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耻感伦理的思想基础与内容含量①

2017-01-27章越松

浙江伦理学论坛 2017年0期
关键词:耻感层面伦理

章越松

在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今天,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所呈现出来的是一幅紊乱失序与井然有序并存的道德图景。要读懂这幅现世生活的“浮世绘”,必须对“需要什么样的耻感伦理”做出回答。因为这不仅仅是联结“什么是耻感伦理”和“怎样建设耻感伦理”的纽带,更是测量社会转型下社会生活和生活中的人的伦理道德标尺。“需要什么样的耻感伦理”就是科学合理地确立和构建耻感伦理的思想基础与内容含量的问题,而这也是最为复杂与艰难的事情。

一、耻感伦理的思想基础

耻感伦理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面对耻感现象所涉及的应然性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诉求”③章越松:《耻感伦理的涵义、属性与问题域》,《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 1期,第12—16页。,不仅表现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体系,而且还表现为人们践行准则体系所形成的德性品格与价值取向。无论是作为准则体系,抑或是作为德性品格与价值取向,只有代表、反映或彰显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伦理道德观念,才能成为指导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思想力量与价值准则。也就是说,耻感伦理必定要以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与伦理纲常为思想基础。

任何社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价值体系,都有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的、能形成广泛共识的、凝聚社会全体成员意志和力量的核心价值体系。正如传统社会的耻感伦理只能以“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为思想基础一样,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为全体中国人共同认同的“最大公约数”为思想基础。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涵盖了当代中国共同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它从思想指导、思想主题、思想精髓、思想要求等方面规制了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思想基础,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耻感伦理提供了思想指导。任何社会的任何时期,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的一元化决定了起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必然也是一元化的。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8页。。这意味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既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坚强的政治领导、完备的制度体系,也需要把握和掌控主流的意识形态,使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观念和文化上具有认同感、归属感。思想的统一是行动一致的前提,不管社会形态多么不同,社会思潮多么复杂,一个社会始终都应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即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指导。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来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国家和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确立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一元化地位,以马克思主义来建立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合法性、合理性,才能使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在应对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文化保守主义等新思潮挑战时,通过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指导的“政治正确”的前提下确保其“伦理道德正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耻感伦理规定了思想主题。任何一种价值体系或价值观,都内含了理想信念的元素。对于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而言,理想始终都是重要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36页。无论从思想政治层面,抑或从伦理道德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耻感伦理的思想主题既包括个人层面的,也包括国家、社会层面的。从逻辑关系上看,国家、社会层面决定了个人层面,个人层面是以国家、社会层面为归依的。从国家、社会层面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基础的耻感伦理,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思想主题,因为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层次内容,是政党的主张、国家的意志,是社会的要求、人民的意愿。随着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体制的转变、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社会矛盾的新变化,人们的耻感观念和标准与以往相比也有了新变化。要使人们在利益关系的得失、现实矛盾的分析处置中分清主次大小,在各种社会问题面前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耻感观,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在发展前途与命运、根本利益和愿望、价值标准与选择上,只有绝大多数人取得共识,一个风清气正社会的形成才有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人民的美好追求与宏伟愿景,是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耻感伦理奠定了思想精髓。一个理论的精髓是这个理论得以确立、构建的根本出发点和基础,是贯穿这个理论的始终和所有方面的活的灵魂,是理论的精华和宗旨之所在。把握住了耻感伦理的思想精髓,也就把握住了耻感伦理最本质的东西。任何一种伦理道德都不可能是凭空形成的,必定是在继承以往积累的思想材料的基础上得以生成和发展的。作为从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伦理规范、道德要求与价值准则,耻感伦理在摒弃传统糟粕汲取精华的基础上,必须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加以补充、完善和发展。这就是说,耻感伦理的思想精髓,不仅深深地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而且也符合时代进步潮流,即既具有民族精神,又具有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仅仅是现时代的客观描述,更是着眼于未来发展对当下现实的“应当”——价值取向与价值引领的一种回应。一个时代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能通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耻感伦理中得到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表现了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风貌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恰恰是耻感伦理所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耻感伦理奠定了思想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耻感伦理明确了思想要求。耻感伦理的思想要求呈现出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特征。这里的普遍性是指耻感伦理内容的客观性与标准的一致性。自从人类迈入文明大门以来,在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问题上,总有业已确定的内容要求与道德准则。这些内容要求与道德准则并不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而改变。从哲学意义看,普遍性总是通过特殊性而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耻感伦理的思想要求在现实性上,总是以特殊、具体的样式而存在。在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问题上,这种特殊性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而改变。“廉耻的范畴千差万别,矛盾重重,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廉耻范畴。”①让·克洛德·布罗涅:《廉耻观的历史》,李玉民译,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05页。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耻感伦理明确了思想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抑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②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第3页。从内容要求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思想要求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对祖国之忠、人民之责、科学之智、劳动之勤、互助之惠、诚实之信、法纪之守、艰苦之奋,不仅呈现出历史性、普遍性之价值,而且还彰显了现实性、特殊性之精神。所以,坚持耻感伦理思想要求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就是坚持以荣辱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标识的时代精神与当代价值。

