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陷阱”,让科学活动更精彩

2017-01-27西安工程大学幼儿园

早期教育 2017年10期

西安工程大学幼儿园 干 蕾

巧设“陷阱”,让科学活动更精彩

西安工程大学幼儿园 干 蕾

“陷阱”一词原意为捕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经过伪装的坑。在科学活动中设置“陷阱”是指教师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活动,有意给幼儿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通过“出问题了”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去探究、思考、辨析、发现错误,并能修正错误,最终获得更加牢固的真知。

一、在概念理解上巧设“陷阱”

如果幼儿对新学的概念掌握得不扎实、不完整,在学习中往往只是记住结论,忽视内涵,就容易造成混淆,产生认知错误。因此教师要利用所教概念的特点,巧设“陷阱”,让幼儿在“吃一堑、长一智”中加深对新概念的认识。例如,在科学活动“认识鸟”中,教师小结时说:“老鹰、画眉、啄木鸟等都有翅膀,所以有翅膀的都是鸟,是吗?”幼儿都说“是”。接着,教师说:“飞机、蜻蜓也有翅膀,它们是鸟吗?”教师根据幼儿对新概念认知易片面、混淆等的特点,设计了“有翅膀的都是鸟”的“陷阱”,使幼儿“误入其中”,再通过虽有翅膀但不是鸟的事物来引导幼儿质疑先前的结论,从而在辩误中加深幼儿对概念的认知和掌握。

二、在思维定势下巧设“陷阱”

幼儿在学习某些科学知识时,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按照习惯的思路去分析、解决问题,结果就会出现不应出现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妙设置教学“陷阱”,引导幼儿突破思维定势,提升学习的品质和深度。如在科学活动“神奇的磁铁”中,教师通过讲解使幼儿知道了磁铁能吸住回形针、铁钉、钥匙等含有铁的物品。接着教师问:“磁铁能吸住纸巾、塑料板吗?”幼儿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教师问:“为什么呢?”幼儿说:“它们不含铁,磁铁只能吸住含有铁的物品。”教师随即用磁铁将塑料板吸了起来。幼儿纷纷发出惊诧声,不解地看着被吸起来的塑料板。教师说:“你们想知道这其中的秘密吗?”幼儿兴趣被调动后,教师水到渠成地引导幼儿学习磁铁的穿透性。

科学知识往往具有多种属性,在正常思维理解下看似无误,但若结合知识的其他属性则可能导致对知识的认知错误。磁铁能吸住含铁的物体是磁铁最基本的属性,但这并不表示磁铁不能吸住不含铁的物体。教师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来设置陷阱,引发了幼儿学习“磁铁穿透性”的兴趣。通过对磁铁吸住含铁物体与不含铁物体的强烈对比,幼儿能够较全面地了解磁铁的各种属性,这有助于培养幼儿认真、有序、灵活变通的思维。

三、在学习重点处巧设“陷阱”

每节科学活动都有其学习重点,为了让幼儿更有效地掌握学习重点,教师巧妙地设置“陷阱”,往往能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因为掉入“陷阱”的体验能让幼儿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重点内容。在科学活动“杠杆的秘密”中,教师让幼儿想办法用一根手指将长方形砖头举起来。幼儿尝试后均以失败告终,教师笑着说:“请看老师的一指神功。”教师边说边将一块长条积木一端插入砖头底部,并在另一端下面塞入一块小积木作为“支点”,然后在长条积木翘起的一端用手指轻轻一压,砖头被举了起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教师设计了“用手指举砖头”的“陷阱”,使幼儿纷纷受挫,然后教师再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如何运用杠杆省力”这一学习重点,从而使幼儿轻松掌握了学习重点。

总之,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巧设“陷阱”,引领幼儿积极地反思,让幼儿从“错误”走向“正确”,能使教学更加高效、出彩。但在设置“陷阱”时,教师需把握好以下三点:首先,“陷阱”要有隐蔽性。科学活动中的“陷阱”需要教师精心布置、用心安排,将它隐藏在科学教学环节当中,而不被幼儿轻易发现。其次,“陷阱”要难度适易。“陷阱”并非越深越好,当幼儿掉进教师预设的“陷阱”后,幼儿必须能找到跳出“陷阱”的方法,即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从而避免以后再次落入类似的“陷阱”。最后,“陷阱”要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师之所以在教学中设置“陷阱”,是为了让幼儿改正自己的错误,反思出错的原因,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陷阱”若不能服务于教学内容,则这样的“陷阱”只是一个无用的大坑,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