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拍照片联想到的
2017-01-27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幼儿园余新凤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幼儿园 余新凤
由重拍照片联想到的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幼儿园 余新凤
案例
最近整理孩子们平时游戏的照片,发现一组他们初次探究水桶的图片不错,可就是拍摄时像素较低,清晰度不够,这可怎么办呢?配班环老师说:“不如叫小朋友重新玩一下,再拍一次,不就行了吗?”心想:也对。于是我请来当时游戏的几位小朋友,将他们曾经玩游戏时的图片打印出来,让他们看看自己是怎么玩的,并告诉他们:“待会儿你就将水桶先躺放在栏杆上,再桶底朝下竖放……”我甚至还找来当时写的他们游戏情境的片段,读给他们听,试图带领孩子们重新回到当时的情境中。
我自以为自己做足了功课,孩子们一定会表现出色,谁知孩子们在“游戏”时,似乎就是进不了那种游戏的状态。在“游戏”中,他们轻而易举地做完任何动作,且每做一个“动作”,就朝我看看,似乎在等我下一个指令。
反思
孩子们为什么会呈现这种状态呢?为什么没有初次游戏时的热情?我又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们再次专注游戏呢?我一遍遍地问着自己。在不断的思考中,我明白了:这根本就不是孩子的游戏。胡伊青加曾经说过:“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遵照命令的游戏已不再是游戏,它至多是对游戏的强制性模仿。”
首先,游戏的主人是孩子。孩子们具有游戏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什么时候玩?和谁玩?怎么玩?都由孩子自己决定。今天我硬生生将孩子们从喜欢的泥工活动中拉过来,喊他们的时候,豆豆就说:“老师,你喊我们干吗呀?我的汤圆还没有做好呢?”此时我的这个“游戏”,已经不是他们自己的游戏,它是老师的任务。孩子们在完成老师要求“摆某个动作让老师拍”这样一个任务,一个动作完成了,他们就在等待老师的下一个指令,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干什么?自然就没有了初次探索的热情、兴趣,没有了亲身参与体验的激情、乐趣;没有了自己如何玩的思考;没有了继续探索的欲望,更无成功的愉悦体验,他们如同“木偶”一般,“线”操纵在老师的手里。
其次,游戏的进程由孩子控制。在游戏中,孩子们决定和控制游戏的进程与方式。时隔近7个月,他们对材料已经烂熟于心,游戏的水平也明显提高。他们能够使用水桶玩各种挑战性的游戏:双脚站在一个桶上,并往下跳;双脚站在两个桶上摆平衡;将水桶与梯子等材料混合玩,即他们玩水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所以今天再次要求他们玩之前的某一种方式(低水平的滚——那是他们第一次对水桶的探索),根本就没有挑战性,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了,没有付出任何努力就成功了,自然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再者,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拍摄过程中,我既希望孩子们完成我的指定动作,又希望他们能表现出快乐。我是否可以设置一些游戏的情境:通过比赛的方式调动他们游戏的热情?又或者我可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让他们再次去探索,我相信他们虽然会有创造性的表现,但应该还会有重复之前的玩法。
成长
我觉得作为老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尊重他们自由、自主游戏的愿望;创设宽松的游戏氛围;观察、了解孩子,分析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孩子创设一种“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游戏情境。
那我的照片又该怎么办呢?就在我要放弃的时候,突然看到小2班一位老师,灵机一动:对呀,他们没有玩过这个游戏,何不请她们班的小朋友来玩玩看呢?于是喊来几位小朋友,这次我吸取教训:没有叫孩子们摆出我需要的图片造型,而是请孩子们自己玩,我在一旁抓拍,同时不断地鼓励孩子们:“想一想,还可以怎么玩?”果然孩子们想出了很多的玩法,其中自然也包括我预期中需要的,而且孩子们特别投入,游戏热情高涨,我从孩子们的表情中轻易地看出他们体验到的愉悦。我想这才是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的体现。
我们总是说要“尊重孩子”,其实我们更应该将尊重真正落到实处,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