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关系析论
2017-01-27梁庆婷
梁庆婷,陈 旻,陈 勇
五大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关系析论
梁庆婷,陈 旻,陈 勇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出的治国理念与行动指南,在国家道德形象、社会道德风尚与个体道德修养的向度上体现出丰富的伦理意蕴与伦理价值。五大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走向深化:五大发展理念能够拓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路、丰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凸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功能;另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通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得以贯彻落实: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在社会成员道德修养过程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关系
在当代中国,五大发展理念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命运,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科学决策,是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与实践论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五大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为人属性与人为导向上不谋而合,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走向深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动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五大发展理念伦理意蕴的内涵诠释与外部呈现
1.五大发展理念伦理意蕴的内涵诠释
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所制定的总体规划与治国方略,是在经济发展新方位、新阶段、新常态下提出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现实针对性、未来前瞻性的贡献中国智慧的立场方法与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现实运用与当代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包含着丰富深厚的伦理意蕴,它主要是指贯穿、体现、渗透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中并受其导向、制约、影响的反映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关乎价值诉求、行为规范、道德关系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五大发展理念不是空洞的抽象的概念体系,而是现实的实践的思想方法,是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阻力进行精细化分析,发现破解经济发展困境与难题的方法与路径,并把它们凝练升华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要理念。其本质在于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复杂性问题,用转变发展理念的方式改变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处理人与物的矛盾关系时,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关系时,遵循平等友善的价值理念;在处理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时,遵循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在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时,遵循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生态、外交等各方面、全方位,是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伦理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个体伦理价值与社会伦理价值的高度统一。
2.五大发展理念伦理意蕴的外部呈现
在经济新常态、改革深水区的特殊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一方面为中国发展布局进行了顶层设计,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战略指导;另一方面也明确了发展的目标与底线、价值与诉求,表达了对理想的国家道德形象、美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与良好的个体道德修养的向往与追求,构成一个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指南与道德基础,这是其丰富深厚的伦理意蕴在当今时代鲜明、具体的外部呈现。
在国家层面上,要立足大国责任,进一步形成负责任、讲信誉的“大国形象”。对内应深刻审视中国发展的道路指向、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多重维度上提高综合国力,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形态上谋求共同富裕,强调富强在于为民、民主在于公权、文明在于厚德、和谐在于共享。对外施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掌握制度性话语权,用世界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形象阐释“崇礼尚和”,做到强而不霸,协和万邦。
在社会层面上,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进一步形成和谐共享的“社会形态”。一方面,应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原则,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等的有机统一,构建新型社会关系,实现文明成果的和谐共享;另一方面,应自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构建新型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个人层面上,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进一步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表现的“个人形态”。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加强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主体能动理念与合作共赢理念的有机融合,强调尊重个人利益与保护集体利益的内在统一,凸显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彰显自由平等的伦理精神,形成人际和谐的伦理关系。
3.五大发展理念伦理意蕴的相互交融
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结合,是国内根基与国际视野的统筹,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轮驱动、五位一体,在逻辑序列上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内在要求、必要条件、必由之路、本质要求的有机统一,在价值诉求上是发展的进步性、均衡性、持续性、整体性、公正性的有机统一。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创新发展着力于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创新发展既包括以技术创新为抓手的科技创新,也包括以体制创新为载体的制度创新,还包括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的理论创新与文化创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创新发展理念中蕴含着效益优先的伦理诉求,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
协调是发展的方法统筹。协调发展致力于解决发展的结构问题。协调发展意味着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协调中央与地方、速度与效益、先富与共富、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整体发展。协调发展理念体现出对于国家利益、整体利益、人民利益的道德坚守,是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国家道德的集中展示,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关键。
绿色是发展的生态品质。绿色发展聚焦于解决发展的生态问题。绿色发展就是要统筹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种发展要素,兼顾集体与个人、整体与局部、当代与后代等各种利益关系,谋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工业文明唯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反思,是对人、社会与自然一体性的确认,拓展了伦理道德关怀的阈限,实现了“人的需要”与“生态保护”矛盾的和解,是人本伦理思想与生态伦理思想的集中表达,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
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于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发展要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型经济,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构建更为广泛的国际经济利益共同体。开放发展理念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放眼于全球发展大局,是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为破解人类共同发展难题而开出的“中国药方”,体现出中国勇于承担大国责任的道德境界与合作共赢的义利观念,是五大发展理念的保障。
共享是发展的价值旨归。共享发展侧重于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内涵着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保障基本民生,实现社会发展的人民共建;二是平衡权责关系,推进国家治理的人民共商;三是落实分配的公平正义,推动改革红利的人民共享。“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人民是历史发展推动者的唯物史观,彰显出以民为本的民生伦理思想与公平正义的政治伦理诉求,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根本。
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深化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系统工程,是主观性活动与客观性活动的统一,是自律行为与他律行为的统一,是个体道德建设与群体道德建设的统一,也是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统一。具有丰富伦理意蕴的五大发展理念为社会经济发展指引方向与规定路径,也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创设价值动力、提供精神源泉、奠定心理基础,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走向深化。
1.五大发展理念拓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路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的实践逻辑,在创新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三个层面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路。首先,创新发展理念旨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让各类主体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创新是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基本意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发展理念释放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创新活力,激活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创新思维,凸显了人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价值意义与主体性力量,使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不懈追求。其次,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城乡一体、区域协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并举,正确处理发展中的不和谐关系,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协调发展理念提升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整体格局,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思维,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由要素构成的系统,从系统与社会大环境、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系统与构成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与作用的角度,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协调推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强大合力。再次,开放发展理念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新思维,着力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这既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现实需要,又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睿智选择。开放发展理念拓宽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国际视野,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战略思维,明确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发展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国际互利合作相结合,完善国际治理体系、加强国际协调、扩大对外援助、维护国际安全等议程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维度。
