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视角

2017-01-27何冬梅

法制博览 2017年28期
关键词:理政治国思想

何冬梅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上海 20044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视角

何冬梅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上海 200444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民族“根”和“魂”的中华文化,并将中华传统经典赋予在治国理政的思想当中。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大同理想,和合思想,任贤使能及修齐治平思想蕴含了丰富的治理智慧,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继承了其思想精华并将其创造性的转化与发展。

治国理政;思想渊源;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多次引经据典。这些潜藏在各类典籍中的智慧,能给我们新的启迪,值得珍视、慎思。其中富有时代意义的思想精髓,更值得挖掘和阐发,使之具有当代价值,从而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丰富治理智慧。

一、民为邦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古到今,如何对待“民”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重要的问题。在古文献中(《夏书·五子之歌》)先人就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西周时,周公的“敬天保民”,把保民作为敬天之实,包含着浓浓的“民本”因素。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为了“争民”“俫民”,扩大兵源和财源以争夺天下,爱民、养民、恤民、安民、亲民、惠民、利民等主张比比皆是。孟子提出“政在得民”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如“君民如舟与水”的比喻,更成为以后各朝代教育帝王的训诫。这些传统政治思想中的重民思想是现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人民,常常被比为载舟的水,喻为种子的地,视为枝叶的根本。习近平曾引用“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

苏辙曾向宋神宗提出“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习近平曾引用苏辙这一名句意在要求各级干部解决实际民生问题,面对民生疾苦要像对待“腹心之疾”那样,不能去民之患,解民之忧,无论如何都谈不上执政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曾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连续4年在岁末年初走访贫困地区,体察民情。为了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本着为民着想的精神,对民负责的态度把扶贫开发工作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上,这些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与传统文化里,如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以及明朝张居正曾说:“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等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大同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天下为公,大道之行”的大同理想,自古以来成为众多普通劳动人民的长期梦想。从古代思想到近代思想许多志士仁人和先进知识分子都极力诠释大同理想的具体内涵。在儒家经典著作的《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除了儒家所描述的大同理想之外,我国古代一些为了反抗封建压迫,通过起义的主张才能看到公正合理的大同社会愿景的农民,认为大同理想应是“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辈均之”为号召;钟相起义更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洪秀全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的理想社会蓝图。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关于中国梦的阐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关于扶贫、脱贫的精准政策的具体落实都体现了治国理政思想对传统大同理想的根本追求。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领导人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好人民的这些具体梦想是共产党人对大同理想的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是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为了让中国的贫困人口在2020年全部如期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1]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期人们对“大同理想”的追求与诠释。明代《慎言》一文中指出:“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国家安顺太平,来自人民富裕;国家和平清静,来自人民快乐。由此看来,追求“共同富裕,人民共享”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的智慧所在。

三、和合思想:社会,生态和谐,走和平发展之路

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对于“和合”思想,历代思想家皆有阐发。出自《左转·隐公六年》的“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以及老子说:“万物复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已经明确提出“和”是阴阳矛盾统一体,并以“和”作为恒常的准则,“知和曰常”(《老子》第五十五章)。《中庸》更是把“和”提到了万物和谐相处而共生的境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到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主张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不相互冲突。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提出“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诚择其和者,以为大得天地之奉也。”既然和是万物产生的根源,自然也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治国理政,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时的价值标准。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友善”,“友善”指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做个友善的人,要求我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如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释为“推己及物”(《论语集注》)常怀友善之心,做出友善之举,营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努力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习近平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在道家的庄子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籁和谐景象,“莫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雪,咏而归。”这些理念都在强调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上,我国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世界需要和平中国绝不走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歪路。几十年来,中国不仅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还与周边国家共同致力于亚太地区发展,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到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构想和倡议。这些做法,表明中国是一个崇尚世界和平、发展的国家,并与自古以来的“和合思想”提倡的理念是一以贯之的。

四、任贤使能:尊重人才,选拔任用好干部

人才是治国理政成败的根本。用人得当,国家就会富强兴盛;用人失误,国家就会遭受损失。在先秦思想家中,墨子的尚贤思想代表了中国文化中“任人唯贤”的传统,对后世影响很大。《贞观政要》论及“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资治通鉴》明言“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讲的都是一个恒古不变的道理:人才乃治世为政的关键所在。

为此,贯彻“任贤使能”的思想就要从选人和用人两方面着手。在选拔人才方面,诸葛亮特别重视选拔德才兼备之士。他在《便宜十六策》中曾经这样说过:“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所谓贤人指的就是德才兼备的人。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就曾指出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就像习近平强调的,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习近平非常重视从基础一线培养干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从一线和基层做起才能通民生、懂国情。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草根”阶层出身的皇帝,在用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正如他所说:“如果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大军不会断绝粮道,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作战一定胜利,进攻就一定攻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呢?虽然有一位范增给他出主意,可是他却连范增也不能信任和使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用“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正之要,莫先于用人”两句名言,阐述在治国理政上用人才的重要性。习近平说“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走出国门奔赴海外求学者愈来愈众,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效力。“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国家高度重度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目的就是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

五、修齐治平: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执政水平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认为治国之道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正己正人之道,先是“修身”而后“平天下”宋代王安石认为:“修其心治齐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洪范传》)就是说要先修心治身,充实德行,而后才能从政。

在中国人的哲学观中,“修齐治平”是一个完整的人格成就途径。在《礼记·大学》中有非常完整的论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即由内及外,从个体到家庭再到国家,其个体道德在外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达到化成天下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指出做人是做官的前提要“百行以德为首”。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要求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改进作风的要求,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严以修身”。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阐释了修身立德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反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时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态度,常修为政之德,在实践中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二是,具备“慎独”的思想境界,“慎独”也是共产党人应该有的一种修养境界。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中就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3]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第一位。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宋思运.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与老子智慧[J].理论探索,2017(2).

[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G641

:A

:2095-4379-(2017)28-0242-02

何冬梅(1992-),女,汉族,海南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思想与“剑”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