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报》对1942年河南旱灾的关注
2017-01-27苏新留
苏 新 留
(南阳师范学院 文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前锋报》对1942年河南旱灾的关注
苏 新 留
(南阳师范学院 文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1942年,自春至秋,河南旱魃肆虐,千里赤地,几乎无县不灾。当时,旱灾的严重引起了媒体的重视。南阳《前锋报》自始至终关注这次灾荒,前后发表了近百篇关于灾荒和救灾的社评,不仅呼吁当局和社会各界关注河南灾荒,而且针对性地提出了救灾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救灾。李蕤和《前锋报》社评在河南灾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2年;《前锋报》;旱灾
1942年,自春至秋,河南旱魃肆虐,千里赤地,几乎无县不灾。这次大灾使河南几乎路断人稀,“许昌、襄城县等地的市场,任何物价都比人价贵,长成的少女,只要几个烧饼便可以换来。至于路旁的饿殍、街头的弃婴,更是数见不鲜。侥幸不死的儿童,也都饿得满脸都是皱纹,两眼泛作灰色,使你不敢相信这是人间”[1]。
当时,旱灾的严重引起了媒体的重视。重庆《大公报》刊登了记者张高峰写的从洛阳到叶县的灾情实况;南阳《前锋报》自始至终关注这次灾荒,前后发表了近百篇关于灾荒和救灾的社评,呼吁当局和社会各界关注河南灾荒,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救灾。
一、《前锋报》与旱灾之“缘”
《前锋报》是抗战时期河南南阳的一家民营报纸,1942年1月1日在南阳创刊,社长兼发行人是李静之,孙良田任总编,李蕤主笔。《前锋报》在创刊词中提出,办报的宗旨是“仗义执言,为民前锋”。在当时抗日战争进入持久阶段的艰难岁月里,该报敢于为民众说话,自然就格外引起关注。作为一家民营小报,创刊之年正赶上河南大灾,可谓“有缘”。谈起这次旱灾,不能不提到李蕤(1911—1998)。李蕤原名赵悔深,曾用笔名赵初、悔深、慧深、流萤等。1911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佛姑洞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起,他先后在洛阳师范学校和开封师范学校学习。1936年考入河南大学文史系。他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新闻战线上的一员骁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被南阳的民营报纸《前锋报》聘为“特派记者”, 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披露灾情的真实状况。接到李静之的来信,李蕤心情很不平静,因为1940年秋,他以“共产党嫌疑”的罪名被捕关押,后经同仁保释出狱,此后靠老师的帮助找到了洛阳印书局这份工作。而且重庆《大公报》刚刚因为透露灾荒状况而被停刊三日,何况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地方民营小报呢?再者,自己从监狱出来还不到一年,很有可能因此而再入牢笼。但他又感到“作为一个拿笔的人,到这种时候还不敢为人民说一句话,实在生不如死”,“即便因此招祸,也在所不辞”!如果没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那种精神,一个人去灾区采访是不可能的,于是李蕤毅然答应了报社的请求,告别家人,只身踏上了灾区采访的艰苦征程。李蕤从洛阳出发,对灾情最重的偃师、巩县、郑州等地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实地考察。白天考察,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伏案写作,然后将文章寄到《前锋报》社,以“流萤”的化名陆续发表。李蕤发表在《前锋报》上的有《喑哑的呼声》等9个单篇系列通讯,后来《前锋报》结集出版时,又把最早写的《无尽长的死亡线》收了进去。社长李静之为该书取名《豫灾剪影》,并为该书写了后记。该书的出版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有的学校把它作为教科书,甚至有人因为读了它而走上新闻道路[2]。李蕤的通讯报道成了《前锋报》社评的重要背景。
二、旱灾之初之社会呼吁
《前锋报》作为一个地方民营小报,在当时新闻缺乏自由的背景下,竟然表现出了惊人的一面。在灾象初现之时,该报7月24日就发表社评《赶快作防灾的准备》,指出“必须有备,才能无患”,并提出了防灾的主要办法:一是严厉实行食粮节约;二是实行食粮调剂;三是实行食粮封存,将民间食粮作一详细调查,予以封存;四是应切实遵照中央颁布的粮食增产办法,禁种与民生无关的农作物,所有的熟土地,尽量种植食粮;五是政府仓库所有之粮,应妥为保存,勿坐视其腐朽。社评还指出,“以上不过是几件荦荦大事,至于详细的办法与最有效的办法,各级政府既设有专管食粮的粮政部局科,对粮食管理、节约亦有详细的办法。我们剀切的希望当局遵照中央法令,斟酌地方实情,拟定办法,迅予实施,为未雨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国家人民实利赖之”。
随着灾荒的进一步发展,该报呼吁救灾的声音也逐步提高,又发表了《灾象已成 迅谋救灾》的社评,指出“事甚严重,情亦甚迫,吾人决非故为大言,以耸听闻。负责当局其速图之”;“我们希望全国同胞各激天良,无再滥用职权,多求非分之财,浚民以自肥。从今日起,一切食用力求紧缩,自动节约,不烟不酒,亦粗以砺,只要我能勉求温饱,勿再作非法剥取。更希望政府当局迅谋救灾对策,实行粮食节约,各部队之军粮马干,各机关之平价公粮,应再行查考,从严核发,勿使一人向隅,亦勿使一人冒滥。只要主管秉公认真,切实核减,人民负担,至少可减少十分之二三。我们并不是要军人、公务员减少应得的口粮,为人民而减食,只求将不应得的冒滥减除。如能办到,纵秋收大减,亦可救民不死。同时更希望政府重申前令,切实禁绝造酒,禁绝宴会和其他一切不合战时要求之浪费,法从上行,收效必大,希望能先从官吏禁起”[3]。其后连续发表救灾社评,呼吁社会关注救济河南灾民。
三、灾重之时之救灾措施