2.五大发展理念丰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着生态文明与公平正义的伦理观念与道德约束,在道德观念与道德实践两个维度上丰富与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比如,绿色发展理念体现出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忧虑与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交换关系转化为交往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索取关系转换为互惠关系,他人和自然不再被简单地视为手段,而被视为平等主体对象。可以说,绿色发展理念拓宽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视域,使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代内与代际公平等问题都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观照的对象,体现出社会价值观的生态化趋向与公众绿色意识的觉醒,反映出人们对更高层次文明形态的追求。又如,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着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既是对共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发展思路的匡正与扬弃。很显然,共享发展理念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伦理内涵,不仅主张物质财富的共同分享,而且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成果的全面共享,体现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公平正义”的原则坚持,反映出人们对“善”与“利他”的道德追求。
3.五大发展理念凸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功能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科学总结、有效借鉴、辩证扬弃了以往狭隘的西方现代化发展理念所固有的弊端与病症,彰显了独特的理论品质与实践魅力,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外部推动力与内生源动力。首先,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可以优化和激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创新思维方式,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能够与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相适应,从而为新常态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明确的价值指引。其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内涵着提升个体道德修养与社会道德风尚的功能。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理论的新境界,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能够与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相勾连,保障个体发展机遇的公平性与发展成果的共享性,从而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文明进步。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还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理论的新境界,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战略地位置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倡导珍惜自然、关爱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过低碳生活等道德观念,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自然资源的代际共享。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
五大发展理念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新内容、指明了新方向,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走向深化。因此,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其保驾护航,以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合力。
1.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建构是对人的自身主体性存在与价值世界进行确认的过程,也是对历史内在规定性的道德体系与伦理精神进行整合的过程,更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矛盾变化进行调适的过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需要吸纳五大发展理念的先进成果,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五大发展理念也只有融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中,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首先,应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分别考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论根基与理论渊源,探索其逻辑结构与逻辑关系,阐明其伦理意蕴与哲学底蕴,使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特质得以逐渐呈现。其次,应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发展,凸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创新品质,协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体系格局,坚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绿色立场,开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国际视野,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共享旨归,使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特质得以逐步呈现。
2.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既是社会主义道德实践不断深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五大发展理念具化实化的现实需要。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指南。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需要通过不断发展完善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因此,其内在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必将通过个体道德修养的提升与社会道德风尚的养成,通过与多元社会思潮的博弈与对道德主体思想的净化,而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能动作用,在主观上使人们对五大发展理念形成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在客观上使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有良好的道德环境。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第一,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融入创新发展理念,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根植于本土,从传统道德资源中挖掘传统美德,包括中国优良传统道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中国革命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等,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地加以传承与运用。第二,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融入协调发展理念,在宏观上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配合;在微观上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第三,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使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文明理念被认识与实践,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不是也不应该是自然界的主宰,人是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该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生产与生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第四,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融入开放发展理念,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能够放眼世界格局,拓展国际视野,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道德生活的积极成果,使道德体系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第五,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融入共享发展理念,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
3.在社会成员道德修养过程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
在社会成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因为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最终需要得到社会成员个体的认知与认同,而且因为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也最终需要通过社会成员个体的践行与推动。在社会成员道德修养过程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需要经历道德认知、道德认同、道德实践的层层递进与发展循环过程。首先,道德认知阶段。道德认知是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评价与判断,是道德认同的前提与基础。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道德认知,是从道德的层面、价值观的高度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历史背景、现实条件、理论基础、深刻内涵、逻辑关系、战略定位、实践意义、突出特征等进行客观解读与价值判断。其次,道德认同阶段。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5](P375)。道德认同是社会成员对社会道德观念与道德规范从理性上和情感上予以认可并将其内化的过程。对五大发展理念的道德认同是社会成员在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上对其认可与趋同,从而使五大发展理念由外在引导变为内心自觉的过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人作为最终价值旨归,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倡导“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这与道德修养赋予人的生活方式以意义,道德修养的价值植根于“美好生活”或“人生幸福”是一脉相承的。最后,道德践行阶段。“知行合一”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形式道德践行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认同的外化。对五大发展理念的道德践行是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认同的基础上,将五大发展理念外显为个体道德行为与社会实践,并通过实践使五大发展理念固化为个体的信念与信仰。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6](P170)五大发展理念只有通过社会成员的践行才能实现其终极价值,社会成员也只有通过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4]韩东屏.论道德修养[J].中州学刊,2015(10).
[5]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上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梁庆婷,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陈 旻,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陈 勇,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