体自觉地遵守。久而久之,人们习以为常,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习惯或倾向。
其次,它来自传统中国的德性文化和德教基础。黑格尔曾经这样评价古代中国的道德:“道德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很高的修养。……但在中国人那里,道德义务的本身就是法律、规律、命令和规定……当我们说中国哲学,说孔子的哲学,并加以夸羡时,则我们需了解所说的和所夸羡的只是这种道德。这道德包含有臣对君的义务,子对父、父对子的义务以及兄弟姐妹间的义务。……孔子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基础。”[8]笔者以为,黑格尔这一评价体现了他的三点认识: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就是孔子的儒家哲学,就是道德哲学;二是中国人的道德在国家层面和私人层面是相通的,即强调人与人的“义务”关系;三是道德哲学在中国意识形态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教育、文化和其他实践活动。的确,黑格尔这一评价是准确而深刻的。与西方的“智性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一种“德性文化”的特色,伦理道德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举足轻重。与此相适应,教育领域的“德教”也就自然凸显。不论是官学、私学还是家教,无一不以人伦教化为要旨。家训的人伦教化也成为此中应有之义。
再次,它来自儒学经世致用的价值观基础。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一种文化学术的价值标准是它的实用性,即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传统。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其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建构一种合理化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式,实现由文化学术价值向政治伦理价值的转换。之后,不同历史阶段尤其是明清之际,都有主张学问应有益于国家的“经世致用”的思潮出现。再者,儒家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尚思辨,不作诸如世界的本源、今生与来世的关系等形而上问题的探讨,而是立足于现世,教人们如何修身、做人、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这些经世致用的价值观,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另一方面,也滋长了中国人某种程度的实用主义。受经世致用的价值观影响,人们在人伦教化的内容与形式上也讲求具体、易行和实际效用。家训作为端蒙重教的载体,训示内容自然离不开家庭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也得考虑蒙童和家庭成员的接受水平。
三、传统家训教化特色的现代评价及其转化
传统家训作为中华民族丰富完整的道德教育话语系统的一部分,以其深入浅出的日用人伦教化特色彰显着它的魅力。日常生活是人们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和寓所,日用人伦是为维持日常生活秩序而确立的规范。笔者不赞成有学者将日用人伦看成是“具有底线伦理的性质”的观点,而认为日用人伦教化实为当今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所首需。为此,客观地发现和评价传统家训教化特色的优长缺短,并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下,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便是我们伦理学人的使命。
关于传统家训的弊端和缺陷,许多学者已做了归纳。如认为传统家训存在着愚忠愚孝和奴化教育;存在着强调明哲保身、压制孩子勇于冒险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孙云晓.2015),还有传统家训中的男尊女卑思想、家族认同心理和排外意识等。对此笔者并无异议,但就传统家训的教化特色而论,以比较文化的眼光审视,还存在着两大不足:一是德教至上的传统家训忽略或掩盖了对晚辈成才的其他要素的培养;二是以小农经济为背景的日用人伦教化,使私德得以充分张力,公德难以养成。从前者看,传统家训重道德教化,过分看重人的品德而轻视人的才能,重伦理不重科学,注重塑造“好人”而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能人”。使得大多数人“停留在自在的存在水准上,缺少超越性和创造性”[1]94,造成谨小慎微的封闭性和萎缩性人格。从后者看,传统家训由于以小农经济这一自在的日常生活方式为背景;以血缘关系、自然情感为纽带;以传统习俗、常识惯性等经验主义因素为基本图式进行教化,这就难免造成人伦价值的私德取向,使私德得以充分张力。如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人伦关系就是家训的主线。就连“义”这一看似超越私德范畴的道德价值观和规范,人们还时常从私德的惯性思维中寻找它的释意,如“兄弟义气”“大义灭亲”等。这一教化特色在张扬私德的同时,公德自然缺位。
尽管如此,传统家训的日用人伦教化依然有着可资转化与借鉴的价值。它将儒家“道在人伦日用间”的思想演绎得如此精彩,使之活化、细化,为儒道创造了生存、延续的空间。也为当今转型期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启示。日常生活是伦理产生的基本场域,日用人伦是维持家庭和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需要之一。今日中国,日常生活的伦理教化之于转型期的社会,具有某种“再启蒙”的意义。我们应在科学地审视传统家训优劣利弊的基础上,积极地改造和利用家训资源,实现家庭日常生活伦理教化的创造性转化。
诚然,当我们重拾传统家训这份道德教育遗产时,时代已经发生了变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正在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在人口流动频繁、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当下,家庭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迁: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日益瓦解、核心家庭已成为主流(但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家庭增多,代际交流出现严重断裂)。此外,随着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公民个体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社会运行机制的民主化、法制化、理性化也日益受到尊重。面对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创造性地转化传统家训资源,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确立立德为先、全面树人的家庭教育新理念,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教是社会教育的起点,日用人伦教化是个体人生成长之首需。摒弃传统家训德教至上、人伦固化的历史缺陷,我们应当以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为目标,立德为先,全面发展。既要扭转当下“重智轻德”的家教偏向,又要倡导民主、平等、有利于激发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创造精神的优良家风。在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道德发生断裂和虚无的当下,家庭尤其应担负起日常生活伦理教化的责任,研究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形成发展的规律,立德为先,全面树人。
