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原始篇
——《论语辩》之辩
2017-01-27□
□
在孔子所在的时代,到朝廷奉职的年轻人可能需要贤师的指导。从公元前494年鲁哀公执政开始,孔子便为数辈青年才俊执教,这些弟子或出身富贵或出身寒微。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的最后一批门生无所依傍,便自己建门立派。有可能是子贡将弟子记忆中老师的言论整理并汇编成册(子贡后来在众门生中脱颖而出③参见《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章。),所保留下来的孔子的形象是一位满怀失望但又鞠躬尽瘁的仕者,希望权力可以重归鲁国国君,同时又鄙视国君新社会所开启的私利风气。孔子倡导一种坚毅尽职的精神,这体现在其对理想的“士”的描述上。
这些为人铭记的言论不过是闪烁智慧的语句集,但将其记录成文并按主题重编后便暗含了一种自觉的哲学,这便是“儒家”学说的开端。
篇目的标号与理雅各译本同。
一、核心美德“仁”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当时选拔朝廷官员主要是通过私人了解,因此晋职的唯一途径就是让别人认识到自己具备为官相应的品质。此后有关执权者识才的主题一直颇为重要,参见埃里克·亨利(Eric Henry)的文章“古代中国的识才主题”④Eric Henry, “The Motif of Recognition in Early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7.1 (1987).。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大多《论语》的英译本都是尽量在英语中找一个对等词来翻译“仁”,但《论语》中的“仁”有多种含义,用原词(音译)可以更好地表达其不同的含义。当时“仁”是成就事业的资本,有抱负的人会特意彰显他们的这种品质。一个人必须让他人看到自己的品质(4:1),但最好自己不要故意炫耀(4:2)。我们还发现无论在逆境还是顺境,“仁”总是处之不变的。“利”指新的平民价值观,在这句话中作使动词用。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仁”虽然包含有“好”的意思,并不等同于“好”。“仁”赋予人判断是非的能力(威廉姆·詹姆斯[William James]认为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所在①William James and Horace M.Kallen, Philosophy of William James.New York: Modern Library, 1925.)。渴望“正义”也就是憎恶“非正义”。正义不仅异于邪恶,而且优于邪恶。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句中的动词“恶”(wù)(意思是“憎恶”)还可以读作è(意思是“邪恶”),不过4:3与这句并置,就削弱了该句的语气。这两句合在一起理解,意思就是:仁者会有憎恶(4:3),但并无恶意(4:4)。“苟”在这里有转折的意味,意思是“只要,如果出乎意料”。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情景:孔子正在斥责一位急于晋职的年轻人,因为他告诉孔子自己的同僚缺乏“仁”这种品质。本篇前两句是对有希望晋职的人的描述,而这两句的对象是级别较低的官员。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该句措辞整齐,铿锵有力,表明孔子经受了精神上的困顿,经历了危难的考验,最终坚守了“道”。“仁”是种广义的德行,只有个人具体实践之后才能成为个人之道,即个人的原则。这里还有4:2中提到的对“仁”的坚守,“仁”不仅需要坚守,也需要勇气才能实现。注意该句暗示了富与贵是可得的,表明这是个流动性强的社会。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该句用“我”(意思是“就我而言,在我看来”)而非中性代词“吾”,增加了讽刺意味。该句长度与4:5相当,传达了一种坚信的态度。句中用“恶不仁”来定义“仁”,进一步解释了该句的意义。句子最后所述的力量未竭而信念先动摇的情况,在5:10b和6:12都会再次出现。从这里可以看出,实现“仁”光有认同和决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全力以赴、持之以恒的行动。“仁”也不是后续章节中(如8:3)所说的那种自我的不断修身,而是一直准备去应对危难的行为。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该句是独立的一句,主题上回到了不以好恶(4:4)来评判人(4:3),要通过“过”来发现人的优点。人分为不同的派别(“党”),“仁”这种品质的意义宽泛,在不同类人身上体现也不同。由此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选拔朝廷官员时的评判基础是什么,而本节“评判下属”的主题就暗合了上述几节所展现的逐渐晋级的情形,即在4:1/2中是无名小卒,靠他人来判定其才能,4:3/4中成为下级官员,4:5/6中为资历较深的官员,4:7中成为负责择贤的官员。
朝廷职位可能专属于驾驶战车的精英,虽然其军人价值观已经平民化,但还保留着武士的精神特质。仁者具备理想的“战友”的品质:坚强、勇敢、坚定不移、为他人着想、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假如“仁”(音同“人”)的本义为“男子汉气概的”(坚强、勇敢②参见林毓生文章Lin Yu-sheng, “The Evolution of the Pre-Confucian Meaning of Jen (仁) and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Moral Autonomy,” Monumenta Serica 31(1974—1975): 172—204.),那么衍生出的平民化的“仁”意义就简单了。西方的“荣誉”所具有的含义有助于理解该词。