二、耻感伦理的含量厘定

耻感伦理内含了事实与价值两个层面。在人们的知识谱系中,事实与价值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事实属于已经存在或发生的事情,价值属于人赋予事物或事件的好坏意义与评价。事实问题是实然性问题,价值问题是应然性问题。前者探究对象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后者探询对象是好或坏、善或恶,据此追问人应当如何以及不应如何。关于以对“对象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的追问,只能用已有的相关事实作出回答,这是描述伦理学的任务。对“对象是好或坏、善或恶”以及“人应当如何”的提问,最终只能通过确立一定的价值标准来评判,这是规范伦理学的任务。

耻感伦理是对耻感现象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前提与基础是基于描述伦理学向度的事实性现象。由于耻感伦理研究的是耻感现象——事实,即道德上的“是”,所以,需要对人们行为的对与错、善与恶等道德现象进行耻感甄别,这就必须借助于描述伦理学方法。描述伦理学从纯客观的角度,对耻感伦理的事实性现象,以经验描述和分析的方法,通过获取大量的耻感事实材料、数据等,再现耻感伦理的社会本性、心理学规律和文化人类学特征。它充分反映了耻感伦理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契合性,以及人类耻感伦理生活本身的丰富多样性,为寻找耻感伦理中应然性的道德问题提供经验、材料与指导。

然而,伦理学毕竟是从理论层面建构的一种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评判。对耻感伦理含量的厘定不能只停留在描述伦理学向度的事实性现象,即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上的“是”层面,必须寻求耻感伦理中应然性的道德问题,即必须深入到道德上的“应当”层面。也就是说,必须从实然与应然两个层面着手,即基于描述伦理学向度的事实性现象与基于规范伦理学向度的应然性道德问题。如果说描述伦理学是从对耻感现象进行材料的提取、汇集、整理的话,那么,规范伦理学则是对这些业已获取的大量耻感现象的客观性材料进行分类、筛选,从形而上的层面进行理论抽象与逻辑分析,以此提炼出应然性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而这些提炼出来的具体规范与要求就是耻感伦理的德目。

关于耻感伦理内容的提炼与归纳,只有通过对从伦理道德生活中的耻感现象予以形而上的审视,才能发现耻感伦理道德生活的当然之则。这种伦理道德生活的当然之则所构成的耻感伦理实际上是一个体系,具有层次性,涵盖诸多含量。从要素的内在关系看,价值取向是耻感伦理的基本内核,反映这些基本内核的一个个具体的德目——彰显了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共识,构成了耻感伦理的主要内容。在伦理学视域下,耻感伦理既是底线伦理,也是德性伦理,还是公域伦理和私域伦理,可以从这些视域中,厘定出耻感伦理含量的具体德目。

在社会转型期,既存在传统意识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也存在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还存在价值观念的构成内含着矛盾的冲突。可以说,这一系列的冲突触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更触及理想、信念、信仰等价值的坚守。多元化的社会产生多元化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的冲突普遍地存在,呈现出复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点。虽然一定的价值观念冲突,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提升人的价值判断、促进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但也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思想混乱与行为失范。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问题凸显的根源就在于价值观的一元化与多样化的矛盾与冲突,即价值观的错位与冲突。在此,必须正确定位价值观的一元化与多样化,以此为基础,理顺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协调运行与和谐发展。在肯定价值观的多样化存在合理的同时,建立一种基于广泛的社会共识基础之上的价值观一元化,使不同利益诉求之上的价值观的多样化在价值观一元化的指导下和谐共存与良性发展。这里,价值观的一元化,从底线伦理视域看,表现为羞耻、荣誉、荣辱、守法、诚信、爱国、敬业等,因为这些德目的缺失会造成底线伦理的震颤;从德性伦理视域看,表现为良心、自律、自尊、责任、弘毅、正义、友善、廉洁等,因为在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中,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仅有底线伦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德性的引领。德性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从底线伦理与德性伦理视域聚焦现实社会的要求,守法、诚信、弘毅、正义、良心、羞耻、荣誉、荣辱、自律、自尊、爱国、敬业、责任、廉洁、简朴等德目均是维系社会稳定和良性运转的要素,都应该纳入耻感伦理的含量体系之中,使之成为人的应有道德品质——做人的标准。

