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
2017-01-27张安妮,张梅玲,Z警官
读懂孩子
主 持 人:张安妮
专家支持: 张梅玲(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国家级有特殊贡献专家)
嘉 宾:Z警官(派出所民警)
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家庭教育”的话题已经进行到第四期的内容。与一些警爸警妈交流,有的说,这些内容使他们茅塞顿开,比如“角色转换,避免消极的思维定势”“重视孩子的多元智慧发展”;有的说,张梅玲教授对教育问题的分析,句句说中他们的心声,比如“家庭教育得从父母的自我教育开始”;也有的依然焦虑重重。本期,我们就来细谈如何读懂孩子,相信张教授深入浅出的解析,会为各位警爸警妈走进孩子内心之门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
生气、愤怒的力量能够促使我们去对抗阻力和摆脱控制
主持人: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请张教授回复民警的来信问题。
Z警官:您好张教授,我是来自江苏的一名派出所民警。看了上一期您解读的“读懂时代和读懂教育”,我对其中所谈的“一方面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提出如何发泄情绪的建议”有一些困惑。
很多父母都曾经或正在为孩子发脾气的状况而烦恼,甚至抓狂。面对孩子发脾气,有的父母会服软,有的会以暴制暴,也有的会很无奈,束手无策。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自认和妻子都不是暴脾气的人,为什么四岁的女儿有时会很容易发脾气?积木搭不好发脾气,脱不下衣服发脾气,画不好画也发脾气……我们该怎么办?
张梅玲:要想知道怎么办,得先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很多孩子的本能都是发脾气。科学界有一个重要的认识,就是从生物角度讲,任何先天本能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当然,也包括发脾气。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发脾气意义是什么呢?美国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亚克 ·潘克赛普从大脑生理机制的角度,解释了动物在环境中的基本生存策略,以及相应本能。他认为,动物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就必须持续探索环境,以不断获得生存资源。但探索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探索遭遇阻碍时,大脑中一般会有两种应对策略:一是对抗阻力、扫清障碍、坚持探索;二是躲避危险、放弃探索。对抗与坚持,对应的正是愤怒本能;放弃和逃避,则对应了恐惧本能。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会让人的愤怒本能自动启动:一是当探索活动受阻时,也就是预期的事情发生了改变;二是被强加他人意志时。发脾气,对于成年人来说应该不陌生,每当生气或要发火时,往往浑身也会充满一种力量。恰恰是这种力量能够促使我们去对抗阻力、摆脱控制。
另外,6岁之前的孩子,其大脑前额叶部分尚未发育完善,而这部分正是掌管自控能力的关键部位之一。这也就可以解释,Z警官四岁女儿为什么会在玩积木、画画等行为进行不顺利时发脾气了。
面对孩子的生气和愤怒,父母首先要有一个允许的态度
Z警官:原来,孩子会发脾气也是成长中的重要一步。
张梅玲:可以这么理解。
父母得清楚如何正确引导发脾气的孩子控制好生气、愤怒的这股力量,既不丧失,也能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Z警官:我女儿一发脾气,只要不马上帮她处理,就会升级为哭闹。她妈护女心切,几乎每次都妥协,第一时间去哄她;但我可受不了,她一哭一闹,我脑袋都大了,恨不得用更大的嗓门把她压下去,让她闭嘴!