二、道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除了4:5中谈到的“个人之道”外,还应该有其存在的大语境,即“公众之道”③参见毛子水文章 Tzu-shui Chun Mao, “Some Suggestions for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Confucian Analects,” Studia Asiatica,Essays in Asian Studies in Felicitation of the Seventy-fifth Anniversary of Professor Ch’en Shou-yi , Vol.1975: 281—289.(对比4:8)。公元前5世纪,鲁国王室权力为季氏家族篡夺。孔子忠于正统的王朝世系,但最后未能目睹政治正道的恢复。孔子时代最后的鲁国国君为鲁哀公,他赴卫国寻求支援以抗衡季氏,途中去世,时为公元前468年。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在这句话中,“道”指的是共同遵守的原则,而不是政治正统。这句表述了对衣着讲究的鄙视,与《论语》后面篇章中提到的衣服讲究颜色搭配相矛盾(参见10.5a)。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义”此处意为“视为是义的”。孔子所描述的封建社会(“天下”,该词也表示“神”,参见3:11)多带有个人理解,但在这句话中指封建社会中的普遍意义:客观的“义”,不带有个人理解。
三、君子与小人
4:11 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与“民”(参见6:22)之间还存在一类人:“小人”,即手工艺者和商人之间的阶层。与“民”相似,他们基本的价值观是自利,但不同于“民”的是他们在朝廷供职,与君子争夺职位。这导致官场出现流弊,官员偏袒乡友,豁免同党。
4:12 子曰 :“放于利而行,多怨 。”
“仁”须是大仁,方可行。在战场上战友需互相协助,如果只是单向帮助战友无异于自杀。在平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互助性集体中存在自私行为,就无法实现宽容大度①Edmund Gosse, Father and Son.London: William Heinemann, 1928, p.191.。再高一层次来说(此处不明显,但在公元前320年的《孟子》中有明显体现),奉行自私会导致违背所有原则,最终破坏所有体制。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论语》第四篇中只有该章提及“礼”(只有第五篇提及“让”,即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逃亡奴隶法》第868页中的“将自己放在次要位置”②Ralph Waldo Emerson, “The Fugitive Slave Law,” Brooks Atkinson ed., The Essential Writings of Ralph Waldo Emerson.New York: Modern Library, 2000.),而在后面章节中该词频频出现。这解决了久争不休的问题:究竟是“仁”重要还是“礼”重要?答案就是:对于孔子来说“仁”是最重要的,对于儒家来说“礼”是最重要的。但是“礼”,即以他人为先,是孔子的价值观之一,他并不认为礼只具有象征性的作用。礼或有用或无用,但如果无用,孔子就不会推崇礼。
四、就职之前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这是封建制度的本质,即各司其职。未能被选拔入朝,其中可能存在不公,但你不必为此而担忧。不公是弊病,但不该由你来纠正。朝廷官员(14.26a中会有提及)从不越职而为。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不要钻营事业,你的事业掌握在他人手中。君子生而为君子,与小人不同,小人事事争先,以利为宗。张辛欣《中国人的生活》(Chinese Lives)③Zhang Xinxin, Chinese Lives.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7.第三页中有对当代小人唯利是图文化的描述。
4:15 为插入章,移至第一篇。此类插入章节标记为“*4:151”,星号表插入,上标号表该章现在位置。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该句展示了自修的过程,即观察、判断、思齐和自省。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未留下任何著述,这样的自修行为对门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就将4:17置于最后,突出其重要性。
“贤”本意为“有才能”(与“德”相对,“德”本意为“品行,力量”④Arthur Waley, The Way and Its Power.New York: Grove Press, 1958, p.31.)。“焉”意思为“于其”,“焉”是“於”和“安”的缩合,因此在古代读作yan,现代读作 yén⑤George A.Kennedy, “A Study of the Particle Yen,” Li Tien-yi ed., Selected Works of George A.Kennedy.New Haven: Far Eastern Publications, 1964.。
本篇的四部分并未集中论述“德”,而是描述了孔子的各种忧虑,这是一种价值观,而非哲学体系。在编纂者看来,核心的品行只有“仁”。
五、原《论语》4:1-4:5
《论语》第四篇中前五章如下,可见其并列结构。
4:1里仁为美
To dwell in ren is best.
择不处仁
If he choose not to abide in ren,
焉得知
how can he become known.
4:2 不仁者
He who is not ren
不可以久处约
cannot long abide in privation
不可以长处乐
cannot forever abide in happiness.
仁者安仁
The ren are content with ren.
知者利仁
The knowing take advantage of ren.
4:3 唯仁者
It is only the ren
能好人
who can like others,
能恶人
who can hate others.
4:4 苟志于仁矣
If once he sets his mind on ren,
无恶也
he will be without hatred.
4:5 富与贵
Wealth and honor,
是人之所欲也
these are what men desire;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If not by his way he do so, he will not abide in them.
贫与贱
Poverty and lowliness,
是人之所恶也
these are what men hate;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If not by his way he do so, he will not avoid them.
君子去仁
If a gentleman avoid ren,
恶乎成名
how shall he make a name?