随着灾情的发展,逃荒之人不绝于道。社会治安也随之成为严重的问题,《前锋报》在9月3日发表《维持治安与彻底救灾》的社评,指出“维持治安,就必须彻底救灾”[4],同时分地方和省府两个层面阐述救灾措施。省府要统筹全局,最有效的办法是请求中央迅速实施下列四个办法。一是饬令陕、鄂、皖三省解除禁运粮食出境之令。因为这三省收成既佳,当然应该准许豫省灾民自由贩运。不要说是同一国家,就是平时的邻国,也有相恤相助之责。只要能解禁,则民间自然可以自动贩运,而无形中就得到了调剂的效果。二是饬令邻省准许豫省灾民之老弱者迁入。往内输入粮食是一有效办法,而向外移民就食也是一有效办法。远道运输困难极多,所以数量自然有限。至于灾民中之老弱,既不能耕植,又不能服役,纯粹是消耗者,所以让他们移转到邻省,予以救济。三是尽量再减少征购征实数额。因为中产以下的家庭,多已无粮,而中产以上的也不过仅只顾眼前,至于家道富有、贮食不尽的,可以说少之又少。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有产者,大多已不能自给,试问他们哪里有余粮缴纳政府呢?四是拨给赈款,由政府主持办理平粜。至于地方政府,也要斟酌情况设法救济,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政。把不需要的骈枝机关一律裁撤,而必要的机关,也应裁人,这样至少可以减少平价粮的负担。二是调查大户食粮。把他们吃不完的,由政府制订借贷办法,分配给贫民。这样一来,穷人可得到救济之益,同时政府的威信也可树立,地方的治安也可赖以维持。不仅如此,1942年10月14日,《前锋报》发表《怎样渡过灾荒》的社评,指出,“为政以养民为主,养民以救死为尤”; 救灾原则是:不能眼看着百姓活活地饿死,应当由各级政府和慈善团体共同负其责任,如果大家都能尽到最大最善的努力,虽当此环境极困难之时,也可以使死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首先,对于已经流亡出来的百姓,应当由各地组织成立紧急救济机关,一面维持他们暂时的生活,一面指示他们逃亡的方向。同时,国家应当指定地点,尽量收容。最好能使大部分流亡百姓从事生产工作,从而可以自食其力。
其次,对于尚未离开家乡之灾民,应当赶快加以安抚,并调查登记其家庭状况,一面劝导其种植可资救荒作物;一面调查公私存粮数目,准备发放;一面募集赈款赈粮;一面奖励商人贩运粮食;一面还得教导灾民,哪些东西必要时可以勉强充饥,哪些东西绝对不能食用。
再次,国家对于灾民之儿童及婴孩,应当尽量收养,此事办起来并不见得有多大困难,只要扩充现有儿童保育教养机关之范围,便可办到。
最后,关于救灾的经费及粮食,除了国家应就财政许可范围以内尽量拨发外,应当赶快发起向国内各省市及外国大规模的募捐运动,如果宣传得宜,办理得法,颇可募得相当数量的款项。还应当号召公务员、军人及富人的减食救灾运动,这样也可以凑集许多粮食来救济灾民。
最应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当年的灾荒,连带演化成第二年的灾荒,所以对于向外流亡者,应使其尽可能地减少,同时应当预防疾病瘟疫之发生。
四、结 语
从1942年7月河南旱灾初现到严重开始,《前锋报》共发表了近百篇有关灾荒和救灾的社评,在呼吁社会救灾的同时,《前锋报》还发表了许多诸如“移民就食办法”“政府应以铁的手腕,血的代价抑平物价”以及“杀奸商稳粮价”等相关社评,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指导救灾,同时也有不少痛砭时弊之论。
《前锋报》社评不仅呼吁社会关注河南灾情,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救灾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作为地处豫西南盆地一隅的民办小报,虽然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但其报道的河南灾荒惨状还是触及了当局的良心,相对于《大公报》被“停刊三日”的命运而言,《前锋报》没有遭到停刊的处罚,李蕤也没有因此而招祸。李蕤和《前锋报》社评在河南灾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行总河南分署秘书处.河南善救分署周报——两年业务纪念特刊[Z].1947:13.
[2]宋致新.中国记者没有缺席——一个中国记者笔下的1942年河南大灾[N].光明日报,2003-11-19(4).
[3]灾象已成 迅谋救灾[N].前锋报,1942-07-24(1).
[4]维持治安与彻底救灾[N].前锋报,1942-09-03(1).
[责任编辑:岳岭]
TheAttentiontotheDroughtinHenanin1942fromQianfengNewspaper
SU Xin-liu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Henan 473061, China)
In 1942, great draught has been covering the whole area of Henan province from spring to autumn. At that time, the seriousness of the draught caught attention from the media. Nanyang’sQianfengNewspaperwas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draught all the time. It published nearly one hundred editorials about the drought and relieving it, appealed to the authorities and the whole society to focus on the drought in Henan province, and gave help to relief work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Li Rui and the editorials ofQianfengNewspaperleft a great mark in the history of Henan disasters.
1942;QianfengNewspaper; draught
2017-09-20
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中原地区旱灾与社会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012BLS009;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电影《一九四二》背后的历史刻画研究”,项目编号:2013BLS008。
苏新留(1971— ),男,河南省南阳市人,历史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史和历史地理学。
K24
A
1002-6320(2017)06-00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