张梅玲:一般来说,对于哭闹的孩子,要在他冷静之后再进行教育。正如Z警官所说,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哭,第一时间就去干预,要么是妥协,要么是粗鲁地制止——“哭什么哭,真没用”。事实上,哄和妥协,对孩子不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起了一个正强化的作用,这种行为是在告诉孩子“闹一闹,爸爸妈妈就真的怕了”。同时,还有一个潜在危险,就是让孩子的情绪越来越依赖于外部,而不是依靠内在的调节能力。同样,打压他的情绪,阻止他哭,逆反心理会促使孩子哭得更厉害。理智的父母这时可以选择冷处理,即什么都不做,安静地陪伴,等他哭完、闹够。
哭和闹是两种行为,我们分开说。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会哭坏,因此,一见孩子哭就赶紧去哄。从生理角度上讲,孩子最长时间能持续哭20分钟左右,不会对身体有什么损伤。而哭也是人类最天然的、不具破坏性的释放情绪进而恢复平静的自我调节方式。引导孩子调节情绪,最重要的就是得允许孩子哭,如果可以,不要让孩子单独在哭,父母要陪着他。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慢慢意识到,爸爸妈妈都在这里,他们是爱我的,但我用哭的方式企图让他们答应我的要求,是没什么用的。
闹,分言语上的闹和肢体上的闹,是一种具体的带有破坏性的发泄行为。如果是肢体上的闹,父母当然要阻止它,但态度得是“爸爸妈妈知道你很生气,但我会帮助你”。
而大多数孩子的闹,其实是言语上的闹,他们可能会说“臭爸爸”“我讨厌妈妈”,严重地会说“我要打人啦”“我要打死你”。有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表示听到这样的话尤其是后两句时,会非常震惊、伤心,因此会在第一时间对孩子进行阻止和批评教育,甚至怀疑孩子再长大一点儿是不是真的会抄起棍子打人。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这几句话不具任何实质性破坏,过分阻止只会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对抗。而担心孩子今后会把恶言发展为行为,也没有什么科学根据。恰恰相反,之所以会有真的打人行为,是因为情绪没有得到缓解,每次发泄时总是被阻止和指责,最终发展到失控程度。
孩子说出不好听的话,背后的真正意思是“我现在很不舒服,很不高兴”。因此,父母应该冷静、关心地去回应孩子:“你现在很生气是不是?让我抱抱你,可以吗?”父母即使什么话都不说,也不要责怪孩子,只要平静地看着他,等他平静之后,再说:“你可以发脾气,但前提是要合情合理。”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分析道理,教孩子正确表达和发泄负面情绪的方法,引导孩子解决眼前的问题。
我要强调的是,面对孩子生气、愤怒等这样的负面情绪,父母首先要有一个允许的态度,不要去打压孩子的这些情绪,要允许他发泄出来。这本身对父母的要求也很高,首先父母在当时就不能慌,更不能被激怒。
另外,一般来说,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面对孩子哭闹,父母也可以用他喜欢的事物将其注意力转移。
主持人:生气、愤怒是一种情绪,而发脾气、哭闹是由此带来的一种外在行为。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但并不等于纵容他们因此而产生的行为。
张梅玲:是这样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这是读懂孩子的前提
主持人:深入阐释了如何让孩子正确地表达负面情绪,我们更迫切地希望知道要如何读懂孩子。
张梅玲:要读懂孩子,第一,父母得建立一个意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某一个人的复制品;他就是他自己;他可以与爸爸妈妈或某个人有相似之处,但他是独立的。
为什么首先要建立这个意识?这表明孩子在人格上与我们成年人是平等的。这是一个前提,决定了为人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点点滴滴的行为方式。
曾有两个爸爸的对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爸爸说:“你家孩子听你的话吗?”另一个爸爸得意地说:“当然听!”“为什么?”“因为我是他爸!他不听我的听谁的?”
这个爸爸认为儿子听爸的话是理所应当,这其实就是没有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一些父母总是带着命令式的口吻与孩子说话,也是没有这个意识。换句话说,建立了这个意识,会让我们在今后的教育中,对孩子多一些平等的沟通和商量,少一些命令和指责。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就是好的,而是说,要先弄清楚,父母要让孩子听的是什么话,父母是否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否尊重孩子。
6岁之前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敏感期最为集中的阶段
张梅玲:第二,读懂孩子,要知道0至18岁是一个人一生之中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从时间维度看,一个人的身心成长速度是有快慢之分的,而发展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减弱的。0至18岁这个阶段是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其中, 0至6岁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也是视觉、口腔、动作、感觉、语言、自主意识等敏感期最为集中的阶段。