第二,克服传统家训的排外意识和血缘道德倾向,引领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传统家训是以乡村姓氏宗族为基本单位的,是家族共同意识的体现。宗族价值取向始终成为家训的立足点和目的。家训的这一特性,使得我们无法绕开家族这一实体的内聚性和血缘道德倾向,去高谈公民社会的道德。而应在传承研究中,坚持礼俗与法理的统一,在充分尊重宗族价值取向的同时,积极引领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传统家训进行整理、修复和研究的过程中,积极地发掘并创新其中除家族取向之外的社会价值取向,并以“全面依法治国”的“法理社会”理念渗透其中,引领家族成员以尊家训、守家规、扬家风为起点,提高公民道德水准。
第三,创新家训传承的载体渠道,构建互联网时代新型家训传承体系。在通讯日益便捷、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的当下,传统的家训方式早已不再适应人口的流动和现代家庭结构的变迁。若我们依然固守着原有的家训方式,势必徒劳。因此,在传播与弘扬优秀传统家训中,除了适时创新家训的日常生活伦理教化内容外,我们还要与时俱进,积极探讨多样性的家训传播与传承的载体渠道。如建立家族成员微信、微博等网络,传递重申家训理念,塑造良好家风;通过手机视频将家族成员中的点滴正能量传导给众人等,让优秀的家训内容通过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得到传承与弘扬。
[1]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063.
[3] 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25.
[4] 约翰·D.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家训[M].汪婷编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58-60.
[5] G.金斯利.沃德.商人家书[M].陈栎蕴,杨凡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1.
[6] 钟叔河整理校点.曾国藩家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436.
[7]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0.
[8]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25.
[责任编辑王银娥]
CharacteristicsandCreativeTransformationofDailyEthicEducationinTraditionalFamilyPrecepts
CHEN Gui-rong
(SchoolofMarxism,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350018,China)
Family precept is a symbiotic culture phenomenon. The most distinct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 is its function in daily ethic education, which is highlighted in classical and folk percepts, and based on the blood relationship on th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traditional Chinese ethical culture and mor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utility of the Confucian value system. In today’s China, the daily ethic education is of much re-enlightenment for the economic transitional society, to which the top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in the morality construction. We should take a scientific look a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s, be active in renovating and applying them for rational utility to achiev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in the daily ethic education.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new notions of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through people’s moral education and all-round talent cultivation, lay much emphasis on children’s healthy mental quality and personality, overcome exclusive consciousness of 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s and kindred moral tendency in order to enhance people’s moral standard, innovate the inheritance carriers of family precepts to construct a new inheriting system on the Internet era.
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s; daily ethic; ethic education;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B82-052
A
1001-0300(2017)06-0027-05
2017-07-16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2015年度项目:“传统家训家风的德育功能及其现代传承研究”(FJ2015B057)
陈桂蓉,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