人类的生活可以分为公域与私域两个领域。然而,传统社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域,因为私域不仅是个人生活的内容,而且也是社会生活的全部,所有的社会伦理道德都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人们把具有亲情的家庭人伦关系向外推衍到社会关系,通过修身齐家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家庭伦理成为社会伦理的基础。全社会只有一种伦理道德,没有公域伦理和私域伦理之分,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私域伦理的范畴。工业社会催生了公域领域,市场化的社会生存方式成为解构社会公域与私域一体化的力量,公私两域的分化才得以显现,公共生活和日常的私人生活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两种常态。需指出的是,私域伦理和公域伦理不是分属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两种伦理主张,也不是在公私划分之外的两套价值体系,而是在现代社会内部公私域相分的前提下所独有的一对社会伦理主张与要求。

在此,私域伦理要求个人空间及其特殊感受得以保留,私人生活不得干涉,私有财产不受侵害,个人自由不被剥夺。在私域共同体中,人们的交往以感情为基础,彼此密切,应遵循羞耻、荣誉、荣辱、良心、自主、自立、节制、审慎、感恩、仁爱、慷慨、诚信、责任、友善、廉洁、简朴等德性。公域伦理要求在每一个人的私域之外,还存在公共空间、公共财产、公共利益。在公域共同体中,人们彼此的身份平等,共同从事公共事务,应遵循平等、尊重、合作、信任、宽容、弘毅、正义、守法、爱国、敬业等德性。这些德目的价值取向表明,人们所应秉承的私域伦理与公域伦理的要求不是相互对立的,相反却具有相同的理论旨趣与价值诉求。只是这两种伦理要求关涉领域不同、方向不同,私人领域中要求人的行为应该合理利己,其应然的价值取向是经济活动的绩效、社会生活的自由与个人的发展。公共领域中要求人的行为应该无私利他,其应然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公共利益、实现公平正义、建立和谐稳定的公共秩序。就耻感伦理而言,无论无私利他与合理利己如何冲突、排斥,二者都必须符合耻感伦理的要求,遵循耻感伦理的规则,因为耻感伦理既是底线伦理,也是德性伦理。

从公域伦理层面看,耻感伦理是处理公共领域中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是社会的文明尺度,爱国、敬业、守法、弘毅、正义等德目应是其内在要求;从私域伦理层面看,耻感伦理是处理私人领域里人伦关系抑或人之为人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是人的德性标识,诚信、友善、责任、廉洁等德目则应是其内在要求。

三、耻感伦理的内容含量

无论从何种维度、何种层面把握和构建耻感伦理内容,都必须秉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在耻感伦理含量体系中,爱国、敬业、守法、弘毅、正义、羞耻、荣誉、荣辱、良心、自律、自尊、自主、自立、诚信、友善、责任、廉洁、简朴、节制、审慎、感恩、仁爱、慷慨、平等、尊重、合作、宽容等德目均是重要的内容。然而,这些德目之间的排列却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根据对道德经验的概括和对个体品德的应然规定有一个主次轻重的先后顺序。如果进行分门别类的话,那么,从主体载体看可分为个体德目、群体德目,从时间发展看可分为传统德目、现代德目,从涉及领域看可分为私域德目、公域德目,等等。

然而,耻感伦理毕竟是人的一种心理情感体验,这种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的情感活动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间。所以,建构耻感伦理含量体系可以从道德心理机制和所涉关系的类别层面进行分类排列。从道德心理机制层面看,耻感伦理涵盖了羞耻、荣誉、荣辱、良心、自律、自尊、自主、自立、悔恨、审慎、节制等德目。从所涉关系的类别看,人的活动关系不外乎公共领域的社会关系与私人领域的人际关系,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时,根据耻感伦理指向的不同,可分为所涉公共领域社会关系的德目和所涉私人领域的人际关系的德目。从所涉公共领域的社会关系看,主要有爱国、敬业、守法、弘毅、正义、合作、平等、尊重等;从所涉私人领域的人际关系看,主要有诚信、友善、仁爱、责任、廉洁、宽容、简朴、感恩、慷慨等。无论哪一个层面,撇开其中含义相近的德目,那些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统摄其他德目的部分就是核心德目。如果把每一层面的含量体系视作一个同心圆的话,那么,核心德目就是圆心,其他层次的德目则根据与其紧密相关度由内而外作梯次排列。核心德目最为稳定,德目的变化由内而外渐次影响,这些核心德目构成了耻感伦理的主要内容。