敏感期也叫最佳期,最先是意大利早期教育专家蒙台梭利在教育领域提出并应用的。敏感期,通俗一点儿解释就是人脑不同的神经环路发育成熟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孩子的大脑对于该学什么东西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敏感性,在敏感期内开发智力其效果事半功倍。举一个例子,语言敏感期可以具体分为口头语言敏感期(0至3岁)、文字和书写敏感期(5至6岁)、阅读敏感期(5至12岁);自主意识敏感期是在4岁以后,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仅什么都想尝试,都想自己做,而且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了解了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和自主意识敏感期是什么阶段,就会懂得为什么跟3岁以前的孩子讲道理是不太容易讲通的,但在4岁以后,随着孩子的语言更加丰富、自主意识慢慢增强,父母就可以给孩子初步立规矩了。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张梅玲:第三,读懂孩子,要知道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是有不同需要的,父母要给孩子所需要的——而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一个相同的需要,那就是爱。
1岁之前的孩子还是婴儿,他们需要的爱是安全感。安全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一个人有了安全感才会有自信和自尊,才会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积极地发掘自身潜能,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我们要多抱抱这个时期的孩子,尽可能地去满足其一切需求。有的年轻父母一定听说过“孩子不能抱多了”的说法,其实这是不科学的;一定要多抱抱婴儿,通过肌肤的接触、气味的传递、言语的陪伴,他们才会体会到更多地被关注,从而建立安全感。
6岁之前的孩子需要的爱是陪伴与玩耍。正如成年人有不同的工作,孩子,尤其是6岁以前的孩子,他们的“工作”就是玩,从玩中获得快乐和成长体验。上一期我们也提到过,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从自然中获得自由、获得快乐。父母可以陪他们玩,在玩中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发现他们的优势智慧和弱势智慧。
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所给的爱是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教育提出的新理念,即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21世纪学习社会的主人。我认为,小学阶段应主要养成这三个习惯: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和学习的习惯。
可以说,做人的习惯是好人生的基础,其核心是爱,主要行为指标可以包括以诚待人、自信自强、学会尊重与宽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有的人以为,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被爱得太多,以至于已不懂得付出爱。实际上,孩子天生愿意付出爱,只是在后天教育中,由于父母不太注意培养或在无意中拒绝孩子的付出,从而伤害了他们付出的爱心,慢慢地,孩子便不再习惯付出爱了。几年前,有一个单亲妈妈含辛茹苦地把女儿养到15岁,平时连被子都不让她叠。有一次妈妈发高烧,做不了早饭了,让女儿出去买早点吃。没想到女儿接过钱后扬长而去,直到放学才回家。进门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饭做好了吗?我饿了!”妈妈有气没力地回答:“我今天太难受了,还没来得及做。”女儿的第二句话竟是:“饭都不做,懒猪!”应该说,我们都很同情这位母亲。可这一切又是谁造成的呢?是她自己在平时没让女儿懂得她的辛劳,没有和女儿做情感交流,没让女儿懂得何为爱与付出。还有一个例子,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外公拎着书包去送一年级的外孙上学,电梯里,外公一直咳嗽,外孙出了电梯就从他手里接过了书包,说:“外公,您不舒服,我就自己背书包吧。”原来,从他上学起,妈妈就告诉他:“你现在还小,但书包实在太重了,所以,我们在送你的时候会帮你背。但这是在帮你,并不是说书包就应该由爸爸妈妈来背。”
做事的习惯核心是规则,即按规则办事,主要行为指标可以包括遵守规则、讲效率、合作友善、合理消费。父母可以让孩子在具体实践中体验规则与结果的关系;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来体验集中注意力与高效率的关系;让孩子明白奋斗与成功的关系;引导孩子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一些分工合作的机会,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体会合作的必要性;教孩子如何合理支配零用钱,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美国有一个研究早期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实验,是关于母亲的教育对于孩子一生的影响。实验人员从监狱中找出50个人,又从社会中找来50个成功人士,让他们分别回忆妈妈对他们的教育。其中有一对家庭非常相似,他们都是三兄弟的家庭。犯罪者回忆小时候分苹果时,他和弟弟都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但弟弟却抢先说想要最好的。妈妈责备了弟弟。他看着妈妈的表情,则试探地说:“我要最小最青的那个。”没想到,妈妈不仅表扬了他,还把最大最红的苹果给了他。他就此认为,要想得到想要的东西,就不能说真话。另一个成功者回忆的也是小时候分苹果的事。当时,她的妈妈说:“我知道你们仨都想要最好的那个。但是,最好的只有一个。我建议你们现在先去整理院子后面的草坪,谁整理得又快又好,这个大苹果就给谁。”最终,是这个成功者得到了那个苹果。他就此明白:要想得到想要的东西,就要靠努力和奋斗。
这个调查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要让孩子体会“成功是要靠奋斗得来的”。
学习习惯的核心是创新。其主要行为指标包括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和总结反思。具体的培养建议,我认为要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善于利用学习工具;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学会欣赏孩子的“傻问题”;留给孩子专属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些情景以培养孩子的应用智慧,比如买家具,可以让孩子量量具体尺寸,算算窗帘的面积等;启发孩子善于思考,思考是创造的前提;引导孩子学会反思。