君子无终食之间
A gentleman does not for the space of a meal
远仁
depart from ren.
造次必于是
In direct straits he will cleave to this.
颠沛必于是
In deepest distress he will cleave to this.
这些并列句大多为结构简单的对子,但4:5的首句较为复杂,是三组式结构,与后面句子相对应。加之句子较长,句尾有相同的语气助词,使得4:5节奏强烈。一般而言,排比可以令句子于所在章节彰显出来,正如《圣经》箴言一样,使得句子带有普世色彩和修辞力量,给人印象深刻。
六、阐发
论述下一篇(即下一年代)之前,有必要总结本章及其年代具体的特点,也就是孔子的特点。第四篇中没有出现孔子晚期的几个重要主题,如没有提及“孝”和“天”,也没有提到有组织的“学派”。这些在后面都有提及(学派在第五篇中出现,第七篇中提到了神;公元前四世纪初出现了“礼”,后期出现了“家庭之德”)。不过就第四篇而言,这些话题的缺失应当是孔子本身不关心这些方面,而非由于编纂者删除所致。在现有的《论语》第四篇中,公元前四世纪时做了插补,从而弥补了这些缺失,如增加了“孝”的部分,还描述了弟子们诠释孔子思想,并且自行讲课的情形。
本篇似乎影射了孔子早期的经历,较为逼真。描述的好像是其早期的困顿(4:5、4:9),事业上的对手(4:3),忠君但无回报的经历(4:8)。从第四篇中可以感受到孔子最后的形象:铿锵有力、坚毅、执守自己的价值观,但不注重逻辑上的缜密(插补的4:15是贯穿全书主线的一句话,以保持其前后连贯性)。孔子具有核心权威性,从不引经用典,无论是古是今。正如《马可福音》1:22中的耶稣一样,《论语》第四篇中也全是孔子自己的言语。因此,他对弟子的影响是出于自身的权威,而不是由于掌握了古代的经义。第四篇中的孔子是处在当下的:就在此刻此地。
第四篇中所鄙夷的“唯利”的价值观在“小人”身上有最典型的体现,而孔子的价值观是“仁”。韦利将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词语翻译为“Goodness”(首字母专门大写),这种理解更多是参照了公元前四世纪重新编纂后的《论语》第四篇(参见12:22),而不是原本的第四篇。“Good”这个词用来形容武士精神,指的是“精于”武士之艺。在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的《寻找雷切尔·华莱尔》①Robert B.Parker, Looking for Rachel Wallace.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1980.第164—168页、《荒蛮之地》②Robert B.Parker, A Savage Place.New York: Delacrote Press, 1981.第61页、《早秋》③Robert B.Parker, Early Autumn.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1981.第99页和第114页中,“good”指“善于徒手格斗”。西方骑士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武力是唯一可以信仰的“优良品质”,“信”(即遵守诺言)是核心品格④Carl Stephenson, Mediaeval Feudalism.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42, pp.50—53.(比较爱默生“英国人的特性”⑤Ralph Waldo Emerson, “English Traits,” Brooks Atkinson ed., The Essential Writings of Ralph Waldo Emerson.New York:Modern Library, 2000.,第594页)。不过在某些非骑士的语境中也能发现这种精神,如罗伯特·帕克的《早秋》第176页,《驯服海马》⑥Robert B.Parker, Taming a Sea-Horse.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1966.第227页,《寻找雷切尔·华莱尔》第193页,《典礼》⑦Robert B.Parker, Ceremony.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1982.第136页。《论语》第四篇对这种精神言之甚少,请注意西方对“荣誉”的谈论也是只字片语⑧Robert B.Parker, Promised Land.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1976, p.95.,而且英国学校有不谈论此事的规定(乔治·奥韦尔 [George Orwell] 的散文“就这些快乐”⑨George Orwell, “Such, Such Were the Joys,” A Collection of Essays.New York: Doubleday Anchor Books, 1954.第33页中的“不甘沉默”)。关于该品质在原军事语境下的意义,参考罗伯特·帕克的《寻找雷切尔·华莱尔》第44—45页,乔治·奥韦尔的 “就这些快乐”第41—42页,以及科雷里·巴尼特(Correlli Barnett)的《希特勒的将军们》⑩Correlli Barnett, Hitler’s Generals.New York: Grove Weidenfeld, 1989.中第23页“自我牺牲”(von Fritsch)、第260页“绅士”(von Kleist)和第376页“责任感与荣誉”(von Senger und Etterlin)。对这种品质的形容在曼施坦因(von Manstein)对其子格罗(Gero)的称颂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格罗在1942行动中牺牲):“他完全想不到自己,脑子里只有战友和仁慈”⑪Erich von Manstein, Lost Victories.Novato: Presidio Press,1982, p.271.。
如果只是就此进行探讨,不涉及《论语》后期累积而成部分的评注,也不考虑官方哲学体系的话,孔子思想中神秘叵测而又十分核心的概念“仁”也就不会那么令人费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