在道德心理机制层面,耻感伦理的核心德目是羞耻、荣誉、良心、自尊、自律。羞耻是行为主体因为个人言行的过失而产生的一种否定性的心理情感体验,这种心理情感体验是缘于违背内心的善恶、荣辱、是非标准而感到不光彩、不体面或因为受到周围人的谴责。与之相反,荣誉则是行为主体因为作出成就或贡献后而受到来自他人和自我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情感体验。就耻感伦理的内容而言,羞耻与荣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个物体的两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羞耻居矛盾的主要方面,荣誉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共同表达了对于行为主体的思想和行为的价值评判。当人们讨论羞耻时,其背后实际隐含着荣誉。同样,当人们谈论荣誉时,其背后也隐含着羞耻。从这个意义上说,羞耻与荣誉作为合理内核而并列在一起。如果说羞耻与荣誉是耻感伦理合理内核的话,那么良心就是其基本内核。羞耻、荣誉与良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善与义务的主观性环节即为良心,羞耻、荣誉属于道德人格与良心的范畴。一定意义上,羞耻与荣誉都是通过良心发生作用,良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羞耻感与荣誉感。也就是说,羞耻感与荣誉感是良心的羞耻与荣誉的道德情感体验,羞耻感、荣誉感是良心的羞耻感、荣誉感,是良心的标识。羞耻、荣誉与良心构成了驱动耻感伦理的双核。与羞耻一样,自尊是人之为人的根据,不同的之处在于它是“个性的精神核心,是一个灵魂中的伟大杠杆”,是“人们赖以自立的强大的内在力量”①俊华:《自尊论》,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第103页。。作为耻感伦理的德目,羞耻与自尊二者不仅是互动关系,而且也是互为表征关系。与一个良心缺失的人不可能有羞耻感,一个羞耻感缺失的人同样是没有良心的人一样,一个羞耻感缺失的人不可能有自尊心,一个自尊心缺失的人也同样没有羞耻感。就是说,丧失了羞耻感的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一定是错位的,他的知觉自我与理想自我也一定是扭曲与畸形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尊是耻感伦理的健康人格的表征。自律是以耻感为基础的。“知耻之心是道德自律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知耻之心是道德自觉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②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教育修养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95页。一个人能否抵制恶的欲望、言行,自觉践行社会道德,实现道德上的自律,受制于耻感伦理的发展程度与水平。“一个人能否在道德上自律,不仅与其理性认知水平有关,而且与其道德情感,尤其是耻感的发展水平相关。”①李海:《论耻感与自律》,《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 1期,第 30—31页。在道德机制层面,自律是修养方式与境界,与羞耻、荣誉、自尊一起构成了耻感伦理含量体系的核心德目。

在所涉关系层面,耻感伦理涵盖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个方面。在公共交往领域,人们主要面对的是个人与国家、个人与职业、个人与社会等三个方面关系,与之相对应的耻感伦理要求分别是爱国、敬业、守法和弘义。爱国不仅是一种传统道德,更是一种现代道德,因为危害祖国不仅仅是一种羞耻,更是一种犯罪。敬业是一种职业精神,是一种对待工作的坚持与坚守的态度。作为核心价值观,爱国与敬业一起理应被纳入耻感伦理内容之中。在面对个人与社会关系时,人们应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对应的耻感伦理要求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即必须秉承守法与弘义两种价值观。从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看,诸多无耻现象发生多与违法乱纪和缺乏正义担当有关。把守法和弘义纳入耻感伦理的内容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爱国、敬业、守法、弘义等耻感伦理德目,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而且体现了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价值诉求。

在私人交往领域层面,人们主要面对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必然涉及诚信、友善、责任、廉洁等这些基本伦理要求。在此,诚信奠定了人际交往的基石,诚信的缺失与危机,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更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友善是和谐的人性基础,能够有效地化解社会转型下因阶层严重分化、收入差距拉大等带来的矛盾与戾气,成为人们友好相处的润滑剂。责任具有的自我纠偏纠错功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约束力和推动力,不仅体现在对国家、社会、职业,而且还体现在对家庭、他人的应尽的义务和担当。廉洁是立身之基、齐家之始、治国之源,有助于形成风正气清的社会。这些作为人类文明普世价值的德目,不仅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石,而且也是个人修身正己、为人处世的耻感价值准则。

无论是爱国、敬业、守法、弘义,抑或是诚信、友善、责任、廉洁,都是人类社会的价值共识,在社会转型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当下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从结构关系看,与道德心理机制层面的核心德目相比较,所涉关系层面的核心德目处于外层,围绕着道德心理机制层面的核心德目而展开。

猜你喜欢

耻感层面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消失的“耻感”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消失的耻感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消失的耻感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