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村
2017-01-27文丨宗楚
文丨宗楚
寻村
文丨宗楚
■尘埃落定,掩卷深思。一次完整的主题之旅即将结束,你是否准备好满载而归?或许,道别之时的话语最是走心,你又能否体会?而下期的精彩还在期待你的贡献。
我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典型的城市青年,自小生活在城市,不曾长时间体会过农村的生活,也没近距离接触过文学叙述中描写农家的那些美好画面:大片的稻田或麦田、清澈的小溪或小河、种满果树的山头。父亲一辈或许还有在乡镇生活的经历,但到我这一代,“农村”这个词多少显得有些虚无缥缈,除了偶尔能在电视新闻中听到,偶尔能在文学作品里看到。
那句十分有名的俗语:“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到现在这个年代,得变成“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虽然我既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但不能否认的是,乡村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了——这是有数据支持的,在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就突破了50%,这意味着中国有一半人口都居住在城镇中了。到2030年,更会有10亿中国人都生活在城市里。
与一日千里的城镇化相对的,是农村缓而慢的步伐,几近停滞。农村里的落后、生活不便、留守等问题,也常被媒体大肆渲染。“农村”这个词,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父亲是在小镇中长大的,四周被许多村子围绕,我想从他那里获取一些灵感。我问他记忆中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的?他吸了一口烟,眯起眼睛,看着前方,仿佛那景象就在他眼前。他说当年十分清苦,能吃得起肉的是极少数,大家都一样穷,但民风极好。他说五月的时候农忙,大家都要出工挣工分,也要把自留地种好,五月收油菜花,七月收水稻,八月收黄豆。他说那时文化生活极其贫乏,如果哪个大队放露天电影,附近十里的人家都会举家前往,人山人海。他说过年的时候,家里终于能吃上鸡或者肉,兄弟姐妹们都要抢,正月里镇上有舞狮子、耍天马灯,热闹非凡。
他说了很多很多,大多是一些具体而又美好的意象,我知道,那是他的童年、青年回忆,是最有活力的黄金时代,小镇和农村也被这黄金时代的美好沾染,成为令人怀念的一部分。
我也曾在爷爷去世时随着父亲回过老家,但我看到的,是灰色的建筑墙体,规模不大的店铺和集市。因为附近有钢铁厂,空气中似乎总是飘着粉尘。镇上和周围村里没有什么年轻人,大家大多都出去打工了,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着。我又问父亲,长大之后回到故乡, 有什么体会?他答:很安心,但也很陌生。
爷爷生前不愿接受火化,执意要回到村里,办一场特大的丧礼。爷爷十分强调入土为安,照他的遗嘱,父亲和叔叔们把他葬在了老家的土地中。而几位兄弟操办完丧事,便各自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城市里。我突然觉得,爷爷和乡村很像,保守,顽固,但养育了我的父亲叔叔一辈,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土壤。他关爱孩子,也不乏专断,十分伟大,也十分平凡。爷爷是大家聚在一起的理由,是家族的根。
我们与土地的连接日渐稀少了,有时怀念土地的丰腴,但有时也不喜欢它的泥土气。怀念土地的,多记得田家之乐;讨厌土气的,多提起保守破败。但乡村多是平凡的,没有必要将它理想化,也没有必要将它妖魔化,一切都是我们的生活,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