从某种意义上讲,青春期的叛逆是在表达自我,是一种成长
张梅玲:12岁之后进入青春期,他们需要的爱是父母能与他们平等地沟通,互相尊重。青春期孩子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已慢慢成熟,但心理上却尚未成熟,这种矛盾会让他们产生很多困惑。可以说,每个人的青春期都会有些叛逆,只是个体表现不一。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叛逆是在表达自我,是一种成长。父母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像朋友一样与他们交流。很多父母感到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就在于父母总是拿出一家之长的态度——“你是孩子,就得听我的”,如果是这样的前提,沟通效果多数会不太好。有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往往忽略了“先听”,而总是“先说”。不先听听孩子的声音和想法,就把自己的观念灌输给孩子,未必是孩子所需要的。现实生活中,在不了解孩子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就以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孩子行为的父母是存在的。
给各位朋友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一个年轻的妈妈经常带着12岁的女儿去超市买零食。有一段时间,她发现刚买的零食第二天就会少很多!她以为女儿是自私,把零食偷吃或藏起来了,为此还批评了女儿,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总是带她去超市了。不久,她就感到女儿在刻意疏远她。这个妈妈考虑再三,决定主动打破僵局,尝试与女儿聊一些除学习之外的学校趣事。果然,当女儿谈到自己在班上关系最好的一个同学雪雪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妈妈,雪雪的身世非常可怜,无父无母,是拿低保的奶奶靠着捡废品把她养大的。”看似不经意的闲聊中,妈妈深深感受到女儿对雪雪的那份同情心。她主动提出周末一起去看望雪雪和她奶奶。女儿一听,高兴得都跳起来了,妈妈能如此重视自己的朋友,她太开心了。就在那一刻,妈妈觉得自己与女儿之间的芥蒂正在慢慢消失。雪雪与奶奶的家非常简陋,但这却没有影响奶奶待客的热情。她对这位妈妈说:“雪雪经常提起你的女儿。她们不仅经常在一起学习、玩耍,你女儿还常常送给雪雪一些好吃的。”说到这里,妈妈注意到女儿正下意识地把带来的小书包往身后藏,似乎不那么愿意让她看到。此时,这个妈妈已经在内心完全推翻了自己之前的盲目判断,是自己错怪女儿了。她微笑着对女儿说:“快把你给雪雪和奶奶带来的好吃的拿出来吧!”女儿先是一愣,然后立即流露出对妈妈赞许与钦佩的眼神。后来,妈妈了解到,雪雪其实是一个弃婴,当年,奶奶是在垃圾箱发现的尚在襁褓中的她,然后把她带回家。雪雪慢慢长大,已经知道多年来奶奶口中的“你爸爸妈妈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但为了不让奶奶伤心,她始终没有戳破这层窗户纸。正因为知道了这个家庭背后的这些故事,女儿才更加同情雪雪,愈发对她好,有什么好东西,总记着与雪雪分享。这个妈妈后来是很自责的,她觉得是自己的武断误解了善良的女儿,幸好后来及时改正、弥补。
对于17至18岁的孩子,重在引导其立志
张梅玲:17至18岁,父母对孩子的爱,主要表现在具体地帮助他规划未来的生涯,也就是引导孩子立志,要懂得担当,今后奉献社会。关于对职业的认知,在孩子幼儿期就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感知教育。一般来说,对孩子的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6岁以前,是感知阶段,可以让孩子通过绘本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身边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们的工作又是什么,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明白这些不同的工作都是社会的需要,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比如,爸爸是警察,是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安全卫士;小红的妈妈是环卫工人,如果没有她的劳动,我们生活的城市将脏乱不堪。第二阶段是6至12岁,是幻想阶段(多变阶段),这个年龄的孩子一会儿想当飞行员,一会儿想当科学家。第三个阶段是中学阶段,这时的孩子自己会基本确立一个或几个理想生涯目标,这其中多数是受到某种影响而产生和固定下来的想法。比如,有的爸爸是警察,孩子也会憧憬警服;有的妈妈是护士,孩子也想成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引导孩子的价值观,支持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鼓励他们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因此,这个阶段,父母要从培养孩子的兴趣进而升级为培养孩子的志趣。志趣就是为今后生涯规划所做的准备。第四个阶段,就是17至18岁,这时,父母要把握的是大方向。关于这个问题,上一期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在此就不重复谈了。
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得到大人的表扬,因此,父母要多一些鼓励和善意的批评;他们喜欢合群,3岁之前未上幼儿园,可以在社区与邻居多接触,这也是为今后的合作交流能力做启蒙教育。读懂孩子尤其要读懂当代的孩子,互联网时代的孩子,特点是知识面广但呈碎片化,自主意识比较强,强调平等、民主和自由,父母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要对其进行适时引导。
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再次感谢张教授的讲解,感谢Z警官的参与。
下一期“家庭教育系列五·读懂成长”,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